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贏共贏局面不斷開啟,檢察公益訴訟駛入“快車道”

多赢共赢局面不断开启,检察公益诉讼驶入“快车道”

多赢共赢局面不断开启,检察公益诉讼驶入“快车道”

鈴聲響起,手機屏幕上閃爍著排列奇怪的陌生號碼,摁下通話鍵傳來的是一通廣告推銷……這種生活中常見的電話騷擾,一般人無法進行屏蔽。2018年5月,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廣告推銷電話擾民的現象,損害了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

但通信管理部門認為“騷擾電話”定義不明,沒有積極履行監管職責。為此,海曙區檢察院成立專案組,查清了這一現象背後的利益鏈,隨後向當地通信管理局發出檢察建議,推動其及時履責整改。2018年11月,後續調查結果顯示,騷擾電話現象已基本消失,治理效果明顯,檢察建議得到充分落實。

這起行政公益訴訟案是近年來檢察機關積極審慎探索公益訴訟新領域的一個縮影。作為檢察改革中的一項新生制度,公益訴訟工作的開展,往往離不開“公共利益代表人”“行政訴訟”等幾個關鍵詞。自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以來,辦案涵蓋面從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4大傳統領域,向網絡餐飲、騷擾電話等侵害公益熱點問題不斷拓展,合作協同機制不斷健全,多贏共贏局面不斷開啟,公益訴訟工作成功駛入“快車道”。

成立專門業務機構

1月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年第一場新聞發佈會上,最高檢重組成立的十個檢察廳正式與公眾“見面”,專門負責辦理公益訴訟類案件的第八檢察廳位列其中。

最高檢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改革前,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只有民事行政檢察廳負責。隨著時代的發展,只設一個民事行政檢察廳已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新時代對檢察機關職權行使的需求。

最高檢針對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損害英烈名譽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為履行好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英雄烈士保護法等賦予的職責,專設負責公益訴訟檢察的第八檢察廳。據最高檢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一機構改革已於年前全面展開,目前正在進行辦案組設置;地方各級檢察院正制定方案,預計在今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公益訴訟專門業務機構的設置工作。

在加快設置專業化辦案機構機制的同時,檢察機關進一步完善配套機制,有效促進了公益保護落地。

✦ 綜合運用一體化辦案機制。加強檢察機關內部的橫向配合和縱向指導,進一步探索規範和完善線索發現移送、調查取證等工作機制,安徽、福建、陝西、海南等地檢察機關探索成立公益訴訟辦案指揮中心,浙江等地成立公益訴訟舉報中心。

✦ 充分發揮督辦督導機制作用。2018年以來,最高檢對“秦嶺別墅事件”等42件公眾關注的熱點事件發函督辦,對35起破壞長江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案件線索掛牌督辦,有效督促相關責任主體履職整改。

✦ 探索建立公益訴訟辦案區域協調機制。最高檢召開長江經濟帶檢察工作座談會,舉辦服務長江經濟帶檢察論壇,探索沿江11省市建立跨省級行政區劃公益訴訟工作機制。最高檢和水利部統一領導、河南省檢察院和黃河水利委員會共同組織“攜手清四亂 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推動黃河流域9省(區)檢察機關、河長辦合力解決黃河流域亂佔、亂採、亂堆、亂建等“四亂”問題。

✦ 進一步推進專業化建設,充實公益保護力量。最高檢先後舉辦8期公益訴訟全國培訓。河南抽調400名非民行條線的業務骨幹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民行和公益訴訟脫產培訓。同時,各地推進智慧檢察,注重打造“互聯網+公益訴訟”新模式,將大數據信息平臺、無人機取證等手段運用到辦案中,不斷提升線索發現和調查取證能力。

四川檢察機關自去年7月以來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76件。督促修復林地、耕地、溼地、草原1905畝,消除汙染隱患及治理恢復被汙染水源地面積1800畝,促成關停和整治造成環境汙染的企業、養殖場50家,一批生態環境領域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和治理。

雲南檢察機關自2018年8月至2020年底開展“金沙江流域(雲南段)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專項監督行動”,切實強化金沙江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障。重慶檢察機關在全市部署開展為期兩年的“保護長江母親河”公益訴訟專項行動,推動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助力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長江經濟帶沿線檢察機關積極辦理了一批有影響的公益訴訟案件,推動解決危害長江生態環境的“老大難”問題。

隨著2017年7月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修訂實施和2018年3月“兩高”關於檢察公益訴訟司法解釋的頒佈實施,檢察公益訴訟工作迎來快速發展,2018年11月全國基層檢察院全部消滅立案空白和訴前程序辦案空白,實現了公益訴訟辦案的“全覆蓋”。

公益訴訟工作辦案實現“全覆蓋”,離不開高位推動。最高檢新一屆黨組多次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強調要把公益訴訟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切實抓好。2018年3月以來,最高檢有關負責人先後40餘次就公益訴訟轉變工作理念、加大辦案力度和完善體制機制等作出批示,強調公益訴訟是新時代檢察工作創新發展的著力點,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訴訟檢察職能要全面、平衡、充分履行。

各地檢察機關積極落實最高檢工作部署,持續聚焦“美麗中國”“健康中國”“法治中國”戰略,主動對接和服務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舉措,結合實際深入開展公益訴訟工作。

據瞭解,自2017年7月檢察公益訴訟工作全面推開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99441件,提出檢察建議和發佈公告87385件、提起訴訟2793件。其中,2018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89523件,提出檢察建議和發佈公告78448件、提起訴訟2560件。通過辦理公益訴訟案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39億餘元,其中,收回國有土地出讓金165.9億元,收回人防易地建設費10億元。

向更廣闊領域探索

2018年12月,最高檢發佈了第十三批指導性案例,其中,曾雲侵權案是首例檢察機關英烈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例,為檢察機關開展類似工作提供了實踐依據。

英烈保護法實施後,檢察公益訴訟保護對象從物質利益拓展到精神層面。有的地方檢察機關在安全生產、互聯網等領域積極探索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

福建省檢察機關先後直接辦理3起案件,督促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針對“百度外賣”“美團”等網絡餐飲服務存在的問題發出檢察建議,促使食藥監部門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共下線問題商戶3218家。

在向更廣闊領域探索的同時,檢察機關進一步爭取各方支持,推動公益保護協作向縱深發展。最高檢與最高法於2017年3月共同出臺檢察公益訴訟司法解釋,解決了試點以來辦案實踐中的諸多分歧問題;會同生態環境部等9箇中央部委召開座談會,聯合會籤《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等規範性文件。各地檢察機關與相關行政機關、人民法院和監察委等建立溝通協調機制。

“行政機關對檢察公益訴訟實現由消極誤解到積極配合、由被動應付到主動爭取支持的兩個轉變,推動解決了很多行政執法機關多年想解決而解決不了的問題。”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說,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督促適格主體積極行使公益訴權,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形成了公益保護合力。

“一般的訴訟,只解決原被告兩人的利益紛爭,不能解決第三方的問題,但是公益訴訟是通過辦理一個案件,推動治理一片,推動整個區域治理,這就是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最高檢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世界範圍內的一個新制度,公益訴訟改革依然在路上。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公益訴訟改革將進一步凸顯社會治理法治化和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為執政興國持續探索完善中國化方案。

多赢共赢局面不断开启,检察公益诉讼驶入“快车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