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五長聯動”促城市精細化管理

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馬龍區始終堅持以創促建、以創促管,以“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為導向,以標準化、法治化為著力點,立足實際,聚焦重點、聚焦民生、聚焦短板,通過創新管理理念和模式,健全管理標準和規範,優化管理流程和手段,構建權責明晰、管理優化、執法規範、安全有序的常態化城市管理機制,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促進城市高效綠色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馬龍“五長聯動”促城市精細化管理

一是建立“片長制”。按照“屬地管理、地理佈局、現狀管理”的原則,將馬龍主城區劃分為54個片區,實行區級片長、責任片長、市民巡查員三級責任管理體系,切實解決城區垃圾、市政設施、綠化美化等關係百姓切身利益有關的問題,形成以片為主,各部門聯動的城市管理新模式。由副處級以上領導擔任區級片長,統籌片區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督促責任片長做好人居環境提升、綜合秩序治理、基礎設施管護等各項工作。由街道副科級以上領導擔任責任片長,協助區級片長做好片區內精細化管理工作,負責向區級片長彙報片區創文工作開展情況,監督管理市民巡查員落實巡查監督職責,對市民巡查員上報的問題及時協調解決,需要職能部門配合解決的及時反饋給區級片長統籌解決。由街道選定3名市民巡查員,負責每個片區內創文的動態巡查工作,負責做好片區內巡查、排查、記錄工作,及時向責任片長報告片區創文工作的落實情況。

二是建立“路長制”。針對城鄉出入的11條主要道路,建立區級路長、鄉鎮(街道)路長、責任村(居)委會三級責任管理體系,負責對分管路段的公路建、管、養、運等的督促檢查,構建了“暢、安、舒、美”的道路格局,以“路長制”實現“路長治”。由區委常委擔任區級路長,定期聽取鄉鎮(街道)路長彙報工作情況,對責任道路的基礎設施、環境衛生進行監督檢查;督促指導鄉鎮(街道)路長履行工作職責、落實問題整改;負責對路段內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統籌調度、協調解決。由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擔任鎮(街道)路長,具體負責對責任道路的基礎設施、環境衛生進行監督整治;安排部署各責任村(居)委會的路段管理、整改工作;統籌協調與區級職能部門的聯動工作,並對問題進行彙總反饋。責任村(居)委會,具體負責落實精細化管理任務;負責做好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將工作開展情況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整理上報。

三是建立“街長制”。將城區內38條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細分為95個路段,建立區級街長、區直單位包保、責任部門落實的三級責任管理體系,以市容環境衛生秩序整治工作任務為主線,開展街道“九亂”(亂貼、亂掛、亂堆、亂放、亂寫、亂畫、亂搭、亂建、亂設攤點)治理,確保街面乾淨、環境整潔、管理有序。由副處級以上領導擔任區級街長,定期聽取包保單位及行政執法部門的工作彙報,對路段內需整改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統籌調度、協調解決,開展不定期檢查,督促包保單位和責任部門落實工作職責。各包保單位對責任路段開展環境衛生監督檢查,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勸導不文明行為,協助城市管理執法部門加強衛生保潔,監督責任部門落實工作職責,定期向區級街長彙報有關工作情況。馬龍區城市管理執法部門履行工作職責,完成城市路段精細化管理工作任務。

四是建立居民小區“小區長制”。對建成區159個居民小區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分類管理,有責任單位管理小區由各責任單位負責管理、有物業管理小區由住建局統一負責管理、棄管小區由通泉街道統一負責管理。各居民小區由責任單位選派一名居民小區“小區長”,統籌負責居民小區小區管理、監督工作,定期將小區管理工作情況、存在問題及時反饋到相應責任部門,由責任部門進行統籌解決。每個居民小區由責任單位牽頭招募1-3名責任心強、熱衷於公益事業的居民作為小區監督員,負責監督小區環境衛生,規範小區生活秩序,勸導居民杜絕“五亂”不文明行為,將具體問題及時反饋給居民小區“小區長”協調解決。

五是建立公共廁所“所長制”。結合馬龍公廁現狀,按照“責任到人”的原則,建立“所長—管理員—保潔員”三級管理服務體系。安排科級領導擔任城區24個公廁“所長”,統籌負責公廁的精細化管理工作,明確管理標準,加強公廁管理力度,全面提升公廁管理水平,研究解決公廁管理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監督公廁專職管理人員履行管理職責,定期檢查公廁管理情況。配備一名專職管理人員,定期對管理制度、設施維護、職業道德和日常行為規範等業務技能進行學習,全面掌握公廁管理辦法及環境衛生標準,不斷提升公廁管理的優質服務意識和管理維護能力,確保公共廁所的日常管理符合標準。區城市管理綜合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配齊保潔人員,實行“隨髒隨清理”的保潔制度,保潔人員要做到勤衝、勤刷、勤擦、勤換。(邱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