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九子奪嫡”雍正勝出,為何獨獨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

用戶68056351


禮遇有加談不上,因為雍正皇帝胤禛登基後第二年,廢太子胤礽就病死在紫禁城鹹安宮,享年51歲。唯一能體現出雍正帝有所禮遇的,就是死後被追封為和碩理親王,家小被雍正安頓。

太子胤礽是赫舍里氏所生,深得康熙皇帝玄燁看重,從小細心教導,一度寄予厚望,投入很大精力,平心而論康熙待這個兒子很不錯,傾注了大量個人的情感。然而,胤礽可能由於奪嫡緊張,屢次犯忌,在康熙晚年兩度被廢,失去了翻身的可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之後,胤礽徹底被廢黜,從此幽禁於鹹安宮,直到死去,可謂是以悲慘的局面收場。

實際上,胤禛一度還是太子集團的骨幹,胤礽被廢,他才有了機會。康熙六十一年,玄燁病逝於暢春園之前,曾有讓雍正善待兄弟的遺言。康熙去世後,雍正先後封胤礽的大兒子弘晳為郡王和多羅理郡王,表示對哥哥後代的禮遇。

除此之外,為了施布恩德,又冊弘晳的母親為理親王側妃,由其子細心贍養,胤礽的其餘妾室隨個人意願擇定居所豐其衣食,以終餘年,不至於生活悽慘,眾人感恩戴德。胤礽去世之後,雍正帝還親自前往五龍亭弔唁,哭奠哥哥胤礽。我們不管他是真傷心也好,作秀也罷,從這個角度看,雍正也算是對待胤礽家小人等不薄,至少衣食和待遇不錯,讓他們能夠安享生活。

胤礽其實算是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的犧牲品,也沒犯什麼大錯。其實,從雍正皇帝個人情感上來說,更忌恨老八胤祀集團,因此他們最終的結局都很慘淡,成為雍正朝堂上的又一犧牲品。

宮廷鬥爭刀光劍影,稍有不慎,萬劫不復。在殘酷的情形下,如屢薄冰,雍正帝更加討厭與自己爭奪的老八。對於沒有威脅的胤礽集團,反而優容一些了。


歷史圖文志


我們先來看下九子奪嫡:

九子奪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兒子們爭奪皇位的歷史事件。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分為二派參與了皇位的爭奪。

一派以太子為首,主要成員皇三子、皇四子、皇十三子,背後勢力是索黨。

一派以皇長子為首,主要成員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背後勢力是明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病故於暢春園,康熙近臣步軍統領隆科多宣佈康熙遺囑宣胤禛繼承皇位,九子奪嫡以雍正取勝告終。

在此過程中如沒有十三皇子的軍事輔佐,雍正王朝怕是不會存在。即使康熙傳位給雍正,也未必不會被八爺黨給顛覆政權。所以雍正皇帝繼位後,胤祥順理成章成為雍正最為信賴的人。

從十三皇子自雍正上位後的履歷中可見一般:

1722年,雍正繼位,胤祥被封為和碩怡親王,又出任議政大臣,處理重要政務。

1723年命總理戶部,自此全力治理國家。

1725年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

1729年因準噶爾部竄擾邊陲,命其辦理西北兩路軍機,敘協贊功待詔增儀仗一倍。

因胤祥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甚大,遂得世襲罔替的許可,為清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

1730年6月18日去世,時年45歲。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另賜有匾額"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諡前。

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

在雍正為愛弟所作的一篇最情真意切的祭文裡也寫道:

憶昔幼齡,趨侍庭闈,晨夕聚處。比長,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學,日事討論。

太子作為二哥,自小照顧胤禛。作為太子黨一員胤禛最初的想法,就是要輔佐太子繼位,給未來的皇帝當忠臣。太子也很倚仗胤禛,有事都讓胤禛辦。第二次被廢無望覬覦皇位後,明裡暗裡暗助當時的四阿哥打壓八爺黨。

雍正上位後面對被圈禁的胤礽,只能執行康熙生前對胤礽的處理辦法,繼續圈禁。否則以何名義放出?放出後,如何相待?朱元璋去安豐救小明王的慘痛教訓會否重演!

對胤礽及其子女們,雍正可說仁義盡至:

首先繼位僅一個月,封胤礽的兒子弘晳為親王,成為同輩中爵位最高者,弘晳亦於奏摺中稱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帝為“皇父”,其他的幾個兒子也封了輔國公之類的爵位, 女兒都封了郡主縣主。

胤礽死後被雍正追封為和碩理親王,還親往五龍亭哭奠。出殯時還派領侍衛內大臣各一員、散秩大臣各二員、侍衛各五十員前去,可以說這種待遇僅次於天子下葬,可謂皇恩浩蕩。

對立派八爺黨的人雍正穩定權力後逐加清算,

老八、老九被雍正帝削除宗籍,八阿哥胤禩改名

為阿其那、九阿哥胤塘為塞思黑,圈于禁所莫名病死,二人家屬流放寧古塔及伊利,最後家破人亡。老十四被圈禁,直到雍正駕崩都未被釋放。雍正沒有難為老十,一直活到乾隆六年病死。

綜上可說題主說法並不嚴謹,雍正繼位後,胤祥才是最受禮遇一位。對前太子胤礽禮遇有加,僅是除胤祥外相對待其他阿哥而言的。


美麗青春您真痘


題主這麼說可就錯了。在雍正朝,最受雍正皇帝寵信禮遇的是十三阿哥胤祥。而不是廢太子胤礽。在歷史上,有三位阿哥在康熙朝被圈禁,分別是皇長子胤褆、廢太子胤礽、還有就是十三阿哥胤祥。



這三位阿哥,都活到了雍正朝,但是唯有十三阿哥最受雍正信任。 為什麼呢?

因為對於雍正來講,十三阿哥才是能給自己當幫手的。後期十三阿哥也擺正了自己的身份,甘當一位任勞任怨的臣子,甚至是活活被累死的。

而且從源頭上來講,雍正之所以能當上皇帝,還是要多虧十三阿哥胤祥冒險搶在八爺黨前面接管了豐臺大營。而之所以能順利接管了豐臺大營的軍權,靠的還是十三阿哥胤祥當年帶兵立下的威信。所以可以說沒有十三阿哥胤祥,就沒有雍正的皇位。故此,雍正對十三阿哥胤祥最為禮遇,以至於封了鐵帽子王還不算,甚至讓後期的允祥(也就是胤祥,為避諱皇帝,改為允祥)把名字改回去了。



除了十三阿哥以外,之後就是廢太子胤礽了。雖然在雍正繼位以後,廢太子胤礽仍然被囚禁在鹹安宮。但是對於胤礽的子女們,雍正可是不吝封賞。

首先是在繼位一個多月後,廢太子胤礽的兒子弘晳就被封為多羅理郡王。在之後廢太子胤礽的幾個女兒也都封了郡主縣主。其他的幾個兒子也封了輔國公之類的爵位。而且廢太子胤礽在雍正繼位第二年死去後,得以以和碩親王的禮儀下葬,雍正還親往哭祭。可以說是備極哀榮了。

那與十三阿哥胤祥想比,廢太子胤礽對於雍正有什麼價值,值得他去這麼做呢?

其實最大的價值就是廢太子在康熙朝庇護了還是四阿哥的雍正。並且在自身被廢,無望覬覦皇位後,明裡暗裡的替彼時的四阿哥,後來的雍正,打壓了八爺黨。

要知道,在太子還是儲君的時候,四阿哥還只是太子黨的一員,並沒有很大的希望能登上皇位。且廢太子胤礽多次監國,教給了四阿哥不少東西。雖然礙於康熙的命令不敢放了廢太子胤礽,但是雍正還是知恩圖報的,對於胤礽的子女照顧有加。

所以,雍正對於廢太子胤礽是出於兄弟之情的正常關心,與對老十三的那種信任還是差一點的。


王斌兔斯基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啊!簡單一句話就是對他的這位二哥特別感恩!

雍正勝出最終奪得皇位,這客觀原因也得感謝他的這位二哥被廢掉,他才有爭奪皇位的機會!當然這只是片面的!其主要原因還得是,當皇二子胤礽得勢的時候,雍正站隊是站在他這邊的,雍正從小是在他二哥的關愛下成長起來的,之後也一直把這個二哥當做楷模,當做最親的人,一直受到二哥的照顧,所以順理成章的一直幫助這個皇太子爭權奪勢,隨著事態的發展,這位當了33年的太子,是立了廢,廢了再立,之後再廢,這樣的折騰好多回,最後沉不住氣,準備政變爭取皇位,在他舅舅索額圖的支持下,打算取得皇位,可惜他太小看他的這幫兄弟和他父親了,最終兵敗!

而他的這位四弟,從小看著長大的四弟,見他大勢已去自然自己靠自己,憑藉自己的能力去搶奪皇位,但是這位玩了這麼多年的兄弟,他怎麼能不動感情,都說雍正特別狠,但是這都是對那些當時的政敵,無論是誰到了一定高度,肯定對當初的對立者進行打擊,這裡就包括康熙的第八子,第九子,第十子,第十四子,全都未能倖免。同時對於幫助過他的人也是禮遇有加,就拿皇十三子胤祥來說,一直跟他在一個戰線的好兄弟,在他登基以後對他那是好到了極點,大清朝第九個鐵帽子王,世代傳襲。

而對這個已經什麼都沒有了的二哥,他又怎麼可能趕盡殺絕呢!畢竟曾經都是有感情的!所以對於胤礽必須做到這樣!


可樂男孩


題主說的不嚴謹,胤祥才是最受禮遇的。康熙死後,有三位阿哥被囚禁:皇長子胤褆、廢太子胤礽、老十三胤祥。

這三人中,最受雍正信任和禮遇的就是老十三胤祥。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胤禛府上幕僚鄔思道評價老十三,十三爺是四爺黨,不是太子黨。十三爺只忠於胤禛,而不是太子。老十三是胤禛的鐵桿幫手。這句話雖然源自於電視劇,但是對胤祥和胤禛關係的描寫符合實際。

康熙一死,雍正就讓人拿著康熙的令牌放出圈禁多年的老十三,讓老十三去接管豐臺大營兵權。老十三也不負雍正期望,順利控制豐臺大營,並帶兵到暢春園給雍正護駕。八爺黨看見老十三帶兵出現的時候,才知道大勢已去。雍正這才順利繼位。


雍正繼位以後,封老十三為滿清第九位鐵帽子王。他死後配享太廟,雍正還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滿清獨一份不避諱皇帝名字的事例。

這麼高的榮譽,縱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僅此一人。所以,胤祥絕對是雍正所有兄弟中,和雍正關係最親迷,最受雍正信任和愛護的。

皇長子胤褆是最不受待見的,但是,也是這三位皇子中活的壽命最長的。


胤禔在康熙四十七年,因為魘咒太子胤礽,被康熙削爵囚禁。直至雍正十二年十一月,胤禔死在了囚禁之中。雍正雖然惱恨他不顧兄弟親情,魘鎮太子。但是,畢竟最後當皇帝的是他,而且,大哥對他也沒有任何威脅。所以,胤禛對大哥既不刁難,也不優待。總之,就是不聞不問。

太子胤礽前後兩次廢立,當了36年儲君。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太子再以罪被廢黜,被禁錮於鹹安宮。雍正繼位以後,依然將他囚禁在鹹安宮。雍正二年,廢太子胤礽病重而亡,終年51歲。



胤禛和太子從小關係不錯。太子作為胤禛的二哥,也是很照顧胤禛。所以,在太子第二次被廢之前,一直是太子黨。胤禛最初的想法,就是要輔佐太子繼位,給未來的皇帝當忠臣。太子也很倚仗胤禛,有事都讓胤禛辦。


可惜,康熙太能熬,太子又不爭氣。雍正剛好有機會,就自己競爭上崗,當了皇帝。

因為這層關係在,雍正繼位以後雖然沒有釋放廢太子胤礽。但是,對太子起居很照顧。胤礽死後,他還親自去哭祭。

胤礽在臨終前,也叮囑兒子,要忠於雍正皇帝。可見,兩人關係還算過的去。但是,胤礽的待遇肯定沒法跟胤祥比的。


勇戰王聊歷史


不是雍正帝單獨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畢竟廢太子胤礽是雍正帝曾經的半個主子,何況雍正帝那時也是太子一黨,後來見過一面也是非常尷尬。

雍正帝的脫穎而出絕不是偶然,太子胤礽被廢,自然雍親王與十三阿哥胤祥就脫離了太子胤礽的圈子自成一派,但是比較隱蔽。

雍正帝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封八阿哥胤禩為“廉親王”,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只不過是為了穩定朝局一種手段而已,並沒有給予八爺黨一定的實際權利。

九位王爺各自的下場

第一個回合是在熱河木蘭秋獮,太子胤礽被假手諭及淫亂失德被廢。

大阿哥胤禔因為做了豬一樣的愚蠢行為要代父屠殺太子胤礽被康熙帝交宗人府永遠禁錮開除宗籍。

那時候的四阿哥胤禛為雍親王與十三阿哥胤祥一直保舉太子胤礽,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雍親王胤禛與十三阿哥胤祥脫離了太子黨隊伍自立門戶,用以靜制動的方式觀望機會,等待出擊。

八阿哥胤禩、老九、老十、老十四阿哥胤禵等一干人在第一次廢太子中由於競爭“太子位”而被康熙列入黑名單,不甘心的八爺黨蠢蠢欲動。


九位王爺死的,都在看

待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大將軍王的時候,又點起希望之火,大肆製造矛盾,力爭奪取皇帝位置加大力氣創造條件積極反撲,因康熙駕崩而又與皇位失之交臂,還是不服。

最後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塘以整頓旗務為由發動宮廷政變被雍正帝削除宗籍,八阿哥胤禩改名為阿其那、九阿哥胤塘為塞思黑,圈禁死於禁所,阿其那,塞思黑家屬流放寧古塔及伊利,最後家破人亡。

老十阿哥,十四阿哥胤禵一直活到了乾隆年間。後來的乾隆帝都為他們恢復了宗籍,給予了一定的封號及對他們的後代給予照顧。

可惜了廢太子胤礽

胤礽被廢,標幟著胤礽太子生涯生計生計的徹底竣事,同時也是他從政之路的幻滅。今後之後,胤礽起頭了長達十三年的囚禁餬口,直到他生命的落幕。

雍正二年,前太子胤礽病逝於鹹安宮,雍正皇帝為了表達哀傷,親自前往五龍亭哭喪,胤礽死後,雍正按照親王禮儀,厚葬胤礽黃花山。

雍正帝按照理親王的待遇給予胤礽留下的幾十個家人照顧,在康熙四十七年以前,雍親王見了太子胤礽必須二跪六叩行半個君臣之理,如今見面,胤礽面對雍正長跪不起,真正的“此一時也彼一時乎”,此時此刻彼此之間不知在想著什麼?

過去的君臣,現在也是君臣,身份遍了,真正的人生無常!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歡迎網友一起互動、評論、留言!


日堯居k古史


作為曾經的太子黨成員,雍正對他的二哥還真談不上禮遇有加。事實上,雍正最信任的兄弟是三個人:十三、十六、十七阿哥。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𧘌被廢黜,此後便一直被圈禁。雍正繼位後也沒有將其釋放,而是繼續圈禁。雍正二年,囚禁了12年的廢太子胤礽病逝於紫禁城鹹安宮,終年51歲。


相傳,康熙帝病危時,召見了包括雍正在內的八名皇子。康熙在遺詔中立胤禛為嗣皇帝,胤礽的長子弘皙為親王,並且要求胤禛善待廢太子與皇長子胤褆。結果,雍正繼位後並沒有遵照康熙的遺詔封弘皙為親王,只是封他為郡王。並且將弘皙全家遷出京城,令其搬遷到京郊的鄭家莊居住。(現在的北京昌平)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雍正還是很忌憚胤礽和弘皙兩父子的。胤礽囚禁在皇宮內,弘皙被攆出北京城,名義上有自由,實際上被監視。他對胤礽父子,並不怎麼樣。

雍正真正禮遇有加的,是十三阿哥胤祥,其次是十六阿哥胤祿以及十七阿哥胤禮。

小說和電視劇中的十三阿哥,忠肝義膽,有俠王的風範。其實這都只是小說和電視劇的虛構罷了,至於暢春園調兵勤王,也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但是雍正對他的信任,這是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十三阿哥的鐵帽子親王頭銜,並不是雍正封的。雍正一朝,胤祥由光頭皇子(什麼爵位都沒有),直接連跳數級升為親王。胤祥死後,雍正非常的惋惜,指令後任的繼位人,不得降低怡親王一脈的待遇。乾隆四十七年,在確定八大鐵帽子王時,也就一併將怡親王也升格為鐵帽子王了。(乾隆四十七年之前,怡親王不是世襲罔替。)

僅次於十三阿哥胤祥,獲得雍正無比信任的是十六阿哥胤祿。史書上並沒有胤祿參與奪嫡的記載,但是雍正元年三月,也就是雍正剛繼位不到四個月,胤祿就被雍正下旨,過繼給莊親王博果鐸,承襲莊親王爵位。

不要小瞧了莊親王的爵位,這個親王頭銜也是八大鐵帽子王之一!康熙在位時,胤祿連郡王都不是。雍正卻給他連跳幾級,直接就封到了鐵帽子親王。胤祿的這個鐵帽子王雖然是過繼的,但畢竟是鐵帽子王,他比胤祥封王還要早一年多!

並且,雍正繼位的當天晚上,他擔心有皇子會造反,讓胤祿負責自己的警衛工作。他擔心別的皇子會造反,卻不擔心胤祿會造反。由此也說明,胤祿肯定也是雍正的黨羽之一,只是隱藏的很深。



(電視劇中的胤祿)

另外,還有十七阿哥胤禮也深得雍正信任。

雍正二年八月,雍正發上諭給宗人府:

著加怡親王俸銀一萬兩,果郡王著照親王給與俸銀俸米。

意思是說,十三阿哥胤祥獲封怡親王,並且享受親王雙俸待遇;十七阿哥封果郡王,享受親王的待遇。別的阿哥都可沒有這待遇,只有老十三和十七阿哥有這種加恩。

雍正六年,雍正封胤禮為親王。胤禮是雍正封的第三個親王,僅次於胤祥和胤祿。乾隆繼位後又再次下旨,恩准胤禮“永賜與親王雙俸”。也就是說胤禮一家,降爵位,但是待遇不降。哪怕以後降爵不是親王了,親王的待遇也仍然不變。(這個待遇也是僅次於鐵帽子王)

所以說,生的好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會站隊。十三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在康熙時期都是邊角料,不受重視。但因為支持雍正繼位,後來都獲得了禮遇有加的待遇。

兩個鐵帽子王,一個“永賜親王雙俸”。這在清朝是很罕見的現象。


Mer86


題主的說法是不準確的,雍正稱不上對廢太子胤礽禮遇有加,只能說一般。那我們來看看雍正繼位後是怎麼對待胤礽吧。康熙六十一年,康熙臨終前遺詔讓胤礽的兒子弘晳成為親王,並且要求雍正要好好的對待廢太子與皇長子胤褆。

雍正繼位後並沒有按照康熙的遺詔封弘晳為親王,而是封其為理郡王。雍正元年,雍正命弘晳帶著家眷到京郊鄭家莊居住。雍正二年十二月胤礽病逝於他的禁錮地鹹安宮。雍正追封他為理親王,諡號為密。

如果雍正真的對胤礽禮遇有加的話,那麼,他完全可以將胤礽直接放出來,也許有人會說,胤礽是康熙幽禁的,雍正不好違背康熙的意願將其釋放出來。但其實,如果把胤礽放出來,不正可以顯示雍正的恩典嘛。

另外,像十四阿哥胤禵被雍正給幽禁了,但到了乾隆繼位的時候,也是把他放出來了,所以所謂的違背康熙的想法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另外康熙遺詔說得很清楚,要讓弘晳為親王,而雍正卻只封個郡王。

這個時候,就沒想到要遵循康熙的意願了。還有,雍正還讓弘晳搬出京城,搬到京郊去,這個怎麼看,都算不上禮遇有加,只能說雍正對胤礽這一脈,也算可以,相比其他幾個人來說,還是好很多的。

那我們來說,雍正對康熙的哪幾個兒子禮遇有加呢?十三阿哥胤祥那是肯定的,他的名字之前為了避雍正名字的諱而改允祥,現在又重新改回成胤祥了。而且還封胤祥為世襲罔替怡親王,也就是俗稱的鐵帽子王。

要知道鐵帽子王一共才十二個,其中十個是親王,兩個是郡王,而且這十二個中間有八個是清初立下赫赫戰功的,只有四個是清朝中後期才封的。

還有十六阿哥胤祿,雍正元年,雍正命胤嗣莊親王爵,要知道,莊親王也是鐵帽子王。十七阿哥胤禮被封為果親王。康熙最小的兒子二十四阿哥胤秘被封為諴親王。另外二十阿哥胤禕,二十一阿哥胤禧,二十二阿哥胤祜,二十三阿哥胤祁被雍正封為貝勒。


歷史簡單說


允礽能立為太子,除了因為他是康熙皇后所生,是嫡子,還有其他原因。

一是,允礽立太子時,康熙是受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所命,雖然那時候是康熙十四年,康熙已經親政,但是孝莊太后的影響力仍然非常大。

二是,康熙的確對允礽非常喜愛,甚至康熙親自教小時候的允礽讀書學習,六歲就傅以後,允礽就被安排了幾個名氣非常大的理學名臣做老師,比如張廷玉的父親張英,平三藩時立了大功的李光地,還有大學士熊賜履。到了太子十三歲時,又給他找來曾經在博學鴻儒科拔得頭籌的湯斌做老師。通過這四個漢族大儒的安排,就可見康熙帝對允礽有多麼厚愛,寄託了多大的希望。

除此以外,康熙給允礽安排的名師還源源不斷地增加,耿介,魏象樞,達哈塔,陸隴,要麼是大儒,要麼是重臣。

這麼多人教太子,太子怎麼變壞了?因為索額圖啊。

索額圖是康熙帝皇后的叔父,是皇親國戚,又官至內閣大學士,位極人臣,但是此人因為跟明珠黨爭,積極拉攏太子,甚至教壞了太子。康熙帝曾經有上諭斥責索額圖的罪狀,說索額圖心懷不軌,教給太子讓太子宮所有御用之物全都換成黃色,太子日常行為和出行也都按照康熙的皇帝規格。說索額圖驕縱太子放肆。此上諭傳遍朝廷,直指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那麼,太子本人又是什麼樣的呢?他通滿漢文,騎射嫻熟,文采斐然,至少個人才能方面,在康熙眼裡,沒有什麼問題。他的問題在態度。

康熙親征葛爾丹時,太子隨侍行宮,面對戰局,卻沒有憂色,讓康熙很不爽。把太子遣返監國。康熙帝兩次親征葛爾丹,都是太子監國,可見對太子的信任。

可是,就是在處理完葛爾丹以後,康熙對太子的態度突然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先是因為御膳房和御茶坊的小臣隨意在太子宮行走,被人攻擊有不軌之心,後來又發現索額圖那些罪狀。

太子在康熙眼裡,從騎射嫻熟,文采斐然,突然就變成了一無是處。後來史學家認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康熙帝失教。太子一開始那些漢族的大儒老師們,在十年前左右,竟然先後死去的死去,治罪的治罪。身邊竟然不再又士大夫教導太子。

以至於康熙曾經說過下面一番話:“允礽不法祖宗,不遵朕訓,肆意虐眾,暴戾淫亂,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惡愈張,謬辱廷臣,專擅威權,鳩聚黨羽,窺伺朕躬起居注動作。”

這番話不可謂不重。後來皇十八子病重,康熙又嫌太子不友愛兄弟,也不來看視,狠狠地批評了允礽,結果允礽因此還發怒了。這讓康熙又想起了索額圖唆使他謀反的事。因此,康熙說,允礽不孝不義,祖宗打下的天下“斷不可付此人”。

但是,康熙廢了太子,又復立太子,在這一階段之前,雍正大體上是沒有奪嫡之心的,此一階段,所謂九子奪嫡的主要參與者是皇長子和皇八子。

所以,雍正跟太子在前期並無太大矛盾,也許激烈衝突,太子兩次廢立,一次因為皇長子的魘鎮,一次因為跟索額圖二子謀逆,背後搗鬼的自然少不了八爺黨,然而歸根結底,還是子不教父之過,康熙帝自太子成年之後,對之教導不足,太子不能自制,先後陷於明珠索額圖的黨爭,諸子奪嫡的鬥爭以及他本人的不思悔改。

雍正有奪嫡之心,一般認為是在太子第一次被廢之後。

此時朝中無太子,實力比較強的皇長子又被圈禁,人緣最好的皇八子又因為結黨和攻擊太子被廢為閒散旗人,太子之位的爭奪突然出現真空。

而且雍正的主要敵人不是廢太子,而是黨羽眾多的皇八子允禩。當時支持皇八子的,除了皇長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四子,還有佟國維,馬齊,阿靈阿,鄂倫岱,拔敘等滿清重臣。其勢力之大可見一斑。不過,皇八子這班人,因為在重立太子的過程中,結黨太過明顯,大部分被康熙給擼了。

很多史學家認為,雍正能奪得皇位,甚至有點坐收漁翁之利的意思。

有人說,雍正殺兄弟,心狠手辣。可是,雍正剛繼位的時候,幾個八爺黨的人,都受到了重用,特別是皇八子允禩,甚至封了親王、總理大臣,而奪嫡時支持八爺黨的大臣,雍正也不計前嫌,委以重用,對於廢太子這種毫無威脅的人,康熙又怎麼會對他下手呢?

至於八爺黨後來盡遭屠戮,主要還是因為他們自己作死。既然雍正已經繼承大統,皇位已定,這幫人還要興風作浪,這不是找死嗎?

雍正剛一即位,就封允礽的兒子為郡王,雍正八年又加封親王。可是八爺黨的幾個人,雍正一開始也沒虧待他們啊。

允礽死於雍正二年,允礽一脈,在雍正朝老老實實,沒有給雍正惹麻煩,雍正為什麼不對他們好?畢竟是親生兄弟,骨血子侄。


西堤君


九龍奪嫡四爺雍正勝出,十三爺最受雍正的禮遇。賜封鐵帽子王,世代承襲爵位。大家都知道十三爺對雍正忠心赤膽,兄弟感情深厚,雍正能在九龍奪嫡中勝出,十三爺的作用那是槓槓的。這份賞賜是擔得起的。



題主所說的雍正繼位後,對前太子胤礽禮遇有假,那是除十三爺以外,相較於對待其他阿哥所說。大阿哥是自己把自己坑進圈禁懲處的,還是康熙爺在位時的決定。當年就是嫉妒二阿哥做了蠢事意圖傷害太子,身為太子黨的四爺自然跟大阿哥不是一路人。所以雍正繼位後對大阿哥能有什麼好呢?任其在圈禁中自生自滅。

八爺黨的老八老九老十還有老十四,在雍正穩定權力後逐加清算,老八老九各得外號阿其那和賽斯黑,被奪爵位,而後又莫名病死。老十四被圈禁,直到雍正駕崩都未被釋放。只有老十,或許老八老九都已死,雍正也沒有難為他。一直活到乾隆六年病死。

太子胤礽,在二次被廢后被康熙爺圈禁,雍正繼位後雖沒釋放處出來。但在其死後追封和碩理親王。其子在雍正六年五月,晉理郡王弘晳為和碩理親王,成為同輩中爵位最高者。 雍正帝十分關心弘晳,弘晳亦於奏摺中稱呼本是叔父的雍正皇帝為“皇父”,但他並未被委派一些重要任務,其間多參與一些禮儀性的活動,譬如雍正九年,雍正的元配孝敬憲皇后烏喇那拉氏去世,弘晳即出任使節贊冊寶。



總的來說,雍正在太子被廢前是太子黨成員,多少得到太子的照顧,太子二次被廢也沒怎麼牽連到雍正。雍正繼位後,太子早已構不成威脅,所以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按照康熙遺命,終身圈禁,但在生活上還是給予照顧。在其死後,雍正還親往哭祭。也算對得起這位二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