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驅逐艦的鋼板多厚?

長空雁51022536


現代驅逐艦的船體也就10幾~30毫米厚,由高強度合金鋼板製成。

大艦巨炮把裝甲的審美標準提得太高,覺得200、300毫米鋼裝甲不算什麼,只有“大和”、“依阿華”戰列艦那樣400~600毫米的裝甲才過癮。再一看“皮薄餡大”的現代軍艦,頓時覺得好像退回原始時代一樣。

船體鋼板跟裝甲是兩個概念。現代驅逐艦船體鋼板非常薄,根本稱不上裝甲,只是提高船體強度而已。

2013年8月30日,加拿大海軍5000噸的“阿爾岡金人”號驅逐艦,在太平洋訓練時發生碰撞事故。機庫部位被切開,薄鋼板如木材般開裂,內部的隔熱材料外翻,看起來頗為恐怖。

從下圖能看出來,鋼板真是很薄啊。

現代海戰與炮戰時代不一樣了,面對反艦導彈動輒幾百公斤的半穿甲戰鬥部,裝甲再厚也毫無用處。比如蘇聯的"花崗岩"反艦導彈,戰鬥部重750公斤,飛行速度2.5馬赫。

現代戰艦從被動防禦轉向隱身、防空、反潛等主動防禦。通過密佈全艦的水密隔艙、凱夫拉襯層及高效的損管措施增加抗沉性。有安裝裝甲的噸位,不如多裝一些預警雷達、中近程防禦系統靠譜些。

▲水密隔艦

其實不光軍艦這樣,就連現代坦克裝甲在與穿甲彈、破甲彈的競爭中也力不從心。

二戰驅逐艦追求高航速,基本沒什麼裝甲。現代驅逐艦4000~7000噸,比二戰驅逐艦大的多,相當於輕巡洋艦。但二戰輕巡的裝甲也不厚,水線裝甲只有50-80毫米,能抵擋127~152毫米艦炮攻擊。

只有航母這種大型核心作戰單位,才會在指揮中心、動力艙、輪機艙等部位使用裝甲。美國“尼米茲”航母指揮中心裝甲厚330毫米,水線以下裝甲200毫米左右。

但其船體鋼板也不厚,飛行甲板50毫米,雙層船殼第一層38毫米,第二層50毫米,中間有127毫米鋼裝甲,還有63毫米凱夫拉裝甲。雙層船體之間有"X"形構件,通過變形吸收能量。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船體平均厚度30毫米。彈藥艙、機艙、電子設備艙使用凱夫拉裝甲。但凱夫拉維護困難,高溫下容易失效,只能局部使用。

綜上,巨型裝甲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在“火力、防護、速度”三要素中,裝甲硬懟已退居二線,讓位給主動防禦了。


和風漫談


現在早就過了大艦巨炮的年代,鋼板再厚也抵不住重型魚雷的空泡效應,裝甲再多也擋不住反艦導彈動輒幾百公斤殺傷部的超音速攻擊,所以現代驅逐艦並不以加厚裝甲安身立命,現代驅逐艦的鋼板普遍厚度不超過五十毫米,即使戰鬥指揮中心、動力艙、油艙、彈藥艙這種核心部位的加裝裝甲(主流使用鋼裝甲,阿利伯克級採用凱夫拉材料裝甲)也不過一兩百毫米厚,再也不可能達到二戰時大和號和衣阿華級動輒四五百毫米的變態程度。
(美軍“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被商船撞爛,像不像紙糊的?)

(美軍“科爾號”驅逐艦被恐怖分子的自殺小艇炸出大窟窿)

既然沒有厚裝甲,那現代驅逐艦靠什麼抵禦攻擊呢?裝甲硬抗傷害充其量只能算是被動防禦手段,如果真的要提高自己的戰場生存性能,必須拒敵於國門以外,這就是所謂的主動防禦。現代驅逐艦對付空中打擊有三層防禦網,近距離使用近防炮系統,中間使用諸如海麻雀等近程防空導彈,遠程使用宙斯盾系統配合垂髮遠程防空導彈。對付潛艇偷襲配備了反潛直升機和拖拽式陣列聲吶,艦上普遍裝備反潛火箭助推魚雷,艦射深彈等等。這樣一個從空中到水下的立體防禦網,本身就已經降低了至少90%被攻擊的概率,裝甲在這種主動防禦之下已經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



那如果遭遇飽和攻擊,現代驅逐艦中彈了是不是隻能等死?當然不是!目前主流軍艦包括航母在內普遍採用相互隔離的水密艙室設計,一發中彈,只要關閉被殃及的艙室,軍艦照樣玩轉的開。有些大型驅逐艦甚至還設計了甲板與艙室之間的X型吸能變形鋼構件,即使重型航彈直接命中,也很難損到驅逐艦的核心部位。而現代損管制度也早已非二戰能比,各種防水堵漏的高科技機械設備能迅速的完成滅火、排水、堵漏的一整套流程。總的來說,現代驅逐艦雖然裝甲薄了,但是防護力卻直線提升,不得不說,這就是科技的力量!

(相互獨立水密艙設計)


軍史吐槽君


說到戰艦,大家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二戰時候的鉅艦大炮,在以火炮為主要武器的年代,戰艦的防彈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所以在那個時候的戰艦的鋼板都很厚,比如大和戰列艦厚度最薄的地方在200毫米,最厚的地方達如炮塔正面達到650毫米。但是隨著導彈的到來,再厚的裝甲也會被導彈擊穿,所以現在的戰艦追求的是速度和防空來加強生成能力,太厚的裝甲導致船體過重,速度會受影響,而且厚裝甲還會顯得目標過大,所以現在基本都放棄了重裝甲愛方案。反正厚點薄點只要被導彈擊中會被擊穿,何必再用厚重的裝甲呢,不如用薄點的裝甲可以減少體積,提升速度,擴大內部空間安裝更多設備彈藥。

▲以上兩款為阿利伯克和朱姆沃爾特驅逐艦的分段,可以看到艦體鋼板都不厚,最厚處20毫米左右

那麼現代的驅護艦鋼板有多厚呢?一般船底外部厚度在20毫米,舭部(也就是連接船底與甲板之間的部分)厚度在15-18毫米之間,甲板厚度10毫米左右,而甲板以上建築厚度在8-10毫米左右。雖然鋼板厚度較薄,但是並未完全放棄防彈性能,現在的戰艦都會採用材質較輕,防彈性更好的材料來加強裝甲防護能力,比如凱夫拉和陶瓷裝甲等材料來加強部分重要部位防彈性能。

所以近些年經常看到驅逐艦被其他民船撞擊後,船體豁了個大口子,甚至最近挪威軍艦被撞沉,這些都是因為現代軍艦鋼板厚度較低的緣故,可謂是皮薄餡大。


軍備時刻


沒多厚,就是重要的部分20mm頂天了,外殼目測視位子不同5~10mm變化。這個是去年美國現役阿利伯克級傑拉德號撞船時候的樣子,這個能明顯看出現代驅逐艦外殼的真實厚度。

像不像你捏過的可樂罐?薄得讓人心涼



時訊解碼


現代科學技術水平高了,已經不需要依靠鋼板厚度來提高艦船的生存率了,武器這麼先進,鋼板搞多厚也得有個度,總不能無限加厚。



再說,就現在的武器彈藥來看,厚了也沒什麼用,裝甲不是保護驅逐艦最有效的方式,再說,製造它出來是為了打仗,上陣殺敵的,而不是搞什麼絕對防禦,也就是打架你得有真功夫,不能靠著盔甲金絲軟甲,軟蝟甲什麼的,下次人家打你頭怎麼辦?



因此現在的艦船採用的是高強度合金鋼板,驅逐艦鋼板厚度平均不會超過50毫米,即便是在比較重要的核心部位加裝裝甲,比如指揮室,動力艙等位置,也不會超過200毫米。



畢竟驅逐艦是為了打仗來的,需要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挨打,所以他配備的各種防空導彈系統就派上用場了,當然,除了天上的威脅,還有水裡的,所以他還有反潛直升機,艦射炸彈等,就算他裝甲變薄,也不會對它的戰鬥力和生存率由影響,這就是為什麼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軍事一點通


我們都知道軍艦是海軍作戰的重要裝備,只要擁有海洋領域的國家都有軍艦,軍艦的先進程度決定一個國家海軍的軍事力量,那麼現代軍艦的鋼板有多厚呢?

很多人都會覺的軍艦是軍隊使用的,所以軍艦的鋼板都會很厚,其實不然,軍艦所使的因為強度要比普通鋼板強度大的多,所以在厚度方便就要差點,萬噸級的軍艦外殼鋼板厚度在一釐米到兩釐米之間,不會太厚,太厚重量會增加,影響軍艦的機動性能。



方袈看電影


真的不厚。雖然軍艦使用的高強度,高抗屈服度的鋼材。

一般大型貨輪外殼鋼板厚度在2-5釐米,日韓薄,中國產厚。而軍艦,萬噸級軍艦外殼鋼板厚度才1釐米多,特殊部位3釐米。平時看軍艦圖片,就會覺得有部分軍艦的外殼怎麼象牆皮起層一樣不平順,就是因為外殼薄。

美國伯克級是著名的碰碰船,被撞破多次,海灣被炸破一次,都可以看出來外殼很薄。


龍驤虎賁九天游龍


在考軍事知識還是調查身份?5公分左右。


手機用戶53978291337


現代戰艦已經不是巨炮時代的艦船了,而是各種武器的平臺。防禦方式已經不是靠裝甲,畢竟扛著幾萬噸的鋼板滿世界跑很耗油的,吃不消啊。防禦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近防炮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