理財是買長期的好,還是短期的好?

王龍森


理財看長期,注重的是安全性,追求的是穩定的收益,這類投資者對理財有著長遠的規劃,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理財看短期,這類投資者注重的是收益,投機的心態更重,但虧損的機率也越大。



坤鵬論研究股市很久,發現周圍炒股的朋友真正可以賺到錢的很少,正應了股市中一贏二平七虧的老話。為什麼會這樣?普通散戶投資股票全靠運氣,並且沒有一個好的心態,急於求成,把握不住買入點,通常買在半山腰和山頂,看到人家開始賺錢的時候開始投入,等人家拋了,被套住,一等等幾年,不敢補倉,剛回本有一點收益,就拋了,結果都是瞎折騰。

巴菲特曾建議投資者定期指數基金,既然是定投就需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對於中國股市而言,長期看應是震盪上升的趨勢,因此定期定額非常適合長期投資理財計劃。基金定投持有五年的期限,整體收益10%以上應該不算一個難事。



當然,如果購買銀行或者保險公司推出的理財產品,坤鵬論建議短期產品,特別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有的長達幾十年,說實話,我真不相信,幾十年之後的變化太大,保險公司的收益有很多人為的因素在裡,至少現在保險公司仍不十分規範。不如選擇一個月或三個月期,最長不超過半年,收益大部分都在4%左右,早點落貸為安才最保險。


坤鵬論


關於購買理財產品時,是選擇長期還是短期,這確實是一個好問題?


一直以來,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都以為,購買理財產品應該選擇長期,且認為期限越長則收益越大。其實,這並非不可改變的鐵率。因為從往期的銀行理財產品來看,收益與期限出現不成正比的“倒掛”現象也是常有的。

大家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切不要將期限將視為唯一考慮因素。一般來說,購買理財產品選擇期限的長短主要考慮以下兩重因素:

第一,最好是提前能夠對國家貨幣政策取向進行必要的瞭解,主要從未來央行是否有降息或者升息通道判斷,這顯然是需要投資者具備相關的專業知識才行。但作為普通投資者最起碼應該提前諮詢一下週圍的財經人士或者多瞭解一下央行的官網信息。比如說,2018年的四次定向降準,2019年的1月15日開始全面降準。

第二,就是對資金流動性的需求或者資金在短期內的用途要做到心中有數。

通過以上兩方面因素,綜合起來考慮並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及偏好來定。比如說,在央行的降息通道之下,無論是銀行理財還是貨幣基金市場收益率都有下行壓力,這種情況下,應該選擇邁入長期理財產品,提前鎖定收益。比如說,近期受降準之後的影響,部分銀行已經通過提前鎖定收益的理財產品進行攬儲。


東震木


這個沒有統一的標準,不僅要看你買的是什麼理財產品,還要看你自己對流動性的需求如何。

首先,我們拿大家普遍關注的銀行理財來說。

銀行理財的風險普遍偏低,幾乎沒有虧損的現象發生過。自2018年初開始,銀行理財收益率就一直在下降,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偏大,為了保證經濟穩定增長,貨幣政策大概率會較為寬鬆,市場利率會繼續走低,銀行理財收益率也會繼續下降。

所以,如果你對流動性要求不高,未來較長時間不會用到理財的這筆錢,那麼我還是建議大家買長期理財的。

一來長期理財的收益率要高於短期理財。比如銀行理財1年期的收益率是4.8%,3個月的收益率只有4.4%。


二來買長期理財可以鎖定當前較高的收益。你現在買1年期的理財,收益率是4.7%,接下來銀行理財收益率會下跌,可能半年後就跌到4.4%,但是你之前買的理財還是按照4.7%計息。

目前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是封閉式預期收益性的,不能提前贖回,流動性較差,所以如果你對流動性的要求較高,短期內可能用到這筆錢,那還是買短期的好,只不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了。

如果你不確定什麼時候能用到這筆錢,或者說隨時都可能用到,那麼還可以買銀行的活期理財,收益率比短期理財還要低一點,但是比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要高一點。

比如現在1年期理財的收益率是4.6%,3個月期的收益率是4.2%,活期理財的收益率只有3.6%。

之前只有浦發銀行、浙商銀行等個別銀行的理財產品有“轉讓平臺”,2018年又有幾家銀行加入了這個陣營,比如招商銀行、江蘇銀行、建設銀行等,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靈活性。

我看過浙商銀行的理財轉讓平臺,很活躍,而且轉讓產品的收益率比新發售的產品還要高一點,畢竟大家轉讓的是幾個月之前發售的理財,那時候收益率要比現在高。


不過,能轉讓理財的銀行還是很少數,而且產品能不能轉讓出去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建議大家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流動性需求,購買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小斯筆記


關於理財產品的期限選擇,邏輯哥建議考慮以下三個因素。

首先是個人資金需求。

如果都是閒置資金,又長期不用,可以優選長點的。因為,同一類理財產品,收益率隨期限增長而增加。如果是未來有固定的時間要用,或者要求流動性很強,隨時可能取用,就根據使用時間選,或者選期限短些的,比如兩三個月以內,甚至再短些的。當然,期限越短的,收益率相對就低些。期限越長的,收益率高,但機會成本和持有風險也越大。

其次是機會成本,未來市場資金面的鬆緊度,就是政策對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影響。如果市場資金面持續寬鬆,就優選長點的;否則,選短的。因為,資金面越寬鬆,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越低,此時,可以找收益率較高的,期限適當長的來買。否則,資金面如果持續偏緊,不要買太長的,以便產品到期後,可以買收益更高的。

最後是產品本身的期限要求。產品本身是有時間限制的。如果綜合考慮了風險等級、收益率等,選了一款產品,就要準備持有到產品到期了,一般理財產品中途不開放贖回。




金融小邏輯


要想知道,是長期、亦或者短期的理財產品更好,我們得先要知道,長、短期理財產品有哪些特點!

長期理財產品,提前鎖定收益、及風險,比較穩定、操作簡便,但靈活性偏差

我們很多投資者,比較偏愛購買長期的理財產品,絕對收益較高、操作方便,一次買入、三五年都不用再費心,坐享收益,這比較符合理想中的投資!而對於發行機構而言,也更喜歡長期、穩定的資金,不用費力去“兜售”產品分散自己的精力,可以專心的去研究市場、制定投資策略!

雖說,長期理財產品的優點很多,但這並不能掩蓋其流動性較差的缺陷。比如,以定期理財產品而言,一旦購買成功,在產品期限內是不支持贖回的!一旦投資期限過長,且急需資金的話,就會帶來很大的不便!

短期理財產品,流動性較高、但收益相對會低一點

我們再來看短期的理財產品,投資期限短,資金流動性較高,通常情況下,年化收益要比長期理財產品略低一點!雖說,也存在收益“倒掛”的情況,比如,在春節期限某券商推出的高收益短期理財產品,年化收益可達到6%,但這種產品比較少、且數量並不多!

該如何選擇

理財產品是買長期、亦或者短期,我覺得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吧!

其一,資金的閒置時間、以及個人的狀況!如果平時比較忙、且資金長時間閒置,那麼購買長期的理財產品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反之亦然!

其二,對於資金流動性的要求!要求高的,就應當選擇短期的理財產品;反過來道理也是一樣的!

總之,長期、短期的理財產品選擇,要綜合考慮、結合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選擇才行!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如果從收益來看,放6個月和一年,肯定是越長收益越高,如果這些都是閒錢,可以選擇放1年。

我之前有個學員有一筆錢8個月後才需要用到,就存了半年的招商朝朝盈,年收益大概在4.5%左右。

如果她這筆錢放著,還會有通貨膨脹貶值,如果買基金或者股票,可能還會虧


格局商學院投資內參


這個要根據自己的資金狀況具體安排,現在的理財產品不論是銀行還是券商發行的利率大概都在4.3左右,資金起步5萬。如果你有多餘的資金可以按照期限買不同的產品,也就是短中長都需要配置點。這樣既能保持資金的流動性,也能獲取更高的收益率。當然,現在的理財產品可不是確定保收益,發行方所說的收益率指的是預期年化收益率。所以投資者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不能看一個品種收益率高,就盲目把資金全部放到一個產品裡,既要看該產品的投資方向,也要看過往期限的收益情況,做好資產保護,獲取合理利潤。


無風6478


長期的收益往往會比短期的高。

不過應該買入長期還是短期應該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而定。

如果這筆錢有可能在短期內會使用到,那麼就選擇短期產品理財。如果可以保證短期內不會用到這筆錢那麼可以選擇長期產品理財。

還有就是根據理財產品的性質而定,如果是風險較大的理財產品個人覺得還是買入短期會安全一點。如果是像貨幣型基金那樣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那麼可以選擇長期。

閒錢理財,千萬不要動用生活費,理財要保證生活質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進行,理財是為了改善未來生活,而不是未來賺取短期收益。


初心價值


理財時間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

大家知道,理財時間和收益率是成正比的。理財時間越長,年化收益率就會相應的越高,但是流動性就會越差。因此,沒有完美的理財時間選擇,只有適合自己的理財時間的選擇。

每個人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最傾向的就是利率還高,流動性還特別好的理財產品。但是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理財產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大家只能是在理財收益率和流動性方面做出一個妥協,這樣來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理財產品。

從自己的經歷來看。個人更加傾向於短期不超過一年的理財產品,大概年利率在4.3%左右,持有期不超過一年的,感覺風險比較低,而且流動性感覺還是可以忍受的。從個人的偏好來說,一般是絕對不會去存2年以上的存款或者理財的。

當然了,從自身經歷來說,在投資股市的歷程中,是傾向於長期持有績優股票的。曾經從96年到2005年持有美的股份,增值了有3倍左右。現在也是長期持有高分紅績優股票,這個感覺很穩定,每年能夠分紅改善生活,成本不斷攤薄。持有股票每年隨著淨資產的增加,股價也肯定會有所增加的。

理財產品的選擇確實是一個難題。這個需要從個人風險偏好,自己對於收益的偏好,還有流動性偏好等方面來綜合考慮的。一般情況下,流動性和風險是要首先考慮的最關鍵的問題,因為必須要先保障安全,才能夠談收益。

綜上所述,理財必須首先考慮風險和流動性,最後考慮收益。這樣就會選擇出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的期限了。個人感覺一年之內的理財產品,風險較小,流動性也挺好,而且收益也能達到4.3%左右,應該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多謝支持!


睿思天下


相對而言,理財當然是長期的比短期的好。長期理財可以指數基金的組合投資,收益率更高,而且還有複利效應。

但是如果你的錢只有這麼多,而且三五個月就馬上要用,那麼只能短期理財了。短期理財最好買餘額寶(天弘貨幣基金),申購贖回很方便,實時到帳,收益年化大概3.3%左右,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2倍。

指數基金適合組合投資,即債券指數基金和股票指數基金各買一部分,且長期持有,至少5-10年,比較好,還有複利的效應。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股市具有周期性波動特點,以中國A股為例,平均起來,7年一個牛市,且每輪牛市很短,基本半年到1年就結束,而熊市漫漫,在長達6年的熊市中一般會有多輪的階段性反彈。

2,基於股市的週期性波動特點,如果是主動管理基金,既然是人在管理,人難免有恐懼和貪婪心理,在熊市波動時可能賣出過多過快,而在牛市末期可能買入過多,這樣從長期投資來看,可能會隊收益造成巨大影響。而指數基金,由於倉位恆定,標的基於固定模型篩選的,摒棄了人的性格及心理影響,對長期收益來看,收益相對更高。

此外,從標普公司2017年統計的過去15年美國股市數據來看,82%的主動管理基金業績都是跑輸同類指數基金得。這個前提是“長期”。只有長期投資才能顯現這個特點。

雖然指數基金,適合長期持有,但不建議買單隻基金,因為那樣如果是純股票指數基金,波動太大,純債券基金,收益太小,建議兩類組合起來,進行資產配置。

也就是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債券和股票類基金各買一些,這樣收益會更穩健。

最後,推薦大家一個最簡單的資產配置模型--生命週期資產配置方案。建議大家根據年齡對號入座。

40歲以下投資者,20%的債券指數基金+80%的股票指數基金。

41-50歲的投資者,40%的債券指數基金+60%的股票指數基金。

51-60歲以上的投資者,60%的債券指數基金+40%的股票指數基金。

60歲以上的投資者,80%的債券指數基金+20%的股票指數基金。

備註:以上的債券指數基金,建議選擇“中證企業債指數基金”;股票指數基金,建議選擇“滬深300指數基金”。(這裡就不寫具體是哪個基金公司的那隻產品或代碼了,有廣告嫌疑。此處以科普為主,大家自己搜索選擇即可,同類的指數基金都可以。)

這個生命週期資產配置方案,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經常換基金或換倉位,根據年齡段配置就可以了,頂多十年才調整一次倉位。這個方案需要投資者有投資5-10年的長期計劃,堅持下來,收益會非常可觀。

本方案,支持定投或者一次性買入,都可以。不過,定投更好,每個月買一點,壓力不大,權當強制儲蓄了。

美國,日本,歐洲等成熟市場,投資者都是這麼買基金的。

巴菲特說過“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竟然往往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因此,如果想簡單操作,那就按照生命週期資產配置方案,進行長期定投(至少5-10年)吧。

長期投資指數基金,複利效應明顯,每年的收益繼續投資,利滾利,就像滾雪球一樣。10年以後,賬戶收益將翻幾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