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出自莊子-大宗師,到底該怎麼解釋?

滋味人生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紅字“關注”我,謝謝!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出自莊子-大宗師,到底該怎麼解釋?

這句話流傳深遠,我不想從本意或者現在寓意來解答,而試圖從一種“更積極”的意思去看到一個側面。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在乾涸的車轍裡,兩魚互相吐沫維持生命和等待死亡。即使死亡也要堅守著愛情。

為何兩魚陷在這個車轍,難道是愛情?生命是可貴的,就算愛情也要建立在生命的基礎之上,難不成都要去化蝶為續?沒有物質基礎的愛情,虛無不牢靠,性命和經濟是物質基礎。一灣碧水不可或缺。為了愛情可以放棄這灣清水,選擇等待死亡,可是固然自己可以選擇如此境遇,又何必讓心上人也遭此災難呢?放手也是一種愛。放手不等於不愛,有多少放手是因為愛,懂得放手的愛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和做到的。懂得彼此放手而遊任在四海天地間的愛就更少見了。因放手而自在,因自在而懂得了天地真愛,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江湖,那裡自由自在,何必困在一條車轍中放棄遨遊天地的機會?在那自由的天空裡,有自由的生命,有自由的愛情。那裡的愛情裡有面包和水!

就當一場夢,你躺在車轍中艱難呼吸吧!夢醒時分,就化鯤為鵬,翱翔天地,再化鵬為鯤,漫遊四海。

與其給你一條車轍,不如給你一池碧水;

與其給你貧窮困頓,不如給你安定富足;

與其給你動盪戰亂,不如給你繁榮昌盛。

為仁者、為愛者、為政者,不該如此嗎?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紅字“關注”,謝謝!


晨曦小荷


典出:〖莊子·內篇·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音xu三聲慢慢呼氣]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全句的意思是:泉水乾涸了,兩條相愛的魚呆在陸地上,與其相濡以沫,互相溼潤,相互依偎,苟涎殘喘;倒不如在江湖中,互相忘卻,各自暢遊。



引伸意:相愛的兩個人,與其在物質和精神極度貧乏的環境中,相親相愛,互相依偎;倒不如大家各有各生活和事業的圈子互不干擾,慢慢忘卻對方,自由自在的生活。應該說,這既是一種灑脫,也含有不得已的無奈!

附合莊子“天人合一,清靜無為”的哲學思想。


李彬文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有書君曾經很困惑,沒有什麼比相愛的兩個人相濡以沫更好的了,為什麼還比不上彼此相忘記呢?

後來遇見了一些人,知道了一些事,讀了幾遍這句話的出處,才明白,原來相愛容易相處難,說好的“相濡以沫”、說好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並不是說說、發發誓言那麼簡單,與其彼此相困、束縛,不如放手,放愛一條生路,也給自己自由。


這句話要結合上下文來解釋。

一、本義: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來源於《莊子.內篇.大宗師》,此段內容全文是:“泉涸,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字面的意思很明顯,原本兩條自由自在的魚,在水裡暢快地遊玩,後來泉水沒有了,處於乾涸狀態,原來的水渠變為陸地,為了生存,只有彼此吐唾沫以便讓對方活下去,相互依偎著讓生命得以繼續,久而久之只有靜靜等待生命的結束;與其這樣,不如互相忘卻,找到各自的江湖,得以暢遊。

兩條魚,因環境改變——泉涸,為了更好的生存,適應環境,不得不相忘於江湖,回到各自的江湖裡,重得自由。


二、引申含義:

無論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都是對愛情的一種態度,本沒有對錯之分。只要是遵從內心的選擇,只要是從愛出發,存在即合理。

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相濡以沫是生,,相忘江湖也是死,死也是如此。只要不是為了生而生,死而死,讓愛更有意義,生有何妨,死又何足惜?


1915年,孫中山先生與宋慶齡相愛了。但這時孫中山已經成親。孫是不贊成納妾的,只有書信徵求原來夫人(姓盧)的意見,問是否同意離婚?盧夫人回信寫了個“可”字,同意離婚。盧夫人對友人說:“我常識唔夠,更唔識英文,我又纏腳,行動也不便,我怎可以幫到先生呢?”

盧夫人的放手,與其說是成全,不如說是對孫中山先生的一種大愛,我愛你,不能幫你,有人比我更適合,我願意退出,只希望你能更好!



三、借鑑意義:

愛情是永恆的話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永不過時。

無論早戀、異地戀、網戀,高中生戀愛、大學生戀愛,還是成人間的戀愛,如果沒有足夠的擔當,如果沒有同甘共苦的勇氣,如果沒有拒絕誘惑的能力,請不要過早地牽手。

如果愛,請深愛!

選擇了相濡以沫,就要相伴相攜過完此生,就如我們在結婚時的許願一樣“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疾病還是健康,我們相愛相敬,不離不棄,永遠在一起。”這是愛的宣言,也是愛的承諾,這更是邁進婚姻殿堂兩個人的最神聖決擇。

愛是彼此呵護,愛是彼此成長,愛是相互成就。量力而行,叩問自己的內心,如果不能,與其痛苦,不如相忘於江湖。 楊絳與錢鍾書的愛情是相濡以沫,盧夫人與孫中山的愛是相忘於江湖,無論是哪一種,都在對方心裡留下了獨一無二的位置。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給愛多一份理解,也讓自己心靈解綁,當愛而不能,不如“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有書君有兩位同學在學校時談的戀愛,到最後才發現分手,給對方祝福才是最好的選擇。現在的他們相見不如不見,彼此雖然相忘於江湖,但心靈深處總有一個地方屬於對方,他們彼此也找到了各自的歸宿,幸福著!

這時想起一首歌,不知是誰唱的,但歌詞很美:


如果我是梁山伯/一定放過祝英臺/讓她和別人去愛/生個漂亮的小孩/如果我是梁山伯/一定把愛藏起來/在故事開始前離開/我一個人去傷懷……

願每一位看到此篇問答的你都有一份豁達,無論是相濡以沫,還是相忘於江湖,讓愛駐心間!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謝謝。有一天莊子家中無米可煮了,就到河監(現地方水利局長)家中借300金,以解肚子問題。河監聽後就笑著說,哎呀,莊子你是大賢人吶,如我只借你300金,對你名譽太損了,但我實在連300金都湊不上,不如這樣吧,你暫時忍耐,等我拿工資後借你50O金如何?。莊子聽笑著感謝河監大方,然後,對河監說,剛才在來你家路上,遇著個擺在路邊買錦鯉魚的商販,被一騎著馬的人踢翻了,整盆的觀賞錦鯉散開,脫離水就亂跳亂遊。其中一條魚就對著圍觀的人說,請你幫幫我們,拿盆水來讓我們解解將被枯乾的可能。其中一人就對錦鯉魚說,你生長得如此飄亮我不忍心只用一盆水來解決你們的問題。待我再找找只大水桶,再借馬車把你們送到江河去吧。錦鯉魚就那個人說聲謝謝,同時提醒他到乾魚店它們就好,回頭就與同伴說我們只能"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了"?。這故事反映莊子的極高的修養。以及人的一生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的收穫,遇到困難時,應順其自然。不貪望別人能對的恩惠或施捨?。


是非還是對錯



我是宇航,其實這個問題很可笑,因為你問題的答案就在書名裡,只是你還沒發覺。

原文是什麼意思呢?

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xǔ,慢慢呼氣之意)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喻相互扶持、苟延殘喘,不如相忘於自然。)及《莊子·外篇·天運》:“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宣雲:“喻小惠相及,不如相忘於渾沌,各得之為樂,又烏取乎仁義之區區者哉!”)。見[清]王先謙《莊子集解》。

意思就是,泉眼水乾了,小魚們在地上互相吐泡保持溼潤,在一起活的活的這麼累,不如各自散去尋找屬於自己的一片水坑子。

《大宗師》以義名篇。“大宗師”的“大”就是老子的“強為之名曰大”的“大”。大在這裡指道。“宗”就是老子說的“為萬物之宗”的“宗”,即是萬物的主宰。“師”是天地萬物所效法。

看完片名,就應該知道,大宗師是什麼意思。

天地萬物皆可宗法。

有所從來,有所從去。

給你個樹杈,你可練劍。

給你看看魚,你可以悟生活。

就是這個意思。

引申為愛情靠譜嗎?

當然靠譜

其實相濡以沫多用於愛情,但是不侷限於愛情。

首先,泉涸

在全文來看,泉乾涸是個前提條件,情人如愛情枯竭,合作創業如事業無起色。

然後,魚相處於陸

為何說不侷限於愛情呢?因為沒有指定是倆魚,而且有經驗的都知道,倆魚仨魚互相吐泡也是會死的。只有一群在一起吹泡泡的時候,才是苦逼的開始,才能苟延殘喘下去。

最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既然如此艱難,就散了吧。放下能各得自在,多好呢。

不論愛情還是事業,搭夥過日子,搭夥做生意,都如此。

這句話知不是常用於愛情,並不代表只能用於愛情。

所以請大家放心。

以後因困難散夥之類的事,都可用。

兄弟

乾了這碗泡沫,我給你想要的自由。


梁宇航


一直很喜歡“相濡以沫”這個詞,愛情裡最接地氣的最實在的誓言了。

最早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xǔ,慢慢呼氣)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涸:乾枯。 《莊子·外物》有“涸轍之鮒”:“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水乾了的車溝裡的小魚,比喻處於困境中。

相濡以沫:本義相互用唾液滋潤,引申義同處困境中,用微薄的力量相互幫助。

不如:比不上。

江湖:本義江河湖海,現在多指江湖世界,任性而為的社會環境。

莊子認為,泉水乾涸了,魚就共處在陸地上,用唾液相互滋潤,維持生存,就不如在江河湖海里彼此相忘而自在。與其稱譽堯仁非議桀暴,不如恩怨兩忘,歸結為道。

莊子的這個典故與他提倡的“道”,即治世規律,“無為而治”有關,與其教化百姓困境中互助,還不如給百姓一個天下太平,百姓自會創造,就算互為陌生人,也會快樂自由。由水創造的魚,在池水中穿行就可以得到給養;由道創造的“人”,不無端生事就可以得到安定,百姓自有創造力。

莊子針對春秋戰國戰亂頻繁而提出這一思想,其實無論黑暗動亂還是太平盛世,君主有為,但不能過度而為,給百姓安穩,充分發揮百姓的創造力和主動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莊子看來,和平的社會環境,個體的悠遊自在遠比仁愛互助有意義。現在,這個詞已成愛情名言了,尤其成了分手男女的慰解語。

雖與本義疏遠,但這一句仍有現實意義。

莊子說的好,魚兒要生活在水裡,才得生機與自由,就算忘記彼此,也自在快樂得多!

愛情裡,過於盲目,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愛的靈魂與信仰,還有什麼快樂!

莊子認為,魚兒困境中可以唾液滋潤彼此,在水中便忘記了彼此。

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同富貴。困境中,彼此相依,不離不棄,發達時,面目可憎,棄如敝履,困境中的愛情有多少能抵擋住物質誘惑的槍林彈雨!

若愛得勉強,若不能同甘共苦,若沒有“相濡以沫”的期待,就彼此放手,兩兩相忘於各自的江湖,從此放一段過往於心上,雲淡風輕,微笑前行!

而真正“相濡以沫”的愛情,一定是相依相偎,同甘共苦,不離不棄,生死不渝,是人世間稀有物,需要有心人一輩子去經營。


一綠浮芳


怎麼說你們這一群答題的人好,胡說八道

讓我們先把原話搬過來,給你門看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看見下句是什麼了嗎?你們在這裡誇堯,罵桀,不如忘了他們兩個,跟隨道。

這句話整體上是個比興句子,前面是個比喻,後面是要說的道理,那麼問題來了,前面的所謂相濡以沫。跟後面的話有什麼關係!

在本篇之後,莊子又借孔子說:

魚相造乎水 ,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 。故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

關係就清楚了,人=魚。 江湖=道。那麼相濡以沫應該=譽堯而非桀。

然而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泉涸是什麼?這裡就不得不說出來,《莊子·天運》

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 ;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慘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無失其樸 ,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 !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樸,不足以為辯;名譽之 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孔子拜見老子後滿口仁義。老子聽了,默然,然後說:一把麩皮摸到你臉上,你就看不見東南西北,晚上蚊子咬你,你他媽就睡不好!仁義就是這個東西,喝了你這碗雞湯,心裡就不平靜,沒有比這更大的禍害了。我看老鐵你應該,放棄滿口仁義,應該做風口上的豬,隨風遨遊。為什麼天天兒把仁義道德綁到嘴上,跟丟了孩子一樣。天鵝,不洗澡也是白的,烏鴉不曬太陽也是黑的。為啥,因為就有這基因,你現在就算是穿上了仁義的馬甲,你還是你,是個什麼玩意兒,還是個什麼玩意兒!聽老哥一句話。水塘子,都他媽幹了,你給吐吐沫,有他媽有什麼用,還是在他孃的大海里浪裡個浪有意思!

說到這裡,就該說到“泉涸”說的就是,他媽的,你拋棄了海,你拋棄了道,然後選擇,相濡以沫,選擇譽堯而非桀。

整句話就是這個意思,你個小屁孩兒,有海你不要,非他媽的跑到一個,爛泥坑兒裡面,一塊兒吐吐沫,你他媽是不是傻?是不是傻?

這句話適用於愛情嗎,同樣適用,這不是叫你,夫妻本是同林的鳥兒,大難來了,獨自飛,去找你的大海,而是你他媽的應該一開始就找到大海。

比如很多人,因為應付不來,催婚,逼婚,稀裡糊塗的就嫁了、娶了,湊合了,然後為了維持一個人形,又不得不,相互往臉上吐吐沫,裝樣子給別人看!你說你裝個什麼勁兒,如人飲水,是個什麼球樣兒,你自己心裡有點13數兒吧!

道家的東西,對不對先不說,但是道家一般不教你,出現了問題應該怎麼辦,都是在說,按老子說的辦,就他嗎的沒有錯!


目西


語錄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初聞時,頗有種江湖味,又夾雜著莊子大逍遙的韻味,實際是句舍而後能得的大哲理。

莊子的世界裡,沒有大喜,也沒有大悲,他認為人就應該拋棄羈絆與固執,生命中除了離開後反而讓自己過得更不開心的愛人、親人外,萍水相逢的兩個人與其彼此靠著微弱的能量溫暖互助下去辛苦巴拉地過活,不如分開,各自去尋找自己的世界,就像那竭澤之魚,在水快乾了,與其一起用彼此濡沫溫潤對方以維持生命,倒不如各自離開那個地方去尋找大江湖海。


實際上,這句話是對“萍水相逢”的最好貼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句話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乃至如此真理,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踐行著。莊子此話是用以形容泛泛之交或者萍水之交。

到今天,這句話實際上是拿來安慰我們自己的。人一生總得逼著去閱人無數,有討厭的,也有喜歡的。討厭的人讓人心生厭惡,喜歡的人卻總是可能因為自己這樣那樣的原因而與之失之交臂。也許是當初配不上,也許是當初沒有勇氣,該說的話沒有說,該做的事沒有做,從此那個人卻因此銷聲匿跡在你的生命裡,卻依舊在你的腦海裡卻揮之不去搞得好不痛苦,莊子看來,這是人活著最痛苦,最遺憾的事。然後他嘆噓一聲“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告訴世人要放下萍水相逢的羈絆,山不轉人轉,你無法改變環境卻可以換一個環境,要永遠朝前看,不要眷念於過去,以逍遙的心態去迎接那些未來的人,只要過去那個人在彼此的江湖裡過得快活,那便夠了。




不書公子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是人們常常引用的一句話。一般用來形容美好的愛情,兩個人相互扶持,相互關愛的美好的狀態。但是,別忘了,這句話是莊子說的。要正確理解這句話,就要先了解莊子的思想。

莊子是道家學派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的核心是逍遙。什麼是逍遙呢?莊子認為就是無所待。他舉例說,大魚和大鵬比較牛,一飛就是幾千裡高,那個翅膀覆蓋幾千裡,一下子就能從北海飛到南海,但是,要是沒有風,它飛不起來、列子御風而行,可以15天在天上飛不下來,但是沒有風,他還是要掉下來。這說明,他們都是有所待,要依靠某種東西才能生存,這就不是逍遙的境界。逍遙的境界是不依靠任何東西,身體和心靈完全處於自由的境界。

回過頭來,我們看莊子的這句話,《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意思是時候,兩條魚戴在快要乾涸的水溝裡,只能嘴對嘴互相呼吸來保命,也就是說,在艱難的環境中,必須依靠對方,這樣的狀態,看著很美,其實很悲慘,一旦一條魚死了,另外一條魚也活不了了。這兩條魚完全處於有待的狀態,顯然不是莊子理想中的逍遙境界。那麼如何才能自由而逍遙呢?莊子認為,如果他們能夠回到大海里,誰也不依靠,完全處於自由的狀態,那就是完全自由的狀態了!

後來,人們誤解了莊子的本意,把這句話理解成為一種美好的愛情,這樣的理解,莊子會很生氣。因為,你們還是有所待,一點也不自由灑脫,更談不上什麼逍遙了!


好玩的國學


《莊子》:“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啕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意思是,天亢旱無雨,河水乾枯了。許多魚被困在河中的灘地上,它們密切地彼此依靠著,嘴巴一張一合地吐著唾沫,來潮溼它們的身體,藉以苟延殘喘,與其這樣,倒不如在江湖裡彼此相忘。與其讚譽唐堯而責難夏桀,倒不如把兩者的對錯都遺忘而同化於大路。

成語“相濡以沫”就出自莊子的這段名言。現在所說的“相濡以沫”這個成語,是指夫妻或情侶雙方愛情十分好,彼此扶持,相敬如賓。

實際上,莊子說這句話的原意並不是這個意思。莊子以為,人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應該適應天然,反歸質樸的賦性。莊子在這裡所著重的實際上仍然是順其天然,將全部化於天然之中的道理。正如涸泉之魚相同,在苦楚中相濡以沫,天然比不上在江湖中那衣足食豐的日子。人也相同,與其錙銖必較日子傍邊的是對錯非,倒不如將對錯都化於大路之中,依照天然規律去過日子。

遺忘全部是非與不快,何曾不是另一種美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