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農產品:美日貿易談判博弈的焦點

本報記者 張娜

日本是美國的長期貿易順差國,2017年佔美對外貿易赤字的8.5%,曾經被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公開場合批評“不互惠”。據美國商務部7月6日公佈的數據,2018年1月至5月,美國與日本的貨品貿易逆差(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達29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因此,特朗普自上臺以來,一直有意與日本進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其中,汽車關稅、農產品市場開放是美日貿易談判博弈的焦點。

對美國而言,日本若放開農產品市場,將會緩解美國目前農業出口的窘境。對日本來說,避免美國加徵25%的汽車關稅才是重中之重。

以高關稅逼迫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

日本擔憂美國以高關稅逼迫其進一步開放農產品市場。

由於近段時間,美國與多國處於貿易摩擦之中,美國農產品成為了被制裁的靶心。此前,美國農業部公佈價值120億美元的短期援助計劃,以幫助受到貿易關稅影響的農民。但該計劃遭到許多國會議員、農業協會代表和農場主們的反對,他們紛紛表示“要市場不要補貼”,敦促特朗普政府儘快結束與其他經濟體的貿易爭端。在此種情況下,美國亟須尋找替代出口地,農產品進口大國日本成了主要目標。

數據顯示,日本目前針對進口牛肉的關稅是38.5%—50%,這對於美國的牛肉出口顯然是不利的。不過日方表示,美國若有意重返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將同意大幅度削減牛肉關稅,將瘦牛肉的進口關稅從38.5%削減至9%。此外,日本還同意廢除特定內臟產品的進口關稅。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美國農產品出口的阻礙。從此前日本和歐盟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看,日本已經免除了82%的農產品和水產品的進口關稅。但美國更希望看到日本全面開放農產品市場。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開放農產品市場是有顧慮的。由於日本農民仍是自民黨的重要支持群體,如果安倍政府在農產品市場開放問題上讓步過多,會威脅到自民黨長期執政,安倍對此十分謹慎。

有分析認為,大米、乳製品、牛肉、豬肉等過度開放將損害國內的政治支持基礎。特別是明年夏季日本有參議院選舉,處於政治敏感時期的日本在農產品市場開放方面恐難如美國所願。與此同時,在日本與歐盟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中,決定對82%的農產品免除關稅,已經作出極大的讓步,如果美國提出更高的要價,安倍政府是很難讓步的。

然而,美國牛肉出口商強烈要求美國政府與日本就減少牛肉進口關稅進行談判。特朗普政府希望這方面獲得進展的願望也十分迫切。從TPP談判結果來看,日本保留關稅的產品過多,打開日本農產品市場效果有限,特朗普對此並不滿意。

規避美國加徵汽車關稅難上加難

汽車關稅問題也是美日貿易談判的核心問題。

汽車產業已成為支持日本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也是日本最大的單一貿易產品。數據顯示,2017年日本對美出口汽車達到170萬輛,汽車和相關零部件出口額為560億美元,佔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40%。目前,美國是日本汽車的主要市場,日方每年在美國生產近380萬輛汽車。

日本智庫大和研究所(DAIWA)的一份研究顯示,如果對從日本進口的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徵收20%的關稅,這將意味著日本的生產商要付出額外的9500億日元(85億美元)的成本。若美國徵收25%的汽車關稅,成本就更高了。

因此,如何規避來自美國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的威脅成為日本對美貿易談判的關鍵。

然而,對美國而言,汽車貿易不平衡問題是美國貿易赤字的一大元兇。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從國外進口汽車數量(含NAFTA成員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達827萬輛,接近國內銷售的一半。實際上,2017年日本對美國出口汽車173萬輛(還有大量日系汽車從第三國出口美國)。而美國對日出口汽車不到2萬輛,同年對總體市場小於日本的德國出口達17萬輛。因此,特朗普政府對美日貿易不平衡中汽車貿易的作用表示憂心。

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政府威脅對自日本進口的汽車加徵25%關稅的目的,與其說是要求日本開放汽車市場,不如說旨在逼迫日本車企擴大在美生產。

美日之間有關汽車的貿易摩擦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後期。在上個世紀80年代前期達到高潮。儘管日本通過自主出口限制及汽車廠家在美國大量建廠實現本地生產,美日摩擦有所減弱,但是汽車貿易仍是美日貿易不平衡的主因。

然而,相對於美國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轎車2.5%、皮卡/SUV/輕型卡車等25%),日本從1978年開始已廢除汽車關稅。因此,美國方面一直在以日本存在標準/車檢等非關稅壁壘為由要求日本開放汽車市場。

據分析,從日本的角度看,確實存在對汽車環保標準高、消費者也喜歡節能環保車以及空間優先適用於小型車等對外國車企具有挑戰性的汽車市場環境。但是,在同樣環境下,對日出口的EU汽車(特別是德國汽車)對日出口不斷擴大,2017年達到27萬輛(同年美國出口日本為1.8萬輛)。與其說是日本非關稅壁壘阻礙了美國汽車出口日本市場,不如說是美國汽車產品不能滿足日本消費者的需求。

美國政府及汽車產業界似乎已經注意到上述市場因素。目前,對日本非關稅壁壘的抱怨有所減少,對日本車企加大在本地生產力度以減少出口的呼聲有所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