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正:作為“自媒體”你應該這麼溝通

趙啟正:作為“自媒體”你應該這麼溝通

自謙老翁的趙啟正,被外媒稱為“中國政府的公關總領“,因他1998年1月任國務院新聞辦主任後,開啟了他的“向世界說明中國” 的新里程。

他極具個人風格、“微笑著談敏感問題”的溝通方式為人熟知,中國的對外傳播,也不再板著面孔說話。趙啟正這個名字,從此帶有了很強的國家形象傳播的意義。

“宣傳”這個詞在中國大家都明白它的正面含義,但對應不準確的英文叫propaganda就有貶義。在西方人的意識形態中,有很負面的含義,就有強詞奪理的意思。而《直面媒體20年》該書收錄了趙啟正20年來接受中外媒體採訪的案例,是“向世界說明中國”的實踐的記錄。

說明中國,該由誰來說呢?政府,媒體,民間都要說。趙啟正認為,中國已經進入了公共外交時代,而向世界說明中國,正是公共外交的一部分。媒體是向世界說明中國的非常重要的力量,因為媒體的受眾廣,傳播力強,媒體上對中國的報道影響著很多人的中國觀。

媒體如何說明中國呢?趙啟正認為立場是政府的,語言是自己的。中國故事,國際表達。比如梁祝,這是一箇中國故事,它變成了小提琴協奏曲,就是國際表達。簡單的說,就是用國際上能夠接受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講述真實生動的中國故事。

1998年他被調到中央,擔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擔當起向世界說明中國的重任,2007年又擔任全國政協會議的發言人,成了中國國家形象最熱情的“鼓催者”,和說明者。

他也是中國新聞發言人制度的推動者和踐行者,樹立了鮮明的“趙氏風格”:不裝腔作勢,不自以為是,不閃爍其詞,不文過飾非。

與平庸的發言人害怕尖銳問題不同,他歡迎記者提一針見血的問題。越是敏感問題,越是要回答,而且要認真回答,不隱瞞不迴避。道理很簡單,因為敏感的問題往往就是公眾和外國最為關注的問題,你的回答就可以澄清事實,消除誤解,取信公眾。本來你只是感冒咳嗽,你迴避,不說,外界就會猜測你是得了肺癌。發言人的基本原則是有利於廣大人民利益的,有利於國家利益。

要做到有效傳播,最終需要撬動用戶的心,這個切入點找不到,所有的戰略都是空的。而自身的媒介素養便是這個切入點。也是在他這個“自媒體”的平臺上,趙啟正以嚴肅而溫和的態度,向世界主動發出了中國自己的表達,而不是在出現問題時才去應對。

1940年生於北京的趙啟正,在步入政壇之前,是核物理工程師。這個背景使他在“說明中國”時,多了理性。他的每一次新聞發佈會都很出彩,因他“實實在在回答問題,不迴避敏感問題,有自己生動的語言”。

說明中國,真實比語言精彩更重要,當然故事還是要講好。趙啟正認為,講故事是說要用易於接受的表達方式講真實的事,而不是搞藝術創作,更不能添油加醋,“可以梳洗打扮,不可手術整容”。換句話說:不要刻意編中國故事,用平常語言講你身邊的事,就是中國故事,而不要多用政治概念和哲學語言。

也許他在說明中國時的一些表達,並無精彩語句,但都實在,簡明,清楚,他並不把生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告誡發言人不要刻意追求說話技巧,否則就可能“影響表達的嚴肅性和準確性”。他深知語言的簡潔,直擊問題實質,對抵達信息爆炸時代的受眾多麼重要。

趙啟正:作為“自媒體”你應該這麼溝通

一個問題,用複雜語言談不清,是失敗,用複雜語言談清了,是及格,而用簡明語言講清楚的,是優秀。《直面媒體20年》該書收錄了趙啟正20年來接受中外媒體採訪的案例,告訴你如何從零開始,成為一名成功優秀的新媒體人!

趙啟正:察哈爾學會國際諮詢委員會名譽主席、委員,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