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究竟好不好另說,但引發的一些爭論真是噁心到我了

昨天到現在看了關於《地球》的一些評論,真是越來越讓人反感,電影作品口碑好壞的鍋不該隨便就全推給觀眾背,一個簡單的事實——就是這片也有一些影評人和平時愛好文藝的不喜歡,比如木衛二,比如朋友圈裡那些平時喜歡逛各種展的文藝愛好者,所以評分並不全是由什麼非目標的“普通觀眾”拉低的。

什麼藝術電影不好懂一般觀眾就別看了,不喜歡的都是一般觀眾嗎?說不(沒那麼)好的都成了看不懂藝術片的普通觀眾?誇上天的就是真影迷?有些影評人和自以為是的影迷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真是把我噁心到了,不是隻有你們才(自以為看懂)是藝術電影愛好者好嗎?這樣自我標榜文藝,你們夠格嗎?

藝術片裡濫竽充數亂拍一通的多了去了,最後搞得裡頭好壞不分,全讓文藝片背鍋,不要再拿藝術當遮羞布了,有時真覺得有些藝術片導演是不是對自己有認知偏差啊……其實看電影很簡單的,好壞也挺一目瞭然的,最後看的還是自己。

不要老覺得觀眾不懂,再說也沒不好懂啊,就像導演上映前說的一點也不深刻,還很周星馳,我並不覺得有多差,有些地方還是打動我了,只是觀感並不好,我確實是忍著才看完的,鏡頭語言缺乏新意和原創性,讓人疲乏,那樣拼貼的敘事手法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只是影像敘事欠缺才要靠過多的旁白去串聯,3D長鏡頭也看不出有什麼絕對的必要。

還有那些說什麼電影是拍給懂的人看的,就省省吧,拍電影方方面面都是很燒錢的,不論誰拍回收成本都是有壓力的,連被認為最懂觀眾的好萊塢也沒有絕對的把握……別瞎操心了,都是普通觀眾,看個電影而已,還要先做功課,那還要不要先參加看片資格考試?

照這樣說,只有那些熟悉電影史、各種電影理論和鏡頭語言的才能欣賞——導演本身都未必能全懂——那樣的話電影早死了,你欣賞一部小說,可能並不全懂作者所用的技巧,但你完全可以被打動,欣賞藝術需要門檻,但不都是這樣的門檻,懂這些的人的藝術感受力並不必然是最好的。

電影是大眾藝術,從它被髮明的那一天開始,就是為了娛樂大眾的,我覺得電影失去大眾就死了,這是電影這門藝術的特點,在我的記憶裡,電影是很親近的,那時候到處追看露天電影,我覺得即便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也不妨礙他被娛樂片逗笑和被藝術片薰陶。

自己喜歡的電影被別人說爛會不快,這我明白,就像我覺得錫蘭的《三隻猴子》是部傑作,但在豆瓣的評分才7.6,我也有些氣憤,但我不會用這樣的姿態,還有人質疑電影究竟算不算藝術的呢,我還覺得他說得有點道理,沒什麼的。

現在的影評除了那些拿錢的,其它的基本也就是站隊,亂誇和亂踩的,無非也是迎合各自設想的目標受眾而已。


《地球》究竟好不好另說,但引發的一些爭論真是噁心到我了


我覺得吧,《地球》說的是心酸的愛和失去的故事。電影是假的,記憶真假難辨,電影是造夢,但那個夢好真實,跟記憶裡的一模一樣,羅紘武回去找凱珍那一幕很周星馳,我小時候的生活場景就是那樣的……那個穿越回去的3D長鏡頭真的沒什麼,最近很煩提到長鏡頭,記憶、夢境、囈語、玻璃、鏡子、老照片、生鏽的吊燈鐘錶、漏雨的廢棄的屋子、拆掉的房子廢墟般的電影院、水晶吊燈、檯球、電子遊戲機,都是回不去的時光碎片,回去了也改變不了什麼,只不過這些感覺就是周星馳王家衛和塔可夫斯基的拼湊版,敘事有部分是垮掉的,李鴻其吃蘋果和陳永忠唱卡拉OK的兩場戲並沒有什麼意義,很多抽掉背景的大特寫鏡頭也很乏味,還有那些喃喃自語的文學性的旁白,沒有節制,像是沉迷自我的自言自語,怎麼說呢,文學青年拍起電影來也是挺可怕的……對湯唯真的是審美疲勞了,黃覺是真不錯,沒有黃覺整部戲可以說不存在,什麼文本不重要、不用演技,單靠迷幻的鏡頭就可以讓你做一場美夢,真能胡說八道,最近越發覺得好電影是有門檻的,商業片的技術和工業基礎都不是隨便就能積累出來的,真正好的藝術片更是有門檻的,除了藝術家的藝術自覺,考究的鏡頭語言是紮實的基礎,不是一通亂晃的手持跟拍和動不動的長鏡頭就能拍藝術片的。

以上並非都是在說《地球》,而是隻要有所謂的文藝片票房和口碑不理想,就老是這些陳詞濫調,真的挺沒勁的,到最後很多東西都變得混淆不清,我愛看商業片,更愛看真正好的文藝片,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好電影和壞電影、有意思和沒意思的電影的區別,而不是文藝片和商業片的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