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中,蘇軍制造了很多反坦克槍。蘇軍在無法擊穿德軍坦克時,這些反坦克槍為什麼沒能起到作用?

女雪地狙擊手


能打的東西太多了,即使反坦克炮無法擊穿德軍坦克時也可以通過射擊德軍坦克的觀察孔和履帶以及薄弱的後側裝甲,使坦克由於乘員傷亡或者履帶斷裂而暫時失去戰鬥力。



其次戰場上除了坦克這樣的重裝甲目標,還有許多輕裝甲目標甚至沒有裝甲的目標,比如德軍伴隨坦克作戰的半履帶裝甲車,這種裝甲車的裝甲厚度只有10毫米左右,可以被蘇軍的任何反坦克步槍輕易的擊穿。至於那些卡車等無裝甲防護的車輛更是蘇軍反坦克步槍打擊的絕佳對象。


除了對德軍戰鬥車輛的打擊外,對德軍的野戰防禦工事同樣有巨大的效果,由於希特勒禁止在德軍後方建立堅固的鋼筋混凝土防線,害怕德軍會不堅決抵抗而向後方防線撤退,所以德軍絕大部分的防線都是由臨時構築的土木野戰工事構成,這種工事防護力有限,難以防禦反坦克步槍的精確射擊。

就二戰的蘇德戰場,其戰場廣闊,雙方作戰兵力龐大,而加之都是集中使用坦克部隊,所以大多數的戰場仍舊是步兵之間的對決,所以蘇軍遇到德軍的卡車、野戰工事遠比坦克要多,反坦克槍的用武之處還是很多的。


小小狼王


從使用角度來看,反坦克槍屬於一款高不成低不就的武器,比射程比威力不如坦克炮,比射速又不如車載機槍。而在真實戰場上,這種槍必須近距離到40米的時候才能打穿坦克的側裝甲,這就使得反坦克槍有了敢死隊長的綽號。在這個距離裡,單發裝彈的反坦克槍在車載重機槍的壓制下只有送人頭的份。

其次,這些反坦克槍從設計上本身就有缺陷,為了增加威力這種反坦克槍使用了加大的子彈,這使得這款槍從使用者角度來看非常不適,後坐力非常大,站姿要求非常嚴格,被槍托打得人仰馬翻的比比皆是,經常會因為槍口巨大的抖動而朝天開槍,這就使得這款槍在使用上有很大的侷限性。比如,好不容易找到一塊掩體,然後又近距離到可以打穿坦克,卻因為沒有一個很好的射擊角度,一開槍卻被槍托把自己打翻了,子彈飛上天,然後還暴露位置了,被打成肉泥。

因此,反坦克槍成為了戰場上的雞肋,蘇聯軍隊在後期基本上不裝備這種武器了。倒是德國人撿走了這款槍並重新設計,通過精密的設計改良了後坐力系統,並引入了特種子彈,成為現代反器材狙擊槍。而定位也不是打坦克,而是打射手,射殺坦克機槍手,並在柏林戰役的時候立下赫赫戰功。


優己


反坦克步槍在蘇德戰場上其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然蘇軍也不會吃飽了撐的裝備反坦克步槍。

在1938年,蘇軍高層認為蘇聯現在的軍備產量無法滿足軍方的需求,蘇軍炮兵委員會也提交了一個報告,指出蘇軍現在缺乏反坦克炮等裝備,目前最好的對策是使用步兵來對付敵方的裝甲單位。而為了應對這一局勢,蘇軍決定開始研發自己的反坦克槍。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軍已經造出了十幾種型號的反坦克槍,但要不就是性能差強人意,要不就是結構過於複雜,根本無法滿足蘇軍的要求。而此時蘇軍高層又認為,對面的德軍可能已經裝備了裝甲厚度更強的坦克,反坦克槍可能在戰場上起不到什麼作用;並且目前反坦克炮的儲存量應該還能應付,所以研製反坦克槍的計劃也就被暫時擱置了。

蘇德戰爭爆發後,由於蘇聯在前期損失了大量的反坦克火炮,導致蘇軍在戰爭中及其缺乏反坦克武器,為了彌補這一損失,反坦克槍的研發和生產也就再次被提上日程。在不久後,便誕生出了PTRD和PTRS兩種型號的反坦克步槍。這兩把槍最早在1941年10月向蘇軍供應,而首次大量使用則是在莫斯科戰役中。

蘇軍的反坦克槍用來“反坦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蘇德戰爭初期,當時德軍在蘇德戰場初期大量裝備的輕型坦克(Pz.Kpfw I、Pz.Kpfw II和Pz.Kpfw38(t))的正面裝甲厚度最高也只有30mm。而蘇軍的這兩把反坦克槍卻可以在100米內擊穿40mm的垂直裝甲,在500米內可以擊穿20mm的60度斜面裝甲和30mm的垂直裝甲。因此在戰爭初期,蘇軍裝備的反坦克槍在戰場上擊毀了大量的德軍輕型坦克。雖然德軍同時裝備的Pz.Kpfw III和Pz.Kpfw IV中型坦克的裝甲強度/厚度要大於那些輕型坦克(Pz.Kpfw III的正面裝甲厚度為35mm,Pz.Kpfw IV的是30mm的80度斜面裝甲),但蘇軍仍舊利用其側面裝甲較薄的特點(像是四號坦克的側面裝甲就只有15mm)來將其擊毀。


而在1942年下半年後,德軍裝備了新的Pz.Kpfw VI重型坦克,並且還大量裝備了升級版的Pz.Kpfw III和Pz.Kpfw IV(也就是Pz.Kpfw III的M型和Pz.Kpfw IV的H型),並且德軍還給許多其他的裝甲單位加裝了外側裝甲板;這時蘇軍發現,反坦克槍好像不能擊穿這些新的坦克。並且在1943年德軍開始大量裝備Pz.Kpfw VI重型坦克和新的Pz.Kpfw V中型坦克後,蘇軍大量裝備的反坦克槍也就無法再對德軍坦克產生威脅了。雖然後來蘇軍又研發出了一款能夠在100米內擊穿80毫米裝甲的新型反坦克槍PTRRES-42和能夠在100米內直接擊穿100mm的PTR Blyuma反坦克槍(雖然這倆的口徑超過了20毫米,屬於炮的範疇,不過蘇聯人堅持稱這是槍......),但由於蘇軍在戰爭後期已經裝備了大量的反坦克炮,這兩款反坦克槍顯得有些多餘,所以也就沒能進行量產。


但是PTRD和PTRS這兩款反坦克槍在戰爭後期也不是毫無用武之地,蘇軍會經常將其拿來打擊與德軍坦克協同作戰的半履帶裝甲車,由於其裝甲不超過10mm,所以反坦克槍可以輕易的將其打至不能動彈。有時蘇軍也會將其用來打擊德軍的的摩托化步兵、機械化步兵和機動車隊(比如大卡車一類的),它們的防護比半履帶裝甲車還要薄弱,所以更容易被擊毀。蘇軍在戰爭後期,還會拿反坦克槍來對付德軍構築的防禦工事和機槍陣地;由於德軍的防禦工事大都是用木材搭建而不是使用抗打擊能力較強的混凝土,因此及其容易被蘇軍的反坦克槍打穿(蘇軍還對此寫了個戰爭手冊,專門來教授怎麼打敵方的防禦工事和肛輕裝甲目標)此外蘇軍在進行奪樓戰的時候,也會使用反坦克槍來對付躲在樓房裡的德軍士兵。

不過比較奇葩的是,反坦克槍的用途範圍可不僅僅是拿來對付地面的裝甲目標,蘇軍還拿它來對付空中目標,尤其是拿來對付德軍的俯衝轟炸機。時任蘇聯陸軍總司令崔可夫曾在回憶錄中(第一章第九節)寫道:“反坦克槍手德米特里·舒馬科夫用反坦克槍打飛機的經驗就足以說明問題。政工幹部C.涅霍羅舍夫當天就把這一經驗推廣到所有的分隊,兩天後,該團反坦克槍手就擊落了6架敵機”。(反正我信了,畢竟死對頭芬蘭都拿自己的L-39反坦克槍改成L-39//44防空武器)

所以總的來說,這玩意其實就是現在的反器材步槍啊。除了肛坦克以外,好像其他用途和現在的反器材步槍(比如美國的巴雷特)差不多......


二戰吐槽君


反坦克槍可以說是一種最為雞肋的反坦克武器,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存在威力不足,但是後座力巨大,世界上第一支毛瑟反坦克槍被譽為只能開兩槍,左肩開一槍,右肩開一槍,然後進醫院。而發射的子彈並不能保證擊穿當時坦克的裝甲。

對於蘇軍來說,使用反坦克槍非常晚,這個不難理解,蘇軍在蘇德戰爭爆發以前有世界上最多的坦克,每個步兵師都有一個坦克營,而且蘇聯的坦克大部分都是使用45毫米炮,這種情況下,蘇軍的反坦克槍屬於那種可有可無的東西,蘇軍編制上每個步兵師只有60支反坦克槍,而德軍每個步兵師有90支。

而由於戰時蘇聯很少生產全新的武器裝備,所以,在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軍才開始大量裝備反坦克槍,最終那個步兵師可以有111支反坦克槍,考慮到蘇軍後期步兵師人員稀少,可以說這個數量很多了。

蘇聯的反坦克槍在戰爭初期對付德國的3號4號坦克時,還能有一些作用,比如打斷一個履帶板什麼的,這些損傷對於坦克來說等於是沒有什麼作用。隨著德國的坦克裝甲不斷加厚,反坦克槍也就沒有什麼用處了。

不過這些反坦克槍在戰爭後期,大部分是在幹打雜的差事,利用自己的遠射程,打擊一些地面目標,比如機槍火力點,卡車一類的目標,這些目標類似於現在軟目標,在戰爭的後期,蘇軍的反坦克槍大部分都是幹這種事情。

在沒有空心裝藥反坦克彈藥的情況下,使用動能彈擊穿坦克裝甲,是唯一能夠選擇的爆發,而要發射動能彈,武器的後座力是非常巨大的,這樣步兵對於反坦克槍並不滿意。真正有威力的步兵反坦克武器還是各種筒子,現在的各國軍隊中都是以反坦克火箭筒作為步兵的反坦克自衛武器。而反坦克槍則是演變成了反器材步槍。


有痰


當時所謂的反坦克槍,其實就是,大口徑反器材狙擊步槍的祖先(配發穿甲彈)。主業打的不是主戰坦克的正面裝甲(那是百分之一千的,各種打不穿……),而是利用步槍的單發精度優勢,距離打擊坦克正面薄弱部分,例如車長/駕手潛望鏡,閃瞎對方……從而間接削弱坦克的戰鬥力。試想一下戰場上,潛望鏡毀了,唯一的辦法就是露出頭來指揮或駕駛,補槍,再補槍……

當然最好是挑個皮薄的貨,例如輕型坦克,裝甲車啥的,是距離側面打擊,可穿。要是水平高+運氣好,一槍中油箱——喜大普奔,各種感人……


陸家梧桐棲小鳳


主要是二戰早期的坦克裝甲厚度還很薄,因此當時的各國陸軍都裝備了大量反坦克步槍用於反裝甲作戰,比如德國的PZB38/39,英國的博伊斯等,和蘇聯的PTRS/PTRD一樣,都是典型的反坦克步槍。

二戰早期各國主要還是輕型坦克,僅有少量的重型坦克,比如日軍的95式輕型坦克裝甲就只有15毫米左右,而像德軍二戰早期的2號坦克、3號坦克,基本和日軍的95式坦克的防護水平強不到哪兒去(畢竟後來的虎式坦克正面裝甲也就100毫米),像蘇軍的PTRS反坦克步槍,具有40毫米左右的穿深(具體還要看距離等因素),完全能夠擊穿這些輕型坦克。

二戰中後期坦克的防護能力大大增強,反坦克步槍作用已經不大了,很難擊穿這些目標的裝甲,因此大量退出裝備序列。比如二戰後期英軍基本已經不再使用博伊斯反坦克步槍,而大量使用PIAT反坦克拋射器。而美軍在戰爭中期就已經開始使用巴祖卡火箭筒了,反坦克效果很好。

但是蘇軍的PTRS一直在服役,因為其適合攻擊牆體(這在城市戰中很有價值)、輕裝甲目標等,作為對步兵火力的加強一直裝備著。同時,蘇軍也繳獲了很多德軍的鐵拳或者坦克殺手火箭筒裝備自己使用,用於反坦克作戰。


前沿陣地


首先德棍開始推毛子那會,一水的垃圾一號二號佔大頭,就算是二號正面30mm鋼板,側面才16mm。還有一水的35t,38t也不超過30mm。而像毛子PTRS這類反坦克步槍100米內能穿40mm,打的正的話擊穿這些破爛,打死裡面成員和玩一樣。


而對付三號四號這種正面皮稍厚的,你可以打履帶癱瘓坦克,然後側面或者後面爆菊。

然後反坦克步槍雖然頂著反坦克這個名字,但實際上你看現代用途就是反器材啊。你瞅現代一水12.7mm步槍用來幹啥,二戰時候也一樣。不好拆坦克,拆下面這玩意總行吧


瘋狗的輕武


歐洲坦克其實和日本一樣全小家子氣,薄皮大餡的,中國的德粉都盯著4號虎王豹子,其實真正的德軍序列裡全是一號二號35T38T,基本上都是裸奔的狀態,3號4號沒幾輛,而且4號最初還是支援步兵的步兵坦克,蘇軍手裡有的是能打穿這些小朋友的玩具,而德軍坦克在遇到T34後徹底不淡定了,在超重的道路上是越走越遠


蛋糕香噴噴


當時中國應該進個幾千支這種步槍,打小鬼子的豆丁坦克簡直是砍瓜切菜,比37炮更好用,關鍵轉移快,打一槍換個地方。


AK478139220


國軍的失誤之一就是沒有引進仿製反坦克槍而是引進了37戰防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