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楊貴妃的前夫、唐玄宗的兒子,李瑁最後的結局如何?

鄭曉奇


李瑁的一生是極其悲催的,在他前半生,他的母親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女人,他被送入寧王府;在他的後半生,他的妻子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女人,他被自己的父親下套。

唯一的安慰大約是他後來娶的王妃韋氏了,兩人相依為命,生兒育女,後來李瑁生病去世,已經是快六十歲的人了,那時候,唐玄宗已經不在了,楊貴妃也已經不在了。李瑁的母親武惠妃頗得唐玄宗寵愛,但於子嗣一事上並不順利,之前的兩子一女都在兩歲之前夭折了,武惠妃和唐玄宗為此都很難過,所以在李瑁出生的時候,唐玄宗將其放到了寧王府,讓李憲夫婦當做親生兒子來撫養,李瑁平安長大,武惠妃之後生的一子兩女也都平安長大了。

但李瑁卻成了尷尬的存在,原本是因為愛屋及烏,唐玄宗才將李瑁放到了寧王府,然而在寧王府里長大的李瑁確實不再被唐玄宗喜愛。

寧王李憲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長子,曾在李旦第一次做皇帝的時候被封為太子,之後李旦被廢,武則天自立為帝。公元710年,唐中宗去世,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聯合起來發動唐隆之變,誅殺韋后極其勢力,逼李重茂遜位。李隆基的父親唐睿宗再次登基,這一次與上一次相比,局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做為唐睿宗庶子的李隆基功不可沒,其勢力也不容小覷,當唐睿宗欲再次立李憲為太子的時候,李憲拒絕了,認為太子之位應該立賢不立長,於是李隆基成為太子。此事一時間傳為佳話,細想來也不過是李憲自知無法和李隆基相爭。

再之後,李隆基登基,是為唐玄宗,兄友弟恭,溫情脈脈,李憲多次拒絕高位,一直低調行事,而李隆基越發關愛哥哥,時不時地去探望。究竟是唐玄宗重情還是不放心李憲,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所以養在寧王府的李瑁成了尷尬的存在,725年,李瑁被封為壽王,開始出入宮中,735年,李瑁獲准獨立開府,這一年是他一生的轉折點。這一年,他娶了楊玉環,這一年,他的母親有了不該有的心思。

在李瑁的妹妹咸宜公主的婚宴上,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在武惠妃的說合下,唐玄宗下旨賜婚,同年,李瑁將楊玉環娶進家門。婚後的生活是甜蜜的,更是短暫的。兩年後,武惠妃去世,或許從那開始,李瑁就再也沒有真正開心過。

說起來武惠妃的去世和李瑁有很大的關係,武惠妃受寵後,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的母妃相繼失寵,三人對武惠妃多有怨言,而武惠妃也有剛讓自己的兒子李瑁做太子,咸宜公主的駙馬楊洄有了一個專門的任務,就是尋找太子的錯處,然後報告給武惠妃,武惠妃再去唐玄宗那裡吹枕邊風,說太子他們想要謀害她們母子,唐玄宗起了廢太子的心思,後來在張九齡的勸諫下才罷休。

但是張九齡和太子的關係如此親近讓唐玄宗不喜,之後李林甫取代了張九齡,李林甫看重李瑁,遂與武惠妃聯合起來欲促使李瑁成為太子,737年,武惠妃設計讓太子等三人入宮,然後陷害他們謀反,唐玄宗將三人廢為庶人,不久遇害。之後武惠妃患了病,總是有一種他們變成厲鬼回來找她的感覺,不久就去世了。


武惠妃的去世,對唐玄宗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之後茶飯不思,然後有人對唐玄宗推薦了李瑁的王妃楊玉環,說她有傾城國色,本該成為宮中的妃嬪。於是唐玄宗召見了楊玉環。這其中傳達的信息可能李瑁和楊玉環都沒有想到。

但唐玄宗卻已經開始下棋,首先雖然李瑁是武惠妃的兒子,但唐玄宗卻沒有讓他做太子的打算,原因有三個:

  1. 李瑁在寧王李憲家養大,唐玄宗有忌諱;
  2. 李瑁有李林甫等的支持者,唐玄宗不願意太子勢力過大;
  3. 李瑁的王妃楊玉環,唐玄宗看上了。

所以,唐玄宗立了沒有勢力又低調的李亨(唐肅宗)為太子。然後下一步開始了將楊玉環據為己有的步伐,740年,唐玄宗寵幸了楊玉環,然後一紙詔書讓楊玉環出家為道士為竇太后祈福,這一去就是五年,李瑁才知道自己這個爹的厲害之處。他無法反抗,也不能反抗,741年,寧王李憲去世,唐玄宗將其追封為讓皇帝,李瑁請求為李憲守孝三年。

唐玄宗巴不得這個兒子離得遠遠的,於是準了李瑁的請求,這對父子越走越遠。745年,唐玄宗將韋昭訓的女兒賜給李瑁做壽王妃,不過是條,楊玉環就被封為貴妃。

李瑁成了天下人的笑柄,貴為王爺卻保不住自己的妻子,而且面對奪妻之恨卻不能報仇,還得恭恭敬敬叫對方一聲“父皇”。

當然唐玄宗和楊貴妃也並沒有好結果,十年後,安史之亂起,唐玄宗攜楊貴妃出逃,在馬嵬坡,群臣逼迫唐玄宗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於是,唐玄宗也嚐了嚐保不住心愛之人的滋味。

李瑁和韋妃婚後算不上相親相愛,倒也相依為命,兩人生下好幾個孩子,其中三個兒子封了王,775年,李瑁去世。


蕭曉四姑娘


李瑁的一生還算是過的不錯的,當然這也是因為楊貴妃,當初李瑁根本就不受唐玄宗的重視,可以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楊貴妃,唐玄宗都不會記起自己這個兒子在哪裡。但是楊貴妃就入宮跳了一支舞,讓唐玄宗好好的記住了這個兒子,然後把兒子叫入宮中,具體肯定也是你情我願,然後楊貴妃就這樣以出家為由,斷絕了同李瑁的夫妻的關係。

可以說唐朝離婚還是沒有這個概念的,但是隻要打著出家的名頭,那麼自然時塵世隔絕,也就意味著夫妻關係的結束。這一招也不是唐玄宗發明的,而是當時武則天入宮給弄出來的。所以唐玄宗娶楊貴妃也是符合程序的,並且楊貴妃也改名之後才入宮的。

不過白白的從兒子手裡帶走一個絕世美人,唐玄宗為了堵住李瑁的嘴,索性又賜了兩個傾國傾城的美女給他,並且直接封李瑁為親王。要知道李瑁可是第一個被封為親王的,這不都是看在楊貴妃的面子上嘛。而李瑁則是非常識趣的一個人,要知道那段時間唐玄宗剛剛處死完太子,要是李瑁敢拒絕,那麼唐玄宗自然又要少一個兒子。

而李瑁的生活總的來說還是過的不錯的,畢竟作為親王,李瑁的地位那是非常高的。李瑁這個人本來就沒有什麼多大的才能,但是能夠在歷史上這麼出名,主要就是因為這一場帝王家的“扒灰”事件。李唐被稱為“髒唐”那是由原因的,要知道這種有違倫理的事情,在宋朝之後是絕對不允許的,一句“存天理,滅人慾”就死死的約束了當時的所有人。


小司馬遷論史


壽王李瑁是唐玄宗與武惠妃所生的第3個兒子,不過他在歷史上還有一個更著名的身份,那就是楊貴妃的“前任丈夫”。對李瑁而言,最大的悲劇就是生在了帝王家裡。眼睜睜看著妻子楊玉環被父親唐玄宗搶走,李瑁卻只能忍氣吞聲,戴上了一頂“千年綠帽子”。



李瑁的母親武惠妃原本是玄宗最為寵愛的妃子,在宮中的禮遇等同於皇后。按理說子憑母貴,李瑁應該更能受到李隆基的喜愛才對。但是他卻又偏偏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基本上沒有能夠繼承皇位的可能性。

開元23年,李瑁在母親武惠妃的張羅下,迎娶了17歲的楊玉環為妻。對李瑁而言,雖然沒有江山,但如果能有這樣一個美人相伴,也算是人生中的幸事了。他與楊玉環在一起大約生活了5年時間,夫妻兩人恩愛有加,可是誰知命運難測。



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李瑁的母親武惠妃突然逝世。從此,李瑁唯一的靠山倒了。而厄運還遠不只如此,因為父皇唐玄宗看上了他的媳婦楊玉環。事前,有人向唐玄宗進言說楊玉環說“姿質天挺,宜充掖廷”。色慾燻心的唐玄宗先是下令讓楊玉環出家,然後再將楊氏召入後宮冊封為貴妃,以掩蓋自己亂倫的醜聞。

接著,唐玄宗又在天寶4年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作為對兒子李瑁的安撫。也許是害怕兒子的報復,也許是害怕面對武惠妃,唐玄宗從此十分疏遠李瑁,讓他去給死去的寧王李憲守孝。李瑁雖然心懷不滿,但也無可奈何,只好和韋王妃相依為命,並與韋氏生了5個兒子。



在後來安史之亂中,唐玄宗出逃四川,而楊貴妃也殞命馬嵬坡下。太子李亨則在靈武奪位自立,是為新君唐肅宗。唐肅宗對自己這個弟弟李瑁還是比較客氣的,保留了他的爵位與封地。而李瑁晚年遠離政治漩渦,活得還是比較安穩,一直到唐代宗大曆年間才去世。


歷史的荒野


李瑁本來只是一個平淡無奇的皇子,但是卻因為媳婦兒變成了媽而讓後世得知,而他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過得極為悲催。



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其母為唐玄宗寵妃武惠妃。雖然武惠妃得到了李隆基的專寵,但是因為武惠妃是武三思的侄女,而當時的朝廷上下極力抗拒姓武氏人員,所以終其一生的名號也只是妃,不過武惠妃在宮中待遇卻等同於皇后。

武惠妃共計生有4個兒子、3個女兒,李瑁是武惠妃的第三個兒子,因為武惠妃前兩個兒子早夭的原因,李瑁幼年並沒有在宮中撫育,而是被安排到了寧王李憲家中,由其妻元氏撫養,因此被稱為元氏子。



李瑁短暫的幸福人生

李瑁長到了17歲時,進宮獲封壽王,之後武惠妃為其挑選了楊玉環為壽王妃,這時的李瑁才算是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宮中的母親為他極力的爭取太子之位,王府中又有一個絕世美人的陪伴。

當時的武惠妃一心想要李隆基改立太子為李瑁,但是始終得不到李隆基的同意,而武惠妃也開始設計除掉時為太子的李瑛。




最終武惠妃派人請太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來宮中除賊,然後向唐玄宗報告太子帶領二王謀反,就這樣三王被武惠妃順利除掉。之後太子之位空虛,武惠妃趁機建議唐玄宗立李瑁為太子。

但是事與願違,武惠妃在陷害三王后,得了疑心病,時常看到三王的鬼魂,所以受到了驚嚇,年僅38歲便過世了。



武惠妃去世後,李瑁開啟悲劇人生。

武惠妃去世之後,李隆基冊立了李亨為太子,李瑁從此和太子之位絕緣。但是更大的悲劇即將到來。

李隆基因為武惠妃的死鬱鬱寡歡,這時有人進言壽王李瑁的王妃楊玉環資質豐豔,美麗動人,建議李隆基把楊玉環召入後宮。



李隆基在女兒咸宜公主大婚之時,早已經見過了楊玉環,所以當即決定想辦法把楊玉環召入後宮。

這時的李瑁嚴重妨礙了李隆基霸佔兒媳婦的計劃,所以受到了嚴重的打壓。即便是李隆基成功霸佔楊玉環之後,李隆基對李瑁也是極為排斥。在李瑁養父寧王李憲死後,李隆基迅速的讓李瑁去為李憲守孝了三年。



在李隆基霸佔了楊玉環5年之後,才想到了李瑁還沒有妻子,所以在李隆基的安排下李瑁另娶了韋妃。這時的李瑁在拜見父皇母后時面對李隆基和楊玉環二人,不知道看著曾經的老婆變成了母后是一番什麼樣的感覺。

在安史之亂後,李亨即皇帝位,也在極力的打壓這個曾經能和自己掙太子位的兄弟。



終於到了公元775年,李瑁才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一生。

李瑁的一生因為母親和楊玉環而過上了幸福,但是卻也母親去世,楊玉環冊封貴妃而過上了悲劇的一生。


我是越關


唐玄宗共有三十個兒子,不過早夭的也比較多。李瑁是十八子,差不多居中,他的生母是武惠妃,有人看到武惠妃姓武,那是不是武則天的武家親戚?是的,武惠妃是武則天的堂侄孫女。

武惠妃的父親是武攸止,武攸止是武攸暨的弟弟,而武攸暨是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止是武士讓的孫子,而武士讓是武則天的伯父。武惠妃共為唐玄宗生了四子三女,可見武惠妃是很受唐玄宗的寵幸的。

武惠妃的前面幾個孩子都是生下來沒多久就夭折了,等生了李瑁,就把他寄養在唐玄宗的長兄,也就是唐睿宗長子李憲的家裡,讓李憲的妻子元妃來撫養,所以李瑁也被叫做元氏子,李瑁在寧府呆了十幾年,因為是唐玄宗的十八子,所以也被叫做十八郎。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在李瑁十幾歲的時候,李瑁被接入宮中,被封為壽王,是唐玄宗諸皇子裡封王最晚的。我們再來看看楊玉環,楊玉環生於開元七年,公元719年,楊玉環的父親叫楊玄琰,做過蜀州的司戶,所以楊玉環小時候是在蜀地生活的。

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楊玉環的父親去世,楊玉環就被寄養在洛陽的叔叔楊玄璬的家裡。楊玉環能歌善舞,也懂音律,又天生麗質,性格也不錯。開元二十二年的時候,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李瑁的胞姐)在洛陽舉行婚禮。

壽王李瑁遇到了也來參加婚禮的楊玉環,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李瑁跟武惠妃說了之後,武惠妃請求唐玄宗將楊玉環冊立為壽王妃,楊玉環與李瑁的婚後生活還算不錯。武惠妃想要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當太子。

所以武惠妃就誣陷太子李瑛、光王李琚、鄂王李瑤,說這三個王要造反,這三個王最後都被殺了,而武惠妃不久之後也死了,唐玄宗立李亨為太子,壽王李瑁自然也沒戲了。武惠妃死後,唐玄宗十分的悲傷,有人就向唐玄宗推薦了楊玉環,於是唐玄宗就將楊玉環召入宮中。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唐玄宗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的名義,讓楊玉環出家成為女道士。開寶四年,公元745年,李瑁新娶了韋昭訓的女兒做為壽王妃,而唐玄宗冊封楊玉環為楊貴妃。李瑁與韋妃生了五個兒子,公元775年,李瑁去世,而楊玉環在公元756年,死於馬嵬驛。


歷史簡單說


一個男人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自己的妻子成了自己的母后,而自己卻從丈夫的角色轉瞬變成了兒子。

李隆基的第十八子壽王李瑁便是這樣一個悲催的男人。曾經與自己同處一室,相敬如賓,共同生活了五年的妻子卻轉眼睡在了自己父親的身邊。以後自己見到這個曾經的妻子還要行後輩對長輩的大禮,還要親眼看著這對昔日的公公和兒媳有說有笑、卿卿我我,還一起吃荔枝,一起泡溫泉。李治將老爹李世民的妃嬪武媚娘納為自己的皇后,而李隆基卻將自己的兒媳納為自己的貴妃。這奇葩的事情,也許只有大唐皇室才能做的出吧。(老太爺啊,貧窮真的限制了我的想象,大唐一朝都做了些什麼?)

李瑁的母親是李隆基的愛妃武惠妃,李隆基對她寵愛有加,因此對兒子李瑁也不錯。等到武惠妃一死,李隆基就惦記上那個珠圓玉潤,體態豐腴的兒媳楊玉環了。據《舊唐書》記載,李隆基在驪山溫泉之時,就宣召楊玉環去伴駕,而楊玉環也不推辭,興沖沖跑到了驪山,然後一起洗溫泉。這事李瑁知道不知道呢?當然知道,宣召楊玉環的時候,他就在家,而且還是他親自安排馬車送妻子過去的。


李隆基與楊玉環二人起初還有些避諱,但很快就明目張膽的成雙入對了。李瑁看在眼裡,難過在心裡。既然父親喜歡,做兒子的只能拱手相讓。就這樣,李瑁把楊玉環親手送給了父親。而後自己在極度委屈和萬般無奈之中,鸞孤鳳單的過了四年半的單身生活。最令人受不了的是,在皇家典禮之上,李瑁還要向當著文武百官向楊玉環和李隆基行那種兒子對父母的叩拜禮。這是多麼糟心的感覺啊,真不知道李瑁是怎麼忍受的。

李隆基也許覺得有些虧欠自己的兒子,畢竟是奪人所愛。於是親自為他選了一門親事,將韋氏許配李瑁為王妃。李瑁過了4年多的光棍生涯,也沒什麼脾氣了,自然就答應下來。大婚之事,李隆基和楊玉環作為夫家公婆,受李瑁和韋氏叩拜。楊玉環看到昔日的丈夫給自己娶了個兒媳婦,估計心裡也高興。本來自己跟韋氏該是姐妹,但如今自己成了韋氏的婆婆。


就在李瑁大婚10天后,李隆基正式冊封楊玉環為貴妃,自此便有了“楊貴妃”。韋氏跟李瑁成婚後,兩人夫妻恩愛,先後生下5個孩子,也算是老天對他的一份厚愛吧。李瑁自此後再無什麼大成就,也漸漸被父皇疏遠,於大曆十年(775年)正月十二日溘然長眠。自此結束了自己奇葩而悲催的一生。

最後說個小小的野史,當然很多野史最終發現卻是真實存在的。說的是馬嵬驛兵變之時,楊玉環其實沒有被李隆基賜死,而是在陳玄禮和高力士的幫助下逃過一劫,用侍女替代自己而死。陳玄禮負責檢驗屍首,所以他可以很方便的將楊玉環放走,並且讓她化裝成胡人登上遣唐使的大船,由遣唐使將她偷偷帶到日本,最終到達日本久津地區,在那裡終老一生。如今久津還保留著楊貴妃墓和楊貴妃菩薩像,有當地的日本人自稱是楊氏後人。因為一起逃走的還有楊國忠的兒媳和孫子楊歡。而幫助楊玉環逃走的正是她的前夫李瑁和侄子楊暄。


大獅


壽王李瑁的一生大起大落,而這一切都跟身邊人密不可分,母親武惠妃、前妻楊貴妃和父親唐玄宗李隆基。

要了解李瑁的最終結局,悅史君認為,從這三個人身上,就可以打開密碼了。

第一,武惠妃

武惠妃是唐玄宗的寵妃,在李瑁出生前就有夏悼王李一、懷哀王李敏等孩子,但都沒有養活,李瑁出生後就送到寧王李憲府上,由寧王妃元氏照顧。

唐朝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瑁入宮,被唐玄宗冊封為壽王。

唐朝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在武惠妃的支持下,唐玄宗同意了楊玉環與李瑁的婚事,楊玉環正是後來的楊貴妃。

唐朝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陰謀冊立李瑁為皇太子,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被誣陷後遭到唐玄宗的殺害,但也就在這一年,武惠妃去世。

武惠妃死後,李瑁的處境急轉直下。

第二,楊貴妃

楊貴妃原本是李瑁的壽王妃,兩人年紀相當,感情也不錯。

武惠妃去世後,唐玄宗面對數千宮妃卻沒了興趣,在佞人提議下,他把兒媳楊貴妃納入後宮。

至此,李瑁在失去母親的同時,又遭遇了奪妻。

第三,唐玄宗

唐玄宗是李瑁的父親,他為李瑁挑選了兒媳楊貴妃,卻在李瑁的母親武惠妃死後,奪走了他的妻子楊貴妃。

楊貴妃進宮後,唐玄宗很滿意,唐朝開元二十九年(742年),李憲去世,李瑁請求給養父守孝,唐玄宗當然同意。

唐朝天寶四年(745年),唐玄宗冊立韋氏為李瑁的壽王妃,接著就公開冊立楊玉環為貴妃,也是玩得流。

李瑁沒有辦法,雖然唐玄宗奪了妻子,也疏遠了他,但李瑁也只能跟韋妃老實生活,沒有反抗餘地。

唐朝天寶十五年(756年),李瑁的三哥皇太子李亨在唐玄宗入川后,在靈武稱帝,因反感武惠妃殺三個兄弟,他將武惠妃享有的皇后祠享全部廢掉,李瑁沒有任何反應。

唐朝寶應元年(762年),唐肅宗李亨駕崩,李瑁的侄子皇太子李豫即位,又將武惠妃“貞順皇后”的諡號廢黜,李瑁還是沒有任何反應。

唐朝大曆十年(775年),李瑁去世,侄子唐代宗李豫沒有任何表示。

應該說,李瑁的人生以母親武惠妃去世為界限,形成鮮明的兩個階段,人生的後半程可謂悲催,但他堅強地活了下去,還德陽郡王李僾、濟陽郡王李伓等5個兒子和清源縣主李氏、陽城縣主李應玄等至少22個女兒,從這一點來看,悅史君認為,李瑁算是看透了世事,淡然晚年了。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737年武惠妃去世,不久後楊玉環就被召入宮中。幾年後,壽王李瑁被父親安排了一個媳婦,之後的四十年裡,安穩生活,竟然活超過了父親玄宗與哥哥肅宗。心態不可謂不好。

1、母親的理想與長久影響

壽王的母親的惠妃,武氏,屬於武則天堂侄一支的。長年生活在宮裡,十幾歲的時候遇到了李隆基。

(武惠妃)

在武惠妃或者的時候,基本受玄宗的寵幸,在宮裡的理解待遇和皇后一個標準。

惠妃的理想不僅是要做實權的後宮第一,也要做未來的太后。隨著三位妃子的失寵,他開始整太子與二位王子,最終廢掉了他們。

遺憾的是,惠妃因為這些事被驚嚇而死。

2、唐玄宗的套路

按照目前的情況,在武惠妃死之前,玄宗就對兒媳婦感興趣,只是不方便而已。

在其死後,自然有人積極進言“姿質天挺,宜充掖廷”。在楊玉環問題上就開始了三步走戰略。

(楊貴妃李隆基)

第一步,楊玉環被召入宮中梨園,給皇帝唱曲。

第二步,以太后的名義,讓楊玉環出家。

在天寶四年,唐玄宗給壽王安排了新的妃子,氏族韋家。楊玉環自然參考武則天先例,不用做道姑,直接進宮,成為貴妃,享受皇后的待遇。

3、壽王的人生

奪妻之恨,殺父之仇。在壽王這裡成了父親奪妻之恨,而且父親還是皇帝。只能默認。

在後來漫長的人生中開始了新的生活,在玄宗奔蜀的時候,安排三王,也沒有他。平平淡淡的後半生,好處就是活過了自己的父親與自己的哥哥。

(壽王與楊貴妃)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壽王李瑁之所以留名於世,不是因為其自身的品德和行為,而是因為一頂綠帽子。

李瑁是武惠妃的兒子,因為武惠妃非常能得唐玄宗的寵愛,所以對李瑁也厚加賞賜,五歲封壽王,八歲做了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大使——當然,這些官職都是遙領的,唐朝制度,以皇子為正的都督、元帥,但是本人是不過去的,治理地方的則是真正的文官武將。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比如唐肅宗為什麼和玄宗分道揚鑣之後去朔方,就是因為唐肅宗的職務是朔方節度使,而郭子儀是名義上的副使。


李瑁曾經一度距離皇位很近,因為其母武惠妃曾經謀取過立他為太子,但是沒有成功,隨著自己母親的早逝,太子的位子也漸漸遙不可及。


而武惠妃死後,唐玄宗的“後宮無稱意者”,而這個時候,壽王妃楊玉環卻被唐玄宗看上了。但是如何把自己的兒媳婦變成妃子呢?唐玄宗也是用了一個小計謀來“洗白”自己。先是以為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令楊玉環出家做了女道士,是為“太真”。然後過了幾年,唐玄宗便光明正大的把女道士楊太真召進宮來,封為貴妃,與此同時,也給壽王找了一個新的王妃充數。

壽王能做什麼呢?奪走自己王妃的是自己的父親,要麼殺父之仇,要麼奪妻之恨,並且壽王也完全沒有膽量和自己雄才大略的父親作對。

後來,安史之亂起,唐玄宗倉皇西逃。在馬嵬坡兵變中,士兵們殺了楊國忠,逼死了楊貴妃,唐玄宗留下壽王撫卹將士,看到自己的前妻屍橫當場,不知道當時的壽王又能有和感想。


壽王最終比他當皇帝的哥哥唐肅宗活的都長,一直到代宗年間才去世,但是自從安史之亂之後的歷史中,壽王就默默無聞了,或許是父親對自己的打擊太大,或許青年時期的雄心壯志也都已經虛無,我們都已經不知道了。


經史通義


唐玄宗一生有子三十人、有女二十九人,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風流帝王。在玄宗眾多子女中,第十八子壽王李瑁能被廣大人民群眾熟知,並非他個人有驚人的才華能力或創造了什麼了不起的歷史成就,而是他與兩個女人的關係非常親密,她們一個是唐玄宗前半生最寵愛的武惠妃,另一個是唐玄宗後半生最愛的楊貴妃。武惠妃是李瑁的親生母親,而楊貴妃則曾經是李瑁的妻子,後來又成為了李瑁父親玄宗的寵妃。武惠妃用盡所有的智計為兒子謀取儲君之位,在她死後,不僅壽王儲位成空,連她的兒媳楊氏都被玄宗奪走成為自己的禁臠,這種戲劇性的轉折真是讓人感嘆不已。


壽王李瑁那個強勢能幹的母親武惠妃

武惠妃是女皇武則天伯父的孫女、太平公主駙馬弟弟恆安王武攸寧的女兒,因此她從小被撫養在宮中。玄宗登基後納她為後宮,而且越來越得到玄宗的喜愛,他之前寵愛的趙麗妃等人都逐漸失寵了。武惠妃和玄宗先後生育了夏悼王李一、懷哀王李敏和上仙公主,但這三個孩子都在襁褓中夭折了。因此惠妃再度生育了李清(瑁)後,玄宗生怕自己和愛妃的這個孩子再出意外,於是讓自己的大哥寧王李憲收養李瑁,寧王妃元氏親自哺乳孩子,把他當成了自己孩子撫養。李瑁在伯父伯母的慈愛養育之下,果然順利平安的長大。開元十三年左右,玄宗將封年僅七歲的李瑁為壽王,把他接回到自己身邊,由於壽王在玄宗諸子中排行十八,所以宮裡稱呼他“十八郎”。

這段時間內後宮卻圍繞著皇后之位發生了激烈的宮廷鬥爭。唐玄宗的元配王皇后很小的時候就嫁給了李隆基,在李氏家族被武皇打壓的日子裡,王氏陪著李隆基度過了一段高壓政治下的歲月,後來的政治鬥爭中,王皇后的家族也給予了李隆基很大的幫助。李隆基上位後,對王皇后和其家族也一度非常尊重。然而贏得了李隆基專寵的武惠妃也繼承了武氏家族積極進取、智計多變的個性,逐漸對王皇后的位置造成了威脅。王皇后地位受損,她的哥哥感到惶恐,於是發生了“符厭事件”,最終被武惠妃利用,唐玄宗因此廢掉了王皇后,賜死了皇后哥哥。

就在玄宗打算立武惠妃為皇后時,大臣們卻阻止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兒子不為母親報仇,不配為人子(玄宗母竇氏為武則天所殺)!您如果立武氏為皇后,有什麼臉面見天下的人!況且太子不是惠妃所生,而惠妃已經有了自己的兒子。如果惠妃為後,那麼太子之位也會受到影響。”玄宗聽取了大臣的勸諫,武氏為後的夢想成為泡影。玄宗為了彌補她,讓惠妃在宮中享受了皇后級別的待遇。

隨著歲月的推移,壽王逐漸長大,由於他的母親寵冠後宮,玄宗對他的愛也是其他皇子莫得未比的。開元二十三年,玄宗駕幸東都洛陽,在這裡,他為壽王挑選了一個出自名門望族弘農楊氏的王妃楊玉環。十六歲的壽王妃活潑好動、美麗無比,小夫妻倆應該說過著很幸福快樂的生活。

武惠妃積極為壽王謀奪儲位,結果機關算盡反誤了自己性命

但壽王的母親武惠妃之前立後不成,現在不想錯過兒子的儲君之位了,於是在武惠妃的策動下,宮廷中圍繞著立壽王為皇太子又起了激烈的波瀾。玄宗此時的皇太子叫李瑛,是趙麗妃所生。惠妃專寵後,失寵的麗妃在憂鬱中辭世。開元二十四年,太子李瑛和很要好的兩個弟弟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在一次聊天時,對父親玄宗的薄情有所怨言。這事被武惠妃的女婿駙馬楊洄刺探到了,惠妃接到消息後,馬上向玄宗哭訴,說太子結黨,試圖謀害自己和壽王等、還說太子對皇帝不滿等等。玄宗震怒,於是找宰相商量廢黜太子和二王,但此事被中書令張九齡駁回,武惠妃試圖收買張九齡也被大義凜然的張九齡嚴厲拒絕。

但這時李林甫卻投靠了武惠妃,他向惠妃表示“願盡力保護壽王”。這時張九齡被貶,李林甫當上了中書令,他經常向玄宗讚美壽王,武惠妃則在宮內襄助他。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又指使女婿楊洄誣陷太子和兩皇子謀反,不分青紅皂白的玄宗準備廢黜太子,張九齡之前為了保護太子被貶,而中書令李林甫又聲稱這是皇帝家事,於是百官再也沒人敢反對,最終玄宗廢三個皇子為庶人,並在同一天賜死了他們。雖然廢殺太子是武惠妃和李林甫的陰謀,但終歸是玄宗自己的猜忌心理作祟,下了殺死三個兒子的命令。三皇子被殺後,天下冤之。

然而,雖然武惠妃野心勃勃、頗有心計,她不僅受玄宗專寵,還拉攏了宰輔、宦官等盡為自己所用,積極為壽王謀奪儲位,但她兒子壽王卻對爭奪儲位沒有什麼興趣。壽王從小就文質彬彬、性格靦腆,長大後,在激烈的奪嫡鬥爭中,只有其母惠妃堅強奮鬥的身影,壽王本人卻完全沒有任何投身於政治鬥爭的興趣,壽王妃也差不多,小夫妻倆可以說是都對政治保持著淡漠和迴避的態度。

武惠妃以陰謀手段陷害死了三個皇子,看似是一場大勝利,沒想到這反而讓她走向了死路。首先,輿論上她和壽王就陷入了被動局面。玄宗並沒有馬上冊立壽王為皇太子,反而陷入了猶豫狀態,惠妃心中不安;其次,惠妃有武氏家族的智慧卻沒有家族的心理素質,她由於良心不安,老是覺得三個冤死的皇子在害自己,最終驚懼成疾,一命嗚呼。惠妃之死就徹底改變了李瑁和楊玉環的命運。

武惠妃人走茶涼,壽王太子之位落空又被父親奪走愛妻

惠妃死後,壽王不僅完全喪失了當皇太子的可能性,而且失去了強有力的母親的保護。首先,李林甫見玄宗對立壽王一事猶豫不決,在惠妃去世後,他明哲保身,再也不提這事;其次,玄宗雖然寵愛壽王,但喜歡的是他溫良有禮的個性,可壽王畢竟缺乏剛勁堅毅的一面,玄宗對此也很猶豫,因此他為了儲君一事憂慮不已。這時高力士建議道:“

推長而立,誰敢復爭”,就這樣,玄宗第三子忠王李亨被冊立為皇太子。而壽王可以說再無立儲希望,在玄宗那裡失寵了,也沒人再會去討好逢迎他了。但壽王不以為意,繼續和楊玉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玄宗失去多年伴侶惠妃後,很長一段時間過著悶悶不樂的生活,後宮中沒有女人能贏得他的寵愛。然而這時有人卻向他進言,說楊玉環天生麗質美得冠絕天下,玄宗這時認真打量起自己兒媳,果然對她的美麗愛不釋手,恨不得馬上佔有她。在開元二十八年左右,

看上了兒媳的玄宗玩了一出移花接木,他以為母親昭成竇太后祈福的名義,度壽王妃楊氏為女道士,賜號“太真”,居於大明宮太真觀,就這樣玩個障眼法把兒媳給弄到手了。玉環後來和公公玄宗情投意合,玄宗對她的寵愛遠甚惠妃。《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

聖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瑁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

母親死後又被親爹奪走愛妻的壽王李瑁真是有苦說不出,比委屈和苦楚更可怕的是他還置身在一種危險之中。廢太子李瑛等三皇子就是因為對父親玄宗口出怨言而被人誣陷害死,玄宗雖然是自己的父親,但更是皇帝之尊,無論從君臣父子關係來說,玄宗都是絕對的尊者,他對某個兒子想廢想殺想貶是輕而易舉的。因此,本身性格溫良的壽王過著更加謹慎的生活,他不敢對父親的舉動有任何不滿。

溫和低調又遠離政治的壽王最終平安度過一生

天寶四年,玄宗決定冊封楊玉環為貴妃,就在冊封貴妃前十天,玄宗為二十七歲的壽王再立了一個王妃韋氏。韋王妃出身京兆韋氏,是一個地道的名門貴女。玄宗這次賜婚目的有二,一是解決了壽王這幾年的單身之苦,也讓壽王徹底放下心來,畢竟性命暫時是保住了;二是他此刻準備冊愛妃楊玉環為貴妃,因此想借壽王婚事掩蓋掉楊玉環為壽王妃那段歷史。自此之後,唐玄宗和楊貴妃繼續著他們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而壽王李瑁和韋王妃也過著自己平淡的小日子。至於唐詩中“薛王沉醉壽王醒”之句,雖然代表著輿論對壽王被奪妻的同情,可能壽王心中也未必沒有這樣的傷感,但相當謹慎的他絕不會在玄宗或者外人面前表露出來。壽王后來也繼承了李唐皇族的多子基因。他和眾妃妾們生子數目不詳,女兒則至少有二十二個,其中第二十二女陽城縣主李應玄的生母就是韋王妃。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帶著楊貴妃姐妹和皇太子、部分皇子皇孫等西奔蜀地,壽王在列。馬嵬驛之變後,壽王恐怕也目睹了顯赫一時的楊氏家族被誅滅,看著自己曾經的愛妻、現在父親的愛人楊貴妃被六軍逼死,不知他心中是何感想。之後壽王繼續跟隨玄宗,兩天後,玄宗在散關整編了雜亂的禁衛軍,由壽王李瑁等分別統領,能肩負統領禁軍重任,可見玄宗對兒子還是很信任的。壽王跟隨玄宗到了蜀地,在當地過上了一兩年多平靜的避難生活,期間他的第六個女兒清源縣主因病去世。

肅宗至德二年,玄宗從蜀地迴鑾長安,壽王等跟隨。由於壽王與世無爭,對皇位沒有追求興趣、手中也沒什麼政治權勢,因此肅宗對這個弟弟還是很客氣尊重。壽王李瑁去世於唐代宗大曆十年正月,終年五十七歲,死後追贈太傅。他雖然多次被捲入政治旋渦,但由於性格溫和、與世無爭,所以在激烈的皇室內部鬥爭中,最終得以平靜地過完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