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碰上“數千年未有之變局”,大清還會延續多久?

口含香蕉手握簫


不請自來。

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列強救了滿清一族,如果沒有列強,滿清會死得更快,死得更慘。

首先,要說王朝滅亡的歷史週期律。

中國古代王朝不超過三百年的歷史週期律不是空口說的,是指當王朝存在過一百年後發展到鼎盛時期,失去擴張能力後各種社會矛盾開始出現;過了二百年,矛盾就已經積累到相當嚴重的程度。這之後,隨時可能改朝換代。

各種矛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增長,帶來人口平均密度加大,人均佔有土地越來越少;

土地兼併,底層人民生存在死亡線上,失地農民無處轉移;

政治腐敗,官僚體系只餘下稅收的能力,加入利益集團共同壓迫底層人民;

軍隊腐化,

從軍官到士兵同樣受到影響,軍隊失去戰鬥力。

真正的亡國之兆只有一點,就是政治腐敗。


這種情況下,可以推演一下王朝後期的常見情況。

一旦有天災、人禍、外敵入侵,就會在局部出現災民;

腐朽的官僚體系無力把問題消弭在萌芽狀態。首先皇帝有可能不知道已經發生了災荒,其次沒有能力調集足夠的糧食救災,第三這些救災糧在路上就會被官僚體系瓜分;

災民得不到救災糧食,就會形成流民或者逃戶,一旦無處可逃,就會聚眾生變,災民變亂民;

事情鬧大了就要調動軍隊鎮壓,而腐化的軍隊戰鬥力低下,民變就會繼續擴散,雪球越滾越大,波及範圍越來越廣;

這時只能採取唐末或者滿清後期的方法,放開對藩鎮或者地方地主武裝勢力的束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壓制甚至徹底消除民變;

但民變不會只有這麼一次,藩鎮或者地方武裝割據勢力也不會輕易的放棄軍隊,又形成了一個新的平衡,而且同樣脆弱。這時,除非皇帝能夠重新恢復中央權威,達成所謂的中興,但政治的整體腐敗又使這種努力失去效果,民變會繼續產生。

多次循環下去,偶然性就變成必然性,或者是民變勢力,或者是藩鎮,或者是地方武裝,都有可能推翻舊王朝,建立一個新王朝。


滿清內憂嚴重程度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朝代。

清朝時期人口達到四億以上,人口密度和土地兼併程度遠超歷史上的其他朝代,不但平原地區全部被利用,連山區、沼澤都開墾出農田。以前朝代沒有出現過的生態惡化也已經在清朝時期出現,中原的森林消失殆盡,明朝期間黃河只斷流過兩次,而清朝基本上年年斷流;

滿清政治和軍隊的腐化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來的都要早一些,也更嚴重一些,從康熙後期就已經很明顯,必須依仗漢族士兵和官員來維持統治。

滿清的中央集權專制最為嚴重,且為異族統治者。雖然沒有明朝時期皇帝被文官架空的情況發生,但文官系統也不會向皇帝提出改善民生、治理國家的合理化建議,變成了皇帝和文官體系同流合汙共同壓榨百姓。

因此,滿清時期底層百姓的生存壓力是最大的,而滿清只能勉強維持自身統治,無力也無法解決百姓生存問題,民變的發生是必然的。


列強救了滿清全族。

中國古代王朝的滅亡大都與北方遊牧民族入侵有直接或間接關係,滿清時期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但不排除西北少數民族的叛亂,這個可能就和民生無關了。

在鎮壓民變過程中,被重新武裝起來的漢民族自然就會爭取更多的權益,至少要第二次打著驅逐韃虜的旗號去做這個事情,一次不行就來第二次,推翻滿清的統治只是個時間問題。

新的王朝必定是漢民族為主的政權,但不排除是袁世凱這種原本在滿清做過高官的人。為了保證新朝的合法性,就要對滿清統治者進行清算,甚至會針對每一個滿人。

全族屠滅不是不可能的。

而列強的存在,在清末為整個中華民族樹立了一個共同的敵人。先是共同團結在滿清周圍對抗列強,像義和團這樣的底層民眾也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當滿清實在不爭氣被推翻後,又不能對滿清進行清算,避免對抗列強的力量遭到損失。所以,滿清統治者最後的結局,在歷朝歷代是最好的,可以說是列強救了滿清全族。


總之,任何一個王朝滅亡都是內因在起主要作用。而無論是列強也好,北方遊牧民族也罷,都只是個誘因,或者是最後一擊的執行者。解決不了底層百姓生存問題,解決不了政治整體腐敗問題,王朝滅亡是必然的。

用數學和工程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歷史,妄圖以古喻今。理工男讀歷史,歡迎關注和討論。


理工男讀歷史


首先,歷史不能假設,凡假設的,都不是歷史。

所以,既然非要假設清朝沒有遇上“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那麼就權當我們一起做一個沙盤推理,玩一局即時戰略遊戲,不能當真的。

和許多朋友的觀點不同,我認為如果沒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朝的國祚會延續更久一些。

什麼是“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眾所周知,這是李鴻章對晚清所處的國際國內形勢的一個總判斷,概括來說,包括兩個層次:第一,國際上,中國首次遭遇到器物比中國先進,制度上也極具優越性的外來文明,而且這個文明已經破門而入了;第二,國內,

傳統中國的“經學—制度—文明”的格局,已經十分僵化,無法像漢唐宋那樣通過有限的改革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

所以,要考慮排除掉“大變局”的影響的話,那就要假設:

第一,清代沒有遭遇到外來文明的強烈挑戰。仍然維持著朝貢體制下的國際格局。其實,清代並不是閉關鎖國,清代高層與俄羅斯,以及通過今克什米爾等國與印度等都有密切聯繫,與歐美也有持續的貿易關係。即使沒有大變局,這些情況也會存在。

第二,清代沒有遭遇到“儒家—經學”為根本的文明制度的僵化和衰落。

好,在這種前提下,我個人判斷:清代還將長期延續下去。這是因為:

第一,古代的王朝,很少有單純因為農民起義而滅亡的,漢代的黃巾,唐代的黃巢,明代的李自成,都只是瓦解或滅亡了一部分中央政權。所以,清代即使遭遇到層出不窮的農民起義,如太平天國等,也不會驟然滅亡。這是一個統計上的樣本分析。

第二,太平天國運動造成了儒家漢族知識分子迅速團結,並站在了清廷的一邊。假如沒有上述我列舉的兩項“大變局”的條件,儒家還具有重要的感召力,那麼,太平天國的戰鬥力就不會那麼強。而曾國藩等漢族知識分子的感召力還會更強。那麼,最終的結果就是,漢族士大夫逐漸掌握清廷的軍權。

第三,總的判斷:考慮到假如沒有西方文明的進入,清廷就不會有開埠、通商等事情,也就不可能有海關稅務的收入,那麼清朝的財政收入將會持續走低。加上軍權被漢族士大夫擔任的督撫所陸續褫奪,那麼,很有可能清廷的結局就是:朝廷長期存在,權力逐漸架空,在最後的強人——慈禧太后去世後,清廷將成為漢族士大夫的傀儡政權,並將長期存在。


danyboy


在說滿清氣數之前,先談一下滿清遇到的三次重大危機:第一次是準葛爾汗國與滿清爭奪漠北蒙古,清朝若是戰敗,則入主中原的必是準葛爾,經過百年爭霸,準葛爾最終還是敗給了清朝,使清朝疆域空前擴大,整個北方就此穩定。第二次是川陝鄂白蓮教大起義,西南震動,天下騷然,徹底揭穿了康乾盛世的偽裝,是清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此後清朝一直在吃老本,沒有大的作為,這一切來得太快,距離清朝最終統一(1759)中國才不過四十年。第三次是太平天國運動,起義運動聲勢浩大,天下震動,清朝失去江南財富重地,並失去1億戶口,由於洪楊戰略不當,內亂頻生,才沒有形成更大威脅,不然清朝在劫難逃,至少也是退出關外,重新迴歸原始。這三次危機,每一次都不容易躲過,但都沒有讓清朝垮掉,因為清朝一直在改變,先是八旗制度,再是綠營軍制,再是民團鄉勇,所依靠的力量在不斷變化,卻一直有一股核心的力量在支撐,那就是3萬左右的蒙古鐵騎,直到鴉片戰爭時,八里橋之戰,讓大清的最後依靠力量徹底斷送,自此清朝失去了掌控全局的殺手鐧,就只能依靠漢族士人的力量,到這個地步,清朝滅亡其實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遲與早,只差時機,要不是曾左李衷心輔佐,滿清絕對撐不過19世紀。而對滿清滅亡起決定作用的兩個人:袁世凱和孫文則抓住甲午戰敗的時機,不斷促成自身力量的壯大,只是由於清朝的強權人物慈禧還有很大政治影響力,革命還不是水到渠成,直到預備立憲的鬧劇出現,革命的真正力量(或說聯合力量:立憲派與革命派合流)才最終形成,慈禧的去世使得革命的時機也出現了,面對風雨飄搖的局勢,腐朽的滿清一手促成四川保路運動,從而揭開了全國反清起義的前奏,武昌起義,鑽了四川保路運動的空檔,成功首義,不霎時大江南北響應革命的竟有十幾個省份,這時清王朝剩下的也只有至死頑抗一條路了,而袁世凱的再次出山沒有給滿清這個機會,南北談判,建立共和,滿清體面的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革命仍未成功。不得不說,滿清的運數不算差,經歷過數次大的劫難,卻沒有一蹙而亡,而是一路滑翔跌落下來。對於三千年未有之變局,要辯證來看,西咦列強的侵略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清朝在甲午前後一度獲得了國內士紳的一致擁護,這點跟其他王朝滅亡前是決然不同的,但清朝沒有抓住機會,拒絕變革,才逐漸失去了統治合法性,立憲派倒戈,與革命派同流,加速了滿清的滅亡。可以說這個大變局,抓好了就會成為清朝再次中興強大的機遇,如果拒絕就會成為敲響王朝末日的喪鐘,事實證明清朝還是選擇了後者,為了滿洲皇室的可悲的尊嚴,竟然搭上了一個民族的百年國運,。


yuone1238


能延續到現在吧 只是 體制會變化



伏魔金剛杵


我認為如果清朝沒有遭受外國侵略的話,毫無疑問清朝會延續更久的時間。

我們先借鑑下明朝滅亡的教訓,其實明朝滅亡除了國家腐敗和制度僵化的原因外,還有一個致命原因就是天災。當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接管江山後,雖然這是一個被宦官集團搞得腐敗透頂的天下,但也並非不可救。


(崇禎皇帝)

因為明朝依然很強大,擁有2億人口和廣袤的國土。如果沒有天災,就靠八旗那十幾萬軍隊根本不可能打下中國。明朝的滅亡只是因為天災導致人禍,吃不飽飯的農民都拿起武器造反,把全國搞得烏煙瘴氣。

其實光是某個地區鬧災荒還不打緊,可是崇禎時期明朝的陝西、河南、河北大片人口稠密區鬧災,這可就把明朝拖垮了。隨著農民軍在全國鬧騰,農民都不種地了,這樣把明朝的經濟徹底拖垮。國家收不上糧稅,拿什麼打仗。其實明朝不是亡於清朝而是亡於天災。


(慈禧太后)

當然明朝和清朝都是封建社會,這種落後的社會制度必然會導致他們滅亡。有壓迫就有反抗,當封建制度腐朽到老百姓活不下去時,必然就是它們滅亡分時候。而如果沒有外國人侵略的話,清朝的老百姓還是吃得起飯的,清朝皇帝也普遍比較勤政,應該還能撐個百年左右。


歷史探索機


歷史學的魅力之一也還在於,它是一個不能去實驗的學科。我們無法做到如同其他學科做實驗那樣進行歷史的重現,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歷史不容假設。他就在哪裡。但是,我們又忍不住會去假設,去設想歷史可能的發展路徑。

清朝疆域圖

具體到大清朝來說,我們假設沒有洋鬼子的出現,歷史會朝著什麼方向演進呢?以前的朝代,亡國大體不過這麼幾種情形,一是外敵入侵,主要指的是北方的遊牧民族。二是權臣竊國,外戚或者其他的什麼人。三是農民起義,來自底層的暴動導致社會重新洗牌。那麼,這三種情況,在清朝的身上有沒有可能會重演呢?我們逐一來說說吧。

清康熙皇帝畫像

首先說說外敵入侵的事,在中國歷史上很多中原王朝都是亡命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比如北宋王朝就是被金朝人給消滅的,逃到南方的南宋後來又被蒙古人所消滅。明朝雖然沒有直接亡於滿族人之手,但是後來的大明江山還是被滿洲人給奪取了。但是,對於大清朝來說,則是不存在這種問題。且不說他們本身就以射獵起家,就說他們在入中中原以後的事情吧。他們在奪取中原建立大清朝之後,並沒有放鬆對北疆的經營,只不過不同於明朝的修建長城,而是與蒙古族結成了政治聯盟,將八旗制度推廣到了蒙古族之中。早在入關前,他們就已經征服了漠南蒙古,並且實現了與他們的聯姻。後來清朝的很多皇后都是出自於蒙古族。後來在平定準格爾部之前,通過烏蘭會盟將盟旗制度推廣到漠北蒙古,消滅了準格爾以後控制了漠西蒙古。後來,康熙皇帝下令:“凡大清國君,當持王道,取民心,練兵馬,永不築長城!”康熙皇帝敢於這麼說的底氣在於他知道蒙古族就是大清朝的長城。事實上,滿清三百年間,他們很好地控制了蒙古人,他們成功地將蒙古人化為了自己的長城。我好像記得餘秋雨先生曾經有過一篇文章,名為《一個王朝的背影》大體說的就是這個事情。

乾隆皇帝畫像

而且,北邊的草原民族也並不是說天生就有侵略的秉性。自從人類第一次社會大分工以來,遊牧與農耕兩種不同的生產方式之間就需要進行產品交換。而在這種交換過程中,雙方的地位並不對等。農耕民族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而遊牧民族則不能做到。於是一旦當這種交換不能順利進行的時候,遊牧民族就會一次次地南下。在大清朝,中原農耕地區和北方草原地區之間的貿易始終得以順利進行。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走西口,這不僅是一個貿易的問題,也是一個國家安全的問題。有了走西口的哥哥,才使得遊牧民族完全可以不用發動戰爭就可以解決生活所需。於是我們看到清朝入關之後,尤其是清康熙之後,北方就再也沒有成為朝廷的敵人。

所以,我們大體可以斷言,如果沒有洋鬼子的出現,清朝斷然不會被北方的外地入侵而導致亡國。

其次,我們再來說說權臣竊國。權臣竊國在中國的歷史上一再上演,王莽、曹操、司馬懿、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高歡、宇文泰、楊堅、李淵、朱溫、石敬瑭、趙匡胤……我們可以列出一長串的名單。但是,在大清朝,我們看不到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在歷史上曾經一再上演的宦官專權和外戚專權,在大清朝基本絕跡。比如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四十多年,但並沒有出現外戚專權的情況。雖然慈溪重新李蓮英等宦官,但絕對沒有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通過軍機處、內閣等制度,皇帝牢牢地掌握著朝廷的權力。而且清朝的皇帝,大多比較勤政,比如清朝雍正皇帝在位十四年之中在奏摺上批覆了一千多萬字。至於說地方,更不存在著反叛中央的能力。從三藩之亂以後,中央就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通過總督、巡撫,中央牢牢地將地方大權收歸中央。地方上沒有任何的自主性權限。清朝在各地的駐軍,都是互不統屬,而直屬於中央的。他們之間也形成了相互牽制的局面。清朝的皇帝,始終牢牢地控制著軍權。我們看到在中國歷史上多次發生了權臣竊國都是權臣掌握了軍權。而在清朝,軍權始終掌握在皇帝手中。更加上到了清朝,皇帝大力鼓勵理學,當然不是說他們都是理學的信徒,而是他們看重理學作為一種維護專制統治的工具。忠君的觀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人們的行為。至於少數民族地方土司們的一些叛亂行為,都是纖芥之疾,不足以對整個王朝構成威脅。

再次,我們來看看農民起義這條吧。在洋鬼子出現之前,大清朝已經遭遇過一次統治危機了。當時乾隆皇帝還在世,雖然他已經退位成為太上皇,但他還是看到了他的大清朝已經是外強中乾。這就是波及好幾個省的白蓮教起義。大清朝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把白蓮教鎮壓下去。在鎮壓完了白蓮教之後,大清朝朝著原有的路向繼續前進,朝廷上下都沒有任何根本性的變革。整個王朝呈現出的是一派衰世景象。“衰世”是龔自珍發明的一個詞彙,意思是表面上看起來和太平盛世很像,其實骨子裡已經是腐化墮落,就差最後的一擊。在白蓮教之後,各種社會矛盾依然在不斷積累,小規模的農民起義不斷髮生,比如1813年,就爆發了天理教林清的起義,他們一度攻入皇宮,據說今天故宮隆宗門上還留有當年的箭頭。假如沒有洋鬼子的出現,恐怕農民起義也會在不遠的將來發生。後來的太平天國事件,其實與洋鬼子之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他們之所以能鬧出那麼大的聲勢,就是一次此前矛盾積累的總爆發。後來,清朝勉強把太平軍鎮壓下去,但更進一步的矛盾積聚還在進行,很有可能會發生再次的爆發。

道光皇帝畫像

不過,假如沒有洋鬼子的到來,大清朝依然會朝著中國古代王朝的軌跡繼續前進,最終因為矛盾積聚到一定程度而爆發。但是,我們看不到清朝被推翻之後,那些試圖推翻清朝的人們會給出新的方案,他們即便是能推翻大清朝,他們大概還會建立起一個新的王朝,然後在王朝週期率裡繼續循環。

也就是說,假如沒有洋鬼子的出現,我們今天大概還需要三叩九拜,我們腦袋後面可能不一定會有辮子,但女人可能還需要裹腳!


野叟雜談


大概挺不過276年,甚至有可能會更快一些。

為什麼這麼說呢?

清朝從建立開始,一直到滅亡,民變不斷……

大清的天啊,從來都沒有晴空萬里過,難道是大清盛世不夠好,這些刁民總要起來造反麼?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臺灣人吳球率領七人就反清復明了,(好有膽氣!)結果被帶回北京斬首。

康熙五十九年 (1720年)還是臺灣,爆發了朱一貴起義,這次起義是臺灣第一次大規模起義,這次起義最高峰的時候,起義軍隊伍規模達到了三十萬人之多。(康熙內心OS:我不要臉的啊,好好的盛世日子你們不過偏偏要造反,居然有30萬這麼多的刁民!氣煞朕也!)

從雍正十三年一直到乾隆元年,黔、湘地區的苗族人民一年接一年一次接一次起義,規模大的有三次,小暴動約三十餘次。

雍正九年,還是臺灣,臺灣少數民族道卡斯族所在的大甲西社因為朝廷指派勞役過多,發動武裝殺官造反,周邊十餘個少數民族村社響應參與,清軍出動6000餘軍丁,配合上百船隻才平定,結果是參與的村社全部被“滅村”。

乾隆四十六年 蘇四十三起義 這個是青海的少數民族撒拉族同胞蘇四十三不滿官員徇私舞弊,率眾起義。



乾隆五十一年 還是臺灣 (臺灣自古就有反清傳統啊!)因為臺灣知府取締天地會,逮捕了天地會領袖林爽文的叔伯,於是爆發了林爽文起義,號稱50萬人響應。

嘉慶年間爆發了大規模的川楚白蓮教起義 這次起義席捲四川、陝西、河南、湖北四省,清廷前後調動了十六省數十萬軍隊參與平叛,導致十餘名提督、總兵等高級武官及副將以下400餘名中級武官陣亡。此次起義,徹底揭露了清廷八旗、綠營的腐朽無能,最後平定還是依靠了地方團練。



然後還有嘉慶十八年發生的著名的葵酉之變,就是天理教教眾在紫禁城內宮女太監的接應下攻入紫禁城……

哎呀,我實在羅列不下去了,從康熙末年開始,不對如果認真算起來,其實從清朝入關開始,一直都有各種各樣規模大小不一的反清起義,這些起義一直貫穿了大清朝的一生。嘉慶以後得道光年間也發生過很多次。

並不是說1840年以前的大清就說一片祥和、歌舞昇平的景象。

或許有朋友會說那個朝代不爆發農民起義,可是大清的農民起義真的實在太頻繁了,就是傳說中路不拾遺,人民安居樂業的康乾盛世都爆發了幾次大規模起義,難道是想當皇帝的野心刁民太多?

我不太願意去對這些起義一一分析,我羅列出來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大清朝的壓迫剝削並不比其他王朝少多少,甚至猶有過之,或許換種思路來想,如果不是歐洲列強打上門來,在強大外患的緣故下,引起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思考,或許大清在道光初年就堅持不住了,估計再堅持個十幾年就遍地烽火了。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大家討論交流,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順手點個贊,關注也是極好的。


歷史青年折緣


怕是要早亡50年。

自打乾隆開始,大清國的腐敗問題就日益嚴重,很多國民的生活質量低下,面黃肌瘦者比比皆是,按照宋明的叫法就是流民遍佈全國。吃不飽飯,饑民就會造反,自乾隆後期開始,規模龐大的白蓮教起義席捲了半個中國,雖然最後被鎮壓了下去,但是農民反抗的火種卻沒有平息,此後斷斷續續的各地一直有各種農民起義。而清政府並沒有像宋朝政府一樣進行干預、調和,而是基本放任下去。到了嘉慶,皇帝也只是除掉了和珅,沒有其他大動作。那大地主官僚的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農民因為失去土地而戰,國家也就如同明末一般越來越動盪。等到了道光執政的時候,已經幾乎陷入無可挽回的局面,如果不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洋務運動,大清怕是沒有制約農民起義的實力了,而農民軍的關注點也不會分散轉移到“滅洋”上,給清政府以喘息之機。



火器工坊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朝代,距離現代較近,各種史料也保存較齊全。因而與歷代相比,知名度比較高。至於清朝的滅亡,部分人認為其與列強侵華,有很大的關係。

甚至有人說,如果清朝不是遇到列強侵華這種“千年未有之變局”,清朝還會存在更久。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是按照結果說話的誤區。反過來講,清朝如果沒有遇到列強侵華,清朝更有可能提前結束。換句話說,列強侵華恰恰是幫助清朝延長了國祚。

清朝與前面的歷朝歷代,並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是清朝唯一的不同,是自明代後期引進的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得以全面種植,解決了廣大人口的吃飯問題,增加了空前的人口,也創造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也為清朝開疆擴土提供了基礎。這種結果方便了清朝對社會的管理,也等於增強了清朝的威信。但這也造成了後代清朝的一個認知誤區,誤認為清朝是一個管理能力超強的朝代,高明勝過前朝。

但是實際上,清朝自清中業開始,各種問題即已經開始顯現,土地兼併、貪汙橫行、防備鬆弛、民怨漸生,與明朝後期並無不同。因此,到乾隆朝時清朝各地即已爆發多次農民起義。到乾隆晚年、嘉慶初年甚至爆發了規模宏大、持續十來年、席捲長江中游和中原地區的苗民起義和白蓮教大起義,基本已經動搖了清朝的國本。此後,又先後發生了天理教起義、捻軍起義、太平軍起義和西北迴亂等各種不同規模的反清事件。

這些反清活動對清朝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而清朝並沒有在這些內憂中有過中興的痕跡,也沒有明顯的改變。按照這種情況,清朝正在一步步走向蒙元后塵。但是恰好,“千年未有之變局“來了,即列強來了。列強的到來,並沒有助推清朝的滅亡,反而將清朝從鬼門關往回拉了一把。

列強入華,與歷史上的外族入中原有本質的區別。與印美非不同的是,列強侵華的目的,不是要取代清朝,而是要掠奪中國的生產原料以及佔有中國廣大的市場。在這種情況下,扶持一個腐朽的清朝對列強最為有利。

此外,列強有數家,並非一家。他們內部也都不願意看到對手的坐大,各懷鬼胎,互相牽制。列強中以領土為目標的日俄,也受到了其他列強各方的最大程度的干擾。因此,清朝在列強手上是安全的。

另一方面,列強入華,同時也導致清朝廷內部出現了自清初以來的大團結局面,漢臣得到重用,化解了極有可能出現的漢臣大夫另起灶爐的局面,國內矛盾也成功轉化到列強身上。

而後,列強在中國劃定勢力範圍,一定程度上,列強幫助清朝廷維護了該地的大局穩定。再則,清朝內部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可以通過向列強的貸款,籌措資金,購買武器等,保持朝廷對民間的絕對優勢。

因此,清後期,列強入華以後,清朝庭還是那個清朝廷,實力甚至有可能有所增強。而民間,早已不是之前的民間,不僅被清朝廷壓榨加深,民間實力也減弱了。

也因此,反對清朝廷的最終任務被放到了新生的留學生身上。

也因此,才有前文出現的,說“千年未有之變局”讓清朝滅亡這種說法。非也。沒有列強,清朝之少早亡幾十年。


蘇綻


如果不是碰到這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滿清早就完了。西方列強,賣軍火給滿清,通過洋務運動改善了滿清的財政,幫助滿清穩定了局勢。

在嘉慶時期的白蓮起義折騰了十年,滿清丟了半條命。然後是太平天國,搞笑的是,騎射起家的滿清在冷兵器上徹底不是對手,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後還是靠洋槍,洋炮的威力平定了對手。

之後隨武器裝備的升級,面對現代兵器,老式的冷兵器時代的農民起義基本沒指望,一面倒的屠殺而已。一萬人揭竿而起不如十挺馬克辛,農民起義再也不能推翻朝庭。也就是歷朝歷代最大的威脅沒有了,而幾乎其他所有朝代都載在農民起義上。

這樣的局面對滿清十分有利,是滿清自己不爭氣,搞得一團糟。

最後清末建立的新軍推翻了滿清,也就是說還是滿清自己的力量推翻了滿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