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法學辯論“能否遲交作業”走紅

师生法学辩论“能否迟交作业”走红

馬寅翔副教授在給大二學生上刑法學的相關課程

师生法学辩论“能否迟交作业”走红

“如果你能找一兩個角度,論證你遲交作業的合理性,我就接受你的作業。”近日,華東政法大學一同學因故未及時上交作業,寫文論證“遲交作業的合理性”,沒想到其授課老師——法律學院副教授馬寅翔寫了一篇《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來回應許同學,師生之間一來一回的精彩“辯論”走紅網絡。最終,馬寅翔老師接受了這份遲交的作業,他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之所以如此“回覆”,是希望學生能夠理解規則意識,將所學法律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學生錯過交作業時間

想請老師“共擔風險”

許同學在華東政法大學讀大二,今年是她第一次選修馬寅翔老師的刑法案例課。許同學告訴北青報記者,馬老師的課安排在15日晚上,連著四節。馬老師在第一節課開始時說課間交作業,“我開始以為老師會在某個課間再說一次,然後大家統一上交”。

沒想到,接下來的幾個課間,馬老師都沒提到交作業的事。下課後,許同學和其他同學一起離開,“我想著可能下次課再交”。許同學說,直到和其他同學討論下次作業時,她才知道原來在她去衛生間的一個課間,其他同學都已經上交了作業。

據許同學介紹,馬老師刑法案例課成績是由幾次平時作業的平均分產生,因此,一次不交作業會影響到最後的成績。發現只有自己沒交作業後,18日,許同學在課程群裡詢問馬老師能否遲交,馬老師回覆因為已經多次提醒所以無法遲交。許同學解釋:“我們對課間交作業這個表述存在分歧,針對這樣的重大誤解,可不可以共同承擔風險?”

學生寫論文論證“合理性”

老師以法學專業知識回覆

在許同學提出“風險共擔”後,馬寅翔在微信群中回覆:“全班192名同學,獨獨你要誤解我,從發生概率來看,顯系過於異常,屬於異常介入因素,足以排除你遲交作業的合理性,所以,讓我背這個大鍋,‘臣妾做不到啊’。”不過馬寅翔隨後提到,如果許同學能夠找角度論證自己遲交的合理性,他就接受許同學的作業。

許同學告訴北青報記者,因為這份作業自己確實用心寫了,只是因為去了一趟衛生間就交不了,“有點心疼,想再垂死掙扎一下”。為了寫好這篇文章,許同學也詢問了其他同學,大家給她提供了不少角度,最後她用三個多小時寫完了這篇《論遲交作業之合理性》。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許同學從民法、刑法等多個角度論述自己遲交作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並提交多個證據,找到多位同學幫她作證。當晚10點左右,馬寅翔老師在群中回覆一篇《關於“遲交作業案”的歸入法分析》,用刑法中歸入分析法論證補交行為是否具有合理性以及能否接受許同學的作業,並在最後得出結論,“就補交作業行為而言,在客觀上不具有形式合理性,但在實質上並不違背公平原則,因此,該份作業補交視為有效,本次成績不受任何影響”。

網友評論“事雖小,理不輕”

師生就遲交作業的精彩爭論很快走紅網絡,網友們紛紛為這生動的法學課堂點贊。有網友評論:“非常好,這才是最合理的教育方式和思考方式”。還有網友評論:“事雖小,理不輕,作為法科學生,對規則應抱有足夠的敬意。”

許同學告訴北青報記者,看到馬老師回覆自己時特別緊張,“手都是抖的”。因為馬寅翔回覆的前半部分論證的都是遲交作業不具有形式合理性,“像中學查成績似的,不知道結果會怎樣”。當發現馬老師不僅接受了自己的作業,並且不扣任何評分,許同學覺得特別驚喜,也被馬老師的用心打動。

對話

馬寅翔:出難題是考驗 給回覆是尊重

執教四年來,馬寅翔說自己的教學理念就是師生間平等對話。這次許同學面對老師拋出的難題,不僅沒退縮反而認真地從專業角度作出論證,作為老師,他有責任給同學做出回覆,同時也希望通過這個例子,提高學生的規則意識,學會把法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

北青報:為什麼會想讓學生找角度論證遲交作業的合理性?

馬寅翔:這個同學不是說一開始沒寫,後來想補寫一個交上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肯定不符合要求。但這個同學之前也說她已經寫完了作業並且帶到教室,只是因為疏忽沒有交,我想這也是情有可原,就想給她一個機會讓她為自己晚交作業提出一些正當理由,也能考察她是不是能把所學內容運用到為自己辯護上。

北青報:有想過這位同學會這麼回覆嗎?

馬寅翔:我一開始設想過會有兩種結果。第一就是我把問題拋出來之後學生可能覺得自己不佔理,也就自動放棄了。但這個同學韌性還比較強,我拋出一個難題後她還是接招了,只是我沒想到她會寫得這麼長。

北青報:為什麼會用法學的方式再回復這位同學?

馬寅翔:因為她當時也是發在有三百多個同學的大群裡,而且寫得很長,我覺得這個事處理不妥當的話可能會產生很負面的影響。思考之後,我覺得不如用我上課講過的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則來解釋這個問題,也是以這種方式把法律知識活學活用到生活中。當然出發點還是為了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最後也做出了對學生有利的處理,現在看來絕大多數也都能表示理解。

北青報:有人認為補交作業這麼一個小事,雙方是不是有必要寫這麼長的文章來論述?

馬寅翔:我覺得這是我們教學過程中一個常見的過程,老師也是希望用這種方式考查學生對某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老師回應學生也是出於尊重學生。許同學的文章寫得很長,而且從形式上來看還是比較專業,這種情況下如果簡單一兩句話打發她,是對學生的不尊重,也沒辦法讓其他同學理解我為什麼又接受了她的作業。

北青報:除了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嗎?

馬寅翔:除了考查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我覺得這樣回覆也是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我在回覆中也明確指出了,這個同學沒有注重對提交時間這樣一個規則的遵守,哪怕你寫得再好,但是沒有按時提交,從程序、行為規則來說也是一種違背。本身我們就是教授法學的,而法治的核心就是規則之制,這樣也能讓學生明白,規則是如何在我們生活中得到貫徹,以及如何利用規則爭取自己的合法權益。我覺得這比在課堂上講那些離學生很遠的案例效果要好。

北青報: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還會堅持這樣的做法嗎?

馬寅翔:我一直堅持老師和學生之間應該是平等對話的,但是具體形式的話可能不一定會採取這種文字化的表達。我的教學理念就是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就出現的爭議問題做一些平等的對話,以期合理地解決。

北青報:在與學生的溝通中出現了一些網絡流行語,是有意這麼做的嗎?

馬寅翔:現在很多大一、大二的學生都接近00後了,他們的生活本身也比較娛樂化,如果用我當學生時候老師那套教學方法來教現在的學生,效果可能不是那麼好。因此,我就想找到和學生之間的共同語言,後來我發現引入一些網絡流行語,是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是可以把原先比較枯燥的知識用有趣一些的方式傳授給他們。這次回覆之前,也專門選了一首歌發給學生,前面嚴肅的論證過後,我也加了分割線寫了一些相對抒情的內容。(記者 李濤 實習生 張月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