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

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

大人們都喜歡懂事的,暖心的,會討巧的孩子。

我也喜歡這樣的孩子可是每每看到TA們的懂事,忍讓……感受到TA們的暖人貼心……我心情是沉重的……腦海裡想到了“討好型人格”。

懂事的孩子,看起來很堅強,但內心無比渴望愛。TA們不是什麼天生的高情商是形勢所迫。

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

我和兒子一起看過一個電影《奇蹟男孩》,劇情中的維婭,男主的姐姐,就是這樣一個女孩。4歲前的維婭,是家人的掌上明珠。先天性畸變的弟弟奧吉出生後,父母把全部的愛和精力都傾注在弟弟身上,維婭成了被忽略的孩子。她不需要父母監督完成作業,不需要提醒複習考試。她是不給父母添麻煩的孩子,一個“最體貼的女兒”。她在心底不停暗示自己:“我不能叛逆,我的家庭無法再承受更多了。”維婭很早就學會了關上門消化自己的情緒,打開門微笑著對弟弟說,“我把我的糖果全部給你”。

生活中也會看到這樣的人,很怕給別人添麻煩,當每天走出臥室的一瞬間,就會笑容滿滿,能量滿滿,竭盡自己的能量去幫助身邊的人快樂,讓身邊的人有存在感……

心理學家Donald. W. Winnicott曾提出一組概念——“真自我”和“假自我”。真自我的人,以自己的感受為中心,行為的動機源於自己的真實感覺,不會因為失敗而自我懷疑。假自我的人,以別人的感受為中心,他的自我價值高度依賴他人的評價,行為動機也大多源於對外界評價的迎合。好的教育鼓勵孩子擁抱真自我,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而長久以來,很多家庭的教育迴避“個性”,壓抑“任性”。

比如我天天讓自己孩子儘量保持超我狀態……為什麼不敢讓孩子釋放本我呢?怕丟人怕自己沒面子,但是試想如果我對孩子的教育真的是深入骨髓,又何必怕什麼沒面子還是我自己對孩子教育的不到位。我最近一直在反思檢討自己。

前幾天因為兒子寫英文句子首寫字母總是忘記大寫,我扯著因為長期工作而嘶啞的嗓子吼叫著:“潤潤,你到底想幹什麼?”一邊叫嚷著一邊拿起了戒尺。

這時候兒子眼眶裡含著淚水,給我做出了一個比心的手勢說:“老媽,是不是學校有人氣您啦?“然後跑到小書桌前給我寫了一個小紙條。

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

收到紙條後,我覺得自己太過分啦!一個7歲的孩子被突發性吼叫後,不是去維護自己,而是反過來討成年人的歡心,這讓我很是自責。

孩子在3-6歲時,如果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過於嚴苛,冷淡或者溺愛,孩子沒有獲得正常的安全感,就會主動停止自我成長,轉而去尋找安全感,這是一種退行。

潤潤在這件事事情發生後和我比心,給我寫紙條,可能真的因為我當時的面部表情太猙獰了,所以兒子因為我不喜歡他了,為了重新獲得安全感他開始用愛心手勢和小紙條來討好我。

如果我不及時調整,這樣的他很可能就會成為一個“討好型”人,習慣自我犧牲,而付出的代價,是他的活力,他的主體感。

童年的痛,弱小的孩子通常無法承受,必須扭曲,以保存自己,而這種保存自己的過程,就是神經症形成的過程。

一個孩子如果長期在嚴苛否定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經常要討好別人,孩子的自我就得不到完善的發展。

討好型人格都有強烈的壓抑,面對任何攻擊,都會選擇躲避;面對自己的意願沒信心堅持。

要不停的通過索取關注,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比如最近兒子在學校反映出來的就是極其粘老師,他渴望被關注,被認可,有時候一些做法像個兩三歲的孩子。這也就是我上面所說的退行現象的發生。

反思之後,我又想到了幾個星期前兒子和同班孩子發生肢體矛盾後,嚇得不敢再去上學。回家後,一直哭,一直說:“我要等*老師回我們班再上學。”當時我是又心疼又生氣,看著潤潤那健碩的體型,能懦弱到不敢上學啦。事後冷靜得想想,這和我平時對兒子得態度有很大關係。

文章寫到這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像是在構思著一份檢討書。用了這麼多的文字,只是想和更多的家長分享一下我最近育兒路上的反思,也想喚醒更多的家長不要像我一樣走彎路。

著名心理學家霍妮在《我們內心的衝突》中描述了一種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也叫服從型人格,他們在童年時候,由於生活環境的影響,擔心自己被拋棄,因而拼命壓抑自己,討好父母。長大成人後,總是對別人笑臉相迎,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這段話值得我們家長們反思, 我們作為養育者是否屬於下面所訴的那樣呢?

第一類是父母本身就是討好者人格,自尊和價值感都很低。

他們一方面會不停的暗示自己的子女做人就是要討好別人獲取生存,一方面又言傳身教許多討好的模式。甚至從小時候開始,父母就會在對待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時,犧牲自己孩子的需求去滿足別人家孩子的需求,捧著別人家的孩子,照顧別人家父母的臉色,而委屈自己,犧牲自己。 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長大後自我感覺就低人一等,不自覺的就容易討好別人。 一個家族在傳遞討好的時候,它一定會傳遞與之匹配的抱怨。在外人眼裡,討好型的家庭似乎與世無爭,對外總是在示好。但是就像一個人一樣,過度的討好會引發人性的失衡。在討好者家庭的內部,也會有更多的抱怨和負能量釋放的方式。除非發現這種模式的不合理,才會嘗試去改變,不然的話,他們就會一直討好下去,甚至把這種討好模式傳遞給後代。

第二類出現討好型孩子的家庭往往存在著控制慾過強的父母。

在這種家庭裡,孩子的一切必須圍著父母的需求轉,孩子不能有自己的意見和自我,孩子必須孝順,一旦孩子做不到這些,這些父母就會通過指責、批評、打罵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漸漸的,孩子內心的聲音被完全泯滅,而成為只依賴大人評價的傀儡,孩子變的膽怯畏縮,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同時覺得自己必須討好父母,因為只有討好父母,自己才有好日子過。 當他們長大後,討好父母的模式就變成了討好所有外部世界的人的模式。

以上兩種類型的父母容易塑造討好型的孩子。

一次兒子寫完作業,我就讓兒子不停的改,因為我覺得佔格不對,字體不規範,兒子總改不成我覺得標準的樣子,我就著急了!我拿起筆去給兒子糾正。兒子說:“老媽,您幹嘛呢?”

我說:“幫助你吶,媽媽要對你負責任,這就是愛,你長大就懂得啦。”

兒子:“是愛我嗎?老媽,是您自己怕丟人,怕沒面子,滿足自戀的需要呢吧?”

有沒有這個原因呢?有!的確有!隨後我及時調整自己。我不想讓兒子因為討好媽媽,所以努力變成媽媽喜歡的樣子,而不是自己本來的樣子,討好產生了,道理很簡單,孩子覺得自己本來的樣子不被喜歡嘛。

其實,所有討好型人格背後都是因為恐懼,恐懼被拋棄、恐懼被懲罰、恐懼被內疚。 那麼,真實需求都去了哪裡呢? 它們大部分都變成了刀子,這一把把刀也有個名稱叫“憤怒”,心理學稱它為“攻擊性”,請注意,有人拼命討好你或對你言聽計從,他的背後往往帶著攻擊性的匕首,那都是被打壓下去的憤怒鑄造而成。

早年沒有獲得認可,所以對認可有著貪婪的渴求,不過是在彌補早年的缺失,而生命如果一直被這種缺失捆綁,就會嚴重影響自己的成長和外部關係。也會影響自己現有家庭中的親密關係,親子關係。一些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心理沙盤課程內容非常重視,非常好奇孩子的心理困惑在哪裡????卻沒有勇氣面對自己內心的傷痛。

我認識的一位孩子媽媽:在給孩子輔導作業的時候,她都在關注著老公對她的看法,害怕孩子爸爸的否定。其背後的原因是自己無法接納自己,愛自己。必須不停的去獲取肯定,才能得以安寧。

關係的一面鏡子,關係也是人的一面鏡子。人的一切問題可以說因關係而起,又會從關係中表現出來。

這世界上沒有不好的自己,只有因為不被接納而被定義成的不好的自己。通過“鏡子”找到這些被排斥的委屈的“自己”,看見他們,理解它們,接納它們,是走向我們人格重塑、心理強大、個體新生、活的自在的必經之路。 願我們在鏡中看見自己,做出改變。您會發現當您改變的時候,這個世界也會隨之改變,孩子也會隨之轉變。

本文想獻給那些我很在乎又惦念的人們,希望你們能看到。

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嗎?如果爸爸媽媽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話語,或者有育兒困惑想要一起交流,可以私信回覆“爸媽交流”就能和子玲老師交流育兒經啦。

別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