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女兒:“爸爸媽媽,你們是不是很希望我一直比別人優秀?”

這是妻子複述給我的一件事情:

某天早上,7點20分,騎著電動車,載著剛上一年級的女兒,行駛在去小學的路上。紅燈亮了,停下來等綠燈亮起再通行。像往常一樣,回頭看著女兒,想和她說幾句話。見我回頭,她反而先問了我一句:“媽媽,你是否很希望我一直比別人優秀?”

一年級女兒:“爸爸媽媽,你們是不是很希望我一直比別人優秀?”

我問妻子:“那你是怎麼和她說的?”她說,那時剛好亮起了綠燈,就趕緊騎車走了。當然,路上她還是有和女兒作了交流,告訴她,其實不要感覺到我們給她的壓力,父母希望的是她自己能夠有更好的成長。如此,云云。妻子反問我:“如果你女兒問你這樣的話,你會怎麼說?”

是的。我會怎麼回答呢?

或許我會和她一樣,告訴女兒,你真不需要有這麼大的壓力,你只要做好你自己,你不需要太急著和別人比,你要看看自己有沒有每天在進步,……

事實上,我確實也這樣告訴了女兒。這樣的話,我還可以說得更動聽,我還可以舉例子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但我發現,在我告訴她的時候,她的眼睛裡還是有些許的疑惑,雖然她懂事地點頭表示理解。

看看她,剛上小學,人變黑了,瘦了,每天那麼重的書包壓在肩上,一回來就自己去房間裡做作業,到時間自己睡覺,自覺開心地參加跳舞班、畫畫班……

或許有些一年級的小孩,回到家是趕緊看動畫片的,或者是跑出去玩的,或者是玩玩具的,或者是哭著讓家長給他玩手機遊戲的,或者還有些小朋友做作業時被打了無數次手心、作業仍然到很晚才做完的……

別的家長都誇她很好,很優秀了。但我卻一直有這樣的缺憾:她應該還需要更優秀。不然,她的將來會很有壓力。

旁人會說我是想成為“虎媽狼爸”,指不定要把小孩折磨成啥樣了。哪個父母會折磨自己的小孩,只不過要看到的是,現實的殘酷。

一年級女兒:“爸爸媽媽,你們是不是很希望我一直比別人優秀?”

當下流行的都是“不能讓小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小孩沒出生時拼優生優育,各種胎教方式很多;出生後還是各種拼,拼早慧教育,上學了拼各種興趣班、特長班,沒學會一門樂器、沒學一門運動、沒練個書法美術,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很重視培養孩子。校外補習機構、培訓班為什麼繁榮,不就是家長的“優秀”心理作祟推動的嗎?

有人會說,別急,小孩的自然成長才是關鍵的,小孩的快樂成長才是最真的。話都沒錯,但現實可能得不到你想要的結果。

舉個例子,你的小孩上一年級之前沒有上過學前班,沒有接觸aoe,沒有嘗試算過10以內的加減法,等他到了一年級之後他會開心快樂嗎?別的小孩上課時都能讀出aoe,都能算加減,老師的教學進度可能就會快了,你的小孩一開始不懂沒關係,接下去沒補上,可能就會跟不上教學進度,可能做作業就會慢了,作業慢了,作為家長的你是不是就會生氣,“你好笨”是不是會不自覺就說出口了,然後又後悔了,說小孩子笨,到頭來還不是說的是家長自己笨來著——為什麼當初沒有和其他小孩一樣,早早起跑呢?

一年級女兒:“爸爸媽媽,你們是不是很希望我一直比別人優秀?”

有沒有感受到壓力呢?所以,是不是也必須要有“優秀”的想法?是不是也該為了“優秀”做點什麼呢?

當然,我所理解的優秀,不是一定都要鶴立雞群,也不是一定要是要什麼都學、什麼都會,也不是一定是班級裡成績最好的,也不是將來一定都要能考上清華、北大、出國留學,也不是也有可能腰纏萬貫之人,我要讓她理解的“優秀”,必須是不落後他人,至少要有上進的想法和
改變的行為。

福建閩南地區有句方言:“輸人不輸陣,輸人歹看面。”意思是,你可以比不上某一個人,但落後於一大群人的話,那真的是很讓人羞愧的。

在非洲草原上,獅子總會在追逐羚羊。獅子是食肉動物,捕捉獵物是它的本性。羚羊是食草動物,在食物鏈的底端,它必須要確保能吃到草,還要保證不被獅子、豹子等食肉動物捕捉到。因此,羚羊必須要快速地奔跑,跑不過獅子,至少要跑得過其他的羚羊。看起來殘酷,但確實如此的現實。

當然,我只是想讓她繼續有“優秀”的想法,繼續有上進的改變,而不是一定要學這學那。

優秀,不是為了要高人一等,但至少是不掉隊。

優秀,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的,不努力、不嘗試,不僅無法優秀,甚至連將來,都會被生活打擊得體無完膚。

所以想說:孩子,努力去學著優秀吧!

一年級女兒:“爸爸媽媽,你們是不是很希望我一直比別人優秀?”



有人說,“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對於家庭教育來說,對於孩子的陪伴,怎樣才是最長情的呢?什麼樣的方式才是科學合理的?希望大家一起留言交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