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中,日本也曾攻打印度,為何只打了一仗就選擇撤軍?

liyanpengjia


對於日本來說,佔領印度這種想法從豐臣秀吉那個時代開始就有了。二戰時,日本想要建立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自然也是包括印度在內的。日本突襲珍珠港後,隨著侵略範圍的不斷擴大,這也就註定了日本一定會染指印度。在1944年3-7月間,日本從緬甸進攻印度英帕爾,以圖奪取盟軍反攻基地,切斷中印公路並鞏固其在緬甸的防衛態勢。

1944年,在中國有豫湘桂會戰,在印度有英帕爾戰役,這都是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喪失主動權後意圖扭轉戰局、起死回生的戰略舉動。與豫湘桂戰役截然相反的是,英帕爾會戰被評為日軍在其陸戰史上輸得最慘的一戰。素有“小東條”之稱的牟田口廉也中將率領日軍緬甸方面軍第15軍(下轄第15、31、33師團將近10萬人)進攻英帕爾,同時由第5飛行師團提供空中支援。最終傷亡6萬餘人,其中失蹤、陣亡5.3萬餘人。毫無疑問,是這樣的慘重失敗迫使日軍打一仗就跑。

日軍為何敗得這麼慘呢?先來看看盟軍這邊吧,參戰主力是威廉·斯利姆中將率領的英軍第14集團軍下轄之第4、第33軍,此外還有部分中國遠征軍,背後坐鎮指揮的是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從兵力總數來講,盟軍15萬對日軍10萬,優勢在盟軍。蒙巴頓將主力部署在欽敦江以西的英帕爾地區附近的高地上,這樣日軍必須渡過欽敦江背水一戰,進入雨季之後,道路變得泥濘不堪,日軍不但要面臨盟軍的痛擊,還要忍受霍亂、瘧疾等傳染病的折磨,這就造成了相當數量的非戰鬥減員。

漫長又艱險的叢林補給線對於日軍來說簡直就是噩夢,除了雨季讓道路變得異常艱險,英軍又叫來了美軍的飛機不斷地對日軍後方進行轟炸,這讓日軍的給養陷入非常緊張的狀態。日軍本是想著兵分兩路合圍英軍,結果分兵之後就再也無法合攏,最終只能無奈撤出。


兵說


當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曾經打著一個響亮的口號: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但是在侵略中國的時候,也並沒有明確說明大東亞到底是指哪些地區?一直到了1940年的時候,日本明確指出,大東亞共榮圈包括了下面這些國家:


中國、朝鮮、日本、滿洲國、法屬中南半島、荷屬印尼、新幾內亞等大洋洲,及澳洲、新西蘭、印度及西伯利亞東部等地為大東亞之範圍。

日本有這麼大的野心,當然也有著相匹配的實力。在非常短的時間裡面,就攻打著東南亞絕大部分的國家。截止到1942年年底的時候,基本上整個東南亞,也就只有印度地區,日本只是派遣了一小部分的兵力。甚至正如題目所說,僅僅只是打了一仗,便立刻敗走。

其實印度之所以能夠活躍在世界舞臺上,還要拜它的殖民者英國所賜。英國曾經帶領印度兩次踏上中國領土,經過英國幾十年的殖民下,印度也自然而然的把英國當作他們背後最大的後盾。其實不僅僅是印度,英國作為日不落王國,在當時殖民了基本上整個東南亞地區。


所以說日本要建立自己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他的敵人不僅僅是東南亞地區的各個國家,還有這些國家背後的主人——英國。英國作為一個老牌的王國,在歐洲地區也享有著舉足若輕的地位。而希特勒試圖統一歐洲的聲音,自然免不了與英國的碰撞。

為了減輕自己在英國的壓力,同時也是更好的達成他們所謂的法西斯陣營。希特勒攢動的日本,前去攻打印度。印度本來就是自己攻打目標之一,自然而然的作為順水人情答應了下來。但是這個時候,戰爭已經來到了1944年,日本早就沒有了剛開始時候的囂張跋扈。

由於之前幾年的作戰,英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大部分兵力,基本上都縮在了印度地區。以及一部分中國遠征軍,也是被日本攔腰截斷在了印度。而印度和日本發生的這場戰爭,其實名字叫做英帕爾戰役。雙方最高指揮將領,分別是牟田口廉與蒙巴頓。牟田口廉雖然有著小東條的稱呼,可惜並沒有東條英機的智慧。


在1944年的3月8日,牟田口廉帶領著10萬人的部隊,趕著一大批的活牛、活羊,跨過了印度與緬甸的邊界,拉開了這場大戰的序幕。為了抵擋日軍的進攻,蒙巴頓立刻在欽敦江建立起了防禦戰線,並且提前佔領了英特爾地區。在先天優勢上面,就給了日軍一定的打擊。

因此當時的日軍部隊,不僅要背靠欽敦江作戰,而且他的後勤補給線也有著非常大的問題。因為當時緬甸與印度交界處都是山嶺地區,日本又沒有在印度擁有補給點,因此所有的補給必須全部來自不可靠的叢林補給線。再加上盟軍飛機時不時的轟炸,日本補給一直是斷斷續續。

再加上當時雨季馬上來臨,原先乾枯的河床即將變得洶湧,所以日軍必須在雨季來臨之前,將這場戰役打下來。因此在剛開始的時候,日軍的進攻勢頭非常的兇猛,甚至一度兵分兩路包圍了英帕爾地區。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蒙巴頓不得不向美國空軍求助。在美軍的幫助下,英印聯軍終於取得了暫時性的勝利。


由於長時間緊張的作戰環境,再加上斷斷續續的後勤補給,日軍部隊的戰鬥力開始急劇下降。原來的口糧從目前的六兩,最後降到甚至連半兩都不到。反觀英印聯軍,不但毫不擔心補給線的問題,甚至時不時的還能抽上香菸喝上甜酒。

在多方的幫助下面,英印聯軍把整場戰役拖到了雨季。原本就泥濘不堪的叢林,在雨水的沖刷下,走路都已經成了問題,更不要說用來作戰了。這個時候的日本已經基本上沒有太多抵抗力了, 原來10萬多的日本部隊,也漸漸被衝散為四五萬一支。雖然日本本來的目的就是分兵包抄,但是沒想到分開之後就再也無法合起來。

然而這些還不是摧毀日本最後的稻草,由於雨季的來臨,軍隊內部爆發了瘧疾、霍亂、流感等眾多疾病。最多的時候,日本內部有將近3萬人感染疾病。患有疾病的士兵根本沒有力氣提起武器,再加上沒有足夠的食物補充,一個個都餓得骨瘦嶙峋。


作為最高司令官的牟田口廉,也認為打下去並沒有什麼希望了,準備全線撤軍。在1944年的7月2日凌晨,日本東京大本營往前線發出命令,本次作戰停止全軍撤退。而且為了顧及到面子問題,竟然給這次退戰冠以“退卻作戰”的名義,實在是可笑。

日本此次作戰之所以沒有勝利,完全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沒有佔據任何一點。此次大規模的作戰沒有佔據任何腳跟,太平洋戰場中已經讓日本焦頭爛額,中國戰場當中也無法抽身,後來也就乾脆放棄了對印度的進攻計劃。


史之策


二戰時,日本確實和印度打了一仗,不過日本卻在遭遇了慘敗後退軍。而戰後的印度卻因為這場戰役對日本感恩戴德,甚至有印度的法官堅持日本戰犯全員無罪。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近代之所以能夠崛起,完全是依靠著對外擴張和掠奪。以此完成了最原始的資本積累後,野心也進一步膨脹。在二戰期間成為法西斯軸心國後,甚至制定了大東亞共榮圈戰略構想。

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共分為五步戰略;

第一步、在我國東北建立偽滿洲國。

第二步、攻下整個中國。

第三步、佔領整個東南亞地區,並且攻下澳洲。

第四步、攻克印度後,與德國在此會師,然後北上攻克蘇聯。

第五部、攻下美國,完成稱霸世界的夢想。



1943年,蘇德戰場上,德國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喪失戰場主動權,同時日本也在瓜島戰役轉攻為守,所以軸心國完全喪失了戰場的主動權。面對這一情況,希特勒慫恿日本攻打印度,當時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希特勒的意圖很明顯是拿著日本擋槍,希望日本可以轉移一下英美的注意力。

日本當時已經佔領了整個東南亞地區,所以派遣了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近10萬軍隊進攻印度。這個牟田口廉也中將雖然有“小東條”之稱,不過能力卻非常一般。



1943年3月8日,牟田口廉也渡過印緬邊界的欽敦江。當時印度最高指揮官蒙巴頓調集軍隊到了欽敦江的西岸的英帕爾高地準備防禦。如果日本進攻英帕爾高地,那麼日本軍隊就會遠離補給基地,而且還必須背靠欽敦江作戰。這種情況在旱季還好,如果是雨季,那麼幹涸的河床將會洶湧的急流,日軍必敗無疑。

日軍當時也非常明白處境,所以加緊了進攻英印軍隊。不過這時的蒙巴頓軍隊得到了美國的空中補給,除了每天的生活必需品之外,軍隊還有香菸、甜酒等等,可謂是愜意的不得了。



有了美國的支援,蒙巴頓足足和日本僵持了幾個月,終於等來了印度的雨季。這時的日本補給線基本陷入癱瘓,而且更要命的是日本人水土不服,整個軍隊中超過3萬人染上了瘧疾、痢疾、霍亂等疾病。還有中國遠征軍進入了緬甸作戰,直接威脅日本在東南亞的戰略佈局。面對戰場的不利情況,以及中國的威脅,日本最終選擇了放棄侵略印度。

戰後統計,日本在這場戰役中損失6萬多人,英印部隊的損失僅為1.6萬人。



而這次戰役後,印度竟然對日本的侵略感恩戴德,原因是一名叫做鮑斯的畫家投靠了日本,並且建立了偽政權。這件事讓印度民族獨立運動有了威脅英國的資本,也因此印度有些人把日本視為了解放自己的人,戰後還積極聲援日本,稱日本人的侵略無罪。在遠東國際法庭上審判戰犯時,印度法官代表拉達賓諾德·巴爾竟然判決了十一名甲級戰犯沒有罪。


我是越關


這件事說的應該是英帕爾戰役吧!事情發生在1944年3月8日。日本緬甸方面軍企圖攻佔盟軍反攻基地英帕爾。日軍作戰代號:ウ號作戦。因為當時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英帕爾戰役時,日軍主要是和英軍打,中國遠征軍也曾在緬甸協同英軍作戰。

戰鬥結果以日軍失敗而結束。打仗嘛!勝敗都很正常,但是日軍的這次失敗在世界戰爭史上留下了“奇葩”的一筆。日軍指揮官牟田口廉也可謂“一敗成名”。

牟田口廉也是英帕爾戰役中日軍最高指揮官。他指揮15軍的三個師團 (第15、第31、第33師團)和特種作戰團共10萬餘人參戰。作戰地區屬於叢林地形,所以補給十分不便,機械化運輸在這種陰雨泥濘的叢林中不太實用。再加上牟田口廉也是個中國兵法迷,對中國歷史有一定的瞭解,於是,牟田口廉也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機械化運輸補給,學習成吉思汗,用牛羊牲畜運輸。

每一至兩個士兵配備一頭牛或羊,把士兵的乾糧、水、彈藥、藥品等給養馱在牛羊背上,帶著牛羊一起行軍。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第一,不用考慮爛路的問題,只要人步行能通過的地方,基本上牛羊都能通過。第二,一旦出現後方補給中斷的情況,可以隨時宰殺牛羊充飢。

這些牛羊都是在當地半買半搶臨時徵用的,於是,十萬大軍趕著數萬頭牛羊,漫山遍野的行軍在印度邊境的叢林之中,口中喊著“喔、喔、駕、駕”,場面真夠喜人的。

當戰鬥打響後,槍炮聲隆隆,這些牛羊牲畜哪見過這種場面啊?嚇得四處逃竄。一場戰鬥下來,絕大部分牛羊都失蹤了。最可怕的是,部隊的全部給養都在這些牛羊背上。十萬餘人的部隊因此斷糧了。

英帕爾戰役中,日軍大部分時間是在“武士道”精神的支撐下,和各級士官的督促下和英印軍作戰的。在加上戰區陰雨潮溼,傳染病橫行全軍,導致很多士兵都病倒了,最多的時候染病士兵多大三萬餘人,還沒有藥治療,使得很多士兵病餓而死。

英軍指揮官蒙巴頓命令部隊趁勢進攻,幾場戰鬥下來,殲滅了大部分日軍。無奈之下,日軍只能撤軍。英帕爾戰役中,日軍第15軍幾乎全軍覆沒,日軍總共傷亡6萬人,英印軍隊傷亡1.6萬人。

在英帕爾戰役末期,中國遠征軍在緬甸也發起了反攻。從此之後,日本再也沒有能力進攻印度本土。這就是日軍在印度打一仗就撤的原因,與其說是“撤”,不如說是“敗”。畢竟,當時日軍大部分兵力被牽制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能投入到印度的兵力很有限。

英帕爾戰役被日本軍事家稱作日本陸軍歷史上最慘痛的一次失敗。在此戰之前,牟田口廉也有“小東條英機”的稱號,在日本軍界也是高級將領的行列。他也是“七七事變”的罪魁之一,曾被裕仁天皇授予金鷹三級勳章。此戰之後,日軍高層大怒,把牟田口廉也在內的緬甸方面軍最高指揮團隊全部換掉。念及牟田口廉也之前的戰功和其他原因,並沒有對其執行軍法。

牟田口廉也的綽號也從“小東條英機”變成了“鬼畜牟田口”。晚年居住於東京,戰後被定位戰犯之一。


無筆史官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者企圖以日本本土為中心,將環太平洋地區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並美其名曰大東亞共榮圈。


這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包括了中國、朝鮮、東南亞諸國,就連南亞的英屬印度(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太平洋東部的夏威夷都被日本人圈進了大東亞共榮圈。甚至,連中東地區也在日本人的野心範圍之內。

按照日本軍國主義的構想,先取中國和東南亞諸國,再取南亞的英屬印度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最後在擴張到中東地區與納粹德國會師。(日本人的野心也太大了點,也不怕被撐死)。

日本對於當時的英屬印度,確實是存在野心的,但是屬於日本擴張到第二階段計劃。但是等到日本開始向英屬印度進攻時,局勢已經不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了。

1942年初,日軍攻佔了東南亞的絕大分國家,僅剩下英屬緬甸還在英國人的控制中。英屬緬甸的地位非常關鍵,向西可以通往印度,向北可以進入中國。日本人當然不會放過英屬緬甸,派遣大軍進攻,緬甸的英法聯軍抵擋不住,向蔣介石求助。於是,中國10萬遠征軍進入緬甸,協同英法聯軍抵抗日本人。



誠然,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遠征軍在孫立人將軍、戴安瀾將軍等人的領導下,在緬甸消滅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迫使日軍停下了進攻的腳步,沒能直接經由緬甸進入英屬緬甸。


時間來到了1944年,在太平洋戰場上遭遇節節失敗的日軍決定孤注一擲,向印度進攻。對於日本人來說,這是一場豪賭,太平洋戰場敗局已定,頹勢已經難以逆轉,如果日軍能順利佔據印度,局勢還有緩和的餘地,如果失敗,那就無力迴天了。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南方軍駐緬甸方面的第15軍在牟田口廉也的率領下,以3個師團8.5萬向英屬印度發動了進攻,企圖一舉攻下印度。駐印英軍與中國遠征軍聯手在英帕爾迎戰日軍,雙方展開了決戰。

日軍由於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失利,在制空權方面失去了優勢,導致後勤保障比較困難。而且日軍統帥牟田口廉也是個逗比,學習成吉思汗,用大量的牲畜組建了一直奇葩的運輸隊,運輸隊中包括了豬牛羊驢以及猴子。結果,由於東南亞氣候炎熱潮溼,導致牟田口廉也的牲畜運輸隊中攜帶的病菌開始瘋狂繁殖,最終在日軍中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和瘧疾。


毫無疑問,英帕爾戰役對於日軍來說是一場慘敗,8.5萬人中傷亡了6.5萬,傷亡率達到76%。

英帕爾慘敗之後,在太平洋戰場和中國戰場都陷入困境的日軍已經無力再次向印度發起進攻!


小鎮月明


因為日本最初是沒有要攻打印度的。從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就可以看得出來,而大東亞共榮圈裡面根本沒有印度。

那日本唯一一次攻打印度,是因為軸心國的德國要求日本攻打英美荷在亞洲的根據地,牽制同盟國的兵力位歐洲戰場減輕壓力,當然也不乏日本的野心膨脹!

那一仗是英帕爾之戰!從緬甸的日本軍攻打印度的。當時他們是多線作戰,要應對緬甸本土,國民黨的遠東軍,還有英軍,英屬印度軍。日軍9萬軍傷亡6萬,英印本土作戰加上支援多傷亡4萬多。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也是出師不利,開始了戰略上的收縮。所以印度躲過一劫。如果沒有太多客觀原因印度會死的很慘



丘比特懶


在二戰中,日本對三個地方都是打了一仗就撤兵的,不僅是印度,還有蘇聯,以及澳大利亞,都是打了一仗就退兵的。而日本退兵的原因,不是因為日本對這些地方不感興趣,而是日本失敗了。

在攻打印度的時候,日本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當時的日本除了在東南亞戰場還能夠維持一定的穩定以外,在太平洋戰場、東亞戰場,日本都陷入了被動之中。雖然偶爾還能夠發動一些局部的攻勢,但是整體上的失敗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且日本的另外兩個盟國,整體的形式也不好,意大利已經投降盟國,而德國也正處於節節敗退之中。

1944年,日本為了減輕東亞戰場日軍的壓力,妄圖切斷中印公路,並掐斷盟軍的補給線,同時為了改善日本在印緬邊境處於防禦狀態的被動局勢,試圖開闢南亞的第四戰場。因此,從3月起,日本積極往印緬邊境增兵,最終以九萬大軍的兵力發動了英帕爾戰役,侵入了印度一側。

不過,儘管日軍來勢洶洶,但是卻並沒有佔到任何便宜。由於地形、氣候以及資源補給等因素,日軍在印緬邊境很快陷入不利的地位。到了7月份,在日軍已經死傷大半的情況下,日本不得不退出英帕爾地區,從而導致日本的目的全部都沒有實現,反而再也沒有力量發動新的攻勢了。從此以後,日本在東南亞的局面基本上已經被定格了。

退一步講,鑑於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的整體局面,就算日本在英帕爾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就算日本能夠攻入印度境內,日本最終的失敗也無法避免。尤其是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和東亞戰場失敗以後,日本在其他地方的存在,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了。


蘇綻


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十分狂妄,想要稱霸世界。那麼第一步就是要先把亞洲拿下來,中國和東南亞自然就成為了最優先的兩個。當日本攻下東南亞後,印度又成了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因此,日軍於1942年開始變策動成立所謂的“印度獨立軍”。到了1944年應德國的要求為了扭轉局勢,日軍對印度發動了在之後被稱為“英帕爾戰役”的行動。

當時的東南亞基本都是是英國的殖民地,印度就是其中一個。在1941年後,印度為英國在東南亞的最後一塊殖民地。作為大英帝國皇冠山的“明珠”,英軍肯定是要不惜血本與日軍一戰。所以當日本攻打印度的時候,對戰的不是英國人利用印度人組建的部隊,而是英國部署在當地的正規部隊。

1944年3月8日,日本派出9萬多人進攻印度東北重鎮英帕爾。但最終只剩下了3萬多人回去,損失5.6萬人,可謂是敗得是一塌糊塗。而這次日軍只打了一仗後就撤軍,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指揮官的差距

日軍這方派出的是有“小東條”之稱的牟田口廉,此人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薰陶,常常激勵型的口號來鼓勵自己的士兵,即“洗腦”式宣傳。所以在渡江的時候,他用“日軍天下無敵,即將征服印度”這一類的口號讓自己的士兵進入叢林地區。但與此同時,他自己卻擔心會不會有敵軍的奇襲。而且在正式開戰後,日軍明顯處於劣勢。他手下的師團長見補給斷絕,紛紛要求撤軍。但是牟田口廉依舊妄圖在天皇的誕辰日來到前,拿下英帕爾。為此,他不惜讓手下無端送命。

而英軍的指揮官是威廉·約瑟夫·斯利姆,他是一名經歷過一戰的將軍,經驗十分豐富。他在美國陸軍航空兵與皇家空軍的協助之下,於英帕爾周邊地區集結了15萬的部隊。並且早在緬甸兵敗之後,英軍就把英帕爾建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基地。這一戰,英軍可謂以逸待勞。

二.準備不充足

日本的9萬士兵是臨時調動的,連高級參謀群多是從其他部隊調任而來。至使整個部隊高層都不甚瞭解印度的情況,因而戰役自規劃開始就呈現了嚴重的誤判。而且由於日本物資貧乏,沒有足以翻越惡劣地形的車輛,只好攜帶3萬頭牛羊用來做輜重運輸工具。這些龐大的動物群,成為了英軍炮擊與空襲的明顯目標。就這樣在英軍的空襲之下,日軍完全失去了補給能力。

三.深陷雨林,染病而死

當時的印度是雨季,日軍被困叢林中難以前行。在英軍的空襲與炮擊中,日軍遑論發起有效的進攻,連最基本的日常補給都難以維持。這期間,糧食都難以保證,更別說藥品。因此,在惡劣的環境下日軍開始紛紛染病。據戰後統計,日軍真正戰死者可能只有3.2萬人。而在7萬多陣亡的人當中,多半是餓死或者病死。其非戰損減員之多,遠超瓜島戰役。

經此一役,日軍再無能力組織部隊進犯印度。而且就當時的局勢而言,日本的全面戰敗已成定局。彼時的日軍在太平洋各地都無力阻擋盟軍的腳步,更別說在一次大敗之後重新組織部隊遠征印度。


WarOH協虎


日本是一個島國,不但小且資源極其貧乏,國家要發展,軍事要強大,人民要生活就必須不斷的擴張,不斷的發動侵略。但他們很囂張狂妄,基本上在整個二戰的時候,四處發動戰爭。


日本對中國做的那些事情,那就更不用說了。就連美國這樣的世界第一強國,也敢偷襲,可以說是非常囂張了。但是印度這個處於南亞大陸上國家卻沒有遭到日本很大的傷害,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日本為何沒有攻下印度?


本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日本為什麼要急於進攻印度。當時的東南亞諸國,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緬甸在內,全都是英國的殖民地。1942年,日本擊敗了中英聯軍,強勢佔領了緬甸。而當緬甸落入日本人手中之後,英國在東南亞就只剩下印度這塊地盤了。為了保護僅存的帝國果實,英國所有駐守東南亞的部隊全體撤入印度。

1944年,隨著德國在庫爾斯克的失利,德國納粹在歐洲戰場陷入被動。希特勒要求日本攻打印度,牽制盟軍戰略部署。而此時的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接連遭到美國打擊,為了扭轉戰局,日本出兵發動了“英帕爾戰役”。

這就是日本要急於進攻印度的歷史背景。

(日本軍的侵略)

從17世紀開始,印度一直是英國的殖民地,被喻為英女皇皇冠上的一個明珠。印度不斷地為英國貢獻了大量免費勞力,資源,人員,所以英國為了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殖民地,就開始與日本人交戰了。所以日本雖然攻打印度,其實是主要是與英國在交戰。這一點大家要必須弄清楚的,印度當時還沒有正規的軍隊,都是一些部落式的軍隊,單靠印度本土的這些軍隊是很難抵擋當時精銳的日軍的。

所以為了保住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英國拼了命地與日軍交戰。這是第一點也是小編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印度對於英國來說不容有失。

第二:日軍準備不足。日軍高層下達進攻命令後,並沒有交代任何的進攻方案,日軍組織了約10萬人馬進攻印度。除了戰略上準備不足外,日軍在戰備物資方面也準備得很不充分。日軍只攜帶了一個月的口糧,並且在行軍中趕著大量的豬牛羊等牲口,作為口糧不足時的補充。由於日軍根本沒很好評估過駐印英軍的戰鬥實力,他們的糧食很快出現問題,嚴重影響了日軍的戰鬥力。僅此一點,就犯了兵家大忌,所謂“軍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這個理了。

(英帕爾戰役)

第二,雙方指揮官差距太大。牟田口廉有“小東條”之稱,特別擅長以武士道精神鼓舞士兵英勇作戰。哪怕是在日軍沒有東西吃的情況下,他依然能喊出“沒有補給也能打仗”的奇葩口號。感覺他比較適合當老闆,畫大餅和鼓勵士兵。其實他沒有做指揮官的真才實學,這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這樣的人當指揮官確實有點讓人捉摸不透。

反觀英軍方面,他們的指揮官是著名的蒙巴頓將軍,經驗豐富。在得知日軍已經渡過欽敦江時,他立即決定把欽敦江以西的所有防禦力量撤到英帕爾附近高地上。並且在海上能得到源源不斷的補給,而且還有空軍支援轟炸,士氣高昂。

所謂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僅僅這一招,就讓日本軍隊陷入被動。

(牟田口廉舊照)

第三,日軍水土不服,染病嚴重。日軍到印度時遇上了雨季,隨著雨季的來臨,日軍染上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各種疾病,共計有3萬兵多名士兵染病,其中一大半喪失戰鬥能力。但英軍常年在這裡駐守,不僅沒有事情,反而利用雨季的特殊環境,對日本展開反擊,最後日本不得不撤退。就這樣十萬大軍的日本兵,在經過一場戰役之後,剩下的三萬人就匆忙撤退了。此戰後,日本已經日薄西山了,所以再沒有對印度進行過戰爭。


所以說,日軍各方面準備不足(糧草,疾病,戰術,武器),倉促進攻,對英軍的實力估計不足;而印度對於英國來說太過重要,不容有失,必須拼命抵抗。


鐵血龍魂


日本攻打印度已經是二戰後期的事情,到1944年,法西斯已經處於了守勢,早就沒有了二戰剛開始的伶俐攻勢。德國法西斯深陷俄羅斯冰天雪地之中,而日本在中國戰場已經打了七年多,太平洋戰場也是遭到了美國強有力的阻擊。

在這種明顯守勢的情況下,日本選擇對印度發起攻擊,已經是強弩之末時構想的自救方式,攻下印度佔據一個根據地,從外向內包圍形成東亞圈層。

日本派出了十萬部隊,長途跋涉到了印度半島,迎接他們的是英國將領蒙巴頓率領的英軍和印度軍隊。

日本軍隊趕到印度的時候,印度恰逢雨季,瘧疾盛行,本就勞累不堪銳氣大減的日軍,還未作戰就生病,根本無力作戰。



這種無方向無銳氣無體力的部隊,是不可能作戰勝利的。與蒙巴頓的部隊剛交火失敗,日本就撤出了印度。

強弩之末的日本在中國和太平洋戰場開始了節節敗退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