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獨家探祕移動支付背後“神祕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與幾年前相比,中國現在支付領域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從使用鈔票轉變為到處掃描二維碼支付。在不知不覺中,移動支付改變了我們的習慣,成為生活的必需。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的規模大約為美國的50倍。

在便捷的移動支付背後,到底需要怎樣的技術支撐呢?又為什麼中國的移動支付會遙遙領先呢?

全球超200國家使用支付寶 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準媽媽胡旭娜來到超市給即將出世的孩子買生活用品,來到收銀臺後,打開支付寶二維碼,收銀機滴一下,顯示購買成功,支付寶賬戶內被扣掉15.8元。

這就是我們生活中天天發生的場景,那麼在“無現金、無卡支付”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央視獨家探秘移動支付背後“神秘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事實上,當收銀員用他手中的條碼槍掃過胡旭娜的手機裡生成的二維碼時,超市pos機便第一時間向支付寶平臺發起請款請求,支付寶系統分別通知胡旭娜綁定的銀行卡所在的銀行A,以及超市賬戶所在的銀行B,生成記錄,記錄用戶A銀行賬戶支付15.8元,記錄超市B銀行賬戶收到15.8元。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作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支付寶,通過自身平臺,完成了銀行間的連接,獨立完成了收單和清算的全過程。但不容忽視的是,如果沒有銀行系統的配合,第三方支付平臺也是無法實現的。

央視獨家探秘移動支付背後“神秘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招商銀行手機銀行項目組副組長 莊東燕:三方支付公司在客戶註冊和綁定銀行卡的時候,銀行會協助支付公司核驗客戶的身份,這個時候一般核驗四個要素,包括卡號、姓名、身份證、手機號,那核驗準確了以後,客戶就註冊成功了,隨後客戶就可以進行支付了。

2016年,中國移動支付金額超過208萬億元,世界第一。移動支付數量雖然龐大,不過銀行不陪你玩,你就只能乾瞪眼。2017年,支付寶與150家銀行合作,微信支付綁定了144家銀行。在中國,大型國有銀行的超高覆蓋率,使得第三方支付平臺,從起步到發展壯大,始終只需要少數銀行支持即可。

相比美國,2017年全美共有銀行5796家,銀行網點90833個。要想在美國開展移動支付業務,難度可想而知。與此同時,美國平均每人有2.9張信用卡,而中國人均僅0.33張。消費者沒有固化的信用卡、支票支付習慣,使得中國人能更快適應移動支付。

目前,全球已有200多個國家地區,支持支付寶的使用。那麼,每日龐大的移動支付交易量背後,對於第三方支付平臺來說,又需要怎樣的技術支撐呢?

11月4日凌晨,杭州黃龍時代廣場辦公樓18層,依然燈火輝煌。螞蟻金服的工程師們在會議室內,準備進行雙十一前最後一次壓力測試。雙十一技術保障團隊核心人物陳亮告訴記者,壓測,是備戰雙十一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在系統正常運作範圍之外進行,以考察其功能極限和隱患。

也就是在7天以後,11月11日凌晨,2017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剛開場5分22秒,新的支付峰值便誕生:25.6萬筆/秒,比去年增長超1.1倍,相比之下,全球最大的清算組織VISA的交易峰值僅為1.4萬筆/秒,支付寶是它的近20倍,再次刷新全球紀錄。而支撐這個世界紀錄的就是由團隊自主研發的分佈式架構,以及OceanBase數據庫。

央視獨家探秘移動支付背後“神秘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陳亮告訴記者,過去,公司一直使用金融服務中傳統的集中式架構,它就像是一個造價昂貴的強大中央收銀臺,穩定可靠,但處理能力有限。想要接待更多客人,就要花超過上億元每臺的價格購買更多的機器。

陳亮:我們的業務增長都在這個地方。所以我當時來支付寶做的第一個項目,就是把這一臺機器的數據變到兩臺上面,緊接著又把兩臺中的其中一臺變成了十臺,然後又從十臺變成了幾千臺PC的服務器。

2013年5月17號,最後一臺傳統機器功成身退。如今團隊自主研發的分佈式架構,OB數據庫以遠低於傳統設備的成本,更高的可用性,扛住了支付寶一次又一次刷新的支付峰值紀錄,更打破了IT核心技術長期被西方壟斷的格局。

央視獨家探秘移動支付背後“神秘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但是這個數據庫所在的位置卻十分神秘,為了保障系統安全,即便是和它接觸最緊密的技術人員,也不知道機房具體在哪裡。

中國銀聯聯合銀行和互聯網巨頭 逆襲移動支付

凌晨兩點,一群90後的小夥子們,繼續為科技支撐下的中國買買買,埋頭測試。另一邊同樣在金融科技領域不斷創新的還有中國銀聯。作為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銀聯也聯合多家銀行在移動支付上發力。

央視獨家探秘移動支付背後“神秘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中國銀聯金融與民生事業部助理總經理 李春歡:我們現在做的移動支付的思路,不光是蘋果手機支付,我們有三星手機支付,華為手機支付 小米手機支付,各式各樣的手機支付,都是基於安全芯片來考慮的。

在麵包店,當你打開apple pay,收銀機滴一下,銀行的短信通知就來了,你消費了28元。從用戶角度看,操作流程與前面刷支付寶差異不大,只不過改由銀聯來完成了收單、清算的流程。

央視獨家探秘移動支付背後“神秘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中國銀聯業務部清算及交易路由管理室高級主管 李嶺:銀聯是以特許參與者的身份,接入人民銀行支付系統,開了一個特許清算賬戶,我們依託大額支付系統,完成整個銀行卡的跨機構的一個資金的轉移。

在上海的中國銀聯信息總中心。大屏幕上,24小時滾動著銀聯全球數據中心重要數據。穿過一層層嚴密大門,記者來到了維持系統設備運行的機房,這裡擁有上千臺雲計算服務器、小型機。

銀聯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銀行卡清算組織,截止2016年,銀聯卡髮卡量累計達到61.25億張。以銀行卡為依託的銀聯,相比於支付寶、微信支付,在移動支付上佈局較晚,利用卡組織的優勢最大化發揮效益才是銀聯後發制人的底氣。現在,銀聯正在集結銀行和互聯網巨頭,收復失地的逆戰正在上演。

央視獨家探秘移動支付背後“神秘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這是廣州珠江新城地鐵站,這座城市地鐵最高日客運量超過941萬人次,客流強度全國第一。如今交通卡、銀行卡、手機、手錶閃付過閘,甚至無需網絡、二維碼,過閘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無卡、無碼、無現金的免密支付背後,不僅僅是便民,更是銀聯和銀行,利用各種大數據識別客戶身份,進而允許支付、允許金融交易發生的雄心。目前,銀聯閃付陣營共有近150家商業銀行,在至少20個地級市的主公交幹道(含地鐵)上,全面實現了銀聯手機閃付、銀聯二維碼支付等創新支付方式。

莊東燕所在的招商銀行便是銀聯閃付陣營的盟友之一。事實上,這個手機銀行項目組2016年4月才成立,那時整個業務組只有51人,一年間人員迅速增長至160人,平均年齡僅29歲。

央視獨家探秘移動支付背後“神秘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作為移動支付領域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銀行絕對不甘心只做通路。在深圳,銀聯就聯合民生銀行,運用車牌識別和銀行卡快捷支付疊加技術,將銀行卡賬戶和車牌信息打通。讓停車場無感支付成為了現實。車牌識別、銀行卡自動扣費,一氣呵成,無需掃碼或現金繳費,直接開車出場。

今天,中國人的支付手段越來越豐富;中國人的生活,越來越有科技含量。外國人來中國最想帶什麼特產回家?移動支付、網購,紛紛進入了他們的清單。而無論你在哪種場景下支付?無論你選擇哪種移動支付方式?這個隨心所欲的支付新時代,完全得益於中國雲計算和金融系統運算實力的迸發。

在上海的一棟辦公大樓內,武警守衛森嚴,要想進入,必須通過層層安檢。這裡便是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上海中心。機房這些黑色機櫃內,存放著計算、存儲、安全管理、網絡等資源數百臺套,共同服務於人民銀行支付清算系統。

中國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副主任 貝勁松:最重要的系統那應該就是大額支付系統。毫無疑問,這個系統它的特點就是大金額,時效性要求也很高。

央視獨家探秘移動支付背後“神秘力量”:每秒抗住25.6萬筆支付壓力!

貝勁松告訴記者,這裡負責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的系統有很多,但保障經濟生活資金快速流通的就是大額支付系統。我們使用手機每一筆轉賬,每一次支付全靠它在背後支撐。不論何時何地,大額支付系統都會第一時間進行合法性檢查,根據賬務處理邏輯,對相關存款帳戶進行會計計算。每天要處理上百萬筆交易,每筆交易響應時間僅50毫秒。

貝勁松:單筆交易的處理響應時間,正常情況下大概在50毫秒,我們每天的業務量大概是400萬筆,是美國同類型系統業務量的六倍,大額支付系統運行一週所清算的資金量,基本上和我們國家去年,2016年全年的GDP總量是基本相當的。

半小時觀察:

獲得感,是習近平同志提出的改革“關鍵詞”,是衡量一切改革成效的標尺。在國內第一份科技領域“獲得感”報告中,移動支付對國人“獲得感”貢獻率最高。 

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智能手機的迭代更新,都極大地促進了移動支付的蓬勃發展。而層出不窮的支付創新背後,還離不開國家支付清算體系這樣一個基礎設施的保駕護航,它就像高速公路的路基一樣,保障了金融市場安全高效運行和整體穩定;當然,更離不開“鼓勵創新,趨利避害,平衡發展,控制風險”的監管原則。

移動支付未來或將普及全球,現金終結時代也許終將來臨,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並使用紙幣的國家,這一次,中國又在引領全球支付體系邁入新時代,為世界的生活方式樹立了新的標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