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 成都博物館油畫展揭祕《父親》創作過程

1月30日 成都博物馆油画展揭秘《父亲》创作过程

“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海報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22日訊(記者 李慧穎)為紀念四川地區文化藝術發展的歷史、成就和獨具特色的西南經驗,表現時代所凝聚的文化精神,呈現新的歷史時期的藝術與文化風貌,1月30日,“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將在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舉辦。其中大家所熟知的油畫作品《父親》(複製品)及其創作手稿將集中亮相,為觀眾全方位展現這幅曾感動數人的《父親》創作歷程。

白而舊的頭巾包裹著頭部、黝黑髮亮的臉龐、蒼白乾燥的嘴唇、刀刻般的皺紋、粗糙的雙手、從細小的毛孔裡滲出的汗珠,這樣一個歷經風霜與磨難的“父親”,呈現了中國當代農民的典型形象,也成為中國大眾精神上共同的“父親”。這是我們熟知的《父親》呈現出的形象。這樣的經典,經歷了數稿修改才終成佳作。

1965年,在四川美術學院附中讀二年級的羅中立來到了離家二百多里的大巴山支教,住進了鄧開選老人家裡。在十分陌生的環境裡,羅中立很快與自己的房東大爺搞好了關係,鄧開選老人也就是後來油畫《父親》的創作原型。

1975年的除夕夜,羅中立在路邊公共廁所附近看到一位收糞的農民,他那種雙手插在袖中蜷曲在牆邊的僵硬姿態、呆滯麻木的神態與旁人熱鬧喜悅的氣氛形成了巨大反差。這個場景觸動了羅中立,激發了他對農民題材表現的渴望。一個多星期的時間,守糞老農在草圖上呈現。這是最早的一稿。但一目瞭然的情節性表現還是沒能擺脫羅中立之前畫文學插圖的套路。

畫面需要昇華,情感需要增強。圍繞“農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羅中立畫出了第二稿——《粒粒皆辛苦》。一個收穫的農民,將糧食一粒粒掃起來,臉上掛滿汗珠。這幅畫的關鍵,正是讓羅中立產生了將人物側臉創作成正面的靈感。對畫面的反覆推敲與大巴山的所見所感,羅中立的創作核心漸漸清晰,他去掉了多餘的場景,還原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民。

1月30日 成都博物馆油画展揭秘《父亲》创作过程

父親原作

回到學校的羅中立繼續構思創作,直到有天他跑去張曉剛宿舍串門,看到一本雜誌,上面有張照片,黃色的背景前有個黑人,色調非常明朗強烈。羅中立興奮不已,說“太好了,太好了,這就是我要的感覺。”這次,羅中立終於找到了“撞向他心底”的當代藝術。他用超級寫實主義的手法精準刻畫了老農民的形象,用過去描繪英雄偉人的巨幅尺寸來呈現這位普通農民,並命名為《我的父親》。

1980年,作品送選第二屆全國青年美展,一亮相就吸引了評委們的目光,一舉獲得金獎,這是中國油畫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幅頭像。評委吳冠中認為,這位滿臉皺紋蒼老的父親完全是上一代的父親形象,用“我的”太小了,應該去掉,就叫“父親”,最後羅中立採納了吳冠中先生的建議,也就是沿用至今的《父親》。《父親》一畫不僅推動了四川油畫從“知青題材”向“鄉土繪畫”的過渡,也實現了“傷痕美術”批判現實主義向鄉土現實主義的轉變。

1月30日,“與時代同行——四川油畫邀請展”將在成都博物館一層特展廳正式與觀眾見面。將是1978——1987年四川乃至全國最具影響力的油畫作品、周春芽最新作品、何多苓代表作品在成都最集中的一次亮相。15位西南藝術家,包括高小華、何多苓、羅中立、龐茂琨、王川、葉永青、周春芽、張曉剛等人,82幅作品包括《春風已經甦醒》《為什麼》《1968某月某日·雪》等將集中展現改革開放時期,四川油畫對歷史、對現實的思考,以及如何構築了四川油畫當代的人文傳統。展覽將呈現參展藝術家個人創作的發展脈絡,從一個側面反映中國當代繪畫的一些重要特徵,凸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四川藝術家如何挖掘、提煉、轉換既有的地緣文化經驗,併成功地形成了獨特的“西南藝術”現象,展示四川當代繪畫在中國當代美術史上所產生的持續、深遠的影響。(成都博物館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