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軍隊中的隨軍“洗衣婦”到底有何作用?


在古代,行軍打仗是件艱苦的事情,不僅要克服一路上的艱難險阻,面對強大凶狠的敵人,躲避各種突如其來的危險和襲擊,還要適應不同的環境。對於古代軍人來說,一些基本的生活需求在打仗的時候很難得到滿足,其中有一件生理性的大事,更是讓他們操碎了心。

其實,古代中國軍隊裡隨軍有“洗衣婦”。其實說白了,就是合法的“軍隊妓院”。她們白天負責營房內的衛生,幫士兵整理清洗衣服被子,晚上就供大兵們發洩。林語堂在他的《蘇東坡傳》裡寫道:“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的管仲時代。他設營妓來鼓舞軍人。”事實卻非如此。所謂“女閭”,並不是後來的“營妓”;而是面向全社會的“官辦妓院”。

《堅瓠集》續集說:“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徵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花粉錢之始也。”顯然,“女閭”不是專為伺候軍隊;而是為了增加財政收入。鼓舞軍人的“營妓”,始自戰國時代的越王勾踐。《吳越春秋》記載:"越王勾踐輸有過寡婦于山上。使士之尤思者遊之,以娛其意。”所謂“遊軍士”,已經點明瞭“營妓”那層意思。


《越絕書》則說:“獨婦山者,勾踐將伐吳,徒寡婦致獨山上,以為死士,未得專一也。去縣四十里,後說之者,蓋勾踐所以遊軍士也。”看來,這就是“營妓”制度的發端。有文獻記載:“古未有妓,至漢武始置營妓。”漢武帝時代,戰端頻開,“營妓”制度已經堂而皇之地公開化了。

可見,“軍方妓院”始於西漢,經歷六朝、唐宋,連綿不絕。這既是戰爭的需要,也是政治的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