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行駛2千公里,汽車發動機能承受嗎?

殷詩妍


連續行駛2千公里,對汽車來說這都不是事,鄙人覺得你更應該關心自己行不行。連續行駛2千公里,對司機來說是很危險的,提醒老哥,萬萬不要疲勞駕駛。



好的,我們再來說說發動機,連續2千公里的行駛,對發動機來說是常規操作,只要發動機的冷卻、潤滑系統運行正常,你再來個2千公里都不是啥問題。 其實很多極限行駛情況,在發動機研發階段都已經被廠家考慮進去了,不管是整車還是發動機,都有耐久性測試,從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天氣,到四十多攝氏度的高溫環境,從海拔幾千米的高原環境,到潮溼的沿海環境。

一款發動機的研發,一定會去過這些地方,經受過這些極限環境的考驗。車企的測試部門,就是幹這個的。 對於發動機,更會拿出來單獨做高轉速的極限測試,常規耐久性測試等等,這些測試的粗暴程度和連續行駛2千公里比,那真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



所以把心放肚子裡吧,發動機是完全經得起這個折騰的

友情提示:在連續行車的過程中,司機朋友一定要隔4個小時休息一次,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切勿疲勞違章駕駛。


造車人說車


其實按常理來說,只要發動機還能運轉那麼車子就能跑。一般情況來說,大部分人最多也就跑個幾百公里,更別說連續上千公里。汽車廠商在做測試的時候,都是考驗車子的極限能力,汽車是可以不間斷跑的。

一臺車能連續跑多少公里,其主要是看發動機能不能承受的,比如發動機的發熱等情況,一部汽車到消費者手裡,都經過1000個小時以上的不間斷運轉測試的。所以正常情況下只要發動機還能運轉,那汽車就能跑。

汽車廠家除了對發動機做測試外,還會對汽車各項功能都進行測試。這個週期會在45天左右。汽車的輪胎設計壽命都是5萬公里,還會有4萬公里整體結構耐久性和幾十萬道路模擬測試,這個過程非常嚴格。

其實車輛能否連續跑兩千公里可以說有很多影響因素,比如行駛速度,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連續行駛2000公里發動機仍然有些困難。同時故障等因素,以及行駛路況以及油量等都會對行駛里程有一定影響。

雖然汽車設定的連續行駛里程還是比較高的,但是介於安全我們依然建議行駛最多四個小時進行中途休息,無論是對於駕駛人員緩解疲勞還是保護車輛發動機都有一定作用。

大家認為汽車能連續行駛2000公里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關於汽車我們一起探討。


視車工坊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在賽車界有三大頂級汽車賽事,其中一項是法國勒芒24小時耐力賽。

這項賽事每年在法國一個叫做勒芒的小鎮舉行,環形的賽道全場13.6公里,包含部分高速路段和普通鄉村道路。

由一臺賽車和三名賽車手完成全部比賽,通常比賽會在當地時間下午3點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次日下午3點結束,以24小時內誰的里程數跑得多而獲勝。在24個小時裡,換人不換車,包括加油,更換輪胎及維修的時間在內,在這段時間裡,賽車經過24小時的激烈追逐,里程數往往超過5000公里。

賽車在賽道平均時速可以達到300公里以上,在其中一段長達6公里的長直道上,賽車可以達到恐怖的390公里的時速。

1988年,標緻車隊在這裡創下了驚世駭俗的時速405公里的記錄。

這是賽車,是以追求成績為目的的比賽,賽車發動機面臨的工作環境極端的惡劣,但是還是有很多賽車成功的跑完24小時比賽時間而沒有掛掉。

在普通民用汽車上,你絕對無法以如此的強度長時間來開一臺普通汽車。

換句話說,民用汽車是根本不用去承受這種激烈程度的比賽,也就意味著,民用汽車的行駛里程會更久。

在此說明,此問題只是說發動機能不能承受2000公里的連續行駛,並沒有說人能不能堅持這麼久。

現在答案很清楚了。

那麼,剛才是誰在問連續行駛2000公里汽車發動機可以承受這種問題的?


驃騎府


2000公里是什麼概念?從上海出發到韓國首爾約879公里,來回一趟也不到2000公里,很難有車和駕駛員同時狀態良好的情況下,連續的行使2千公里,不說發動機,人也受不了啊!那麼我們的發動機最大耐受力究竟是多少公里呢?

除去駕駛員身體因素,單說汽車發動機能否耐受2000公里,答案當然是沒問題!每輛最終成型的車子,在最終出廠前必須經過幾十天的嚴格測試,經過無數的道路以及路況,根據車子的整體性能的不同做出調整。無論是汽車發動機還是整體零部件都是需要經歷嚴格的層層測試之後才會出現在市場上的。這個測試周期一般最低也是需要45天的測試的,其中就包括了整車40000萬公里汽車結構性耐久力,40萬普通多路況道路的模擬測試,並且發動機研發測試時候基本都是需要經過1000小時不間斷運作測試,所以2000公里的發動機連續運行完全就是妥妥的事情。這麼說,都經過1000個小時以上不間斷運轉測試的。所以正常情況下只要發動機還能運轉,那汽車就能跑。

2000km按照每小時100km的速度計算也就20個小時,即使是使用幾年的汽車來說,連續駕駛20個小時也不會是什麼問題。但是,值得強調的是如果是單個駕駛員駕駛機動車,最多不超過4個小時,所以如果一個駕駛員駕駛機動車行駛200公里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不過家人朋友輪流駕駛的話,2000公里是沒有問題的。

大家覺得自己愛車的發動機能否撐過2000公里的考驗呢?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玩轉車飾界


老款第一批五菱宏光1.4L的,從山東鄒城到黑龍江佳木斯,2300公里,24小時到的,路上除了加油和吃飯,基本算是沒停車,高速上壓了個硬塑料爆胎了,2016年臘月份,黑龍江零下20多度,在高速上換備胎,真的是透心涼,越是著急越是麻煩,當時卸掉螺絲輪胎還拿不下來,被我爸硬生生的用卸螺絲的套筒砸下來的,砸的鋁輪轂都一個坑一個坑的,我們到了東北之後車就放在室外了,幾天都沒開,因為我們這個車沒有雪地胎也沒有防滑鏈,沒法開,後來要返程的時候我開著去輪胎店換輪胎,掛擋非常困難,變速箱油應該是有點上凍,因為第二天要走了,頭一天晚上在酒店租了個暖庫,30塊錢一晚,把車在暖庫停了一夜,第二天就返程回鄒城了,去的時候用了24小時,回來的時候22小時。發動機一點問題都沒有。我和我爸還有我叔,我們三個司機,車上還有我媽和我舅舅,一共五個人,我叔200多斤,我爸160,我120,我媽130,我舅160。加上帶的被子,還有特產什麼的,一共差不多900斤左右,1.4自然吸氣發動機拉900斤,連續跑2300公里無故障,我覺得這車可以很棒!對了,這車在東北地界跑高速的時候水溫就上不去了,很冷…………





深心


兩千不知道,一千二跑過,特急事,十二個小時,從吉林長春到山東樂陵!
就這破車,五年了,哈弗運動版H6.中間停了半個小時吃飯,剩下進了兩個服務區上洗手間,沒熄火,和我老婆換著開的,要不人也受不了,咱又不是專業司機!
去北京也是,一千一百公里,直達。聲明,說破車是給那些看不上我車的人聽得,以免挨噴。我這車我點誇誇,五年了,沒給我添一點麻煩,就是這1.5T的動力有點蛋疼,油門反應遲鈍,市區可以,高速超車沒信心,就定速120的跑了。補充,當時就有1.5t手動的和自吸2.4的自動變速箱,再有就2.0t柴油的了,要是有現在的2.0t缸內直噴發動機,指定選它了!


個人覺得,我這國產車都沒事,你們那合資車,進口車,一口氣跑個兩三千公里應該沒問題,碼字不易,點贊吧!


冰冷的心134523555


看到了很多人假設或者猜測後,個人講一個真實案例吧。

2017年本人有幸參加過某自主品牌48小時不熄火挑戰的行程,當時的目標是走2700公里的G7公路,為證明產品耐用性,所以要求全程不熄火。

實際的情況是,全程除了加油必須熄火外,其他即使是停下來休息,汽車也不能熄火,實際整體行駛時間(不包括休息),大概30多小時,中間參與者要去服務區吃飯撒尿拍照,車輛也是不熄火,結果安全從北京到了烏魯木齊。同時跟隨的幾輛合資品牌MPV作為通勤車也安全到達,沒有任何問題。

其實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在跑這條線路前,這個自主品牌有一輛同樣的測試車,不眠不休三班倒,除了撒尿(連飯都在車上解決)一路往目的地趕,沒有通勤車護航,依然順利到達,也沒有出現問題。

因此,只要是正常行駛,2000公里基本不在話下,但你說對車沒有損傷,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如果準備自駕,建議分兩天走,讓車休息,你自己也休息一下,畢竟安全第一。


小黃人Shawn


17年國慶節,早上九點出發,第二天早上11點到上海,26個小時接近2500公里,15款帕傑羅v93,感謝上帝,我還活著,我再也不會這樣開了。



FILCO斐爾可


速騰從台州到湖北仙桃全程1103公里,中途加油在服務區方便下,直接開回去,沒任何問題,車還是比人要厲害,車在不缺油和各部位運轉正常情況下沒有任何問題,人就受不了,我回去喝了好幾瓶紅牛。



轎車半軸


國際慣例,先回答後解釋!

在發動機的機油、冷卻防凍液都正常的前提下,理論上連續跑2000KM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發動機長時間行駛最大的考驗是什麼?是散熱!而發動機只要冷卻系統正常運轉,理論上長途高速行駛在潤滑良好的工況下,發動機的磨損相當小。而發動機的散熱主要靠冷卻液和機油來進行,發動機表面自然散發的熱量極少,也就是說,發動機機油沒問題、冷卻液沒問題,只要燃油足夠,就可以持續的一直跑下去。

那麼問題來了,目前的汽車油箱一般情況下維持1000KM不加油是沒有問題的,而一次性能跑2000Km的油箱十分少見,因此,持續跑2000Km不熄火一般是達不到的。

另外,長途行駛對於司機的考驗也是極大的,為了防止疲勞駕駛,我國交通安全法規定,一次性連續開4個小時就需要休息,因此,除非你有2個司機換著開,加油不熄火,才能持續的跑2000Km。

身邊很多朋友都喜歡從天津港去購買平行進口車,一般都是帶著銀行卡,直接開回來,一般一次性長途行駛都超過1000KM,基本上沒什麼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