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雯:用前衛的影像,表達極致的浪漫——評《地球最後的夜晚》

黄雯:用前卫的影像,表达极致的浪漫——评《地球最后的夜晚》

用前衛的影像,表達極致的浪漫

好久沒寫影評了,最近閒的無聊去看了一部叫做《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文藝片。之前看到網上一片負面吐槽,本來也不太想看的,看那海報,也不是我太中意的題材,現在偽小資作品很多,國產文藝片我一直是不太看好的。也實在是最近沒啥可看的好片子,閒極無聊就打算摟一眼。

讓我沒想到的是,從電影一開始,某種熟悉的情緒和氛圍居然一下子就把我拖了進去,我下意識的覺著這部電影,並非是大眾所評判的模樣。好電影就如這般,看上5分到10分鐘,基本就能斷定是好是壞了。很抱歉!這部2個多小時到電影我從頭看到尾,一分鐘都沒有睡著,並且看得津津有味。這是一部很典型的“意識流作品”,很有文學性。作品沒有宏大敘事,去中心化,與傳統講故事的電影表現方式非常不同。整部電影靠一種情緒表達與情境碎片化的拼貼方式呈現效果,典型的後現代主義的表現方式。符號和隱喻在全片中四處散見,比如蘋果/紅頭髮/乒乓球/火把/鐘錶等等,同時支撐整個作品的基礎結構,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故事結構,相反是這些符號化的串燒。作者靠一種天賦直覺在完成作品,所有的故事發展的正常邏輯都被破壞掉,用一種即寫意,又剋制的影像語言,很跳躍的表達出來。而且令人驚奇的是,這部作品,細緻到每一個場景,每一處細節,每一個創意都呈現出不俗,寓意非常考究。除了人物對話有點小矯情(文藝青年的中二語言,尚能接受)之外,基本看不出這片兒有啥毛病。無論從試聽角度,還是作品的完成度上,都在中上之列。尤其燈光攝影配樂,相當體現高級文藝片的水準。

黄雯:用前卫的影像,表达极致的浪漫——评《地球最后的夜晚》

對於看慣了線性思維作品的人,對於這種非線性的表達方式,大多都會不太習慣,甚至看不懂。因為它打破了你的觀影習慣,我的建議是,以後再有這類電影,先別急著下結論。藝術片有很多種分類,文藝作品需要多元化。講故事也有千萬種講故事的方法,這也是先鋒藝術家一直在探索的事情。對於這種直覺類,意識流的,邏輯破壞性強的作品,要學會理解和尊重。不要看不懂,就一錘子打死。

另外,不得不說一個代際差異。儘管很多人不喜歡被貼上代際標籤,但很明顯,這位89年出生的年輕導演,其作品風格與他的前輩們,比如賈樟柯,侯孝賢等相當不同。雖然都是在講述小鎮故事,他們的講述方式完全不同,也具有時代特徵。他的作品比賈樟柯更有現代意識和個人體驗。在當代,後現代,魔幻現實主義的作品,並不新鮮,但要把它表達好,表現出色,不是一件易事。讓人欣慰的是,這部作品,情緒流暢,完成度還是比較高的。以前我經常批評一些文藝片,理由是,很多作品雖然弱化了故事性,但在情緒表達的流暢度都非常糟糕,為了讓人看不懂而拍不懂,也就是說裝逼裝大發了,這種毛病在不少成腕兒的導演作品中也會出現。而這位叫畢贛的年輕導演作品中,卻沒有這種毛病,基本還是遵循著一種樸實的審美哲學,靠一種天賦直覺完成作品的起承轉合。

至於影片後半部60分鐘長焦跟拍,此難度也是非常大的,但凡有一處出現問題,全部要重來。個人認為這段“長焦”的情境設計,也非常有意思。畫面設計通透而又荒誕,非常具有小鎮文化的後現代美學,好作品就如這樣,即使在一個非常髒亂差的地方,也能拍出高級感和潔淨感。這段移動長焦個人認為可以載入史冊了。另外,結尾也非常漂亮乾脆,從旋轉的房子,直接移動到未燃盡的煙花,點題人物對話中的愛情永恆與短暫的討論。這段長焦的結尾收的非常漂亮。

不得不說,這雖是個愛情故事,與慣常的講述愛情故事的方式極為不同。甚至可以說作者在這個作品中表達了一種極致的浪漫。這種浪漫的感覺,不是一個看慣瓊瑤劇的人能理解得了的。它更深沉,也更絕望。(文:黃雯)

黄雯:用前卫的影像,表达极致的浪漫——评《地球最后的夜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