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邊疆” 雪豹竟然君臨大成都

开拓“边疆” 雪豹竟然君临大成都

石渠一隧洞中罕見發現三隻雪豹幼仔。

开拓“边疆” 雪豹竟然君临大成都

與人對視的雪豹幼仔。肖凌雲攝

北京大學博士李晟攤開地圖,計算出臥龍梯子溝與成都二環路的直線距離,僅有99.9公里。雪豹,離千萬人口的國際大都會——成都,竟然如此之近!

2009年3月,臥龍自然保護區鄧生站的楊文剛和曾永斌,到海拔4600米的梯子溝木香坡,去取回了安置在那裡的紅外陷阱照相機。相機,是北京大學的李晟博士留下的。當時,保護區還沒有追蹤研究雪豹的正式計劃,兩個年輕人,不要報酬,積極主動地上高山,安相機,獲得了出乎意料的“重獎”——拍到高質量的雪豹照片。

這一張照片之所以“經典”,是因為雪豹處於懸崖邊,尾巴高舉如鞭,正在回眸,對突如其來的閃光猝不及防。它瞬間的反應是:怒目圓睜,眼睛反射出探照燈一般的光柱,彷彿在說:誰敢在我“雪山之王”的領地放肆?它血盆大口微張,準備發出驚天動地的一聲吼。

开拓“边疆” 雪豹竟然君临大成都

被雪豹追擊的岩羊。

开拓“边疆” 雪豹竟然君临大成都

雪山跋涉,調查雪豹。

漫步雞冠山

海拔3785米山脊現雪豹

在臥龍拍到了雪豹,令李晟欣喜若狂。

上世紀80年代,世界著名的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和中國的大熊貓專家胡錦矗,率領專家們在臥龍研究大熊貓。沒想到,在密不透風的箭竹林海,他們沿著大熊貓擠出來的窄小獸徑“游泳”之時,在高出熊貓棲息地1000米的高山草甸,雪豹正在瘋狂追著岩羊。

細品李晟的話,蘊藏著豐富的“潛臺詞”:前輩們在大熊貓領域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們這一輩要“更上一層樓”,在海拔高出千米的雪山上追蹤雪豹,做出應有的貢獻。

2013年3月,與臥龍同屬邛崍山系的大邑黑水河自然保護區,運用紅外相機拍到了雪豹的照片。

同年5月底,崇州市鞍子河自然保護區的巡護人員花了6天的時間,將20臺紅外相機安裝在野生動物頻繁活動的不同區域。

6月中旬,隊員們進山回收相機。真是開機見喜:一隻身上分佈著許多不規則的黑色圓環、長長尾巴的動物,出現在鏡頭中。保護區副主任王磊一眼就認出:“這是雪豹!”除了有清晰的“全身寫真”,還有一段5秒的視頻。視頻中,雪豹步伐矯捷,優雅地從鏡頭前經過。王磊判斷,這是一隻健壯的成年雪豹。

這隻雪豹,漫步在成都市西邊,雞冠山海拔3785米的山脊上。

雪豹高視闊步,霸氣十足,睥睨著雪峰、荒漠、草甸、山石——

從西邊的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北邊的俄羅斯、蒙古,南方的印度、阿富汗,到東邊的中國新疆、西藏、四川,橫跨12個國家,123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幅員,都是它的領地!

开拓“边疆” 雪豹竟然君临大成都

貢嘎山的雪豹。(圖據貢嘎山保護區)

开拓“边疆” 雪豹竟然君临大成都

懸崖之上俯視獵物的雪豹。彭健生攝

撐開一把大傘

保護高海拔的生態系統

成都的鞍子河,處於雪豹王國最東部的邊緣。

在雪豹的領地,赤狐、豹貓、金貓、雲豹、黃喉貂等肉食動物,個頭小,殺傷力低幾個檔次,根本無法挑戰其“王位”,就拿青藏高原上兇悍無比的藏獒,面對雪豹,也不敢冒犯。雲南曾有一隻雪豹對陣8只藏獒,讓藏獒5死3傷的血腥紀錄。

雪豹高踞食物鏈的金字塔尖。它晝伏夜動,目光銳利;靈敏的嗅覺能從風中捕捉到獵物的氣息;腳爪下的厚厚肉墊使它行走如毫無聲息的幽靈;一旦發起衝鋒便疾如閃電。獨一無二的“絕活”是它在騰躍而起時,能憑著粗大的長尾巴“掌舵”,實現“空中轉彎”,讓那些拐彎靈活的小動物難以逃脫。

成都林業部門專家認為:“雪豹是中亞山地生物多樣性、山地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指示物種,它的存亡與數量多少,體現著整個地區生態狀況。能夠拍攝到它,說明整個食物鏈完整,保護區內的生態系統處於非常完整和健康的狀態。”

據研究雪豹的團隊中頗有名氣的“大貓”宋大昭分析:“四川的大橫斷山脈就是生態圈裡熟知的西南山地,這是中國最獨特的一片生態景觀,很多中國特有物種都深藏於此,比如大熊貓、綠尾虹雉等等。而四川生物多樣性的魅力多年來卻一直被大熊貓的光芒所遮掩,尤其是臥龍。需要明確的是,大熊貓只分佈於東部的一些山脈裡,比如邛崍山、大小相嶺、岷山等,而在廣闊的林線以上,雪豹幾乎在四川盆地西部全境分佈(岷山的雪豹目前還沒有拍攝到,但過去是有記錄的)。四川省林業部門並沒有沉浸於大熊貓的光芒而止步不前,為了更好的保護,提出了“雙旗艦”的概念:雪豹將繼大熊貓之後成為第二個四川生態系統的守護旗艦物種。”

讓成都人引以為驕傲的是,成都所屬的都江堰、崇州、大邑、彭州共有野生大熊貓73只,它像一把大傘,將伴生動物及生態環境給保護了起來;而雪豹撐開了另一把大傘,把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的生態系統保護起來。其雪豹的數量,要進一步調查。

李晟再次計算,鞍子河離成都二環路的直線距離77公里。

雪豹,進一步“逼近”成都。歡迎!

开拓“边疆” 雪豹竟然君临大成都

開拓“邊疆”

雪豹竟然君臨大成都

2017年初夏,成都啟動了規模空前的雪豹調查,以瞭解成都市雪豹的分佈、數量、以及棲息地狀況。採取的方法是,紅外相機網格佈設調查及食肉動物糞便等樣品採集,與DNA分析相結合。

6月初,在鞍子河和黑水河雪豹活躍的重點區域安放了60臺相機。3個月後,取回相機56臺,其中有5臺相機拍到了雪豹。海拔範圍為4000 -4360米,拍攝雪豹照片與視頻175份,共識別出至少5只雪豹個體。還拍下大量的有蹄類照片。再次說明,有雪豹的地方必有岩羊。最令人叫好的是,拍到一張小雪豹啃相機的“萌態”照片。

專家認定,成都至少有2只至5只雪豹。由於崇州、大邑與臥龍山水相連,雪豹活動範圍相當大,其“戶口”如何計算,有待商榷。

此前,2014-2016年間,臥龍自然保護區使用紅外相機技術開展大中型獸類與鳥類的本底調查。經過10961個相機工作日的調查,完成有效調查位點83個,覆蓋58個公里網格。共鑑定出分屬6目15科的32種野生獸類和4種家畜,探測數總計2095次。

2017年,新一輪的雪豹調查後,經照片上雪豹花紋對比分析,初步判定臥龍的雪豹數量超過了26只。這26只之中,至少有梯子溝那幾只可以不費力氣地跑到鞍子河來玩耍,給科學家留下一些糞便和謎團。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在臥龍拍到雪豹後的第三年,貢嘎山自然保護區安放了紅外相機。2012年,在貢嘎山西坡那個著名的大石包下,拍到了雪豹全身像。照片背景大氣磅礴,層層疊疊的雪山,如海浪般一字排開。雪豹冷血殺手的眼光前探,鎮定從容。若是人站在它面前,也不由得會打個寒噤。

不管是成都的崇州、大邑,還是汶川的臥龍,雪豹的活動根本不管你人類劃出的行政邊界。這山,都屬於邛崍山。而邛崍山又屬於橫斷山系。這橫斷山系,處於四川盆地西部,將青藏高原的由西向東走向的群山來了個南北走向的“橫斷”,形成舉世罕見的動植物寶庫。長期以來,從動物學界到公眾,對於橫斷山系雪豹的存在,都缺少關注。而具有世界眼光的動物學家夏勒博士,很早就在探索一個問題:

毫無疑問,在中國,新疆、青海、西藏是雪豹的主要棲息地,在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有多少雪豹?雪豹的東部“邊疆”在哪裡?

如今,答案很明確了,雪豹竟然君臨大成都。

按照李晟博士的計算,臥龍是雪豹密度最高的地區。相比中亞那一望無際的荒漠,植被豐茂的橫斷山系,是草食動物的天堂。但是,草食動物無節制地繁衍,必成災難,以雪豹為首的肉食動物,調節著生態平衡。

开拓“边疆” 雪豹竟然君临大成都

關於雪豹

雪豹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為中亞和南亞山地的特產,常棲於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地區。分佈範圍廣,跨越中亞12個國家。中國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等省區的高山地區均有分佈。全世界雪豹的分佈情況和大概數量,中國居第一,約佔全世界的40%左右。

雪豹皮毛為灰白色,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稱。其有固定洞穴,夜行性,多晨昏活動,獨居。以伏擊式捕食山羊、岩羊、斑羚等各種高山動物,偶襲擊犛牛群、咬倒掉隊的牛犢。

雪豹處於高原生態食物鏈的頂端,亦被人們稱為“高海拔生態系統健康與否的氣壓計”。由於非法捕獵等多種人為因素,雪豹的數量正急劇減少,現已成為瀕危物種。在中國,雪豹的數量甚至少於大熊貓。

2005年10月—12月,中國科學家首次在新疆天山托木爾峰拍攝到野生雪豹。2009年1月,臥龍自然保護區首次拍 到 雪 豹 。2012年2月,貢嘎山保護區第一次在貢嘎山區域成功拍攝到雪豹全身照片和高清錄像。□譚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