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口”到“觸點”:微信的去中心化生態

去中心化的智慧零售該如何定義?

或許從微信的誕生,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微信的起源始於一個簡單的想法,“希望給自己或者少數人做一個溝通的工具”。張小龍表示,當他開始使用智能手機後,發現很多基於PC的產品或者短信並不能實現很好的溝通體驗,微信因此應運而生。

這款APP隨後八年的高速成長有目共睹,張小龍認為其獲得用戶認可的方式很簡單,堅持“做一個好的工具”的底線,可以陪伴一個人很多年。

從“入口”到“觸點”:微信的去中心化生態

久安網絡 小程序開發

但微信並未將自身片面地定位成一個通訊工具,而是如其slogan所言: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這種動力,也促使微信逐漸從群聊、朋友圈、紅包、公眾號、小程序等融入到生活當中。

在這種變化同時,零售業數字化也經歷了“三次機遇”:

第一個階段是在線搜索時代,店鋪線上化,脫離物理空間限制;

第二個階段是平臺電商,集中性解決支付、物流、信任等問題,提升生意效率;

第三個階段則是移動社交,時長、使用習慣、社交等要素為前提,小程序、公眾號、支付為基礎,在細分場景中不斷誕生新的機會和賽道。

薄碩桐表示,平臺電商發展到今天第十個年頭,觀察下來有著一些瓶頸和天花板。隨著新的店鋪開出,流量分佈式呈現,假設總體流量不變,這將成為一個不斷博弈的關係。

而在社交時代下,則出現了四點明顯變化:經營模式上,從趕集造節向觸點式滲透;運營模式上,從線上線下分割的“店”,到線上線下融合的“場”;用戶模式上,從路人粉到死忠客;以及在流量模式上,從爭搶公域流量,到自主運營私域經營轉變。

事實上,平臺電商與移動社交的差異,可以簡單概括為一個問題,中心化的流量入口和去中心化的生態,究竟哪個才更代表零售的未來?而對於微信智慧零售團隊而言,這更像是一個思維的過渡:從“入口思維”到“觸點思維”,並基於微信公眾號、掃碼購、群聊、禮品卡、廣告等不同工具來實現。

可能是自有線上觸點、線下觸點、社交場景觸點,或者商業流量觸點,這種觸點並無絕對的中心。但小程序作為一個輕量級的連接工具,則成為其中至關重要的載體。

在談到小程序為什麼要去中心化時,張小龍表示,如果不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展開,騰訊自己壟斷頭部資源,就沒有外部開發者的事了,“看起來騰訊可以短期獲利,但這個生態就沒有了。”他同時表示,即便是騰訊投資的公司,也一樣的遵循平臺的規則,否則也會破壞平臺的公正性。

微信開放平臺產品經理黃蓉表示,過去微信產品能力更多集中在功能產品實現,以及場景觸達,而現在將更多關注產品變現。

據騰訊方面介紹,在2019年,小程序將重點圍繞搜索直達、優質小程序評價體系、小程序找回、附近小程序的改版以及“強提醒”等維度進行升級。針對B端商家,則將通過提供相應工具,來輸出行業KA方案、行業數據及運營方法。

在一些零售企業案例裡,小程序的連接器價值也得到了體現:通過優化線上觸點,熱風小程序佔總銷售量的比重提升3%;綾致導購小程序WeMall,單月銷量突破4500萬,永輝超市到家業務每日訂單最高達6萬,佔試點區域單量15%左右。

作為微信生態級的產品,小程序的社交屬性為電商流量獲取提供了更多可能。久安網絡為商家服務,開發簡單易操作電商小程序,助力各商家在2019年獲得更多流量,收穫紅利。

從“入口”到“觸點”:微信的去中心化生態

長沙小程序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