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中國在世界排第幾?為什麼?

小超說二戰


民國跨度太大了,從清帝退位開始算有40多年的時間,這個時間裡經歷了軍閥混戰,黃金十年和抗日戰爭等,期間民國的國際排名上下浮動巨大。



從國際地位上來看,民國初年時地位最低,這是沒辦法的事,大清留下的爛攤子太爛了。所以,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民國屬於戰勝國但在國際上的地位與自己的體量是極不相稱的。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世界第三領土大國,民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完全沒有存在感,只不過是列強瓜分利益的待宰羔羊罷了。

(巴黎和會現場)

但是,到了抗戰時期,中國人民用熱血和無畏的勇氣抵禦了日軍的侵略,成為二戰期間第一抵抗法西斯的國家。給西方列強極大的衝擊,但是由於日本當時也被西方強國看不起,所以沒怎麼當回事。可國際地位已經遠超一戰時期,最起碼有存在感了,你要知道一個國家在世界上有存在感,接下來他會有話語權,在歷史上將會留下屬於自己的一筆。所以,抗戰全面爆發後美英蘇三國紛紛與蔣介石談判,希望一起遏制日本在遠東地區的發展,並表示願意提供幫助,這說明如果人們提起那段遠東歷史的時候,會了解到民國是其中的主導者之一。

(淞滬會戰中我軍與日軍作戰)

二戰全面爆發後,日本襲擊了珍珠港和美英等西方國家大打出手。英美軍隊終於嚐到了軍國主義鐵拳的滋味,這才發現被他們看不起的小日本竟然這麼厲害,從而對民國的抗戰有了更新的認識。再加上遠征軍出兵東南亞,進一步確立了民國在遠東的地位,同時蔣介石也得以擔任中緬印戰區總司令,以當時的眼光來看可以說是振奮了國。因為這一事件代表中國結束了從清朝後期開始的戰略收縮的不利局面,國家似乎有復興的希望。

二戰的貢獻讓民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成為五常中對二戰貢獻第四大的國家。那時候的地位已經基本是屬於準一等強國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民國時期的工業發展幾乎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人口和耕地的矛盾日益尖銳,百姓生活困頓,在民生方面真是糟糕的一塌糊塗。比如,1912年民國人口為4.3億,到1948年才不過4.8億,只增加了0.5億。

1933年全國有2.6億勞動力,只有0.54億從事非農業工作,民國的職業分佈情況相當於1820年的美國,落後了100多年!

即便人們已經日益飢餓,但土地開發還處於落後狀態,全國耕地總面積只有14億畝,還不如今天。糧食產量大約為2000億斤,人均糧食保有量為400多斤,但是由於地主階級的剝削和政府的高稅收,普通老百姓的人均糧食保有量遠遠低於這個水平,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正在挖野菜)

從GDP總量來看,民國全面抗戰前只有200多億元,遠低於世界主要工業國家。而同時期美國的GDP為2000多億,是民國的10倍以上 !

所以,要是比經濟實力,民國至少要排在10名以外。


歷史風暴


亞洲第第一位民選總統誕生在中華民國,民國北洋時期中國GDP處在世界前列,許多現在家喻戶曉的品牌在巴拿馬獲世界博覽會得金獎,如:張裕葡萄酒、茅臺酒、五糧液等。民國還是兩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聯合國五個創始國之一。

民國教育走在世界前列,培養出三個諾貝爾獲獎者,100多名院士,在文化、思想、藝術有響喻世界的大師級人物,齊白石、張大千、陳寅格、胡適、辜鴻名等等。

民國在二戰結來時,因為抵抗日本法西斯獲得最終勝利,國際地位如曰中天,在世列強排名躍居第四,美、俄、英、中、法,國際地超過法國。

但天不佑中華,縱觀整個民國38年時間裡,擺脫兩千年封建社會建立起的民國內憂外患,兵禍連連,大部份時間處在戰亂中,連年戰亂消耗了民生、國力和國運。





清揚茶話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清朝滅亡後,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領導人在南京建立臨時政府,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正式成立,意為“人民之國”,直至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遷往臺灣。

在這短短38年裡中華民國經歷了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916年)、軍閥割據時期(1916年-1928年)、國民政府時期(1928年-1937年)、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1945年)、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949年),除去北洋政府時期短暫的安定,其餘時間都處在戰火之中。

在這一時間端中,中華民國在當時的國際上地位如何呢?在面對西方列強又有多少話語權呢?

1、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916年)

1912年2月,北洋軍閥領袖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3年10月正式當選大總統,北洋政府成立。在外交方面,袁世凱認為此時的中國沒有能力和西方列強抗衡,選擇和平談判(不平等條約)的手段結束紛爭。在選取靠山方面,袁世凱爭取英美的支持,來對抗覬覦東北、外蒙古的日本和沙俄;在軍事方面,1916年初,依附於北洋政府的軍隊共計33個師、97個旅、33個團,總兵力達120萬。在經濟方面,此事的中國百廢待興,民營企業、華資銀行興起,輕工業增長迅速,在1912年到1918年間新增資本達到了1.3億至1.4億;在文化方面,北洋政府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言論自由、結社自由時期,極大的促進了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在教育方面,中華民國教育部規定“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的15%”。

此時的中國,雖然看似羸弱,但是整體實力也沒有那麼不堪,比起清末反而增強不少。個人認為北洋政府時期的民國在國際上並不弱,肯定比不上科技一流、海軍一流的英國,也比不上工業發達、軍事素養高的德國和有錢、又有豐厚資源的美國,但比起中法戰爭輸給清政府、經不起消耗的法國和國力有限、資源匱乏的日本應該會更強上那麼一些,和俄國之間應該在五五開,雖然民國時期收復了蒙古,但架不住俄國陸軍多,科技也不弱,真打起來還真不一定能贏。其他一些列強,如意大利、西班牙等應該贏面會大一些。

2、軍閥割據時期(1916年-1928年)

1916年6月袁世凱病逝,北洋軍閥分崩離析,分裂成眾多派系,原先依附於北洋軍閥的各地小軍閥也裂土稱雄、擁兵自重,為了土地、資源、武器、人力、權利等利益戰火不斷。在1916年至1928年間有統計的戰爭有140餘次,沒有計數的小摩擦更是不計其數。 具有歷史意義的戰爭主要包括:1920年7月的直皖戰爭,直系曹錕、吳佩孚成為中央新主人;1922年4月的直奉第一次戰爭,奉系張作霖被打回東北;1924年9月,直奉第二次戰爭,直系被打敗,張作霖入主北京。其實在北方主要是三大軍閥,直系(馮國璋、曹錕、吳佩孚)、皖系(段祺瑞、徐樹錚)和奉系(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的三足鼎立。而南方几個軍閥實力差不多,為了和北洋各系對抗選擇聚集在廣州革命政府旗下,又各有心思、心懷鬼胎,之間也是紛爭不斷。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到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降下北洋五色旗改換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至此國民政府從形式上一統中國。

此時的中國逐漸走下坡路,連年的軍閥混戰不休,而且政治極不穩定,短短十幾年間竟然有14位總統。連年的戰爭,使得軍費更是驚人,至北伐戰爭後期,軍費支出佔政府全部收入的八成以上,國力日漸勢微。而此時西方列強被牽扯進第一次世界大戰,自顧不暇,很少干預民國的內戰,反而逐漸崛起的日本企圖干預中國的統一,結果東北兩父子並不配合。

3、國民政府時期(1928年-1937年)、抗日時期(1937年-1945年)、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949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的二十年時間裡,中國打完軍閥混戰打北伐戰爭,打完北伐戰爭打中原大戰,然後開始國共十年對峙,一直在消耗國力。而在一戰中打成了渣的德國即便割地又賠款,工業生產停滯,經營十幾年後又一次面對全世界;當初一蹶不振英國和法國也慢慢地恢復了生機,俄國也發動革命重新煥發新生組成蘇聯。而在一戰中日本收益最多的日本和美國,更是確立了自己世界強國的地位。原本與西方列強和日本在科技水平、工業發展、武器裝備等地方存在不少差距,至此以後再也沒有趕上去,與美、英、法、俄、德、日、意等列強的比拼中逐漸開始掉隊。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碼字也不容易


最近有點嗆


民國初年,在袁世凱時期,中國的GDP位居世界的前十三。雖然那時的中國被外國列強侵略欺凌,並非國力不足,率先進入軍事機械化的西方,也正是利用先進的武器優勢,恐嚇了當時民族意志薄弱的中國人。其實憑戰力,民國軍隊是世界強軍。

袁世凱訓練的新軍,遠遠大於記載的數字。據【袁世凱皇傳】載,袁世凱秘密訓練新軍58個整編師,擁有代表當時民國國力的九十萬新軍。袁世凱曾經與德皇威廉二世,簽定了一個協議,五年內完成了新軍45個師的德式機械化裝備。而所有的資金來源,都是袁世凱逼慈禧交出了大清在長白山的藏寶圖,袁世凱派48師,59師,66師,封鎖長白山一年零四個月,挖出的大清寶藏,據【孫中山宣言】記載,當時價值368億美金。

民國的世界排名,是通過民國軍力來評論的,袁世凱雖然稱帝不得人心,也有過不為人知的功勞,日本人一直派間諜尋找長白山寶藏,袁世凱的新軍118師,在滿洲以北的黑山口,袁世凱下令與日軍的兩個師團進行了一天兩夜激戰,德式裝備的新軍,殲滅了大部分日軍。所剩日軍殘部潰逃。這是記載在【民國英雄榜】上的著名黑山口戰役。

民國在世界,還是一個比較強盛的國家,最高進級過世界前八。袁世凱死後,各路軍閥混戰,國家四分五裂,讓國人飽受苦難。民國末年,中國世界排名一度下滑到七十七名。


白這個顏色


民國時期的中國在世界排第幾,這個問題要具體到哪個時期的民國。畢竟民國從1912年到1949年跨越了30多年,不同時期排位肯定不同。此外,作為體量巨大而又落後的國家,民國在政治、軍事、經濟、科教等方面的排位又各不相同。


下面簡單闡述下民國各個參數的指標特色:

政治,民國始終未能實現真正的統一。

初期是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的對峙,袁世凱死後北方分為直系、皖系、奉系、晉系,南方則有滇軍、桂軍、粵軍、黔軍、福軍等,彼此混戰。蔣介石1928年通過北伐戰爭,實現名義上的一統,但中國實質上依舊包括蔣、閻、馮、桂、奉等大軍閥和諸多中小軍閥。抗戰結束是最接近一統的時候,然而蔣介石依然不能擺平黨內派系,更何況還有解放軍的存在。政治上的分裂使得民國始終對外難以統一力量和資源,大大削弱了其實力。

軍事上,比較多的數量和比較低的質量

中國憑藉人口帶來的體量和相對落後(然而還是有體量)的工業,能夠武裝起來數百萬軍隊,但從裝備到訓練都比較落後。而由於落後的經濟和工業,實際上民國軍隊數量相比同時期的強國並不佔優。二戰中中國兵力少於蘇、美、德、英等過。抗戰中後期,隨著美械的到位,五大主力和八路軍在長期抗戰中磨鍊出來,軍隊戰鬥力方面有所提升。


經濟上,非常落後,只佔體量優勢。

工業上,基本沒有工業化,只有少數輕工業,北洋民國不如清末,蔣記民國不如北洋。

科教上,有少數精英,但文盲率非常高。


文化上,經歷著震盪與失望,但五千年文明擁有堅韌的潛力。這種潛力在抗日戰爭中得到部分激發,但餘地還非常多。


總的來說,中華民國的綜合實力,在一戰前肯定落後於英美法德日俄奧意八大列強國,甚至未必比得上奧斯曼土耳其,大約在全球範圍能排第十名。


一二戰之間,奧匈帝國解體,土耳其衰落,但其餘七大強國(包括取代俄羅斯的蘇聯)實力依然在民國之上。當然,彼時魏瑪共和國遭受協約國制裁,本身處於混亂中。這裡拿出來比較的是希特勒上臺後的德國。中國大致排第八。加拿大南非等過可能比中國先進,但整體實力還是不如中國。


二戰中期,法國滅亡後,正遭受侵略的中國,其實力排在美蘇德日英意之後,居世界第七。


二戰結束,雙十協定前夕,中國成為聯合國四大國之一。這時候可以說其排名第五。雖然從科教、工業等方面都不如德國、意大利、日本甚至巴西、加拿大等。但綜合地位就是有這麼強。而法國畢竟拿回了廣大殖民地,整體實力還是在中華民國之上。可惜的是最終未能實現和平統一。


巴山夜雨涮鍋


民國時期長達38年,不同歷史時期,中國的國際地位是很不一樣的。

民國剛建立的時候,在國際上根本排不上號。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之類的,都是虛的。列強不會因為民國是共和國,就對它高看一眼。當時德國、日本、俄國都有皇帝,但誰敢小瞧?初期的民國,國際地位跟大清差不多。民國剛成立之時,孫中山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佈承認滿清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承擔滿清的所有賠款、外債。這就是為了獲得列強的支持、承認。

不過民國很快遇到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提高國際地位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也很幸運的抓住了機會,通過對德國宣戰、加入協約國,中國成為了戰勝國。之後中國還參加了巴黎和會。此時,中國從不入流的國家,上升到了第三等國家。第一等國家,是英國、法國、美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等帝國主義國家。第二等國家,是歐洲的比利時、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等小國。此時中國的國際地位還是不高的。巴黎和會上,列強竟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了日本。可見此時列強還沒把中國放在眼裡。

之後的二戰,中國的國際地位再次得到提高。中國為了二戰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二戰之後,中國成為了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可以說是成了世界第五大強國。不過這個國際地位還是很虛的。美國、蘇聯暗中交易,中國最後丟掉了外蒙。中國的國際地位還並沒有根本的改變。


國史拾遺


民國時期的那段歲月似乎在現在的我們眼中一直是一段積弱積貧的歲月,社會動盪不安,百姓民不聊生,軍閥連年混戰,政局複雜,經濟不行,軍事不行,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但其實民國並不是你想象的那麼差,二戰之前的民國,排名第七,二戰以後,排名第四。



二戰之前的排名第七比較有水分,就像晚清的GDP一直還是世界第一,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二戰以前,無論是北洋的民國,還是南京的民國,其實說到底都是一個不完整的民國,軍閥混戰使得民國政府實際上是列強的附庸者,這種民國排名有多高都沒用。

二戰開始以後,尤其是日軍偷襲珍珠港以後,中國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西方大國的認可,美國人心中甚至有一種愧疚感,讓中國獨自扛日本人的炮火,因為他們覺得日本人真的是太難打了(那是因為美國不知道中國人的韌性,這個國家永遠不會被奴役)。開羅會議奠定了中國世界第四的位置,並且成為了日後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二戰結束以後,因為抵抗日本法西斯,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很大提高,美,蘇,英,中,法。令人遺憾的就是民國38年,始終未能擺脫兵禍,國計民生就在戰火中一點點被燃燒了。


歷史十二郎


現在怎麼有這麼多關於民國的?就中國歷史而言,處於大一統王朝之間短暫的一段過渡時期就是它的宿命。政治上,從來就沒有真正統一,所謂的巨頭地位,不過是美蘇英為了平衡拉上的,看看法國沒幾天就投降了,二戰幾乎沒有出力,就知道戰勝國不靠譜了;領土也是歪歪出來的,你讓老蔣或袁大頭命令一下外蒙、西藏的土皇帝試試;經濟上,恕我直言,民國有沒有搞過一箇中長期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所謂大師多,不看看每一段中國混亂的歷史時期,出現的大師都是最多的,如春秋戰國,政府無力控制,所以各種思潮氾濫,到了大一統初期,必然被“罷黜百家”。以當時中國的狀況,出幾個大師,就跟現在印度經常出諾貝爾獎人物一樣,除了知名度,對國家毫無用處。所以,這個命題就跟宋朝的GDP統計一樣,娛樂一下可以,有這個功夫,不如給家人做個紅燒排骨來得實在。


碧海含冰


民國時期的中國雖然還處在農業社會階段,積貧積弱,但實力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差,國力的話大約在世界上排名十五名左右。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後,以恭親王為首的進步官僚痛定思痛,開展了洋務運動,中國的現代化工業開始起步,到了抗戰爆發前,中國的重工業已經頗有根基了,東三省更是成為我國的重工業基地。

中國是農業大國,地大物博,糧食生產能力非常強,組織遺產戰爭所需的後勤保障能力在世界範圍更是首屈一指。

蔣介石統一全國後,構築國防體系並大量編練新式軍隊,計劃在全國範圍內編練100個師,前滇軍名將朱培德在這方面居功至偉。可惜由於抗戰爆發這方面的建設被迫停滯,但這足以支持八年的抗戰勝利了。

中國有廣闊的戰略縱深,我沒看到,在抗戰中雖然日軍佔據絕對優勢,但中國可以“以空間換時間”,將日軍拖入持久戰的泥潭。最後在1927-1937年,國家形勢上得到統一,戰爭減少環境相對安定後,經濟得到了飛速增長,史稱“民國黃金十年”。

所以,民國時期我國的實力雖然比不上列強,但也處於第二集團領軍位置,並沒有那麼不堪。


林屋公子


如果要說到民國時期我國在世界上的排行,我覺得民國時期是可以排在中等或者中等以上的,不過在說到民國的水平排行之前,我們首先得來了解一下民國的概念。

民國指的是1912年到1949年這一段時間內,雖然武昌起義是在1911年爆發的,但是民國的建立、清朝的滅亡卻是在1912年的時候開始的。


被北洋政府主導的民國

民國的首任大總統並不是孫中山,在當時孫中山只擔任了民國的臨時大總統,民國真正的首任大總統是當時實力最為雄厚、逼迫清朝滅亡的袁世凱。

北洋政府就是以袁世凱為核心組成的,在袁世凱死之後,袁世凱手下的各大勢力雖然爆發了激烈的衝突,但是他們仍然是以北洋政府與民國自居的。


北洋軍閥政府在早期統治了民國,雖然當時孫中山的國民政府有著不少的軍閥支持,但是因為國民政府的力量太過於弱小,所以實際上統治了民國早期的仍然是北洋政府。

在國民政府和北洋政府爆發各種衝突的時候,孫中山的手下是沒有太過於強大戰力的。

為了扭轉這種對自己極其不利的狀況,孫中山把蔣介石派到了蘇聯考察,從蘇聯引進了軍事速成班制度創辦了黃埔軍校,並在蘇聯提供的武器下,展開了改變國民政府命運的東征、北伐戰爭。

不過因為黃埔軍校是在1924年的時候創辦的,孫中山又早早地在1925年去世了,因此黃埔軍校就落到了校長蔣介石的手中。

黃埔軍校學生軍為國民政府提供了大量支撐戰鬥的基層軍官,併為後來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軍事將領。

在當時國民政府以黃埔學生軍為核心,再加上各大軍閥的幫助,國民政府首先除掉了盤踞在廣東的軍閥陳炯明,然後展開了他們消滅北洋軍閥的北伐戰爭。

國民政府在當時一共發動了兩次北伐戰爭。

在第二次北伐戰爭的時候,北伐軍隊最後擊潰了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

而張作霖在從北京逃回東北的過程中又被日本人炸死了,所以接下來接替張作霖位置的張學良就成為了北洋政府最後一名有著雄厚實力的軍閥。

在張學良宣佈易幟,開始加入國民政府陣營之後,民國才開始在名義上統一了起來,所有的軍閥不管懷著怎樣的心思,在名義上他們都是奉蔣介石為主的。

這個時候民國進入了國民政府的統治時代。

由國民政府主導的民國

不過蔣介石的統治卻並不算多麼安定。

蔣介石因為想統籌全國的權力,所以在當時招惹上了非常多的麻煩。


當時蔣介石所能控制的地方只有浙江附近的幾個省份,雖然別的軍閥表面上都聽從他的命令,但實際上他的權力卻根本管轄不到其他的省份。

因此蔣介石才會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前,一直不斷地通過各種手段想從軍閥們的手中奪權,並因此和軍方爆發了幾次激烈的大戰。

在蔣介石還沒有真正收服各大軍閥的時候,抗日戰爭又爆發了,所以接下來我國進入了長達八年的全面抗戰中。

在抗日戰爭結束後,我國更是進入了熱火朝天的內戰中,一直到民國結束,可以說民國是在各種戰火之中度過的。

國民政府的黃金十年

民國是在戰火中度過的,而在民國的多年時間裡,唯一一段有著快速發展趨勢的時間就是民國的黃金十年

正是在1927年到1936年這將近十年的時間中,民國出現了所謂的“黃金十年”。

這十年的時間中,民國的各種輕重工業、經濟、軍事方面有著非常長足的發展。

當時我國比較落後,雖然國土遼闊,但實際上工業化卻非常稀少,平常的工業都是靠少數如上海、天津、武漢、北京、青島、長春、哈爾濱等這些少數城市支撐起來的。

其中在輕工業方面,民國可以在當時的世界上排行到第六名。

但是在重工業方面,除了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統治並最後被日本人奪走的東北之外,其他很多地區的重工業都是無法和列強們相比的。


在軍事方面民國雖然有著不少的兵工廠,但是除了張作霖打造出來的軍工系統能生產一些重炮之外,民國時期各大軍工廠很多時候都是隻能生產一些步槍、子彈之類的輕武器。

至於一些重武器,這些兵工廠是幾乎沒有生產能力的。

在那個稍有安定的十年時間裡,民國的經濟開始出現了不小的增長,在軍事方面,蔣介石更是和希特勒展開了合作,通過資源的交換從德國獲取了不少機械化的武器以及德國先進的軍事訓練。

(孔祥熙和希特勒)

通過和德國的合作,民國在軍事方面提高了一大截,不過因為軍隊升級還沒有完成、武器還沒有裝備到理想的目標,抗日戰爭就因為西安事變的突然爆發開始了。

因此在上海的淞滬會戰遭遇了大敗後,希特勒終止了和蔣介石的合作,接下來蔣介石的軍事又開始變回了老樣子,沒有發展成他意料中那樣強大的軍隊。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了二戰後期美國人介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人給民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告終。

民國在20世紀上半期的世界排名

不過不管怎麼說,民國在當時的實力確實算不上是太弱的。

或許和蘇聯、美國、德國、法國、英國這些大國無法相比,但是與南亞、中東、非洲當時正處在殖民時期、還沒有形成國家概念的地方來說民國卻可以說得上是強大的。

還有對南美洲很多工業區基礎比我們更加薄弱的國家來說,還有歐洲一些並不算特別強大的國家,我覺得民國可以說得上是除了各大列強之外,實力是比較雄厚的國家。

所以說除了由各大列強構成的最上等國家之外,民國是可以排在中等偏上的,通過二戰之中蔣介石能成為同盟國第四巨頭的事情我們就可以看出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