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規檢查大限將至,大規模“清盤雷”爆發?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形容11月的網貸行業,那一定是清退。

與P2P實控人“一跑了之”相比,各地互金協會推出的退出指引無疑能夠引導P2P平臺“良性退出”。然而,到底是“良”還是“涼”,未來是否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清盤雷”?


合規檢查大限將至,大規模“清盤雷”爆發?



清退加速!全國已有11省市下發P2P退出指引 ▶▶


據網貸天眼統計,P2P問題平臺中清盤退出佔比在8月、9月、10月分別為16.67%、23.91%、31.35%,增幅明顯。顯然,繼暴雷潮後,清盤退出已經成為行業主旋律,因此引導P2P平臺如何平穩退出,避免風險再次蔓延就顯得尤為重要。

“退出指引出臺的好處是顯而易見,退出有規可依,有人監督,比一跑了之或者’假死’更加可靠。”某財經論壇數據總監趙金龍指出,監管機構適時出手,重啟備案,出臺退出指引,也是為了穩住投資人,穩住行業,抑制風險蔓延,包括可能的群體性事件。

2018年7月16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表示,對已不具備繼續營運條件、擬退出市場的機構,應建立引導和退出機制。除此之外,廣州、深圳、江蘇等地的互聯網金融協會也相繼發聲,呼籲平臺良性退出。

此後,全國各地互金協會就密集發佈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退出指引》文件。據新浪財經統計,自2017年9月深圳出臺首第一份P2P退出指引以來,全國已有北京、廣州、上海、杭州等11個省市相繼出臺了退出指導文件。


合規檢查大限將至,大規模“清盤雷”爆發?


據悉,退出指引適用於主動退出、被監管部門責令或因出現風險被迫採取終止經營的網貸機構。退出狀態包括終止網貸業務、處置平臺存量業務、註銷平臺等,退出形式包括但不限業務轉型、清算註銷、依法破產等。

對於如何良性退出,各地指引也從退出原則、退出流程、退出備案與資料報送、資產處置等多方面分別作了規定,讓退出變得“有規可依”;此外,多家省市互金協會也對網貸機構退出工作的時間點做了明確的要求,包括:退出小組成立時間、退出公告發布時間、退出方案報備時間等,讓退出變得“有跡可循”,從而也進一步保障了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合規檢查大限將至,要麼合規,要麼退出。

目前,仍有多數平臺尚未提交自查報告,網貸行業未來何去何從? ▶▶


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未來一段時間,網貸機構規模退出是常態。他分析表示,現階段,大多數平臺未提交自查報告,止步於自查階段,主動放棄了備案的申請。結合自查報告的提交情況、各地相繼引導小平臺主動退出的情況、出借人情緒變化引發的市場加速洗牌等角度看,未來通過備案的網貸機構數量可能會在200家以內。

與此同時,在網貸機構退出機制日趨清晰後,隨之而來的是地方監管“大刀闊斧”地清退尾部平臺。11月7日,湖南地方金融管理局發佈《湖南省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公佈第一批取締類P2P網貸機構名單,共包括P2P網貸機構53家,此後,北京、杭州上海也相繼有所行動。


合規檢查大限將至,大規模“清盤雷”爆發?



退而不清成常態!良心清盤還是清盤雷? ▶▶


響應政策號召,十月以來,只有少數平臺選擇直接跑路,多數公司都選擇了主動清盤退出,並承諾“不跑路、不失聯、不放棄”。然而看似美好的承諾背後,卻暗藏“危機”,是真的良性清盤,還是用延期兌付等當遮羞布,實則為跑路在做準備?

清盤過程中的套路和貓膩太多,投資者稍有不慎就會踩雷。

針對於為何出現退而不清的問題,趙金龍指出,平臺不一定會按指引要求辦事。薛洪言進一步解釋稱,互金協會屬於自律組織,協會出臺退出指引屬於一種自律規範和操作建議,對平臺的約束力取決於平臺的自律程度。一般情況下,退出指引,對於良性退出的平臺具有一定約束力,但對於借清盤而惡性跑路平臺缺乏強制約束力。

良性退出是“良”還是“涼”,未來是否會出現大規模的“清盤雷” ▶▶


薛洪言認為,經過6月份以來行業暴雷潮的洗禮,平臺流動性風險應對能力得到了市場檢驗,且小平臺待還金額普遍較小,本身的兌付壓力就有限,在提前防範、有序引導、透明退出的前提下,批量退出不等於批量暴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