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73和怪蛇3的較量,我軍第3代格鬥導彈誰最強?

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軍工能力雖然比較差,戰機性能比較落後,但在機緣巧合下,卻擁有了具有當時世界一流水平的兩種不同技術流派的格鬥導彈,彌補了我國的不足。目前我國已經批量裝備新一代的PL-10格鬥導彈,採用紅外成像導引頭+推力矢量發動機,具備超大過載機動能力和超大離軸角發射能力,綜合性能躋身世界第一集團的頂尖水平,目前已經廣泛裝備殲20、殲16、殲10B/C以及部分早期版本的殲10、殲11系列戰鬥機,極大地提升了我軍戰鬥機的近身狗鬥能力,同時還打入了國際軍售市場。我們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驕人成績,這跟當年博採眾家之長、堅持自主創新的不懈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R73和怪蛇3的較量,我軍第3代格鬥導彈誰最強?

PL10的成功問世離不開我國多年來兼容幷蓄的技術積累

把時間倒推回到80年代,當時我國的近距空空導彈處於青黃不接的空窗期,同時期的歐美國家已經基本普及了第三代近距空空導彈,我軍戰鬥機卻依然還在大量使用第一代的PL2和第二代的PL5及其衍生型號。為了儘快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引進國外成熟產品加以消化吸收無疑是事半功倍的捷徑,於是首先將目光投向了正在跟中國大力推動軍事交流的以色列。以色列在空空導彈領域的確有兩把刷子,而且長期在中東跟阿拉伯國家掐架,實戰經驗更是沒話說。

R73和怪蛇3的較量,我軍第3代格鬥導彈誰最強?

仿製怪蛇3的PL8

經過一番認真考察,我國看中了以色列手中的當紅小生——怪蛇3近距空空導彈,該型導彈屬於典型的第三代產品,在空戰中擊落了數十架米格23、米格21等俄製戰鬥機,因其輝煌戰果被譽為“米格殺手”。80年代末我國引進了怪蛇3的全套技術並逐步實現了國產化,國內編號為PL8,主要配屬殲7、殲8以及殲10,一度成為國產戰鬥機的標誌性裝備。無獨有偶的是,隨著我軍從俄羅斯引進了蘇27,另外一款大名鼎鼎的第三代近程空空導彈——R73“射手”也來到中國安家落戶了。

R73和怪蛇3的較量,我軍第3代格鬥導彈誰最強?

跟隨蘇27來到中國的R73

如此一來我軍就同時擁有了兩款性能先進的第三代近距空空導彈,不過從後勤保障的一致性方面考慮,在實際裝備中必然需要有所側重,那麼我軍應該選擇哪一款導彈作為主力呢?單純對比兩者的紙面性能,R73無疑佔據著比較明顯的優勢,比如最大射程、機動過載、離軸發射角度等等技術指標均優於怪蛇3,更重要的是R73還能夠與頭盔瞄準系統相配合,飛行員只需要轉動自己的頭部將目標納入視野範圍就足以形成發射條件,堪稱是“看哪兒打哪兒”的狗鬥神器。

R73和怪蛇3的較量,我軍第3代格鬥導彈誰最強?

R73當年的最大賣點就是可以整合頭盔瞄準系統

當年德國統一之後,北約空軍使用接收東德空軍的米格29與自家的F16進行對抗,結果發現米格29+R73的組合在空中格鬥中往往能夠佔據先發制人的主動權,也促使西方國家加緊研製更加高級的整合了頭盔顯示器的第四代近距空空導彈。但是我軍顯然對R73並不是十分看重,儘管國產化了蘇27,卻沒有國產化其配套的導彈。到目前為止,只有原裝的蘇27、蘇30以及散件組裝的殲11仍在繼續使用進口的R73以外,國產化的殲11B/BS、殲15等都改用了PL8,後者無疑是我軍第三代格鬥導彈的絕對主力。

R73和怪蛇3的較量,我軍第3代格鬥導彈誰最強?

我國最終選擇了PL8作為第三代格鬥導彈的主力

這是由於R73儘管紙面性能優於早期的PL8,但是導引頭技術卻相對滯後,以至於在實際使用中的抗干擾能力差強人意。而且我國通過引進怪蛇3,學習到了西方標準的一整套生產工藝流程和質量管理體系,並以此為基礎對PL8不斷進行改進升級,換裝了新型的四元紅外導引頭(比R73的二元紅外導引頭先進得多),還整合了頭盔瞄準系統,提高了各項飛行性能指標,整體作戰效能已經反超了同時期的R73,使用PL8的戰鬥機無需大改就可以輕鬆兼容新一代的PL10,R73被打入冷宮也就不足為奇了,中國的空空導彈也從引進仿製徹底走上了獨立自主的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