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留守到空巢 這些農村老人的晚年讓人心疼

打彈弓、捉蜻蜓、玩彈珠、偷西瓜、採蓮蓬……在農村生活過的孩子對這些活動再熟悉不過了吧?如果你想重溫那段沒有手機也能玩得無比開心的日子,那小編給你推薦一部冷門影片《留夏》。這部更像是紀錄片的電影,一定能把你的思緒帶回到那段有趣的歲月,同時又讓你感受到農村老人的艱辛。

從留守到空巢 這些農村老人的晚年讓人心疼

張翰祥是家裡的二寶,開學就要上小學四年級了,他的爸爸媽媽在城裡打工,經濟拮据,只能帶一個孩子在城裡生活,張翰祥就跟著奶奶生活在農村,他和同樣是留守兒童的張子樂十分要好,常常一起捉蜻蜓,玩彈珠,打彈弓,吃甜秸稈,倒也十分快活。

從留守到空巢 這些農村老人的晚年讓人心疼

有一天,城裡的小姑娘依依也來到了張翰祥的村子裡,她是到爺爺奶奶家過暑假的,白淨又說著一口普通話的小女孩引起了張翰祥的關注,他聽著小女孩說起輕音樂,非常羨慕她在城裡的生活,還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張翰祥對依依十分關照,還偷了奶奶的錢,拿了自己的護身符去換依依喜歡的哨子,這樣的舉動惹得奶奶十分生氣,奶奶追著他滿院子打,張翰祥見慣了奶奶虛張聲勢,也不甚上心,但看到奶奶體力不支頹在地上,張翰祥內心深受觸動。

奶奶老了,張翰祥必須長大了。

小孩子長大是一瞬間的事。帶奶奶去看病時,張翰祥在看到別人插隊、偷遞紅包請醫生到家裡,張翰祥知道自己必須好好照顧奶奶了,他開始用自己幼小的身板承擔農活。

從留守到空巢 這些農村老人的晚年讓人心疼

張翰祥一家三代是很多人的縮影。

張翰祥的父親是打工者的代表,他們出身農村,靠體力勞動在城市裡艱難謀生,吃夠了沒有文化的苦,所以經濟狀況再窘迫也會想辦法把孩子們帶進城,讓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

張翰祥是留守兒童的代表,他們並不完全屬於農村,暑假一過,農村的留守兒童就像張著翅膀的小鳥,呼啦啦的飛向了城裡,等待他們的將是不一樣的精彩。

奶奶則是孤苦老人的代表,子孫離家,他們從留守老人變成了空巢老人,從此沒有了相依為命的人,迎接他們的只有內心的孤獨、繁重的勞動和艱苦的環境。

從留守到空巢 這些農村老人的晚年讓人心疼

《留夏》雖說是將視角放在了留守兒童的身上,但小編覺得,相比於孩子的蛻變,老人的落幕反倒是更為打動人。

留守的時候,老人們要忙地裡的農活,還要用逐漸衰竭的精力照顧孫輩的飲食起居,處理他們惹下的禍事,甚至還要督促他們學習。兒子打來電話,不善言辭的農村人也只是問問對方有沒有吃飯,話題很快就轉到了小孩子們身上。

子孫都到城裡生活了,農村的老人一下子沒了生活的重心,只好拖著孱弱之軀繼續去幹農活,因為田間地頭是他們熟悉的地方,有事做至少不會那麼寂寞。很多80後、90後的祖輩其實真的很苦,年邁的他們甚至不知道怎麼給手機充電,怎麼接打電話……

所以啊,可以的話,還是多去看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