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會成為N個阿爾巴尼亞嗎?

轉角遇見柯南


巴基斯坦素有“巴鐵”之稱,是我們現在最值得信賴的朋友。不過在上世紀50-70年代中期,還有一個東南歐小國與我國的關係不亞於“巴鐵”,可最終卻反目成仇,這就是阿爾巴尼亞(以下簡稱阿國)。



阿爾巴尼亞位於巴爾幹半島西南部,是一個人口不到300萬的小國。二戰後加入社會主義陣營,被譽為“歐洲社會主義的一盞明燈”。1949年,中阿兩國建交。從50年代中期開始,為了拓展在歐洲的外交關係,我國為阿國提供了大量貸款,到1978年為止累計100億元。

而阿國和周邊國家關係緊張,我國又向其提供了巨量無償軍事援助。飛機、坦克、槍炮子彈無數,甚至還包括許多導彈。阿國的武器裝備基本中國化。阿國的待遇和巴基斯坦基本一樣了。


當然,我們不是白送的,阿國在外交領域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特別是1971年,在阿國(還有一個阿爾及利亞)的提議下,我國最終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由此,毛主席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來形容兩國關係,一首《北京-地拉那》更是傳唱一時。

但情況很快發生了變化。隨著中蘇關係的惡化,阿爾巴尼亞對我們的態度改變了,經常跟在蘇聯背後挑毛病,甚至想抵賴貸款,還單方面撕毀了許多合作協議。因此,我國在1978年決定停止對其援助,而阿國竟把我們列為主要敵人。雙方雖然沒有斷交,但關係降至冰點。90年代雙方關係恢復正常,但再也看不到昔日的同志友誼了。


那麼巴基斯坦會成為阿爾巴尼亞麼?

我認為是不會的。阿爾巴尼亞和我們沒有共同的敵人,所以很難形成堅固的盟友關係。但巴基斯坦則不同,因為有印度的存在,而且印巴關係短時間內是不會改善的。

再者,巴鐵和我們是鄰國,便於開展經貿軍事合作,而且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合作帶來的成果,這是阿國不具備的。

最後,中巴關係歷經長時間的考驗,建立起了牢固的信任關係,這是超出政治形態和宗教信仰的。雖然巴方政局動盪,但新任領導人對我國的態度是不變的,而且總會把我國作為上任後的首訪國。

以上。


石頭說歷史


巴基斯坦要瓦解,理論上可能也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現實操作上,巴基斯坦和分裂也沒什麼大區別,和印度差不多。當然我們對巴鐵心懷友好,但巴鐵的殘酷現實我們得接受,巴鐵和印度當初建國太容易了,沒有經過血與鐵的考驗,導致中央政府權威性很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是極其脆弱的,甚至弱於印度。

巴基斯坦的基層架構,就是部落政治,各個部落在自己的轄區內管好自己的事情,而部落之間還經常因為水源、土地等等矛盾要互相攻伐,也有相互聯姻聯盟對付其他部落,巴基斯坦的政治結構就像我們的周朝,各個部落就是一個個諸侯國,周王的政令對諸侯毫無作用,而中央政府毫無辦法。

在巴基斯坦,政府能夠控制的也就是一些大中城市、交通要道、沿海港口地區、工農業區域等等,除此以外,廣大的鄉鎮地區,都是一個個獨立王國,在這裡,部落長老的話就是法律,在這裡,血親復仇非常常見,各種綁架、榮譽謀殺、彼此間戰鬥很常見,對於地方上的這些事情,中央政府也就只能圍觀而已。

進入2000年,巴基斯坦在美國壓力下,參與打擊阿富汗的塔利班組織,十幾年來,巴基斯坦付出了巨大代價,其本身體體制問題使得恐怖主義在巴基斯坦西北部根本無法根除,反而促使大批塔利班滲透進巴基斯坦,甚至巴基斯坦西北部大片部落地區儼然已被塔利班巴基斯坦分支控制,加上部落勢力的同情和支持,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幾乎無能為力。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工程師一出巴基斯坦的城市就需要巴鐵士兵保護一樣,甚至美軍和巴軍在巴基斯坦一些地區通過都要向當地部落交買路錢,不然就會遭到襲擊。

這些情況的改變需要經濟的發展來帶動,隨著中巴經濟走廊和一帶一路的推進,相信時間和發展會一點一點的給巴鐵帶來一些讓人欣喜的改變吧。如果不能改變,目前的巴鐵其實和分裂也沒什麼大區別,一個諸侯國聯盟而已。


雲中史記


本人曾在巴基斯坦交流過一段時間,對巴基斯坦略有了解。對於巴基斯坦未來是否會土崩瓦解,個人認為雖然可能性不大,但這種風險並不能排除。

巴基斯坦全稱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巴基斯坦(Pakistan)是簡稱,意為聖潔的土地,清真之國。在1947年印巴分治之前,根本不存在巴基斯坦這個國家,也不存在這個名詞。巴基斯坦作為一個國家的出現,是英國人對南亞次大陸分而治之的結果,印度教徒居多的地區成立印度,穆斯林居多的地區成立巴基斯坦。1971年,印度將巴基斯坦肢解,東巴成立了孟加拉國。

由此可知,巴基斯坦的出現完全是基於宗教基礎,將巴基斯坦粘合在一起的唯一因素就是伊斯蘭教。然而,巴基斯坦並非鐵板一塊,巴基斯坦有諸多的民族和部落,各個民族和部落面對外敵尚能團結一致,但一旦外患消失,便內鬥不止。比如,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一直存在分裂分子,據巴基斯坦透露這些分裂分子得到了印度的支持。而靠近阿富汗的地區,則與阿富汗有跨國民族和邊界糾紛。同時,巴基斯坦建國幾十年來,中央政府對巴基斯坦的聯邦直轄部落區只有名義上的主權,實際上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管轄權,這也是巴基斯坦可能最亂的地區。可以說,這些都是威脅巴基斯坦國家統一的重要因素。

可以試想,一旦局勢有變,在外部勢力干預下,巴基斯坦並非沒有四分五裂的可能。


西域都護


巴基斯坦這麼多年來能夠和我們保持這麼好的關係,沒有背後捅刀子,真的是非常難得。建國後,我們所謂的兄弟國家有蘇聯、朝鮮、北越、阿爾巴尼亞、巴基斯坦。前面幾個都和我們反目成仇,到現在唯一和中國關係很鐵的就只有巴基斯坦了。

我們剛開始的和巴基斯坦關係並不好,畢竟雙方雖然互為鄰國,但是文化習俗差距太大。直到1955年萬隆會議,雙方開始加快了解。由於當時我們和巴基斯坦有著共同的敵人印度,所以中巴關係迅速上升,最後成為了患難與共的朋友。

客觀上來講,巴基斯坦的實力遠遠不如印度,這使得它需要我們來牽制印度。歷史上中國也是在巴基斯坦困難的時候幫助了它,使得它成功的渡過了難關。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巴基斯坦是需要中國的,而中國也是需要巴基斯坦的。

至於說巴基斯坦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阿爾巴尼亞,目前來看是不會的。因為中國當初之所以和阿爾巴尼亞保持那麼好的關係,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不成熟,過於理想化了。用現在一句話來說就是“很傻,很天真”,完全是打腫臉來充胖子。

不過,那個時候我們的確沒有什麼朋友,所以中國才會那麼重視阿爾巴尼亞。為此,我們對阿爾巴尼亞進行了大量的援助。當然,阿爾巴尼亞只是把我們當初了一個長期飯票。當我們不願意援助以後,阿爾巴尼亞立刻就惱羞成怒,翻臉不認人了。

巴基斯坦是一個重要的國家,人口高達2億,自身的實力是遠遠強於阿爾巴尼亞的。畢竟阿爾巴尼亞人口只有300萬不到。從這一點來看,巴基斯坦完全是可以和中國翻臉的。畢竟朝鮮、越南、阿爾巴尼亞等國的實力是不如它的。

從過去到現在,巴基斯坦也是儘量在幫助中國。比如國際上巴基斯坦是支持中國的,不像有的國家那樣兩面三刀。中國有困難,巴基斯坦也是儘量援助的。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以後,巴基斯坦的總統親自去中國大使館慰問,給中國運來了所有軍用帳篷。

當然,巴基斯坦還是發展得不大好的,安全形勢不容樂觀,旅遊需要注意。有些中國人去那裡,居然藉著中巴友誼占人家的便宜,這就是實在是不厚道了。比如《演說家》中一個女孩講自己去巴基斯坦旅遊,巴基斯坦軍車護送,保護她的軍人還強行讓當地的商人便宜賣裙子給她,這就有點過分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不知道巴基斯坦與阿爾巴尼亞有什麼可比性,巴基斯坦遭到蘇聯(俄羅斯)與美國的雙重遺棄,與鄰居印度、阿富汗均有領土爭端,好像全世界都希望這個貧窮的國家消失一樣,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我們與巴基斯坦交好;山地之國阿爾巴尼亞與巴基斯坦的情況差不多,這個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與蘇聯、美國雙重交惡,又與周邊的希臘、斯拉夫、意大利糾葛不斷,這個領土2.8萬平方公里、人口300萬人的山國處境遠比巴基斯坦艱難。

曾經的阿爾巴尼亞是我們在歐洲唯一建交的的國家,除了我們送去的200多架飛機和40萬支63式半自動步槍之外,這個工業化有限的國家只能用二戰遺留的武器保護自己了。時至今日巴基斯坦還在戰戰兢兢的維護國家安全而阿爾巴尼亞已經搭上經濟建設的快車,2014年阿爾巴尼亞取得加入歐盟的候選國資格。不得不說阿爾巴尼亞與巴基斯坦只是在一段時期內有相似性,今天的巴基斯坦很難取得阿爾巴尼亞那樣的經濟成就。

巴基斯坦不太可能分裂為更小的國家單位,雖然這個國家內部存在諸多難以調和的矛盾。曾經是東巴基斯坦的孟加拉國獨立就足以證明巴基斯坦內部問題的嚴重,但是在共同敵人印度製造的巨大壓力面前巴基斯坦還是可以做到一致對外的。巴基斯坦主要內部問題就是“俾路支省”分離主義,俾路支人主要生活在阿富汗南部而在伊朗東部也有分佈,這支民族一直謀求建立單一民族國家。

巴基斯坦主體是“旁遮普”這裡是巴基斯坦的主體部分,其經濟貢獻站到巴基斯坦GDP的60%以上,巴基斯坦的多數的製造業、重工業、食品工業都集中在旁遮普,中巴經濟走廊也有意繞開俾路支而經過旁遮普,大多數的巴基斯坦領導人都出自這個省份,說到這裡不難明白巴基斯坦內部問題了,這種經濟上的不平等已經導致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分離出去,但是目前巴基斯坦喘不過氣來的外部環境決定它不太可能進一步分裂。


利刃巨透社


巴基斯坦已經分裂過一次,那是第三次印巴戰爭導致的。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原本是一體,也就是“英屬印度”殖民地。第二次大戰結束後,英國人根據《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與巴基斯坦兩部分,也就是印巴分治,而緬甸則自行獨立。

自印巴分離後,兩國因為宗教和領土矛盾,多次爆發戰爭,而印度憑藉自身的體量優勢總是佔得上風。

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巴基斯坦大敗,並被印度肢解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原東巴基斯坦部分)。

但從目前來看,雖然巴基斯坦國內的安全不容樂觀,但很難出現再次分裂,更不會變成所謂的“N個阿爾巴尼亞”,這是因為:

第一,巴基斯坦國內各省相互依賴程度高。內陸的旁遮普省比較富裕,但需要俾路支省和信德省的出海口;而沿海的俾路支省和信德省比較貧窮,但卻需要旁遮普省的經濟支持。所以從經濟因素來看,巴基斯坦各省份獨立分離的可能性並不大。



第二,由於東巴基斯坦的教訓,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已經加強了對各地的控制力。當初的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能夠成功獨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是一塊“飛地”,不僅不與巴基斯坦本土相連,而且距離還比較遙遠,這讓巴基斯坦政府鞭長莫及。可是現在的其他省份都在巴基斯坦本土,容易管理。在沒有外敵干預的前提下,擁有壓倒性優勢的巴基斯坦軍隊不會縱容部落武裝鬧分裂。


第三、隨著中巴經濟走廊的建設,巴基斯坦國內的經濟走勢逐漸明瞭,百姓就業機會大大提高。部族之間的衝突逐年緩和,社會矛盾有所減弱。

最後、恐怖主義雖然一直在巴基斯坦氾濫,並導致其國內的安全形勢不穩定,但恐怖份子的實力終究有限,難以拔高到分裂巴基斯坦的層面。因此,對巴基斯坦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於不負責任的南亞某大國。



歷史的荒野


這個問題作為國人來講,我們當然不希望我們的巴鐵兄弟會離我們遠去。畢竟兩國友好交往這麼多年,早就互相受益很多了。

先說巴基斯坦的地理優勢。巴基斯坦旁邊是霍爾木茲海峽。但近些年新加坡受美帝指使與中國鬧得很不開心,所以我國政府決定從喀什修一條鐵路直通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如下圖)這樣就不用受美帝在馬六甲的限制了。所以這更體現出了巴鐵的重要性。

所以說巴鐵這個兄弟不能丟。但是我們又不得不面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家都是以利益為重的,因此從理論上講,巴基斯坦變成第N個阿爾巴尼亞也是有可能的。

再說巴鐵內部,其實在這點上巴鐵與三哥很像。國內都不怎麼太平,各種武裝派系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印度政府對全國的控制能力太低。在這一點上,我們就要去談談其歷史。當初建國時就有很多問題,然後就在英國人的操縱下建了國。其實說到底也是就成立了一個稍微有點影響力,能指揮的動軍隊的一個政府。然後不久就爆發了印巴戰爭,更是無法顧及國內的爛攤子。所以造成了國內其它力量的強大。如果有一天,某一組織突然興起,推翻了現任政府的話,也是有可能變為第N個阿爾巴尼亞的。

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西方的糖衣炮彈。也許有一天,西方在巴基斯坦發生了一些事情時,但我們還沒反應過來時,突然對巴鐵砸一波糖衣炮彈,進行一次名義上的雪中送炭,但實際是要對付我們。巴基斯坦被西方收買,變成白眼狼,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不管怎麼說,巴鐵都是我們的好兄弟,所以我們要提高警惕,做好防備,不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把我們的好兄弟變成敵人。


軍情解析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想象力。巴基斯坦國土面積(含巴控克什米爾)約為88萬平方公里,阿爾巴尼亞國土面積約為2.8萬平方公里,如果按領土,巴基斯坦分裂成阿爾巴尼亞規模的碎塊,是31個左右。如按人口,巴基斯坦人口1.9億,阿爾巴尼亞288萬,得分裂成68個左右。這基本上屬於蚯蚓把自己切11段去踢足球的節奏。

實際上,巴基斯坦只有四個省外加巴控克什米爾(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和自由克什米爾)這幾個大的管轄區域,分別對應巴基斯坦的五大族群,旁遮普人、信德人、俾路支人、普什圖人和克什米爾人。這幾個區塊之間的差異很大,而內部各社群之間的共性很大。假如巴基斯坦分裂,只能按照這幾個區域劃分新的政治實體,最多分裂成五部分,不管這個國家未來遭遇怎樣的挑戰,碎成30多塊都是不可能的。

巴基斯坦建國曆程和建國以後的歷史進程,給這個國家的統一帶來了嚴峻挑戰。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而且巴基斯坦各黨派仍然處於黨爭的需要,努力強化地方權利——其實也就是披著政黨外衣的政治家族的權利,進一步威脅到聯邦的權威。儘管如此,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巴基斯坦是不會分裂的。首先,聯邦體制給了各省政治勢力很大的空間,分離主張並不強,在現有體制下,不會孕育出公開反對聯邦的分裂主義政治勢力。恐怖勢力另當別論。其次,印度的壓力始終存在,巴基斯坦不管哪個部族,都對印度有很深的憂慮感,團結在一起,防止被印度吞併,既是巴基斯坦的建國理由,也是到目前為之能夠維繫國家統一的重要共識。再次,畢竟建國70多年了,一體化的水平和對統一的維繫作用還是客觀存在的。擔心巴基斯坦分裂,不是杞人憂天,但危險也還不是迫在眉睫。


葉海林


如果歐美國家不強行干預巴基斯坦的內政,不挑撥巴基斯坦內部的民族矛盾,那麼巴基斯坦就不會被分裂。



1.巴基斯坦是我們的友好鄰國,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可是“巴基斯坦”這個國名在1947年根本就不存在。由於巴基斯坦與印度都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英國在1947年將印度殖民地,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尼泊爾、不丹、錫金等國家。



2.巴基斯坦如今的國土面積是英國人幫助建立起來。英國人在1839年開始從巴基斯坦境內出發,對伊朗和阿富汗發起了一系列戰爭。英國的目的是佔領阿富汗和伊朗的部分國土,防止沙皇俄國軍隊從中亞地區出發,向英國的印度殖民進行入侵。於是英國通過戰爭佔領了阿富汗和伊朗邊境地區,又與伊朗平分了俾路支人居住區,成立了今天巴基斯坦國內的俾路支省。英國又佔領了印度河流域的信德省,這樣英國才確定了巴基斯坦西面和北面的邊界。



3.印巴分治期間英國出臺的蒙巴頓方案,根據宗教信仰原則,把巴基斯坦從印度分離出來。而印度一直把巴基斯坦視為自己領土的一部分,而克什米爾問題就是印、巴兩國矛盾的延續。巴基斯坦建國後面對著三個敵人,它們是印度、伊朗和阿富汗。因為巴基斯坦現在的國土面積,就是從這三個國家手裡獲得的。如果歐美國家不強烈干預巴基斯坦的內政,不挑撥巴基斯坦境內的普什圖人(阿富汗勢力)、俾路支人(伊朗勢力)、旁遮普人(印度勢力)進行獨立運動,那麼巴基斯坦就不會被分裂。歡迎大家評論、留言、交流、點贊。


杜達特洛夫斯基


從巴基斯坦的民族構成來看他確實有可能分裂為諸多小國,印度和伊朗等過最樂意看到它分裂,但是從國際大國博弈來看巴基斯坦必須團結成一個國家,美中等世界性國家都不會允許巴基斯坦分裂。

巴基斯坦主要有5個部分構成,南部的信德省和東部的旁遮普省是構成主體,巴基斯坦政要和經濟領域大亨也都誕生於此,但是最大的俾路支省、克什米爾以及西北邊境地區僅僅是宗教信仰與巴基斯坦政府一致而已,尤其是西北邊境區的普什圖人分離傾向最為嚴重(下圖覆蓋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邊界的綠色部分),這個民族主體部分在阿富汗他也是塔利班崛起的部落基礎,如果今天的阿富汗團結統一的話肯定會對巴基斯坦的西北部落區提出主權要求,得益於美軍對塔利班的痛恨巴基斯坦暫時可以高正無憂。巴基斯坦的普什圖人就相當於塞爾維亞的“科索沃”自治區,這裡隨手有可能爆發迴歸阿富汗的分離主義運動。此外俾路支省的分離主義也不容小覷,這裡相當於土耳其的庫爾德人自治區。

俾路支對於巴基斯坦來說僅僅是最大的一塊沙漠山地而已,但這裡曾經是阿富汗的唯一出海口,在英國征服印度次大陸之前這裡與印度、巴基斯坦沒有絲毫關係(參見下圖英國征服印度時的版圖,可確定俾路支並不屬於印度區),如果阿富汗順利被蘇聯征服其下一步肯定就是索取俾路支的主權,因為對於蘇聯來說沒有出海口的阿富汗是沒有意義的。以上幾張圖還展示出旁遮普這個巴基斯坦主體民族的分佈,可見它有一部分在印度版圖內。

人人都以為巴基斯坦將首度從卡拉奇遷移到北部靠近克什米爾的“伊斯蘭堡”是天子守國門的壯舉,殊不知印度選擇“德里”建都也是天子守國門因為這裡曾是旁遮普的一部分,是印度分離主義最嚴重的領土。在合適的情況下分佈於印度境內高達3億人的伊斯蘭教徒都有可能發起迴歸巴基斯坦的起義,當然這需要一個強大的巴基斯坦出現。

巴基斯坦內部也不見得有多團結,信德省與旁遮普省互相爭對經濟與政治主導權是最危險的導火索,中巴經濟走廊的走向問題曾導致整個項目的停產,其原因就是信德省與旁遮普省都希望中國鐵路經過自己的省區內,但是這種分裂巴基斯坦的行為是不可能被中美俄等世界大國允許的,因為我們都需要一個印度的敵人來牽制印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