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麟”西瓜的“合作社+農戶+市場”模式

“玉麟”西瓜的“合作社+農戶+市場”模式

說起溫嶺的農特產,不得不提“玉麟”西瓜。其果實外觀漂亮,瓜型適中,果皮薄,口感鬆脆,瓤紅多汁,深受消費者的青睞,併成為人們饋贈親朋好友的時尚禮品。

作為溫嶺本地的主要經濟作物,“玉麟”西瓜不僅是溫嶺市農產品的一張“金名片”,也讓溫嶺成為優品西瓜的搖籃。

十幾年來,“玉麟”西瓜以專業合作社為載體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的新模式,在全國大地都播下了“玉麟”品牌的種子。

千百次試驗摸索

只為培育良種

溫嶺市蔬菜管理辦公室主任、農業推廣研究員林燚,是“玉麟”西瓜品牌最核心的技術支持者。

“上世紀80年代,溫嶺西瓜多種植于山區,存在著產量低、病種多的致命缺點,瓜農深受其害。”浙江農林大學種子學出身的林燚身負重任,自學蔬菜學,撲進瓜田。

林燚發現,西瓜的開花期正趕上江南的梅雨季節,怕水的西瓜根往往在這關鍵的時期由於積水而腐爛,雪上加霜的是,每年種植還會患上枯萎病這種西瓜“癌症”,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經歷種種兇險存活下來的西瓜卻由於品種差,甜度低,也難打開市場。

探明原因後,林燚開始著手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一方面開始嘗試引入外省良種瓜培育,另一方面拓展種植地區,憑藉西瓜單年生草本作物的屬性破格地將種植地拓開到了原本只允許種植水稻糧食的稻田,並配合在橘園裡套種。”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林燚的牽頭下,團隊終於培育出了新澄一號(澄海一號)、金紅寶、冠龍西瓜等品種,使當時溫嶺全市的西瓜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萬畝。但由於露地栽培會在生長季易受惡劣氣候影響,產量效益不高,所以種植面積逐年減少。

1989年年末,溫嶺東片農場的職工陳恩林從新疆帶回了“早佳8424”這一西瓜品種。其瓜型適中、皮薄、質脆甜、糖度遞度小,林燚下定決心要在溫嶺培育出這種優質品種,但該品種易裂瓜的缺點無疑更加增加了培育難度。

為了避開6月的梅雨季,她不斷嘗試,多次調整播種時間,並改露地栽培為大棚(三膜覆蓋)栽培,在經過多次種植密度調整、肥料品牌更換等大量實驗後,多膜覆蓋、全程避雨的“西瓜長季節栽培技術”終於成熟。

特色品牌推廣

“玉麟”走出致富路

從一個改良品種,到如今享譽全國的優質西瓜品牌,從1998年的1萬餘畝產量,到現在的7.91萬畝的高峰產量,“玉麟”西瓜走過了漫長的品牌成長之路。

在這個過程中,大批西瓜營銷戶湧現。其中,西瓜營銷戶羅春富率先於1996年將箬橫鎮盤馬塘一帶生產的西瓜貼上“玉麒麟”的商標,並打入杭州市場。

1999年,箬橫鎮政府抓住有利時機在國家工商局註冊了“玉麟牌”商標,從此“玉麟”牌西瓜正式登上舞臺。

2004年,溫嶺市箬橫西瓜合作社(於2008年更名為溫嶺市玉麟果蔬專業合作社)的獨立法人彭友達接手購入了政府的“玉麟”商標,經營起了品牌概念。

合作社嚴格執行“統一種植、統一質檢、統一包裝、統一銷售”和“無機磷、無激素、無生瓜、無殘留、無注糖”的質量技術標準,這確保了“玉麟”品牌的品質,也使玉麟西瓜在各大中城市的上市價能比其它品牌的西瓜高出1元至2.6元/千克。

合作社扮演著農戶身後堅強後盾的角色,在技術支持、品質控制、營銷指導等各方面為社員們提供幫助。

在擁有優勢良種、品牌知名度的基礎上,彭友達帶領著台州瓜農走出浙江,在林燚提供的技術支持下,根據不同地區的種瓜條件對溫嶺本土適用的“西瓜長季節栽培技術”做出適當微調,把“玉麟”種子撒向了全國各地,甚至走出國門,在越南、緬甸等國大獲成功。

這些年彭友達還摸索出利用緯度差異進行反季節種植西瓜的新路子,總結出一套“追著太陽種西瓜”的理論。這套理論延長了西瓜的生產銷售季節,實現了西瓜全年供應。冬天南瓜北調,夏天北瓜南調,解決了瓜農的後顧之憂。

到2017年底,合作社已有社員700多戶,帶領了17000多戶農民從事大棚西瓜產業,為溫嶺的“大棚西瓜之鄉”榮譽做出了卓越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