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軍閥的代表,為利益多次倒戈卻不忘民族大義,褒貶不一矛盾體

20世紀初,清朝滅亡,華夏曆史正式進入民國時代,群雄並起,這是一個軍閥割據的年代,自從袁世凱在罵聲中死後,北洋政府開始四分五裂,北洋一系,總統頻繁更替,皖系段祺瑞,直系馮國璋、曹錕、吳佩孚,奉系張作霖陸續登上歷史舞臺,他們將成為未來十幾年中叱吒風雲一時的梟雄,而伴隨著這些人的出現,北洋系的深潭中還將漸起無數的漣漪,群雄並起,武力角逐的各色派系人物也終將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而馮玉祥就是其中之一。

舊軍閥的代表,為利益多次倒戈卻不忘民族大義,褒貶不一矛盾體

馮玉祥在民國曆史上是一個褒貶不一的人物,實在是對其難以界定是好與壞,或者說這是一個為利益驅使而不斷轉換門庭的人吧,他“倒戈將軍”的名銜就是如此來的,他先是作為一個清朝士兵而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然後是灤州起義,投身革命,反了一把清政府;進入民國,袁世凱開歷史倒車,馮玉祥又聲討袁世凱;後來投靠直系曹錕,吳佩孚成為了其直接上司,在第二次直奉戰爭關鍵時刻,馮玉祥政變,倒戈相向,總統被軟禁,吳佩孚敗走,自此直系羸弱;在政治壓力下,馮玉祥宣佈下野,後加入了國民軍,徹底擺脫了日薄西山的北洋系;到最後,馮玉祥轉入了中國共產黨懷抱,直至1948年因為輪船失火而遇害。

舊軍閥的代表,為利益多次倒戈卻不忘民族大義,褒貶不一矛盾體

他的一生堪稱是曲折而傳奇,無法簡單的用好與壞來定論,灤州起義,可見馮玉祥對革命的熱情;可是第二次直奉之戰的倒戈,卻顯得過於陰狠,政變之後將溥儀趕出紫禁城,又顯得他政治目光的短視;他為人樸實,憨厚,穿著簡樸,並沒有舊軍閥的那種奢侈之風,還曾問孫文有關於治國之道,可是他又是桀驁不馴之輩,為了利益能夠倒戈相向,說他冷酷無情,可是在劉振華率領7萬“鎮嵩軍”圍攻西安之時,他又組建國民聯軍解了西安之困局,拯救了軍民百姓,縱觀他的一生,其實仍舊逃不過舊軍閥的典型。

舊軍閥的代表,為利益多次倒戈卻不忘民族大義,褒貶不一矛盾體

馮玉祥此人,最為被後人所詬病的也無非是對吳佩孚背後捅刀子,認為其忠誠度有問題,這一點相較於其他的北洋系梟雄來說,馮玉祥倒戈的次數也的確是不少的,縱觀他的西北軍中貌似投敵倒戈的真的是冠絕於其它派系,可能這就叫上行下效吧。除此之外,應該再算上殺害愛國將領徐樹錚,這是迄今為止很多人所憤憤不平的事情,但是從軍閥的角度來看,在利益驅使和權力角逐的情況下來說,馮玉祥貌似並沒有罪大惡極。

舊軍閥的代表,為利益多次倒戈卻不忘民族大義,褒貶不一矛盾體

在大是大非,民族大義的問題上,他有投身革命反抗清朝,又有反對袁世凱復闢稱帝,再有堅決反對內戰的做法,他在軍閥中爭渡,最後創建了赫赫威名的西北軍閥,也的確不愧是一時之梟雄人物,數十年的軍旅生涯,他身上無不顯示著舊軍閥的野心和不甘,又有北洋系民族大義不妥協的堅決,這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

舊軍閥的代表,為利益多次倒戈卻不忘民族大義,褒貶不一矛盾體

到底是褒大於貶,還是貶大於褒,這就看大家從什麼角度出發來看了,那你心目中馮玉祥的評價是怎麼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