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墨跡間的閩粵贛邊區(十二)

茅凹嶂伏擊戰徹底粉碎敵人對潮汕地區的第五次“清剿”後,潮汕支隊開始轉入戰略進攻階段。1949年1月1日閩粵贛邊縱隊成立後,潮汕支隊改編為邊縱第二支隊。根據邊區黨委1月23日會議決定,邊縱各部隊陸續發起春季攻勢作戰。第二支隊在春季攻勢中極大削弱潮汕敵軍,迫使敵軍龜縮在縣城和少數孤立的大鎮,潮汕人民武裝完全取得了作戰的主動權。

4月,邊縱決定發起潮普惠南戰役。4月27日,第二支隊攻佔鯉湖,拉開了該戰役的序幕,歷經40多天戰鬥,使梅州和潮汕兩地區連成一片,切斷了敵人潮梅陸路交通線。

1949年5月15日潮汕團結報社出版的第53期《團結報》(即原潮汕人民抗徵隊出版的《團結報》,潮汕支隊改編為邊縱第二支隊後,《團結報》改為中共潮汕地委機關報)發文《解放潮汕基礎奠定》,報道了兩次戰役(潮普惠南戰役尚未結束)的戰果。

《解放潮汕基礎奠定》

我軍數路進軍平原 卅八天殲敵千餘

繳輕重機卅三挺,炮四門,長短槍九六五支

不起義,不投降,就消滅它!

(本報綜合報道)潮汕敵我軍事形勢,自反五次“圍剿”後,我軍大大發展,敵人大大削弱。尤其經過二、三兩月的軍事鬥爭,我先後解放埔仔寨、河婆、錢坑、梅林、隆江、神泉後,敵在軍事上更處於完全被動、處處捱打的防禦地位,軍心動搖,士無鬥志。加上全國形勢的急速發展和我方的政治攻勢,敵軍內部更動搖分化。我潮汕各地大軍,在大練兵之後,執行堅決、徹底、全部、乾淨消滅敢於抵抗的敵人的命令,向潮汕平原數路進軍。卅八天來(四月一日到五月八日),尤其是四月以後的半月中,捷報頻傳,解放重要鎮市七處,鯉湖、白塔、棉湖、葵潭、流沙、陳店、兩英圩,人口約八十萬。繳獲(連同起義的在內)輕重機卅三挺,長短槍九百六十五枝,消滅敵人兵力達一千一百六十餘人(敵逃亡的還未計),造成潮汕鬥爭以來的空前大捷,迫使敵人龜縮在揭陽、普寧、惠來、潮陽、豐順等幾個孤立縣城據點,奠定了全面解放潮汕的堅強基礎。

三十八天的戰鬥中,計起義三起,投誠一起。襲擊四次,阻擊二次,圍困迫降二次(葵潭、陳店),全殲守敵二百餘人一次(鯉湖),敵人不戰逃走兩次(棉湖、流沙),大遭遇戰一次(軍田敵約六百人),大小戰鬥共十五次。這許多戰鬥事實,標示出整個新的從未出現的特點:

一、在我軍方面,是攻勢的空前強大壯闊。戰略的協同配合,如我X部主力猛攻鯉湖時,我梅北區XX主力則掃蕩揭陽縣城外圍,打曲溪,打錫場,揭陽城一夕數驚,迫使敵人不得不集中兵力困守據點,有利於我其他地區的攻擊,特別是鯉湖戰役,全殲頑敵,說明了我軍的無堅不克的英雄氣概。

二、敵軍士氣更為低落。出現在我軍圍困下的大批投降、起義,如葵潭、陳店、白塔;在我軍的攻擊前逃走,如棉湖、流沙;在我軍圍攻下全軍覆沒無一漏網,如鯉湖。這種人的起義、逃走、大批投降,與被我全殲是這卅八天中出現的新的特點之二。

三、在戰鬥中,我們不僅消滅敵人,還大批的繳獲敵人的武器以武裝自己。如繳獲的輕重機卅三挺中,除起義的十三挺外,其他廿挺都繳自敵人及反動派。長短槍九六五支及子彈近四萬發,更是空前所未有的。

敵我有生力量的消長,是全面解放潮汕的基本條件,在地委的英明領導和全區軍民的努力下,解放潮汕的基礎已大大鞏固了。

茲根據不完全的材料,將卅八天的重大戰果統計如下:

一、殲敵:

①斃傷敵副營長、連長以下官兵一百六十餘人。

②俘敵營長一,副營長一,連長以下官兵三百四十餘人。

③投降敵官兵二百九十一人。

④起義官兵三百六十五人。

以上四項合計一千一百六十餘人(內軍官約百人)。

二、繳獲:

①武器:炮四門,重機四挺,輕機廿九挺,榴彈槍五支,衝鋒機三挺,花機一挺,長短槍九百六十五支(內步槍八九七支,短槍五五支,長短槍不明者十三支),手榴彈四六九顆,炮彈六十發,子彈三萬八千九百五十三發。

②物資:無線電機一座,電話總機二座,電話機七架,地稅谷四千三百石、棉衣一百三十件,軍服十三件,被二十四領,望遠鏡一架,子彈帶二十二條。

這些戰績,比去年全年成績都要超過,特別是輕重機槍。

(摘自《紅色文化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