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是怎麼打的?

王尼瑪大元帥


孫權故意陰周瑜?為什麼只給他3萬軍隊去打赤壁

赤壁之戰孫權為什麼只給周瑜三萬軍隊抗曹?

【薩沙講史堂第二百七十六期】(歷史系列第113講)

本文作者為珀爾修斯之弓,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赤壁之戰是三國前期一場重要戰役,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擊敗了北來的強大曹軍。不過,面對二十多萬曹軍,孫權為什麼只給了周瑜三萬軍隊呢?難道是孫權估計因周瑜?聽薩沙說一說吧。

《三國演義》和《江表傳》都提到了曹操佔領荊州後,向孫權下書示威,宣稱麾下水步軍八十萬。周瑜則推算曹操從北方帶來十五六萬軍隊,收降荊州軍隊七八萬,合計二十多萬,八十萬是虛張聲勢。周瑜向孫權請戰,聲稱有五萬精銳軍隊就可以抗擊曹軍。孫權交給他了三萬軍隊,加上劉備在夏口收攏之前戰敗逃散殘兵和關羽水軍合計一萬人,另外還有江夏劉琦手下一萬人。在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可以投入五萬軍隊對抗曹軍約二十三萬軍隊,雙方對比達到非常懸殊的1:4.5。

從史書記載,孫權並沒有在後期繼續增兵。是東吳無力增兵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孫權的江東六郡八十八縣,領地戶口百萬,養兵十萬。除去各地駐守必須留下的少量軍隊,可以調動參與抗曹的軍隊應該有八萬。為什麼只給周瑜三萬軍隊呢?

這就要分析:當時的戰爭態勢和東吳的整體戰略了。赤壁之戰,發生在荊州江陵(今湖北荊州市)和江夏(今武漢江夏區)之間的蒲圻(今湖北赤壁市)。整個戰爭都發生在荊州境內,並沒有波及到東吳領地。孫權派周瑜率軍前出赤壁,和夏口劉備聯合與曹操作戰,自己率領五萬大軍駐守在鄱陽湖口的柴桑(今江西九江市),扼守在長江南岸從荊州進入東吳的唯一陸上通道。

這樣一來,周瑜劉備如果在赤壁戰勝曹軍,孫權可以做出多種選擇,一是向赤壁江陵方向增兵追擊曹操收取荊州;二是渡江向淮南用兵,奪取淮南重鎮合肥,並以此為基地窺伺徐州。

如果周瑜劉備在赤壁戰敗,孫權依舊保有東吳,五萬大軍扼守柴桑重鎮,依託長江和鄱陽湖阻擊曹軍,無論後面是戰是和,孫權都有足夠的資本和曹操周旋,可謂立於不敗之地。說到底,赤壁之戰對於東吳來說是境外作戰,不是面臨直接威脅江東根本的滅國之戰,所以孫權和周瑜都不會輕易投入舉國兵力和曹操作戰的。

周瑜原來的要求是精兵五萬,為什麼孫權只給周瑜三萬呢?

這就涉及軍隊集結和糧草船隻裝備輜重問題。東吳十萬軍隊分別駐紮在六郡各地,急切之間能夠集結並且配齊糧草船隻戰具輜重,前出赤壁作戰的只有三萬人。孫權也許諾後續會繼續徵發軍隊,多多運輸糧草,作周瑜的後援。

曹軍高達二十三萬,連益州劉璋都在曹操取得荊州後接受徵召,派了部分軍隊前來荊州助戰。但曹軍要分兵駐守北起新野南到江陵,東至江夏,西及夷陵的荊州北部地區。能夠用於赤壁戰役的,也就十五六萬軍隊。

真正能夠進行水戰的,只有七八萬荊州降軍中的水軍部隊。荊州水軍人數,和周瑜的三萬軍隊數量相差不多。劉表去世前,剛剛被孫權攻破江夏,斬殺黃祖,後面又隨劉琮不戰而降,軍心沮喪。原劉表的軍隊面對東吳軍隊缺乏信心,戰力相對低下。

在赤壁,曹軍雖然有近十萬北方步軍。從中原遠來荊湖之地,水土不服,無可避免的發生了大規模疫病。有人考證說是血吸蟲病。加上長時間遠征作戰,士卒疲敝,人心思歸,軍隊戰鬥力下降明顯。

周瑜以三萬精於水戰的軍隊,隔江對抗十五六萬不善於水戰的曹軍,加上夏口劉備的輔助側擊,雙方兵力對比1:3,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赤壁之戰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周瑜和黃蓋用詐降計火燒曹軍戰船,並延燒岸上連營。曹軍被燒死溺斃,不可計數。孫劉聯軍趁著赤壁曹軍兵敗潰散、疫病流行大舉追擊,收復了荊州大部,曹操兵敗返回許都。

赤壁之戰,應該是曹操軍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敗仗。孫權也趁機率軍攻打淮南的合肥和九江當塗,但攻城一個多月,也沒能攻克合肥,只能灰溜溜的撤軍。劉備則藉機奪取江南四郡,又從孫權那裡借來了南郡。孫權只得到了半個江夏郡,但終究遏制了曹操咄咄逼人的一統天下之勢,中國也從此進入三國鼎立時代。

【薩沙講史堂第二百七十六期】(歷史系列第113講)


薩沙


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到底是怎麼打的,與《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瞭解一個真實的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平定了北方後,決定南下,一統天下。恰逢荊州劉表病逝,曹操認為時機已到,率領十六五萬的大軍南下,大軍壓境,劉備的次子劉琮直接投降,將荊州拱手相讓,曹操直接得到了七八萬的荊州水兵。隨後,曹操率領20萬大軍,對外號稱“80萬”大軍,繼續南下,收拾劉備和孫權。

劉備在長坂坡之戰,損兵折將,劉備逃到了樊口,此時他手上只有一萬精兵,劉琦集結江夏郡的士兵也就一萬人左右。面對曹操的大軍壓境,劉備無路可逃,只好派諸葛亮出使東吳勸說孫權一起聯合抗曹。後來,在諸葛亮、魯肅和周瑜的努力下,孫權終於下定決心聯合抗曹,調派三萬大軍,讓周瑜去跟曹操拼命。



於是,劉備和周瑜兩軍合兵抗曹。公元208年12年,孫劉兩軍逆水而上,行至赤壁,與正在渡江的曹軍相遇。由於當時曹軍瘟疫橫行,再加上曹操的水軍與荊州的水軍難以磨合,士氣低落,赤壁初戰,曹軍被周瑜的水軍給打敗了。曹操不得不把水軍“引次江北”與陸軍會合,把戰船靠到北岸烏林一側,操練水軍,等待良機。周瑜則把戰船停靠南岸赤壁一側,隔長江與曹軍對峙。

由於曹操北方的士兵不習慣坐船,於是他讓下令將艦船首尾連接起來,這樣人馬於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將黃蓋見此情景,就向周瑜建議採用火攻,擊敗曹軍。於是,黃蓋就給曹操寫信,說自己要向曹操投降。一向多疑的曹操,還沉浸在平定北方的喜悅中,認為自己霸氣側漏,大軍壓境,黃蓋投降理所應當,就放鬆了警惕。

於是,黃蓋選取蒙衝戰船十艘,裝上幹荻和枯柴,在裡邊澆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邊插上旌旗,預先備好快艇,系在船尾。當時東南風正急,黃蓋將十艘戰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時升起船帆,其餘的船在後依次前進。在離曹軍還有二里多遠的時候,十艘船同時點火,火烈風猛,船像箭一樣向前飛駛,把曹軍戰船全部燒光,火勢還蔓延到曹軍設在陸地上的營寨。一時間,火光沖天,曹軍死傷無數。



隨後,周瑜和劉備率軍痛打落水狗,曹軍傷亡慘重,曹操從華容道逃跑,孫劉聯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歷史上真實的赤壁之戰就是這麼簡單,沒有什麼“草船借箭”、“周瑜打黃蓋”、“蔣幹盜書”,更沒有什麼“諸葛亮借東風”。《三國演義》本就是一本小說,為了情節的跌宕起伏,虛構一些情節也無可厚非。但是我們一定要清楚《三國演義》就是小說,不可以拿來當正史來看,但我們很多人卻是誤將小說當歷史來看,就尷尬了。


密探零零發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赤壁之戰”描寫的極為精彩。不過,《三國演義》中的赤壁之戰畢竟是經過藝術加工的,實際上赤壁之戰的過程並不複雜,分為“赤壁初戰”和“火燒烏林”兩部分。簡單敘述一下這場戰爭的過程吧。

曹軍南下,劉琮投降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完成了對北方的統一之後,開始講戰略中心轉向南方。他一方面積極在鄴鑿玄武池用來訓練水軍,另一方面抽調張遼、于禁、樂進等軍隊向南移動,積極準備南征。同時,令馬騰及家屬遷居至鄴以為人質,以減輕西北壓力。(局勢大致如下圖)

同年七月,曹操開始揮軍南下。八月,荊州劉表病逝,劉琮繼任荊州牧。九月,曹操率軍滴答新野,劉琮投降曹操。

駐軍於樊城的劉備得知劉琮投降後,無奈之下只得放棄樊城南逃。曹操率軍抵達襄陽後,得知劉備已經逃走,於是率軍五千前往追擊,雙方在長坂坡展開激戰,劉備丟妻棄子慌忙逃竄,曹操俘獲大量人馬輜重,後追至當陽橋,由於張飛拆毀橋樑,這才停止追擊。後曹操抵達江陵,大肆封賞功臣。

孫劉聯合,周瑜出兵

江東方面,在得知曹操南下後,孫權派遣魯肅前往探查虛實,卻得知劉琮已經投降曹操,劉備則已經向南撤退。魯肅找到劉備後,勸說其與孫吳聯盟,劉備同意後進駐樊口。

曹操從江陵出發後,諸葛亮與魯肅前往江東見孫權,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孫權。孫權於是和大臣們商量對策,此時曹操戰書也送達了東吳,東吳官員卻大多主降,只有魯肅主戰。在魯肅的勸說下,孫權召回了周瑜,在周瑜的勸說下,孫權終於下定決心與曹操一戰。

於是,孫權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督,各自帶領萬餘人與劉備合力迎戰曹操;又任命魯肅為贊軍校尉,協助籌劃戰略。

同年十二月,孫劉兩軍合軍一處,逆水而上,抵達赤壁,赤壁之戰爆發。

赤壁初戰,火燒烏林

赤壁之戰的過程其實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大致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赤壁之戰,二是火燒烏林。

赤壁初戰:曹操一方由於大多是北軍,不識水性,水師主要以荊州水軍為主,於是曹操將軍隊分為水陸兩軍。中央水軍沿江而下,而陸軍則分南北兩岸,與水軍一同行動。

孫劉聯軍抵達赤壁後,與曹軍相遇,此時曹軍內部瘟疫橫行,而新編水軍及歸附的荊州水軍又協調不力,軍隊戰鬥力不強,因而被周瑜打敗。曹操無奈之下,只得將軍隊“引次江北”,與北岸的陸軍匯合,將戰船停靠在北岸烏林一側,一邊操練水軍,一邊等待良機。

周瑜也知道曹操的主力其實是陸軍,因而在擊敗曹軍水師後並未追擊,而是將戰船停靠在南岸赤壁一側,與曹操隔江對峙。

火燒烏林:曹操為了應對北地將士不習水戰的問題,於是將艦船首尾相接,這樣人馬行於船上便如履平地了,他陸軍的優勢就可以發揮出來。

在得知曹操將戰船連接起來後,周瑜部將黃蓋獻“火攻之策”。於是,東吳方面選取蒙衝戰船十艘,裝上易燃之物,又澆上火油,外面裹上帷幕,上插旌旗,預先備好快艇,系在船尾。

之後,黃蓋送信曹操詐降,曹操信以為真。當時東南風急,黃蓋於是率領船隊駛向北岸,在距離曹軍還有二里多遠時,十艘快船同時點火,火船頓時像箭一樣射入曹軍艦隊,風助火勢,曹操艦隊頓時燃起大火,甚至蔓延到了曹軍設在陸地上的營寨。頃刻間,濃煙烈火遮天蔽日,曹軍人馬燒死、淹死者不計其數。

赤壁之戰後續

曹軍動向:曹操大軍被一把火燒了個灰頭土臉,周瑜則率領精銳戰士緊追不捨,曹軍行伍混亂、士氣全無,頓時被殺傷大半。曹操率領殘餘人馬從華容道撤退,周瑜、劉備則率軍水陸並進,緊追不捨。

曹操回到江陵後,害怕由於赤壁失利而導致後院起火,連忙獨自返回北方,留曹仁、徐晃繼續留守南郡,文聘駐守江夏,後又派樂進守襄陽,滿寵守當陽。

東吳動向:曹軍戰敗後,孫權親率大軍向北進攻合肥,卻因中計退兵。周瑜則率軍與駐守江陵的曹仁隔江對峙,另遣甘寧攻向夷陵,曹仁則同時分兵圍攻,甘寧求救於周瑜。周瑜於是和呂蒙前往營救,以淩統斷後。甘寧之圍被解後,東吳軍隊圍攻前來迎戰的曹仁部將牛金,卻反被曹仁兩次突入包圍圈救出。

之後,周瑜與曹仁多次大戰,周瑜更是親自跨馬上陣,卻被流失射中右肋,身受重傷,於是退軍。

劉備動向:劉備在赤壁之戰後,上表請封劉琦為荊州刺史,自己則南下謀取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並以諸葛亮總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

赤壁之戰後,荊州一分為三,曹操、孫權、劉備各佔一部,而其中以劉備佔地最廣。(如上圖)


綜上所述,赤壁之戰的過程其實並不複雜,而《三國演義》中的“草船借箭”其實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而“連環計”也並未發生,蔣幹被派去說服周瑜發生在赤壁之戰後;至於“周瑜打黃蓋”、“諸葛亮借東風”等則是虛構的。


香茗史館


時間比較長。

208年夏,曹操南征劉表,劉表嚇死了。劉琮被推動投降。

劉備與劉琦合兵逃去樊口。孫權命周瑜為主將,程普為副,率三萬精銳水軍,聯合屯駐樊口再進兵至赤壁,隔江與曹軍對峙。

由於荊州水軍整體差距江東水軍一些,零散的小戰鬥都是孫劉聯軍獲得勝利。

曹操主力騎兵、步兵一邊在水邊吹冷風,一邊浪費糧食,還被風寒與血吸蟲病折磨。所以堅持到11月時,曹操只能主動燒燬船隻撤退。

隨後,周瑜領主力費時1年攻佔南郡,獲得重要的中心城市江陵(也就是後面借給劉備的那地方),曹軍退守襄、樊。劉備則向南攻擊,佔領荊州南部三郡。

《三國志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

《三國志吳主傳》“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近,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