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資金空轉” 助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形成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金融和實體經濟良性循環。我們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其要求,以“暢通無阻”促“良性循環”,堅決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硬仗。(經濟日報 2019-02-01)

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二者需要良性循環。當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抓住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顯得尤為關鍵。目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是供給側結構性的,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向改革要動力。對此,金融業要從資源供給的角度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過去幾年間,我國經濟“陣痛”時有發作。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供給結構不能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供給質量不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金融和實體經濟失衡,“脫實向虛”不僅造成實體經濟“貧血”,更讓金融業本身聚積了風險。制度與勞動力、土地、資本、科技創新一樣,是經濟增長的要素之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遇到的諸多問題都可深入到體制機制層面上找原因,制度變革與制度創新刻不容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貨幣政策要保持定力,保持穩健,實施“定向寬鬆”,將流動性注入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多方合力,精準發力,疏通貨幣信貸傳導機制,使“寬貨幣”真正轉為“寬信用”。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金融業需要在供給側存在短缺的行業上“保”和“進”,發力支持小微企業、“三農”以及消費市場。農村市場和消費市場尚屬“藍海”,有待開發,由他們構成的廣闊國內市場,正是我國經濟潛力與韌性的來源。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金融業也要在供給過剩的企業行業上有所取捨,實現“壓”和“退”,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新時代,新作為,金融機構須竭盡全力,提高金融體系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暢通國民經濟循環、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作出新的貢獻。要打通梗阻,突出實現“三個良性循環”。要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則和做法,加快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實現國內市場和生產主體良性循環;要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制度性障礙,完善促進就業創業的體制機制,實現經濟增長和就業擴大良性循環;要治理“資金空轉”“脫實向虛”亂象。要激活國民經濟循環,促進經濟結構轉型調整升級過程中的資源有效配置,實現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的供需動態平衡,中國經濟一定能夠更快轉入高質量發展軌道。(魏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