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魯迅:<strong>戰士和蒼蠅

《戰士和蒼蠅》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5年寫的一篇雜文。

魯迅: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此文先闡明瞭“有缺點、創傷並不影響戰士”的這個唯物主義觀點,而後在這個基礎上,以“蒼蠅”這個醜惡的形象作比喻,揭露當時軍閥統治者卑鄙的本質。文章以蒼蠅對於戰士的嗡嗡營營,將偉大與渺小,崇高與恬卑,高尚與卑鄙對照起來,從而得出蒼蠅根本不可與戰士相比擬的明確結論。最後以對蒼蠅的極其輕蔑作結束。全文短小精悍,比喻確切,對比鮮明,語言有力,論述自然,哲理深刻。

【寫作背景】1925年3月12日,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孫中山逝世後,由當時軍閥政府主辦的報刊刊登了《孫大炮放不響了》一文來嘲諷孫中山先生,作者魯迅對於這種情況非常憤恨,於是在同年的3月21日寫了這篇雜文來諷刺他們。本篇最初發表於1925年3月24日北京《京報》附刊《民眾文藝週刊》第14號。

【原文】

Schopenhauer(德國哲學家叔本華)說過這樣的話:<strong>要估定人的偉大,則精神上的大和體格上的大,那法則完全相反。後者距離愈遠即愈小,前者卻見得愈大。

正因為近則愈小,而且愈看見缺點和創傷,所以他就和我們一樣,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異獸。他仍然是人,不過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偉大的人。

戰士戰死了的時候,蒼蠅們所首先發見的是他的缺點和傷痕,嘬著,營營地叫著,以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戰士更英雄。但是戰士已經戰死了,不再來揮去他們。於是乎蒼蠅們即更其營營地叫,自以為倒是不朽的聲音,因為它們的完全,遠在戰士之上。

的確的,誰也沒有發見過蒼蠅們的缺點和創傷。

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魯迅: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去罷,蒼蠅們!雖然生著翅子,還能營營,總不會超過戰士的。你們這些蟲豸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