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要強的祥子不見了,只有一位出現在為人送葬行列中的行屍走肉

那個要強的祥子不見了,只有一位出現在為人送葬行列中的行屍走肉

1936年《駱駝祥子》的問世,奠定了老舍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這部小說,也是老舍最著名的代表作。這是一部描寫北京城下層市民生活的傑作。作品以洋車伕祥子的生活經歷為線索,敘述了一個充滿血淚的故事。全書的基本情節就是祥子買車的“三起三落”。

小說主要寫了兩個人物:一個是祥子;一個是虎妞。而圍繞著這兩個中心人物,又寫了對立的兩個階層的人物。一個是受侮辱、受欺凌的下層人物,如小福子等;一個是靠剝削下層人生活的上層人物,如虎妞的父親劉四。兩組人物形象形成相應的對比,揭示出“上流社會的墮落與下層社會的不幸”。

那個要強的祥子不見了,只有一位出現在為人送葬行列中的行屍走肉

祥子,一個地地道道的下層勞動者,他的生活是發展的,他的人格與性格也是發展的。當祥子最初出現的時候,他是一位體面、要強、善良、勤勞的勞動者。他原是一個青年農民,因農村經濟破產而被迫進入城市謀生。在北京城,沒有任何業務特長的祥子當了不需要技術,只需要力氣的洋車伕。一無所有的祥子當一個洋車伕也不容易,因為沒有自己的車,祥子只能用每天向車主交納租車錢的方式,從人和車場劉四那裡租車拉。這種租車拉的生活,祥子感到不自由,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每天用血汗掙來的錢被人剝削去,他心疼。於是,一個人生的奮鬥目標就在他心中形成了,這個人生奮鬥的目標明確而簡單:買一輛屬於自己的洋包車,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要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這是他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在為了實現這一理想奮鬥的過程中,祥子“像棵樹,堅壯、沉默而又有生氣”,他拉起車來腿長步大,“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快,快而沒有危險”。此時的祥子,勤奮、健壯,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同時也堅毅、善良,老舍寫到,他(祥子)彷彿就是在地獄裡也能做個好鬼似的。

這樣一個好人,一個人格閃亮的青年,這樣一個只想憑自己的勤勞獲得自己新生活的洋車伕,他應該是可以在平平淡淡中一步一步達到自己簡單而渺小的目標的,可惜,他生不逢時,他只知道自己的理想,卻忘了,他是生活在一個“良心病了”(成仿吾語)的社會,一個群魔橫行、人慾惡性膨脹的社會。他閃亮、善良的品性與性格與這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這也就決定了他不可能保持自己的純潔。隨著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一次次的打擊,隨著他可憐的理想一次又一次的破滅,他的性格也發生了變化。

那個要強的祥子不見了,只有一位出現在為人送葬行列中的行屍走肉

第一次奮鬥,他終於買了一輛自己的洋車。可是,卻在兵荒馬亂中被軍閥軍隊的士兵搶去了,他自己也被軍閥的士兵拉去當挑夫。後來,他乘混亂逃了出來,在逃出的同時,牽了幾匹駱駝,他將這幾匹駱駝賣了,得了一點錢,他也得到了一個綽號:駱駝祥子。受到這一次打擊後,祥子並沒有氣餒,他又開始了第二次奮鬥。這第二次奮鬥剛看到一點希望,他積攢起來準備買車的幾十塊錢,卻被一個叫孫偵探的人敲詐走了。這第二次奮鬥的失敗,使祥子的心被刺痛了。他第三次買車,是與虎妞結婚後。他用虎妞的錢買了一輛車,此時的祥子,雖然在形式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是意義已經不再存在了。後來,虎妞因為生孩子難產不幸身亡,祥子賣掉了洋車將虎妞安葬 。經受了又一次打擊的祥子,已經徹底失去了奮鬥的勇氣,他開始墮落。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懶,他狡猾。而他所喜愛的小福子,一個不幸的下層女性的死,更加速了他的墮落和毀滅。他徹底地厭惡了自己先前的奮鬥,他討厭拉車,外形也變得骯髒、猥瑣了。他生活的意志已不復存在,他人生的目標早已失卻,“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個高大的肉架子,等著潰爛,預備到亂墳崗子去了”。

造成祥子悲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社會,一個是他自己個人的原因。個人的原因主要是他“個人奮鬥的目標”,以及在為個人而奮鬥過程中,祥子所採用的“自私”的行動——與別人,實際是與他同樣處於社會底層的窮苦人,尤其是老人和身體弱的人,搶生意,導致的。當他與別人搶生意的時候,他也就實際上將自己從自己同一階層的人群中孤立出來了,所以,當他遭遇到不幸的時候,也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與同情,當初那個體面、要強、健壯的祥子不存在了,只有一位時時出現在為人送葬的行列中的行屍走肉——他就是已經變成了“鬼”的祥子。

那個要強的祥子不見了,只有一位出現在為人送葬行列中的行屍走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