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三小間”滲漏的防治

住宅工程中,室內“三小間”(廁所間、洗涮間、廚房間)滲漏問題一直是未能徹底根除的質量常見問題。“三小間”的滲漏會導致室外飾面磚的脫落,水泥飾面泛鹼,室內牆面及下層頂棚潮溼,塗料黴變、起皮,甚至出現滴水現象,嚴重影響住戶的使用,同時也給居住環境造成汙染。


住宅“三小間”滲漏的防治
住宅“三小間”滲漏的防治​​

1.現象

滲漏部位主要集中在牆體與地面的相接處、浴盆上口與牆體接觸處、地漏周圍、衛生潔具的排水管和穿過地面的管道周圍。另外,還有一些沿混凝土板不規則的滲漏。

2.原因分析

(1)地面泛水坡度不夠,甚至倒泛水,導致室內有水不能迅速排除,而沿牆體底部空隙滲出。

(2)浴盆上口與牆體接觸處是經常存水的部位,如果內牆抹灰質量差或鑲貼的面磚勾縫不嚴,水就會沿牆體的空隙和毛細孔滲出。

(3)地漏、衛生潔具的排水管及穿過地面的管道周圍混凝土澆築前,未認真將基層清理乾淨,降低了新澆混凝土與原混凝土板的粘結力,導致水沿施工縫滲漏。


(4)穿過地面的塑料排水管未設伸縮節,採暖管未設套管,由於溫差變形,造成管子與其周圍已灌實的混凝土產生相對位移,形成縫隙,水通過縫隙沿管道滲入下層房間。

(5)混凝土板澆築時漏振、欠振,造成混凝土板不密實。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規定的拆模強度就拆除模板,或在其上放置重物和猛烈振動,使混凝土板產生裂縫,施工時又未認真處理,造成水沿混凝土內蜂窩或裂縫滲出。

(6)地漏安裝過高,造成地面積水。大便器排水管高度過低,大便器出口插入排水管的深度不夠,造成水從連接處漏出。如果防水處理不當,水就會沿管道周圍或混凝土板內的蜂窩、裂縫及牆縫滲出。

3.防治措施

(1)在“三小間”周邊應砌築牆體的位置,與混凝土板同時澆築高度120mm、厚度與該處牆體等厚的混凝土防水增強層,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20。地面施工以前,先按設計要求找好泛水坡度,拉線做標高控制點,然後,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內牆抹灰前應認真清理、溼潤牆面。在浴盆口上200mm處至地面,全部用1∶2.5水泥砂漿打底,浴盆口下牆面用1∶1水泥砂漿壓光。為防止水沿牆面流入浴盆下造成地面積水,浴盆下地面除採取上述做法以外,還應進行找坡,使水流向浴盆排水管一側,並通過浴盆排水檢修門流入地漏。內牆鑲貼飾面磚時,應認真勾縫,確保水不沿磚縫滲入牆體。

(3)在澆築地漏、衛生潔具排水管周圍及穿過混凝土板和管道周圍的混凝土以前,應鑿除洞口周邊鬆散的石子,並用清水沖洗乾淨,用鐵絲將吊模固定牢固,同時封堵嚴密,然後鋪抹1∶1水泥砂漿,再澆築比地板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細石混凝土;最後進行覆蓋養護,待混凝土乾燥後,再做塗膜防水層,並在塗膜防水層上撒碎石屑,以利於後期與抹灰層粘結牢固。


(4)穿過地板的塑料排水管,應每層設伸縮節,並埋置於混凝土板內,其高度為上口露出地面50mm左右。採暖管在穿過地板處設套管,套管與管道之間用密封材料封堵。抹水泥砂漿找平層時,在管子周圍50mm內做高出地面20~30mm的水泥砂漿擋水臺,以防止水從管道處滲漏。


(5)應嚴格按操作規程施工,保證混凝土密實。模板拆除應待混凝土達到規定的強度要求後。對施工造成的混凝土裂縫,應認真處理,對影響建築物結構承載力的混凝土板裂縫應剔除,重新澆築混凝土;對承載能力無影響的裂縫,應將其周圍的混凝土表面鑿毛掃淨,並灑水溼潤,刷水泥漿一度,用1∶1水泥砂漿(摻適量防水劑)分兩遍塗抹,厚10mm,待其初凝後進行覆蓋、灑水養護。


(6)地漏安裝前應先找平、拉線,根據設計泛水坡度,確定地漏的合理高度,並保證安裝地漏箅子後,其頂面低於周圍地面5mm。大便器排水管的高度應根據地面高度確定,使之上口高出地面20~30mm,同時應選用內徑大於大便器出口外徑5mm以上的排水管。
為確保“三小間”無滲漏現象,應做到坡向正確、排水通暢,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需進行兩次檢查。首先,在完成塗膜防水層和修補管道、地漏、排水管周圍混凝土後,進行一次蓄水試驗,蓄水深度為20~30mm,待24h後檢查是否滲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全部工程完成後再做一次蓄水試驗,以徹底根除滲漏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