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久中國:資本賦能,營造產業園區複合生態!

东久中国:资本赋能,营造产业园区复合生态!

這兩年

生態,這個原本屬於自然科學的概念,在各大產業園區的宣傳和實踐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其最重要的驅動力量,是企業成長和發展邏輯的變革。據海外媒體的報道:生物學,正成為企管商科的熱門學科。而這一現象的背後,是企業家和CEO們對於企業和產業”生態”的日益重視。

構建自身生態體系,或融入更大的生態系統,對企業來說,不僅是成長和發展的”技術”手段,甚至已成為關乎生死存亡的戰略命題。

也因此,作為企業&產業的載體和”容器”,產業園區要取得可持續的成功,自然要響應企業&產業發展的時代需要,除了空間+服務+資源的聚合,如何營造更好的生態體系,已成為各大園區和產業空間運營商的經營重心。

……

那麼何為園區”生態”?

瑞先生認為園區生態起碼應該包含三個層面的內容:

首先是環境生態:

綠色+低碳+環保+環境友好……這在全世界和幾乎整個人類工作生活中,都是一個主流和顯著的趨勢。

從硅谷到深圳,新產業的崛起不僅帶來了全新的經濟形態和產業格局,也一再表明了良好的自然和生態環境,不僅能愉悅身心,也更能激發創造力。

其次是產業生態:

企業不是一個個體,而是產業鏈條的一部分,也是各種要素資源的聚合體,企業需要的不僅是一個辦公或商務空間,而是產業鏈和價值鏈的鏈接,以及科研、技術、人才、資本、市場等創新要素的聚合和互動。

園區和產城的產業生態體系的營造,不僅關係到園區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對進駐企業也意義重大。

再者是社會生態:

企業公民意識的崛起,以及產城融合的持續進化,企業不是獨立王國,而是整個社會生態的一部分,企業對社會的發展和改良,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企業融入社會,體現在產業園區上,就是公共和開放空間越來越大,園區的社會化互動越來越頻繁。無論美國亞馬遜和臉書的新總部,還是國內如火如荼的產城融合進程,企業和產業園區的”社區化”,方興未艾。

因此從”生態”的角度去評價一個園區好壞優劣的標準,其實非常清晰:

優越的自然環境+高效的要素協同+環境和城市的協調和共生

……

當然,對於”生態”的認知和表達各有側重,在具體的園區生態營造和實踐中,環境、空間、服務、平臺、資源、聯合……各產業園區發展&運營商也是各顯神通。

日前,瑞先生出席東久創新科技園”城市進階·生態創新”論壇,除了業界對話和交流,對東久以”資本賦能”為驅動的生態模型,以及從空間環境到產服體系的多維生態也有更深刻的體會:

資本賦能&全球生態:

東久中國是全球領先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華平投資集團(美)旗下的產業基礎設施&綜合平臺提供商。

華平全球投資規模超680億美元,1994年進入中國,投資了58同城、神州租車、紅星美凱龍等知名企業。而2014年創立的東久中國,目前國內持有和運營的產業基礎設施(物業)面積超過200萬平米。

從股權投資,到園區運營,華平和東久聯合構建起1+1+X的獨具特色的產業服務體系。除了強大的資本和投資實力,為企業的成長助力,依託華平的全球投資網絡和龐大產業陣營,企業也可更高效更大範圍的對接合作資源並融入全球產業和生態鏈。

東進橋頭&產城生態:

東久中國落子深圳的首個產業園區---東久創新科技園位於深圳東進橋頭堡的李朗科創區,與南面的筍崗&紅嶺金融商圈、西面的坂田科技城、北面的寶龍科技城、國際大學園共同構成深圳東進戰略的產業脊柱。

作為產業東進的橋頭堡和科創重心,李朗片區集中了東久、聯創、中海信、康利城等上數十個大型企業總部和科技園區,正在形成一個以”四新產業”為主的產業新城。

這一片區還有眾多舊改項目已經啟動,包括央企華潤集團等紛紛入駐。預計片區內將有180萬平方米的舊改體量。千億舊改,產城的融合和聯動,區域發展前景和資產價值進階,自然不難想象。

森林城市&空間生態:

面積約22萬㎡的超低密度東久創新科技園,容積率僅2.5,綠化率高達38%,幾乎每個樓層都擁有360度春意盎然的園林景觀。

綠樹林蔭,鳥語花香,在深圳城市核心區,內部生態環境如此優越,實屬難得。

东久中国:资本赋能,营造产业园区复合生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