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和心理?

極樂許師兄


一個人體證無我後,他認識到了宇宙和生命之間的真相。他發現,當自身突破重重限制,破除思想認識中的那一個個虛幻的枷鎖後,生命所執著的那個“我"消失了,以前的那個個體意識消失了,我″死″了。繼而代之的是無邊無際宇宙意識,對此浩翰無際的心靈,有人感嘆,此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此心!莊子《逍遙遊》中那隻笑傲於天地之間的鯤鵬,即是對此時心靈狀態的隱喻,那是無邊無際的自由。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大自在,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於無窮″的大逍遙。

人生的根本意義就在於發現這個真相,將那個受限的自我溶入這無邊無際,浩翰的宇宙中去。這時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會知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深悟諸法空相,真實的法界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個時侯消除了一切二元對立,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我們超越二元思維的侷限,來到了一體的心靈意識。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懼,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非我非非我63117721


"一切法無我",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能認識丶理解丶領悟到,則是佛法的理念高度,能實際親證到,則是自性本覺的開悟境界,起碼是"等覺菩薩″的階段層次,接近於佛了吧!

"佛″,是"覺者“。心地境界覺丶行圓滿,具五眼六通,得"無漏″智慧。"無漏",乃是斷盡一切煩惱。一切心外求法的"外道″修行,最高只能達到五種神通,唯證佛覺者可得"漏盡通″。

不到真正"無我",怎能斷盡煩惱,得“漏盡"通?煩惱的根源就在有我。八識心田,無始劫積累的"妄想丶分別丶執著″的業力種子,斷盡談何容易?別說六道凡夫,即使三界聖人,阿羅漢丶辟支佛丶大菩薩,都是在分段修行證果。小乘聖人(聲聞丶緣覺)斷的是“執著″心,大乘菩薩斷的是"分別"心,等覺丶妙覺還須斷最後一分無明,方能證佛法身,進入無"妄想"境界。

"真誠丶清淨丶平等丶正覺丶慈悲"一一一這就是"無我"的成佛境界。"清淨"心,無執著無汙染,即是阿羅漢的境界,獨善其身丶"自了漢"。平等"心,無分別丶以眾生心為心,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文殊丶普賢丶地藏丶觀音,諸大菩薩的境界。"正覺"到位,妄念除盡,即是佛地境界,福慧圓滿丶無餘涅槃丶大圓鏡智丶無量光壽,與眾生融為一體,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迴歸了本無生滅丶本自清淨丶本不動搖丶本自具足丶能生萬法的自性本覺。

要想當下理解,以教奉行,逐步證得,再看下面一句:

"看破丶放下丶自在丶隨緣丶唸佛"。

"萬法因緣生,佛說即是空"。了知"我"本空性,皆是"因緣"生法,因緣皆是"無常","我"即無可執著也。理上雖明,還須實修證得方是受用。看破幫助放下,放下進一步看破。布袋和尚的哲學,提得起丶放得下,大肚能容。


真空妙有無量壽


無我是一種境界。

我在道中,道在我中,萬物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體大悲。

無我無自私心,無分別心,無嫉妒心,無貢高我慢心,無嗔恨心,無邪心,無妄心,無痴迷心,眾生平等,謙虛恭敬。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心空無一物。眼不隨色轉,耳不隨聲轉,鼻不隨香轉,舌不隨味轉,身不隨觸轉,意不隨法轉。內心降服六根六賊。不能聽見打鼓就上牆,要心如如不動,不去也不來,對外界沒有見聞覺知。定慧等持,定在慧中,慧在定中。

達摩初來中國時,沒人識真佛,都不聽他講法,只有一隻鳥對達摩說:“西來意,西來意,教我出籠計”。達摩說:“兩腿一蹬,兩眼一閉,即是出籠計"。這隻鳥很快領悟了,它看到主人回家,趕緊兩腿一蹬,兩眼一閉。主人回來看見他心愛的鳥蹬腿了,急忙把這隻鳥從籠中拿了出來,放在手心上,想鳥怎麼死了呢?正在他愣神之機,這隻鳥突然揚長而去。這鳥真的出籠飛走了,它自由了,再不會被監在牢籠裡了。這個問題恰恰說明無我相得解脫自在。

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逍遙自在得解放。



用戶和言悅色


心中沒有任何執著之時,脫離一切二元見解,一切境界所不能詮釋,一切意識心皆盡泯滅,則可稱為無我我所,亦可稱為自然之道。能夠轉一切境界,不被諸相所纏縛。故而云:“離相即佛。”



真實純潔


把我的四肢割下來給你,那是“我”嗎?把我的腦袋也割下來給你,那是“我”嗎?顯然,你看到的這幾樣都不是我……所以《金剛經》說:“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那麼,“無我”是指什麼呢?是你與生具來的加上各種“因緣”(各種眾生各種環境)“整合”出來的一個“相”。這個“相”不能解脫的“障礙”總結一下就是:“貪嗔痴慢疑”!把這個“刪除”試試看……所以,“無我”,指的是把這“五毒”的執著放下、再放下……放下多少,得到多少。放下多少,解脫多少……自在就多少!所有的障礙來自於“我見”啊!曾經,我每天都想自己終會成為一堆骨頭渣子……那堆渣子也不是“我”——還執著什麼呢?


阿嗡嘎定


這裡的所有回答都是基於某種我見,我執,我相…都是基於某種角度,觀點,立場,利益的回答,包括我的回答,所以無我的境界只能被感受,不能描述,不能回答,一說就錯。

至於什麼心理,還是基於這個世界的生態模式,人性弱點,我的某種心理投射。

一般情況下:以我相關有智力沒智慧,以我無關才能呈現智慧。人性有弱點和優點:凡是利我的屬於弱點,凡是利他的屬於優點。緣起與自我,分為兩個相,利我的叫我相,利他的叫他相。凡是我相的行為模式都是低效的。凡是他相的行為模式都是高效的。


所謂的正能量就是無我相有他相。所謂的正確的人生方向就是以成就別人為導向。凡是與以上兩條相違背的都是不對的。一般情況下:以我相關有智力沒智慧,以我無關才能呈現智慧。塑造自己被別人利用的價值,主動創造為別人服務的機會。幫別人得到他想得到的 你就得到了你想得到的。

從另外一個更宏觀、更大智慧的角度講,怎麼樣讓所有人都為了私去努力,而成就了你的更大的公,而你這個更大的公里面,有更大的私呢?

真正能夠做大事情的人是能夠超越一個所謂的“我有什麼,我就幹什麼的”這樣的一種狹隘的小農思想。而是“用天底下的人,天底下的錢,為天底下人做事”,當然自己參與其中,這麼樣的一種心態。這個心態的背後是什麼?其實就是“無我諸,無我執”的心態。以其無私而成其私。

無我無慾,有我有欲便是獨立出趨勢和洪流;順流而為,便是某種更加自如,對意圖的變現;兼濟天下,也便是一種與天下的捆綁了,天下不散你便不會倒。

最簡單解決的方法是:別人比自己先贏,別人比自己多贏。雙贏最大的困難是誰先贏、誰多贏。

有人是這樣觀自在的:首先我進入了暖水瓶的思惟,暖水瓶說:“我沒有思惟”。我說:“不對,你這句話就是思惟”。暖水瓶說:“我的思惟非常低級,我們只有從屬性,而沒有主動性”;第二個又進入了水的思惟,水說:“我沒有思惟,我一切都是服務眾生”;第三個又進入了一塊磚的思惟,磚說:“我也沒有思惟,無論把我放在任何地方都一樣”;第四個又進入了太陽的思惟,太陽說:“我也沒有思惟,我一切都是按照規律運行”。這四種物體的共同點都是沒有自我,一切都是恆順眾生。這就是佛性,因此說萬事萬物皆有佛性。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淨,有我就是在執著個性,有我就失去了整體性,那麼,你就永遠不可能進入道。

第二個最難放下的是“我見”。“我見”就是執著自己的見解,一切都認為自己的見解對,別人的見解不對,總不願恆順眾生,還是在處處突出自我的個性,當別人的見解與自己不同時,就生氣煩惱,並與別人發生矛盾和紛爭。但是他們卻不知道,這些對我見越執著的人反而離道越遠,這就是個性。個性越強反而離整體性越遠,宇宙是一個整體,因此,越執著我見離道越遠。


道清靜無為,如如不動。萬事萬物雖然都是它的顯現,但它卻無念。這一切顯現都是自然的緣聚緣散。絕非道的有意安排,也不是佛和上帝的造就。有些人或一些宗教認為,宇宙的一切都是佛或上帝安排的,其實你想錯了,佛和上帝是清靜無為的,他們絕不會活得那麼累。

看到某個詞彙就想到某種意思,這是人的天性。你想到什麼就說明你心中有什麼。你不可能想到你心中沒有的概念和形象。

這就是當下社會中,我的境界,既然是我的,所以不可能是無我的境界,所謂無我,那可能只是更接近道的境界,是不可描述的。我只能盡力描述,你也只能盡力感受,意會,這需要般若智慧…


太陽天然笨真


若以緣心聽法,其法亦緣。所有的講述只是標月之指,尚待仁者心悟。



世外老鐵



拈花一笑2791


“無我”(Anatta)意指我們不能主宰事物,一切事物會自行變化。修行到“須陀洹”(Sotāpanna)融入宇宙能量流才能真正理解“無我”。



外在的世界裡,事事無法如願;而內心的世界,熱情、衝動與心血來潮常常駕凌於責任、理智與抱負的需求之上,這些煩惱不會出現在修行到入流者(Sotāpanna)身上,這個階位對做事業的人有很大幫助。
“Surrender Meditation” 不知道中文名叫什麼, 修行"無我"功法的起點。


只有完全放棄虛幻的自我掌控,開啟接受的通道,高能量才能流入。

菩薩能量加持,展現的能力,不是現在的你所能想象。


能量加持


無、並不是真無,“無”就是“有”。比如、“空”字虛空裡包含了世間一切萬物,所以空裡不空,無裡還有。有什麼呢?有容器,容量,容納,包容,等等。

我、是無分別的我,這個我是“一念”。一念的我在虛空裡是無形無相,所有大眾的一念在虛空裡是一個整體,因為沒有形相,沒有界線,無法把每個人的一念給區分開來。所以這個整體一念就是代表了每一個生命。是一念的我。

無我就是每一個生命體。

無我的境界和心理,是非有非無,現有現無。

非有非無,是這一念的我,沒有實相,為虛;但無形的一念,是真實的存在,我們無法拿出來給別人著,但自己能感覺到它的真實存在,為實。

現有現無,這一念隨著境界所顯現出來,是在表演它這時來過。在我們沒有了分別心以後,一念慢慢的開始懂得休息,它平靜時,一念不起就是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