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核武器的國家在遭受飽和式核打擊的情況下,還有能力進行二次核反擊嗎?

侍孝銀


擁核國家在遭受飽和核打擊時是否有能力進行二次核反擊,這個需要視擁核國家的具體的情況而定。

就目前情況來說,具有在遭受飽和核打擊情況下進行二次核反擊能力的只有聯合國的五個常任理事國,其中,又以美、俄兩國的二次核反擊能力最為突出洲際彈道導彈分導式多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壯觀景象”,但願永遠不要在實戰中出現!
核武器一出,地球在劫難逃

目前全球範圍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包括“五常”和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鮮等共9個國家,按照國際核武組織統計的數據,截止2018年全球保有核武器數量約為14900多枚,其中,美、俄兩國的核武器數量佔93%以上。按照傳統“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來說,只有美、俄、中三國具備相應的能力,即便是“五常”中的英國、法國也目前也僅有海基戰略核威懾能力,而不具備陸基和空基核打擊能力,其他4個“非常”擁核國家基本都是擁有陸基核打擊能力一項(當然,多用途轟炸機也可以投射核彈)。全球擁核國家及分佈

外媒推測的全球核武器數量及分佈

“三位一體”核戰略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遭受核打擊時能夠有效的反制敵方。“三位一體”核戰略中,陸基核打擊主要依靠發射井或者機動平臺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空基核打擊依靠遠程戰略轟炸機長途奔襲發射核導彈或者投射核彈,海基核打擊依靠巡弋在各大洋中的戰略核潛艇發射潛射洲際導彈實現。對於軍事強國和核大國來說,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和戰略轟炸機所在空軍基地是核打擊中的首要目標,基本上在第一波核打擊中就會喪失反擊能力(即使部分戰略轟炸機可以帶彈起飛,也極大可能會被對方攔截)

而陸上機動平臺和戰略核潛艇是執行二次核反擊的有效手段,而又以戰略核潛艇的生存能力和反擊威力最為突出,因此,海基戰略核威懾能力是各核大國重點發展對象,英、法兩國的幾乎全部戰略核威懾力量都集中在其分別裝備的4艘“前衛級”和4艘“凱旋級”戰略核潛艇上。我國東風-31AG陸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全球現役戰略轟炸機對比(中間為圖-16,轟-6的原型)

裝備戰略核潛艇的國家也只有“五常”,另外,印度也在不遺餘力的研發自己的戰略核潛艇,其研發的“殲敵者”號核潛艇可以搭載射程700公里的潛射導彈,且尚未正式入役,還算不上一艘真正意義的戰略核潛艇。“五常”中美、俄兩國分別裝備了14艘戰略核潛艇,英、法則分別裝備有4艘戰略核潛艇,我國也裝備有094/094該機型戰略核潛艇,數量不詳(個人估計肯定超過英、法)。以美、俄兩國為例,保守估計即使在和平時期常年也會保持3-4艘戰略核潛艇處於遠洋戰略巡航狀態,一旦本國被核打擊,幾分鐘內就可以將其所攜帶的數百枚核彈頭髮射出去,半小時內可以對全球任何一個重要戰略目標實施核打擊!由於戰略核潛艇的隱蔽性,其生存概率和核反擊效率要遠遠高於其他形式的核打擊方式。俄羅斯“北風之神級”(前)和“颱風級”(後)戰略核潛艇

上世紀80年代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下餃子”的盛況(24具導彈發射管清晰可見)美國“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發射“三叉戟II”導彈試驗

除了上述傳統的“三位一體”核打擊方式外,在“冷戰”時期美、俄兩國還研發過天基核打擊手段,著名的“星球大戰”計劃就包括天基核反擊能力。當然,目前世界各核大國簽署協議嚴禁在太空部署核武器,因此,目前都不具備天基核反擊能力。畢竟核武器的主要作用還是戰略威懾,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將核武器投入實戰(恐怖分子除外),而且目前各核大國的核反擊能力也基本上可以確保相互毀滅,從一定程度上說核武器也是維持世界平衡的有效手段國產下一代戰略核潛艇096型效果圖

“星球大戰”計劃中的“上帝之杖”核反擊衛星武器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洗稿!)


威吶解析


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首先來說一點:發生核大戰的可能性極低,接近於零。再來回答題主的問題:一個擁核國家是否具備二次核反擊的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並不是唯一的,各國的國情不同,結果也不一樣。目前,擁核國家共有9個,具備二次核反擊能力的只有“五常”,也就是5個核大國——美、俄、中、英、法。



剩下的印、巴、朝、以,在遭受飽和攻擊的情況下,並不具備二次核反擊的能力。截止到目前為止,只有美、俄兩國有能力對其它國家實施飽和式核打擊的能力,兩國的二次核反擊能力也是最強的。對其它國家實施飽和式核打擊,這就是滅國、滅族的行動,不僅要遭到這個國家的報復,還要面臨其它國家的打擊。無論是攻擊哪個國家,只要這個國家擁有核武器,就一定會把所有核武都發射出去 ——大家一起去見上帝。所以,絕不會有任何一個國家敢這麼幹!



核三位一體的陸基、海基、空基打擊方式,以海基的生存能力最強,也就是戰略核潛艇——簡單說,只要擁有一定數量的戰略核潛艇,就擁有二次核反擊能力。二次核打擊指的是己方核武基地遭敵方第一次飽和攻擊後,還能確保擁有一定數量的核武進行有效反擊,讓敵方付出慘痛或者是無法承受的代價。目前,還沒有衡量二次核反擊能力的具體標準,核三位一體、核彈頭數量、核武發射平臺性能等都是參考條件。


提高核武發射平臺在遭到敵方攻擊下的生存能力,提高核武的打擊範圍、突防能力等,是各擁核國家一直追求的目標。即便是擁有6900枚核彈頭、軍事實力第一的美國,也不敢有絲毫懈怠——現任總統特朗普就要求研發新型核武、更新現有核武庫。目前,只有美、俄擁有真正的核三位一體,我國只能算是剛剛擁有這個能力,其它各國差的太遠,不提也罷。中、英、法都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保有的核彈頭數量有限,提高這些核武的生存能力就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為提高生存能力,或者說確保二次核反擊的能力,各國採取的措施包括:加固發射井,將固定發射井改為公路機動、鐵路機動發射方式,提高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的性能,加強核導彈的突防能力,提升快速反應能力,等等。戰略核潛艇深藏於水下,想要探測到它的存在,是世界性難題,因而它的生存能力最高。英、法兩國雖為核大國,但並未發展戰略轟炸機,靠的就是戰略核潛艇。我國的東風31AG、俄羅斯的白楊M,採用的都是公路機動發射方式,就是為了提高其生存能力。


即便是現在處於和平時期,這些陸上的洲際導彈、深海的戰略核潛艇、空中的戰略轟炸機,都會進行戰備值班任務,這就是核威懾——對外展示本國的核反擊能力。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在去年的時候曾經公開稱,俄羅斯執行戰備值得的核彈頭數量達450枚——足以讓任何一個國家不敢妄動,也能夠輕鬆毀掉一箇中小國家。如俄羅斯的北風之神改進型戰略核潛艇,裝有20枚洲際導彈發射管,搭載的是增強版的布拉瓦洲際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6枚核彈頭,能夠分別對6個目標進行打擊。


理論上,一艘北風之神改進型戰略核潛艇就可對120個城市進行核打擊。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搭載的潛射導彈導彈數量為24枚導彈,同樣採用分導式多彈頭——視情況搭載的核彈頭數量不同,可打擊的目標更多。只要有一艘類似的戰略核潛艇未被摧毀,那它的反擊所帶來的毀傷就能讓任何國家無法承受。想要消滅對方深海中的戰略核潛艇,那可真是大海撈針了!


儒道之主


一個像我國這樣,或者比我國核武器力量更強的國家,自然是具備核反擊能力的,但是如果是一些類似於英法或者更差的國家,那麼他們的核武庫是否有足夠的力量進行反擊就不好說了。當然,我們最關心的還是我們國家在遭遇到類似於飽和式的核打擊的情況下,是否可以反擊,答案是肯定的。

圖為我國展示的東風31A戰略導彈。


我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具備海陸空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世界上這樣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家,英法這兩個國家都是隻具備海基核打擊能力,依靠戰略導彈核潛艇進行核攻擊,但是英法沒有裝備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和空基核導彈,因此不具備其他兩個維度的核打擊能力。

圖為改進後的東風31AG戰略導彈,具備了越野機動能力,生存能力更強。


在我國的核武器庫中,包括092、094型兩種戰略導彈核潛艇,數量在6艘左右,其中092搭載的是12枚巨浪1型潛射導彈,射程為1700公里,在我國海域發射的話,可以打擊西太平洋、北印度洋以及中亞附近的目標,看上去這個射程很近,但是依然具有很大的戰略價值,這個射程可以讓環繞我國的多個區域大國被納入射程,比如日本、印度、俄羅斯等國。

圖為我國海軍最早的戰略核潛艇,092。


而且,核潛艇還具備前出能力,美國最早的喬治華盛頓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搭載的就是射程2000公里的北極星戰略導彈,但是藉助全球巡航,獲得了打擊全球任意目標的能力,因此,092型核潛艇在實戰當中,如果在國土被打擊的情況下,他完全可以前出到大洋縱深地區,進入能夠威脅到敵人的射程內進行反擊,當然這個過程不會很容易,可是誰又能夠保證肯定能夠攔截的到092呢?

圖為我國海軍094型戰略導彈核潛艇。

圖為改進後的094B戰略核潛艇,採用了更好的靜音設計,以及更大的背脊,導彈射程進一步提高。


當然,如果要保證可靠的二次核反擊能力,那麼還需要更遠射程的導彈,094型核潛艇可以搭載12枚巨浪2彈道導彈,射程為8000公里,可以在稍微前出的情況下,射程覆蓋整個北美,而且可以輕易實現對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打擊能力,他的核彈成為實實在在的威懾,所以我國一口氣建造了5艘。

圖為發射出水的巨浪潛射戰略導彈。

圖為我國的常規動力導彈測試潛艇,可以攜帶兩發巨浪潛射導彈。


目前,5艘094中的2艘可能已經被改造為094B型,具備搭載射程達到12000公里的新型戰略導彈的能力,而且所搭載的導彈突防能力更強,可以搭載更多的分導式彈頭,作戰能力更加可靠,不用前出大洋,在堡壘區域發射就能夠覆蓋全球目標,實現了真正的大規模核反擊所需的力量。

轟6K就是我國的戰略轟炸機,可以攜帶大射程的核常兼備巡航導彈。


另外在陸地上,我國有東風31、東風31AG、東風41、東風5、東風5B等5款洲際彈道導彈,其中東風5和東風5B屬於大型液體燃料洲際導彈,生產完成後被封閉儲存在核彈發射井內,這些核彈發射井都建設了堅固的防衛設施,厚厚的鋼筋混凝土永備工事確保導彈不會在第一次核打擊中被摧毀,東風5系列導彈射程上萬公里,可以覆蓋整個北美,而且運載能力很強。

東風5B導彈是一種發射井內發射的核戰略導彈,圖為我國展示東風5B導彈,下圖為加固的核武器發射井。


而東風31、東風31AG、東風41則都屬於機動式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東風31的射程為8000公里,分導彈頭為3枚,東風31AG射程為10000公里,分導彈頭為6枚,東風41射程超過12000公里,分導式彈頭在8枚左右。另外,東風31採用公路機動,東風31AG和東風41則是越野機動,他們的生存能力更強,射程和突防能力也足夠。

圖為東風41戰略導彈。


除了以上海基和陸基核導彈力量,我國的空基核武器主要依靠轟6-K戰略轟炸機,官方報道中曾經多次體積,轟6K是戰略轟炸機,因此他一定具備戰略核打擊能力,它可以攜帶6枚遠程巡航導彈,比如AKD20等,這些導彈可以核常兼備作戰,搭載核武器後可以發射2000多公里遠,加上轟炸機3000公里作戰半徑,足夠對第二島鏈、西亞、南亞、南太平洋、北冰洋附近目標進行打擊和威懾。

圖為攜帶6枚巡航導彈的轟6K轟炸機。


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讓敵人很難在第一次核打擊中完全摧毀我們的核力量,因此,我國已經具備可靠的二次核反擊能力,這也是我國能夠穩坐世界大國位置的重要依靠。

圖為美國的戰略導彈內的分導式多彈頭。型號為W88型。

東風26導彈也屬於一種核常兼備的遠程彈道導彈。


圖為東風41導彈的CG動畫效果。


海事先鋒


說起二次核反擊就不得不提到我國,我國自1964年10月16日進行首款原子彈測試之後,一直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也就是說,我們實行的是正是二次核反擊策略。歷史上,美國和蘇聯都曾對我國進行過核訛詐,如上世紀50年代,美國就曾多次威脅對我國使用核武器;1969年“珍寶島事件”後,蘇聯也曾經計劃以核武器對我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還好這些都沒有真正發生。不過美國至今依舊沒有放棄對我國進行核打擊的威脅,2002年,美軍在《核武器態勢審查議案》中就明確將我國列為七個核打擊對象之一。




那麼我國在遭受飽和式核打擊的情況下還能進行二次核反擊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第一,因為我國的“不首先使用核武”政策,所以我們在保存實力應對二次核反擊方面一直都有著一套完善的佈置,可以說我國的核武部隊天生就是為了二次核反擊而生的,什麼遭到飽和式核打擊的預案與相關應對的方式都是日常訓練的科目;第二,我國目前的中遠程戰略導彈早已經面向多元化發展,無論是生存能力還是還擊能力都比較強;第三,除了陸基核力量,我國的海基與空基核力量也在逐步完善,近年來隨著國產新型戰略核潛艇的正常值班,我國也開始實現了海基核反擊力量的實戰部署。



美蘇之前喪心病狂的核打擊計劃中,針對的目標地點甚至還包括一些鄉鎮村莊,我記得在看美國那份流出的計劃書中,就曾看到我的家鄉,一個偏遠的海濱小鎮被標註的核打擊量為使用2顆原子彈,原因就是那裡有一個不起眼的軍營。那麼若是和美國這種無賴國家開片,具體的核反擊該如何開始呢?其實對付美國,只要打擊他們的十個城市就足以令其癱瘓;比如紐約、洛杉磯、芝加哥、休斯頓、三藩市、西雅圖、費城、底特律還有匹茲堡。這幾大城市是美國的金融、經濟與交通、工業的命脈,一旦掐斷,這個霸權主義國家就徹底完蛋了。




梁無咎


有哇,飽和式核打擊是什麼樣的核打擊呢?

咱們看美國吧,蘇聯解體後,流出來的資料就包括美國的核打擊目標劃定

上面的圖片中的黑點是蘇聯設計的第一波核彈的目標,主要是要摧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在地圖上2000個黑點作為打擊目標。

這些目標都早就裝訂在蘇聯的彈道導彈上面,只需要按一下按鈕,半個小時之內貨物送達,比麥當勞還要快。但需要注意的是美國中部沙漠地區還有很多密密麻麻的黑點。這裡不是沒有人嗎?沒有人沒錯,但這裡有導彈發射井。於是都是重點照顧的對象。

圖片上的三角是第二波次打擊的目標,將第一次攻擊沒有“照顧”到的地方再做一次精心的梳理。

整體打完之後美國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紅色的深淺是核彈破壞程度的大小。

基本上第一波來自蘇聯的核打擊後美國就已經不會有能夠從陸地上發射核彈的裝置了。

那麼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則在這個時候就能夠體現出作用。

核彈發射3分鐘後,在北美防空司令部就已經可以偵測和識別來襲的核彈數量和目標了。在這個時候,戰略轟炸機就已經開始起飛,同時核彈發射井也進行開啟,在敵方的導彈落地前會盡可能多的射出發射井內的彈道導彈。

在海洋內的核潛艇也會立刻得到消息進行反擊。

這樣的話,第一波核彈還沒有真正落地爆炸,還擊的核彈就已經在路上了。


軍武數據庫


所謂核反擊能力指的就是己方在遭遇敵方的第一波核打擊後,仍然具備足夠的核力量對敵方發起有效的二次核打擊。而不管是強度多大的飽和式核打擊肯定都是無法完全摧毀一個具備完整核武庫國家的所有核力量的,所以從理論上講世界上真正具備二次核反擊力量的目前只有五常。

為什麼將其他國家排除在外?

除了五常外其他的非法擁核國家主要有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鮮這四個,而這四個國家中以色列國土面積太小,兩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丟個幾十枚熱核彈頭基本上就全覆蓋了,人都剩不下,就別提核反擊了。而朝鮮所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又太少,根據美韓情報估測只有不到30枚,而這30枚核彈頭在美國人的全天候監視下基本上摸的一清二楚,一輪核打擊下去,發射陣地、研發基地、生產基地什麼的估計全部GG,就算剩個一兩枚也完全夠不成事,美國在韓國的基地能夠在初始段就將其攔截下來。


再看印度和巴基斯坦,他們的核彈頭數量都在120枚左右,但是也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普遍手短,目前巴基斯坦最遠的阿巴比彈道導彈射程不過2200公里,而印度的烈火5射程略遠,也不過只有5000公里,這兩個國家的核力量能打擊到的也只有周邊幾個國家,再遠一點就鞭長莫及了。最關鍵最關鍵的是,印巴兩國目前的核導彈都只能採用固定發射井發射,而採用機動公路平臺發射的火星4、火星5都還不成熟,無法擔任戰略值班任務,而發射井這種無法移動的東西,是各大國核打擊中的重中之重,第一輪就必須確保完全摧毀,所以印巴也沒有戰略核反擊能力。
(印度各型導彈射程)

為什麼只有五常有戰略核反擊力量?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也能看出來,依靠固定的發射井是無法進行有效的核反擊的,所以必須採用機動發射以規避敵方的核打擊以儲備足夠的核反擊力量,而所謂的機動發射,又分為海(核潛艇)陸(公路機動、鐵路機動)空(轟炸機)三種,這其中又以海基最為隱蔽而打擊能力又最強大而被各大國所青睞,先進的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力量幾乎可以與核反擊力量劃一個等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五常中力量最弱的英法幾乎將寶全部押在水下。


法國雖然有幻影2000和陣風可以發射超音速的攜帶核彈頭的巡航導彈,但是他們的航程有限,帶彈量也太少,擔負不了重託,所以法國目前的核反擊力量核心仍然是四艘凱旋級核潛艇,凱旋級裝備有16枚M51彈道導彈,射程8000到10000公里,每枚可以攜帶12枚全新的TNO分彈頭,也就是說一艘凱旋級一次性能夠打擊的目標多達192個,完全可以摧毀一箇中等國家。而英國的前衛級核潛艇裝備的是16枚三叉戟2D5型潛射彈道核導彈,每枚能夠攜帶12枚分彈頭,技術性能與法國的凱旋級相差不多。

(世界各國核潛艇,請選擇性忽視右下角)

相對於英法單一的海基核反擊力量來說,中美俄三國三位一體的核威懾就要強大的多了,海基美國有俄亥俄級,中國有094,俄羅斯有颱風級和北風之神級。空基戰略轟炸機中國稍弱,只有勉強可用的戰神轟6K,而美國有B52、B1B、B2,俄羅斯有圖95、圖22M、圖160。陸基方面中美俄各國的固定發射井都經過了強力的隱蔽加固,目前都能扛百萬噸級核彈頭的打擊,不過採用機動發射仍然是未來主流,這其中以俄羅斯的白楊M和中國的東風41為突出代表。美國因為構建了完整的反導體系和自身獨步全球的空海打擊能力,目前民兵3仍舊採用固定發射井發射,沒有公路機動力量,但不得不承認,即使是這樣,美國依然是全世界核反擊力量最強大的國家!


軍史吐槽君


在飽和式核打擊情況下,真正有能力進行二次核反擊的國家也就美俄中三國了,其他國家幾乎扛不住一次飽和式核攻擊。

一個國家決定使用核武器那一刻開始就不會保留任何憐憫,不滅國不罷休。合法擁核國家美俄中英法,不合法擁核國家以色列,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等,這些國家當中,只有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擁有足夠的反制手段。

對於像以色列,伊朗這樣面積相對狹小的國家,一次飽和式核攻擊基本上就可以把整個國家炸個遍,全國陷入火海當中,僅存的核武庫也會被敵人的核導彈所摧毀。

中國美國俄羅斯為什麼有反擊的能力,其實比較關鍵的一點是這三個國家領土面積廣闊,即使是飽和式核攻擊也很難將全部的領土覆蓋,而攜帶核彈頭的導彈車可以在任何地方發射,即使遭遇到飽和式核攻擊,只要把核導彈保留下來,就可以對敵人進行反擊。



但是光靠陸地上的導彈車還是不保險,於是核潛艇應運而生,裝載核武器的潛艇可能在全球大洋的任何地方,即使本土化為火海,核潛艇一樣可以做出反擊。


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雙方的核武器瞄準的都是對方的重點大城市,還沒有誰做過炸遍整個國家的準備。


視野新觀


為什麼冷戰期間,美蘇都要擁有相互摧毀的能力呢?就是要在發現被打擊的第一時間,向對手發射儘可能多的核導彈,以確保對方也會被摧毀。這就是美蘇冷戰期間的核恐怖陰雲,也是人類核威懾下的可能的文明毀滅。


美蘇在冷戰期間都製造了上萬枚核彈頭,其中的蘇聯就製造了3萬枚。可是就是毀滅美國也用不了3萬枚啊?2000枚就已經基本把美國被報銷了,上哪裡用得上那麼多。而前蘇聯也就是基本上3000枚就可以徹底解決問題。

可是對於核戰爭哪有會給對手第二打擊的機會呢?只要己方的預警衛星發現了對手已經擁有大批數目不詳的洲際彈道導彈來襲,那麼第一時間就會把信息彙報給政府首腦。而這個時間必然是短暫的。



因為美俄雙方把核導彈發射到對方的首都至少要飛行30分鐘左右的時間。那麼容許對手考慮的的時間也就是導彈沒有落地的時間,這個時間自然是短暫。

就在首腦考慮是否反擊的同時,即將被打擊國家,所有能夠發射的和導彈都會準備就緒,只等首腦的命令,就可發射。而導彈所要攻擊的目標是早就已經設定好的,根本不用更改的。

而且作為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其彈道導彈核潛艇,接到國家首腦的命令後,還有第二次核反擊的能力。這與路基核武器不同。在接到即將遭受核打擊的預警後,本土的戰略轟炸機就會攜帶核彈立即起飛,準備發射核彈。



而發射井內的核導彈就已經準備就緒,機動導彈發射車,就會在最近的發射場準備發射。而這些準備都是在敵人導彈沒有落地之前的動作,一旦落地,基本上地面就沒有機會再次反擊了。

所以當真的發生核大戰的時候,那就是雙方的核導彈都在天上飛,等到這些導彈落地後,基本上大家都看不到結果了。都是見上帝了,問問上帝誰贏了!!!


淡然小司


那得看是什麼實力的國家之間需要動用核武器,像五常之間也許有那麼一點可能,但也是微乎其微,畢竟是被飽和式核打擊,核爆炸之後的核汙染對於生物來說是致命和煎熬的,就算沒有當場被炸死,受到核輻射的不知還剩多少人可以有能力反擊。



事情上都把你飽和打擊了,你還剩下啥?對方打擊你,不是去打擊你人口密集的地方和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一定是那些同樣佈置有核彈的軍事基地,做個精準打擊,先把你的所有軍事設施搞報廢了,讓你沒有能力反擊,然後就可以盡情的蹂躪你了,開什麼條件你都得接受。



核打擊的後果是很嚴重的,選擇核戰爭的國家,是不會手下留情的,既然開戰,就選擇下狠手,否則人家報復起來,自己哭都沒地方哭,當年美蘇冷戰,繼而因為美國在土耳其佈置了導彈,嚇得蘇聯整日不能安眠,在古巴和美國鬧掰,轉而抱蘇聯大腿後,蘇聯喜出望外,趕緊在古巴秘密佈置導彈,並加緊工期,期望在美國發現之前建好



後來被美國偵察機拍了照片,美國分析古巴在建設導彈基地,肯尼迪趕緊派兵把古巴圍了個水洩不通,包括海上封鎖,嚇得蘇聯立刻慫了,赫魯曉夫馬上寫信給肯尼迪求和,蘇聯有三萬枚核彈頭,還是能動手絕不吵吵的類型,為什麼怕了?本來不同意雙方互撤導彈的肯尼迪為什麼也選擇和解?就是因為一旦雙方打起來,必定是導彈滿天飛,誰若是佔據了先機,一定會取得戰爭的主動權,這是毋庸置疑的。


軍事一點通


首先有核國家大致分三類!

第一檔、中美俄,有足夠的國土面積、足夠的軍事科技實力、足夠的經濟基礎,形成完整的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即使被核彈犁地一遍也有足夠的剩餘力量把對方也清洗遍。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核平衡,即使先動手,即使偷襲成功也是然並卵。

第二檔、英、法 (日本有這個潛力)有一定的科技、經濟、軍事實力。然而國土面積小,核潛艇數量有限。真要是被核彈犁地了,其報復的效果相對要小很多。但是也一定能產生一些效果。

第三檔、印度、巴基斯坦、朝鮮雖然有核彈,但是其投送能力本就有限!如果被徹底先手了,估計基本是沒有太多反擊餘地的。印度借的核潛艇,我看懸。誰知道俄羅斯有沒有能力對借出去的東西定位哦!不過印度的上升空間巨大,人口、有效國土面積、經濟勢頭。沒有意外的話,他進入第二檔肯定是時間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