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字的由来有哪些?为什么叫四川?

V观天下事


近日,四川各地普降大雪,48.6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银装素裹。所谓瑞雪兆丰年,本就物产丰富、景色优美的“天府之国”,明年将会更加风调雨顺。

作为一个四川人,你知道“四川”名字的由来吗?这片有着贡嘎雪山、稻城亚丁、色达、九寨沟的美丽土地,为什么不叫五川、六川呢?

四川省地图

关于“四川”二字的历史,要追溯到北宋时期。在北宋之前的史册记载里,是没有“四川”一词的。直到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第一次出现 “四川路”这个地域名称,及四川制置使 、四川宣抚使等官职。

下面就来看看,四川这个名字,到底从何而来。

一、民间释义:四条大河流经之地

在古时,“川”字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最初的字义为河流,比如“川流不息”,而“四川”的意思指的就是四条河流。

位于四川省境内的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它们是目前四川的四大河流。此四大河流纵深南北,横贯西东,刚好在四川汇集。

有一种说法便是,“四川”名字的起源是因为地处“四条大河流经之地”,故而叫作四川。

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于攀枝花

二、官方解说:宋代时期的“川峡四路”

第二种说法是当下官方较为靠谱的说法,来源于史册。

“四川”这个名称最早起源于宋代,而不是起源于“四条大河”之说。在现代“川”字的释义里,一代表河流,二代表平地、平野。因此,四川的释义亦可延伸到平原,是“一马平川”的“川”,而不是“川流不息”的“川”。

秦朝时,四川名为巴郡、蜀郡;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由古蜀族为中心的蜀国,“蜀”地由此而来。到了汉代,四川又叫益州。

唐代时期,这片地域被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所以简称“两川”。

唐玄宗时,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这样,便有了“三川”。

后来直到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在益州(成都)、梓州(三台)、利州(汉中)这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就是目前被各界所认可的“四川"的真正来源。

相对而言,“四川”是因为巴蜀盆地四周高山环绕的地形而得名,这种说法较为具有信服力。一般巴蜀盆地可泛称“四川”,而其东西南北部又可称西川、东川、北川、南川或者是川西、川东、川北、川南。

四川·金川梨花

在四川的这四大区域中,川西是四川最为美丽的地方,除了九寨沟,大部分知名的四川景点都位于川西,例如蜀山之王、海拔7556米的贡嘎雪山,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稻城亚丁,摄影之都新都桥,信仰的天堂色达。

四川甘孜·稻城亚丁景区·珍珠海

不仅如此,川西还是318国道通往西藏拉萨的重要风景线,两条川藏线(317北线、318南线)沿途自然风光绮丽多姿。

作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川藏线一路高山巍峨,湖泊清幽,薄云逶迤,大草原连绵起伏,蓝天如汪洋一般流淌。如那句“九寨归来不看水”,用在川西、西藏风景上,便是“川西、西藏归来再无景。”

四川甘孜·海子山·姊妹湖

更多川西、西藏、川藏线旅游资讯,有什么不清楚的,都可以问我,也可以查看以下攻略,祝大家旅途愉快!


走川西吃喝玩乐



 不是这样理解四川省名的,但你要知道四川有几个“川”我可以告诉你有:青川县(隶属广元市)、沐川县(隶属乐山市)、北川县(隶属绵阳市)、汶川县-金川县(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通川区(达州市)…要告诉你的是四川省名由来: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松5698


有一种说法是这样。“四川”的“川”字是“大河”的意思,顾名思义是“四条大河流经之地”。这四条大河也就是在四川境内的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



第二种说法才是靠谱的。“四川”这个名称最早还是起源于宋代,而不是起源于“四条大河”。虽然“川”字的最早意思是指河流,但“四川”的“川”其实不是指河流,而是指平原,是“平川”的“川”,而不是“川流”的“川”。(下图金沙江)



上古时我们先民在四川盆地及其四周创造了四川文化的那个区划,在秦朝时置为巴郡、蜀郡、汉代叫益州。(下图为雅砻江)



唐代改为剑南道,后分为剑南西川道和剑南东川道,分别在成都和三台设立治所。在唐玄宗以前的行政区划,只有东、西两川,所以简称“两川”。唐玄宗时,他又对此区划作了调整,有了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的设置。这样,便有了“三川”。(下图为岷江)



后来由于宋真宗调整,又在益(成都)、梓(三台)、利(汉中)州三州之外,新置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在宋代便被称为“川峡四路”,后来就简称为“四川"。这就是“四川"的真正来源。(下图为嘉陵江)



综上所述,“四川”是因为巴蜀盆地四周高山环绕而中部平原或丘陵锦延这种地形而得名,不是因为具体哪条河或哪几条河而得名。一般巴蜀盆地可泛称“四川”,而其东西南北部又可称西川、东川、北川、南川或者是川西、川东、川北、川南。


言劝


目前对于四川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误读,其一、认为因为四川境内有四条大河分别是长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故有四川之名。其二是认为四川为“沐川、青川、北川、汶川”四个川而得名。

以上这两种说法都是因为“川”而望文生义,尤其是第二种,认为四川是上述四个“川”组合而成的解释。其实,古代四川境内带“川”并不仅限于上述四个,还有

青川、金川、通川等几处。

四川名称真正的出处是从北宋的“川峡四路”而来,但要说清楚“川峡四路”还得从唐朝说起。

唐太宗贞观元年 (公元627年),李世民废除了秦汉以降的州、郡制,将两晋南北朝时代的益州(大致是今天成都平原)改为“剑南道”,而将原来的梁州(大致是今天陕西的汉中盆地)改为“山南道”

唐玄宗开元23年 (公元735年),剑南道又被分为“剑南西川节度”“剑南东川节度”,这是四川地名中“川”字第一次出现,

北宋建国后,为了加强对蜀地的控制,在灭掉后蜀政权(五代时十国之一,都成都)后,将川蜀故唐州县大加减并,设置了“西川路”

宋太祖开宝6年 (公元973年),又分设“峡西路”,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 (公元981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西路合并为“川峡路”

宋真宗咸平4年 (公元1001年),将川峡路一分为四,即“益州路” (后改成都府路),“梓州路” (后改潼川路)、“利州路” (州治广元)、“夔州路” (州治奉节),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之名由此而得。

等到元朝建都北京,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并称

“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四川省”之名自此问世,是为“四川”建省之始,行省衙门驻成都府路。

1938年(民国27年),国民政府采取了“川康分治”的政策,将现在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东部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合并,成立“西康省”,省会康定

1955年,新中国人民政府撤西康省,以金沙江为界东部康区归属四川、西部康区归属西藏。

1997年,重庆市与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从四川省整体划出组建重庆直辖市。至此川渝分治,最终形成了现在四川省的行政区域。

说完了四川名称的由来,顺便说几个四川城市名称的出处。

成都的来历

四川盆地最早的政权是古蜀国,古蜀国的都城并不在成都,而在郫县(就是出豆瓣酱的地方)。

公元前4世纪,周代末年时期,古蜀国第九代王决定迁都,并借用“周王迁岐一年而所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典故,取而得名蜀都。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

因此,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

广元自诩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里,不过如果你有机会去问武后,她一定不会说自己老家是广元,因为,唐朝时这个地方叫利州

广元名称的出现来自于元朝,据说忽必烈时期,取“广我元路”之意将其命名为广元

遂宁的名称据说始于东晋时期,当时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各国之间的连年混战,使得人民痛苦不堪。

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凯旋时,为表功绩,期望“平息战乱,达到安宁”的意愿,将地名改为“遂宁”。

绵阳名字由来是因为城北二里有一座绵山,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中,“山南、水北为阳,”当时县城在绵山之南,故名绵阳。

与此类似,资阳县因位于资水(沱江)的北面,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135年)将其定名为资阳。

中国古代以山水向背作为地名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咸阳,就是因为位于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而得名。

甘孜在藏语里的意思是“洁白美丽”,又因为有甘孜寺的存在而得名。

但古代藏区,以地名命名寺院,和以寺院名、王朝名命名地名的情况都曾多次出现,比如说象雄、吐蕃、古格、拉达克,都既是王朝名也是地域名。所以,很难断定甘孜是先有地名还是先有寺院名。

阿坝州的名称目前尚无定论,因为阿坝州的地理位置离四川盆地较近,中原王朝历史上曾在此设郡。

战国时,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西汉则设置了汶山郡。据说,唐朝时吐蕃王朝向东扩张,松赞干布曾迁民于松州(今松潘)以南地区,并在此繁衍生息。迁来的藏民自称为“阿里娃”,在绵长的历史年代中,逐渐变音为“阿坝”



藏地读行0白发布衣


川者,江河也。四川有四条江: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然而四川其实并非得名于四条江,而是源自历史。



这一切要从宋太祖灭后蜀说起。

话说乾德二年即元始964年,宋太祖派兵征伐了那个曾写出中华第一幅对联,又写出“尔俸尔禄,民脂民膏”的名言,还拥有国色天香的花蕊夫人却又爱金夜壶的后蜀国君孟昶。

乾德三年即元始965年,宋太祖于蜀地置西川路。

早在唐肃宗至德二年即元始757年,蜀地就被分为剑南东道(川)、剑南西道(川)。这里的川应当指的是平原、高原、丘陵。



开宝六年即元始973年,从西川路析出峡路。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即元始981年,西川路与峡路合并为川峡路。川是平原、峡是山峡。此后四川习惯称呼为川峡两路。

宋真宗咸平四年即元始1001年,川西路分为益州路、利州路。峡路分为夔州路和梓州路。


宋仁宗嘉佑四年即元始1059年,益州路改为成都府路。后统称此四地为川峡四路,简称川四,即为四川也。

东川(川东)夔州(驻奉节县)路。

西川(川西)益州(驻成都市)路。

南川(川南)梓州(驻三台县)路。

北川(川北)利州(驻广元市)路。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廿三年即元始1286年,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即为今日四川省得名之始。



四川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国色如星,易守难攻,号为“天府之国”,令人心驰神往。


福垊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人关于四川的来历,一般会告诉你,是因为四川有四条江的缘故,然而这是一个不缺少江的地方,这是一个因汶川、北川、青川的"川"而在2008年5月12日震惊了世界的地方,可是为什么不叫五川、六川?四川只有四条江吗?


问题还是出在这个"川"字上,川其实不单指江河,它还是州或平川的意思!如"八百里秦川"。既然为省名,那就得到行政区划上寻找答案!

 四川,秦代置蜀郡。汉属益州。汉末三国时为蜀国地。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

北宋灭蜀后,在公元1001年,赵恒一纸诏书,在当时的益(成都)、梓(三台)、利(汉中)州三州之外,加了一个夔州(奉节),于是,这一区域开始被称为"川峡四路"。其实就是四个行政区域,但有了这四个"川"之后,一直要到距宋真宗的这一决定大约110年后,那个创造了"瘦金体"、遭受"靖康之耻"的宋徽宗赵佶才在一份诏书里,把这四州正式简称作了"四川"。从此,四川这个称谓就一直沿用至今。


两宋时期,地方实行三级行政区划管理,路是一级行政区,下面还有州、府、军、监的二级和县(三级)行政区。川峡四路分设“成都益州、广元利州(后迁汉中)、三台梓州(后迁泸州)、奉节夔州”四路首府。如果路不好理解,你可以把䕫州叫东川、益州叫西川、利州叫北川、梓州叫南川。这不就是四川!


手机用户4142248477七王


四川,有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四川本指境内的四条大河~~长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合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自此问世❕


(元朝的行省制度)

明朝设置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期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政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定省会为成都市❕
(建国初期的四川4个行政署)


四都火鸡


有一种说法是,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合称“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还有一种说法,“川”即“大河”的意思,四川,顾名思义,是“四条大河流经之地”。这个说法,仿佛有几分道理。因为,现今四川省境内正好有四条自北向南流向的河流: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


▎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

▎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蜀的国号其实是“汉”,刘备自称汉家正统,不会别作他号,称“蜀”是后人为区别“汉”而叫“蜀汉”,后来就简单地叫“蜀”了。西川是古蜀国所在,现在发掘出来的三星堆文化就是古蜀国的文物。


壮士你裤子掉了


我是四川人,对四川简单的说 ̄下吧!

四川是云,贵,川,三省相连,山水一体的血脉相连。

四川是 ̄个盆地,四面高山,中间是个平原(成都平原),形成聚宝盆。

四川主要是由几个川组成的,分别是汶川,青川,沐川,北川,金川……等,顾名思义称为四川。

四川青山绿水,矿产资源丰富,长期地质灾害(汶川大地震,茂县山体垮塌事件……等)。

四川人口多(1亿左右),民族多,地质宽大,主要以江河为主(长江),农副产品丰富,不择土壤环境,什么农作物都可种植(玉米,土豆,高粱,红署,黄豆,碗豆,麦子,稻谷……等),是国家重视的自然保护区。





董永根


楼上各位,你们的四川地图错了。这才是真正的四川地图



古代四川境内为蜀国(国都今成都附近),苴国(国都今广元朝天区附近),巴国(国都今重庆渝中区附近)。后秦灭巴蜀,设蜀郡巴郡,唐宋有了川峡四路的概念,后元朝废除郡县制开始实行行省制,成立四川省。民国抗战时,析重庆为陪都,建国后,重庆为直辖市(这个时候全国有十几个直辖市,和现在的直辖市不可同日而语),1956年除京津沪外,其他所有直辖市全部撤销,重庆并入四川省,1997年,四川省析重庆副省级市,万县地级市,黔江地区,涪陵地区成立新重庆直辖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