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話:坎散

坎散:非常地道的老洛陽話,目前還有幾個人會講啦?鄉村估計問題不大,城裡人?都夠嗆啦,大部分都忘記了。

在洛陽,家喻戶曉的那個“夠吃坎”的段子,與今天我要解析的“坎散”有點關係。說的是困難時期外賓來洛陽問到:糧食夠吃嗎?這位老兄丟下一句:“夠吃坎”遠去。難為死人家翻譯啦,只好瞎編:糧食夠吃,都從框子裡砍出來啦。困難時期,這個笑話流傳很廣,無人去考證真偽,但文化人還是懂的:是瞎編的,是老百姓表達鬱悶的一種方式,但那個年代,可不敢亂講,整不好會“出事兒”的。

坎kǎn:低陷不平的地方,坑穴:坎井之蛙(喻知識淺陋的人)。坎坷。指壞運氣或被迫的處境:某年是他的坎兒。老洛陽人說的: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說的就是倒黴的“坎兒”。坎,陷也。--東漢·許慎《說文》。

散sàn:分開,由聚集而分離:分散。解散。渙散。散落。散失。散逸。解僱:他乾的不好,讓那家飯店給散了。冬天嗮暖聊天,到了午飯時間會講:散攤兒,回家喂肚子。

身處窘境,又坎又散,還有比這個更倒黴的嗎。“坎散”乃精闢組合,意味深遠。洛陽土語還有延伸:“我理你坎哩。”不搭理了,不值顧理啦。這傢伙已經夠倒黴了,還在這胡說八道。“說那兒是坎。..。”,這裡的“坎”,代表很瞎,不值一提的意思,基本都是閒聊期間的反駁,老夥計也不會因為這句話翻臉。

洛陽土語很深奧,土裡帶文化,土裡帶幽默,就看你的語氣怎麼使用了,同樣一句話,語氣重了就是譴責,輕了就是玩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