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夥吃山楂開胃後開始腹痛,醫生沒開藥卻讓每天喝兩瓶可樂

上醫院看病,一般會得到三種結果:一是手術;二是吃藥;三是回家好好休息。可最近杭州小夥小張(化名)因腹痛到杭州市西溪醫院就診,醫生給出的治療方案,“每天喝兩瓶可樂”,簡直令他難以置信。

1

小夥腹痛查出胃裡有顆大結石

事情得從一個多星期前說起。

那天,小張跟往常一樣早早到公司上班,在臨近中午時,莫名開始肚子隱隱作痛。因為半年前才做過十二指腸潰瘍治療,他以為是早飯吃得不夠飽餓得老毛病發作,吃點小餅乾喝點熱水或許就能緩解。事實上,一直到下午下班時,肚子痛仍會一陣陣襲來,而且感覺痛感還有所加重。

第二天,小張先去工作完成比較急的工作,並趕在醫生午休前趕到就近的杭州市西溪醫院,因主訴為肚子痛,導診護士建議他看消化內科。接診醫生大致問了病史,建議他做個超聲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只不過當天他吃過東西,得等第二天空腹再做。

第三天,腹痛越加明顯,小張如約趕到市西溪醫院超聲科,潘林醫生給他仔細做了檢查,肝臟、膽囊等臟器一個個查過來都沒什麼問題,一直查到腹部時,發現了一個“大傢伙”,再放大鏡頭看,竟是胃裡有個直徑5.5cm的結石。

5.5cm是什麼概念?成人握拳後拳頭最長的徑線一般為6—8cm,也就是說小張胃裡有差不多拳頭大小的石頭撐在那裡,所以總是肚子疼。

杭州小伙吃山楂开胃后开始腹痛,医生没开药却让每天喝两瓶可乐

亮亮的一團就是胃結石

根據經驗,潘醫生建議小張去做胃鏡,鏡下把大結石切碎,然後可以直接取出,也可以待其由消化道排出。小張一聽,頓時慌了:“醫生,做胃鏡太難受了,還有別的辦法嗎?”看著小張一臉的抗拒,潘醫生就跟他提了“可樂療法”。

通過可樂裡面的酸性物質將胃結石裡部分物質結合,破壞其結構,將結石融化,國內外均有個案報到。但因為結石成分不一,療效差異較大,並且這種方式也存在風險,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是禁忌。而想著可以先不做胃鏡,小張便決定試一試。

在消化科醫生的指導下,小張很快開始“可樂療法”。吃完早飯後先吃一顆保護胃粘膜的藥,休息個半小時後,喝一瓶500毫升的可樂,接著中午正常飲食,到下午茶時間再喝一瓶500毫升的可樂,晚上依然是正常吃飯。就這樣,什麼罪都沒遭,什麼事也沒耽誤,每天只是比平時多喝了兩瓶可樂,申請的變化正在小張肚子裡慢慢發生。三天後,他的腹痛症狀緩解了;六天後,再複查B超,胃裡的“大傢伙”竟已不見蹤影。

2

空腹吃了5顆山楂導致胃結石

醫生提醒吃這些當季水果要當心

可樂作為平日裡最不被健康人士待見的碳酸飲料,如今卻成了治療胃結石的“靈丹妙藥”,小張看著兩份檢查報告直呼不可思議。不過,潘醫生說,之所以向他推薦“可樂療法”,主要還是跟他胃結石的形成原因有關。

原來,今年30歲的小張胃本來就不好,平時稍微多吃點就會胃脹。就在腹痛的前一天,他肚子又脹得有點不舒服,剛好朋友送來一藍山楂,覺得用來消食開胃正好。可那天肚子實在太脹,他便等第二天一早起床再吃。沒想到,才5顆,就吃出了毛病。

潘醫生介紹,胃結石是因為進食某種食物後在胃內形成的石性團塊狀物。形狀多為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一,小的如乒乓球,大的似柚子。植物性胃石由柿子、山楂、黑棗引起居多,還有少數文獻報認為桔子、石榴等當季水果也可引起。這些水果(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實)鞣酸含量很高(吃生柿子時感覺澀就是鞣酸在作怪),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與蛋白質(主要來源為:食物中的蛋白質、胃內消化酶、胃脫落上皮)結合成鞣酸蛋白質,很難溶於水,沉積在胃內,再與果膠及植物纖維等凝結成塊後,形成胃石。

因此,潘醫生告誡大家,柿子、山楂形成胃石症的主要原因是,柿子和山楂裡有鞣酸,與胃酸一起作用,隨著胃的蠕動,和胃裡沒有消化的食物裹在一起,凝結成固體團塊,尤其是空腹食用更容易誘發胃石症。簡單來說,吃這些食物的時候切忌空腹,即使非空腹食用也要適量。

另外,雖然理論上酸性的可樂有助於消融這類植物性結石,但臨床上一般不提倡這種另類消石法,主要原因是弊大於利。比如胃食管返流症、胃潰瘍和胃出血等胃部疾患患者不宜喝可樂。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糖尿病患者、痛風患者等也需要遠離碳酸飲料。還有胃結石在胃裡四處滾動,常常將胃壁損傷,造成胃潰瘍,而碳酸飲料又恰恰是胃潰瘍的禁忌,大口喝下去很容易造成胃穿孔。所以,聽起來很美好的“可樂療法”其實危險重重,必須在醫生專業指導下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