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會戰十萬大軍防守九江,為何堅持三天就失守?

俞達


在民國時期,武漢是一座很重要的城市,甚至比當時的首都南京還要發達,而且武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處於長江中游,扼住了中國內陸跟外界的水路聯繫。

日本打算實施“長江躍進”計劃,順長江逆流直上,將國民政府逐出中原,以取得戰略性的有利態勢,然後迫使其投降,因此武漢會戰十分重要,武漢會戰打不好,國民政府都將面臨困境。

蔣介石調集120個多個師,100萬人組織武漢會戰,按照蔣介石的想法,武漢會戰應該是一次持久抗戰,實際上早在南京保衛戰的時候,唐生智提出的節節抵抗,逐級防禦,持久抗戰的思想就很受老蔣啟發,但是淞滬會戰被打的太慘,根本來不及準備,再加上地形上處於平原地帶,根本無險可守,所以南京保衛戰就成了一個悲劇。

武漢會戰時準備很充分,先是李宗仁在徐州拖了很長時間,武漢的地形也可以據險以守,這一次老蔣還真就研究了一下持久戰,作戰思想就是一寸山河一寸血,要拖住日軍。

結果就發生了我們看到題目當中的事情了,十萬大軍防守九江,僅僅三天就失守的事情,在老蔣看來九江必然可以防守個月餘,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日軍7月23日開始進攻,僅僅三天就攻佔九江,簡直就是啪啪的打老蔣的臉。

那麼,九江防守為何僅僅三天就失守呢?

防守九江的將領是國民革命軍著名將領張發奎,張早年在北伐戰爭表現最為出彩,而張作戰的地方就是在湖北九江一帶打,老蔣這個人認為此時再讓張發奎在這裡作戰,必然能夠再創輝煌。

實際上,張發奎在北伐戰爭風光一時後就在國民黨的內部鬥爭中被淘汰、閒置了,如今重新啟用,自然很是惶恐,問題的關鍵是,張發奎久疏戰陣,部隊也不是嫡系,因此這次戰役的指揮並不盡如人意。

九江的地形也不適合防守,九江北臨長江,東面是鄱陽湖,有利於日軍海軍和空軍的行動,實際在抗戰中,如果沒有日軍強大的海空支援,中國對日本未必會輸的太慘。

比如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日軍因為有陸海軍支援,勢如破竹,而在徐州會戰中,日軍缺少海軍參戰,結果就是儘管我軍傷亡慘重,卻是雜牌軍打出了精彩,這個道理很淺顯,我們的海空軍特別low,而日軍的海軍當時在世界上都敢挑戰美國,可見實力有多強,牽扯到海軍和空軍,那肯定是要為我們減分的啊。

張發奎到戰場之後信心也是不足的,當然這並非個別現象,而是當時的氛圍,中日開戰以來,竟無一場大勝,日軍所到之處,佔領只是時間問題,在攻陷徐州後,日軍隨即西進,中國士兵普遍士氣不足,張發奎因此在九江西南丘陵地帶設立了第二道防線,並且把精銳安置在這裡,一旦九江失守,還有一道保險。

當然在蔣介石的要求下,九江灘頭也是防禦的重點之一,7月23日日軍從鄱陽湖西岸姑塘進行登錄,僅僅三個小時就登錄上去,對九江城區進行兩面夾擊,隨後日軍飛機大炮就開始轟,國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防禦,在這樣的情況下,張發奎決定撤退到第二戰線進行抵抗。

這就是十萬大軍僅僅三天就從九江失守的經過和原因,實際上這次撤退是一次很好的轉進,不但給日軍造成一定傷亡,我軍在撤退的時候沒有多大傷亡,部隊到二線之後繼續抗戰,張發奎雖然被老蔣免職,但是這次撤退保留了部隊,沒佔便宜,也沒吃多少虧。


史論縱橫


武漢會戰防守九江的是張發奎第二兵團,下轄13個師,加起來確有十萬之數,不過九江三面環水,展開不易,很多部隊放在第二線機動。蔣介石因此責怪張發奎沒有把戰力較強的第4軍頂上第一線,張發奎覺得第二線陣地同樣重要,但他承認,九江失守“對我來說是一件可恥的事,也是八年全面抗戰中一件最悲痛而遺憾的事”。



戰鬥經過我就不詳細說了,己經有不少回答者反覆進述。我看過《張發奎口述自傳》《九江失利原因報告書》《陳誠先生回憶錄》《蔣介石日記》等文獻,我把九江輕易丟失的原因歸納為以下四種:

一、破路過早。南昌至九江的南潯鐵路破壞後,只剩下九星公路連接九江後方,但這條公路距離鄱陽湖太近,日軍登陸姑塘即告中斷,導致國軍只能徒步跋涉小路,重兵器無法後移,同時糧食彈藥補給也困難。破路原本是想降低敵人的機動力,結果自己的手腳先被捆住了。



二、工事簡陋。由於交通不便,材料運輸不及,九江附近工事十分單薄,而且缺乏縱深配備,全線沒有一座半永久堡壘或較堅固之據點。蘇聯軍事顧問指出,九江防禦工事多有不切實際者,施工時專家指導不到位。這也是國民政府執政能力低下的表現,基層執行層面令人大跌眼鏡。

三、軍紀不良。日軍登陸姑塘,國軍預備11師竟然毫無察覺,陣地被突破後,該師軍官擅自帶隊撤退德安,沿途鳴槍拉夫,到處騷擾百姓,“軍行所至,村舍為墟”。你們說這樣的軍隊如何抗敵?國軍整體素質如此堪憂,難怪屢戰屢敗。

四、民眾逃亡。因為戰前的民眾動員和組織工作缺失,九江、南昌等地老百姓大多逃離家鄉,軍隊作戰時徵用民夫、採辦給養都成了大難題。不瞞你說,當時傷兵無人擔架抬走,輕傷的還能餓著肚子互相扶著慢慢走,重傷的恐怕只能等死。痛心啊!
九江只守了三天即告失守,蔣介石當然很惱火,解除張發奎職務,即行調回武漢述職。後在陳誠幫助解釋之下,張發奎得以重返抗日前線。他說:“最高統帥部於武漢聽取了我在九江戰鬥經過之詳細報告後,我重複執行了第二兵團指揮的責任,假如沒有陳誠的負責解釋,我已受查辦處分了。”


馮傑


1938年夏天,日軍已經佔領了半個中國,他們渡過長江已經兵臨武漢城下。蔣介石為了抵抗阻止日軍南下,調集一百萬大軍包括當時中國全部海空力量,這算得上是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武漢會戰歷時三個多月,中國軍隊損失四十多萬,最終以失敗告終,不得不放棄武漢。

武漢會戰雖然失敗了,但是此戰作用是明顯的,日軍此戰之後,基本上已經沒有能力再次發動南下的戰爭,原因就是此戰日軍損失二十多萬,再加上日軍控制中國的北方需要大量的軍隊,這就導致了日軍已經沒有兵力南下。



武漢會戰中的九江防禦戰可以算得上一大敗筆了,十萬大軍守衛九江,但是僅僅過了三天,九江就失守了。負責守衛的部隊是北伐名將張發奎的第二兵團,該兵團從兵力上來說確實有十萬,但是卻戰鬥力不強,原因在於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很難凝在一起,互相不配合不支援,情報藏著掖著不告知,戰場上相互推卸責任這是國民黨部隊時常發生的事,而張發奎作為粵系老將,早年又是汪精衛部下,很難指揮動手下的第二兵團。


其次就是日軍火力實在太猛,鄱陽湖上二十多艘日本軍艦沒日沒夜對著中國軍隊的九江防線轟炸,天上又有上百架日軍飛機輪流對著陣地掃射和轟炸,在這麼猛烈的火力之下,每天都有上千士兵是因為飛機軍艦轟炸而死,稍微不堅定一點的部隊很容易崩潰。


麥地傳奇


武漢會戰之“九江保衛戰”的迅速失利,與蔣介石在抗日戰爭初期的用人方式關係甚大,為了爭取全國各路派系和地方勢力的共同抗日,一批民國軍界元老被重新起復為重要軍職,然而時過境遷,以當時國民黨軍隊的習性,這些老同志已經指揮不動擁兵自重的新晉將領了。主要負責防守九江地區的國軍作戰序列,是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麾下的第二兵團司令張發奎所部,輔助作戰是第一兵團司令薛嶽和第四兵團司令李品仙。



(武漢衛戍總司令、第九戰區司令官)

張發奎是北伐名將,粵系軍隊元老,資歷是沒得說的。可惜他一直追隨汪精衛反蔣,早已不是蔣介石嫡系。抗日軍興,淞滬會戰期間被起用為第八集團軍司令,表現平平,即便後來升任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後,也無甚大的作為,歸根到底,是沒有可靠的基本部隊。

九江保衛戰他所指揮的第二兵團各部,沒有一支是粵系部隊,計有第3集團軍孫桐萱部(西北軍、韓復榘部隊接班人)、第30集團軍楊森部(川軍)、第31集團軍湯恩伯部(中央軍)和第32集團軍關麟徵部(中央軍),哪支部隊會認真服從張總司令的指揮?基本都是陽奉陰違,派系林立和協同不力,是國民黨軍隊的頑疾。



(抗戰時期的張發奎)

九江,是長江上著名的要塞,更是湖北和江西的門戶,一旦九江丟失,日軍不僅可以直接威脅武漢,還可以迂迴包抄南昌甚至長沙,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為此,張發奎和薛嶽聯手,在九江附近集結了十萬大軍,主要作戰部隊是:第3集團軍孫桐萱三個師、第25軍王敬久二師一旅、第54軍霍揆彰的二個師,以及隸屬第一兵團指揮的李漢魂第29軍團的七個師,這倒是粵軍正統,可惜不歸張發奎直接指揮。結果是,自1938年7月23日零時起日軍開始進攻,至25日夜張發奎下令棄城,僅僅三天時間,九江即告失陷,失敗原因淺析:

1、張發奎不能切實指揮兵團各部,第二兵團也是拼湊之軍,後果就是上級缺乏戰鬥決心,下級缺乏戰鬥意志,不僅不能認真執行軍令,在戰事爆發後部隊之間也無有效配合,總兵力的全面優勢反而轉化為局部劣勢。戰後張發奎曾報呈蔣介石:“與師長以上各將領唔談,每多借口新兵過多,防區太廣、武器不足,戰鬥力弱,精神渙散”云云。

(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

2、日軍進攻九江的部隊雖只有第11軍下轄的波田支隊、第106師團和海軍陸戰隊一部,但“波田支隊”至為兇悍,以“臺灣警備隊”為主編成的該支隊兵力高達14000人,等於投入九江作戰的超過二個師團30000餘人,在1938年的兩軍素質對比下,國民黨軍隊的十萬人馬絲毫不佔優勢,何況還是臨時編組的烏合之眾。

3、日軍徹底掌握著“制水權”和制空權,所以稱為制水權,是因為日軍艦隊開進了長江和鄱陽湖,20餘艘日艦用猛烈的炮火完全壓制了中國守軍,再加上60多架敵機的轟炸掃射,中國軍隊的防禦作戰極為艱苦,戰力稍弱的部隊很容易在日寇的立體火力下崩潰。

4、中國軍隊對日軍在鄱陽湖西岸的登陸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波田支隊冒著大雨在姑塘搶灘成功,而守軍預11師四個小時內沒有上報司令部,造成日軍兩路夾擊九江的態勢形成,波田支隊由南向北、第106師團自東向西,一旦兩路日軍完成合圍,九江城區的守軍就是滅頂之災(如圖)。



5、中國軍隊各部均配置在江邊或湖邊的一線陣地,沒有防禦縱深,對登陸之敵難以形成有效的反擊。武漢會戰之前,為了堅壁清野國軍方面同時進行了破路行動,豈料日軍自水路而來幾無影響,反而是中國軍隊的預備隊前出因道路損毀而困難重重。

6、漢奸猖獗,波田支隊能夠順利進入鄱陽湖,避開國軍眼線,是因為有偽軍一部帶路。也正是他們7月26日上午指引日軍進入九江市區,這夥漢奸的番號雖有待考證,卻是不爭的歷史事實。



(薛嶽和張發奎合影)

需要指出的是,九江雖然三天失守,但十萬國軍損失並不大,張發奎及時命令棄城是明智的:既然整體態勢已經不利,面臨被兩路日軍包抄的危險,一味死守的結果就是人地兩失。因此說,這位北伐名將、陸軍二級上將絕非草包,戰場洞察力還是有的。不久以後,他的戰友薛嶽(孫中山大元帥府警衛團兩位營長)就指揮第一兵團,幾乎全殲攻佔九江後試圖迂迴南昌的第106師團,為九江保衛戰犧牲的國軍將士報了一箭之仇。

薛伯陵也是粵軍出身,但早已投靠陳誠,是有後臺的“妖精”,可以得心應手指揮兵團各部,更掌握著抗日鐵軍第74軍等精銳部隊,這是張發奎所不具備的條件,所以才有“萬家嶺大捷”,導致日寇第106師團慘敗後不久被取消番號。

九江失陷後三個月武漢淪陷,中國的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武漢會戰日軍進攻要圖)


度度狼gg


當時,九江的守軍還是比較多的,在湖口,鄱陽湖,以及長江沿岸,有李漢魂第64軍,以及第25軍分散防禦。

在九江城內,有第3師,第155師和預備第9師,以及第187師參加城防。一共有10萬軍隊,司令官為第2兵團司令張發奎。日軍為了在長江作戰,出動了海軍第11戰隊的9艘炮艦,以及輔助船,還有第1水雷隊的4艘水雷艇,第11水雷隊的3艘炮艦,6艘水雷艇,還有輔助船。

以及第2聯合航空隊所屬2個航空隊,蒼龍號航母航空隊陸基使用,以及吳港第4和第5陸戰隊。另外還有一個臺灣旅團和新成立不久的第106師團。但是,10萬大軍,就在日軍1個半師團的進攻下3天就丟失九江。

主要原因比較多,首先是守軍缺乏野戰炮,無法威脅到長江上的12艘日本炮艦。第2個原因是,交通線破壞太早,而且陣地沒有修建工作。也就是說,我軍把九江附近的公路,鐵路都破壞的太早了,導致自己的運輸和物資調運,幾乎癱瘓。

因為交通完全被破壞,建築材料無法運輸,野戰工事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無法進行有效作戰。第3個原因是,軍紀不好,到處拉夫,導致百姓紛紛逃亡。所過之處,絕無人跡。

第4個是,運輸準備工作太差,無論糧食,還是傷員,都無法上下接送。10萬大軍就只依靠九江到馬回嶺一條小山路,根本無法維持。第5個是聯絡,協同太差,各個軍,師,步兵,炮兵,友軍,都缺乏通信器材,戰時難以互相策應聯絡。

第6個是,警戒疏忽,導致日軍登陸,完全沒有察覺,喪失了反擊機會。第7個是將領缺乏信心,中下級軍官無力掌握部隊,精神渙散,每次遭到日軍飛機襲擊,就會多數潰散。


深度軍事


在抗戰初期,為了團結抗戰,蔣介石起用了很多舊人,包括很多反蔣的。諸如唐生智守南京,馮玉祥先後做三、六戰區長官;程潛任第一戰區長官;張發奎第八集團軍司令,第二兵團司令等;閻錫山任第二戰區長官。

他們的抗戰決心都很堅定。但除了閻錫山之外,都久疏戰陣。

(當黃埔教官蔣鼎文、劉峙都難以適應對日作戰,其更早一輩的有怎麼能適應呢?)

我把這些案例都寫出來,自然就很容易明白張發奎在九江的失敗了。

1、唐生智守南京

在北伐後,唐生智控制武漢政府,能和南京政府分庭抗禮。在李、白指揮部隊西進擊敗後,才寧漢合流。

1929年,蔣介石瓦解了桂系後,唐生智再次掌握自己的部隊,在河南反蔣,被擊敗。

(南京保衛戰)

之後長期脫離軍事指揮,主要從事軍事行政工作。在南京保衛戰中,主動請纓,要死守決戰。其結果眾所周知,十多萬精銳喪亡殆盡,南京丟失。

他也基本退出了軍界。

2、程潛任第一戰區長官

平漢線作戰失敗大體有兩個原因:兵力不足,指揮不利。兵力問題《鄭洞國回憶錄》寫的比較清晰。指揮不利一般歸咎為劉峙。

其實程潛也有過。程潛所部在北伐到了南京後,被李白繳械。之後基本就脫離了一線指揮。

在抗戰初,被任命為一戰區長官。他在給閻錫山發電報寫為“昨日日軍二師渡河,我軍待敵半渡而擊,第傷亡甚重,一師逾半”。

(平漢線作戰)

很難想象,這樣的話出自戰區長官的電報,這種北伐風格的電報出在抗戰,如何能指揮方便。

在38年任天水行營主任,再次告別一線指揮。立了戰功的衛立煌負責他的位置。

3、馮玉祥任三、六戰區長官

馮玉祥將軍是著名的愛國將領。在抗戰前就為國奔走。但其自中原大戰後就沒有統兵作戰,且其下部隊難以節制,對戰局影響甚大。

(津浦線北線作戰)

蔣介石介於的宋哲元、韓復榘是馮玉祥的老部下,為了協調作戰,令其統一指揮。

一是久疏戰陣,二是各懷心思,難以節制。

在十月份,馮玉祥將軍辭職。

4、張發奎作戰

和諸位北伐時期的大佬一樣,在中原大戰後,張發奎也久疏戰陣。

淞滬會戰任第八集團軍司令,指揮作戰,其負責作戰方面,日軍在杭州灣登陸。

在武漢會戰中,指揮近二十萬部隊,一日而失九江。

(武漢會戰,張發奎所部慘敗)

根本原因就在於缺乏作戰經驗,在這就是部隊難以如臂指使。

總結:

北伐時期的大佬久疏戰陣,對現代戰爭不熟悉,且帳下部隊難以節制,自然引發一系列潰敗。之後各戰區逐步起用宿將,形勢漸漸變好。

戰爭從來不是一腔熱血與資歷問題,他也是技術問題,需要實實在在的懂,實實在在的會。他也是組織問題,需要實實在在的令行禁止。

講到這裡,你就明白戰局為啥一邊倒了。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快速失守,這是中國軍隊抗戰期間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也是抗戰初期許多大型會戰失利的主要原因。

武漢會戰爆發後,負責防守九江的是張發奎第二兵團,總人數確實達到了10萬。

當時中國軍隊防守部隊居多,戰略遲滯,野戰部隊戰鬥力弱,很直接的後果就是處處防禦處處被動,大部分兵力作為二線機動。


這樣的佈局導致:
日軍只要集中兵力,突破一點,就可以擴點成面,實施反包圍,所以等日軍突破防禦後我方軍隊必須後撤,這種矛盾貫穿於抗戰的始終。 雖然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但是由於戰線太長,導致沒有發揮到最佳的效果。

九江位於鄱陽湖和長江的交匯點,扼守贛皖鄂,軍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九江失守,日軍既可以西取武漢,南取長沙,為此國軍特別派10萬大軍守衛九江,司令官為張發奎,日軍為了攻取九江,特成立11軍,並組建11軍司令部,東北關東軍第二師團團長岡村寧次擔任司令官。

第一, 岡村寧次曾經偷盜華中地區軍用地圖

日本人侵略中國的計劃絕不在於1937年,1926年張發奎率領的鐵軍,即就是國民革命軍第4軍,一路北伐,在九江附近與孫傳芳的軍閥部隊激戰。

此時,岡村寧次為孫傳芳的軍事顧問,結果孫傳芳狼狽逃走,岡村寧次也死裡逃生,化妝才得以逃生,但是逃跑之餘偷盜了華中地區軍用地圖,日軍侵華後這份軍用地圖就為日軍各級指揮官使用。

第二,蔣介石的戰略失誤

張發奎出任兵團司令後,令部隊積極防禦,做好迎擊日軍的準備,考慮的九江的防禦正面江面寬闊,利於日軍的海空優勢的發揮,守城相當苦難,必須在西南的丘陵地帶設置第二道防線,節節抗擊。

此方案上報蔣介石後,卻遭否決,命令必須死守九江,這個時候留給他準備守城的時間不多了,野戰工事只完成三分之一。加上,中國守軍缺乏野戰炮,交通被破壞,通信器材又缺乏,無法聯絡協同,結果就回到了開始所說的矛盾中來。 不過,武漢會戰取得的戰略成就也是很明顯的,歷時四個月,國軍傷亡40餘萬,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標誌著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

特邀嘉賓:一枚蜻蜓


歷史圖文志


武漢會戰的重心不是在九江,會戰一開始九江防線只是為了遲緩日軍進攻,而且九江的地勢地形都不利於國軍防守。九江三面環水,難以抵抗日軍海陸夾擊,所以並不是蔣介石當時用人不當,而是確實沒打算將九江作為決戰的地點。

事實上武漢會戰是一個轉折點,武漢會戰之後,日軍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會戰,抗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會戰開始之初,蔣介石就明白武漢乃是南北樞紐,不可以輕易放棄,所以積極備戰。武漢會戰日軍傷亡24萬餘人,精銳師團大量被消耗。

不少研究抗戰的軍事專家,都建議將武漢會戰視為是抗戰的轉折點,因為武漢會戰其實間接的為國軍爭取到了鞏固西南的時間,並且武漢會戰使得日軍陷入了中國戰場的泥潭。直到日軍投降之時,日軍都沒能打通京廣線。

武漢會戰十萬大軍防守九江,作為應對日軍海陸火力的第一梯隊,其實本來就沒把握能夠守住。但是幸好沒影響後續的會戰,僅僅防守三天,自然同九江地形有關,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反應出來了國軍的一些詬病。


小司馬遷論史


1937年7月7日夜,“七七盧溝橋事變”的爆發,意味著日本全面侵略戰爭的開始,也拉開了中國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

而“武漢保衛戰”(日本稱之為“漢口攻略戰”)是抗日戰爭中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中國派出了以第5戰區和第9戰區為主的部隊圍繞武漢為核心構築了防衛線。全體官兵經過浴血奮戰,頑強抵抗了4個月半,雖然最終失守,傷亡慘重(40多萬),但也讓日軍付出了25.7 萬的傷亡為代價。並延緩了日軍全面侵華的步伐。

而在“武漢保衛戰”大大小小的戰役中,當以防守九江的戰役最為失敗,僅僅守了3天,號稱十萬軍隊防守的九江就失守了。歸納起來,此次戰役失敗有以下4點原因。

第一:戰略失誤。中國軍隊採取了分兵把守的大戰略,本身並沒有大問題。但問題出在沒有強大的預備隊作為後備力量。同時,沒有發揮群眾的作用,沒有對敵人的交通線進行干擾和破壞。如此一來,當九江被包圍的時候,孤立無援,腹背受敵,潰敗自然免不了。

第二:在佈置防線上存在問題。除了過於匆促之外,還有就是佈置的兵力太靠近沿江沿湖一帶,戰場沒有縱深,後方補給跟不上,既容易被各個擊破,又難以組織有效兵力反擊。如此一來,就較為被動。有的部隊一旦被發現,就會遭到猛烈攻擊,就算是放棄撤退,往往傷亡也較為慘重。

第三:武器設備上的差距。日軍裝備精良,而且從海陸空全面進攻,水路以艦炮開路,陸地上有各種小分隊,再加上敵軍用飛機在空中進行地毯式轟炸。一些陣地一暴露,就會被火力集中攻擊,夷為平地。故傷亡極為慘重。士兵連拼命的機會都沒有。

第四:作戰動員的不夠。從上層來看,缺乏對戰爭的充分認識和決一死戰的信心,而到了下層,更是缺乏戰鬥意志力。士兵們沒有意識到毫無退路,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還有就是部隊與部隊之間的聯繫不夠緊密,沒有生死相依之感。等到唇亡的時候,齒寒也就必然的了。再加上新兵多,戰鬥力弱。所以遇到敵軍的攻擊,很容易潰不成軍。甚至自亂陣腳。潰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綜上所述,三天十萬大軍失守九江,無論是天時,還是地利,我軍都沒佔優,而在人和上面,也是遜色於日軍。故在素以誓死效忠天皇,有嚴明紀律的日軍面前,被迅速擊潰也就不可避免了。

以上


木劍溫不勝


九江抗戰是武漢會戰前期的一次保衛戰。日軍的參戰部隊是波田支隊(相當於旅團)和第一零六師團,另外還有海軍的六十艘艦艇協助參戰。兵力雖然不算多,但是有海軍的助戰,火力上對國軍實際上是有壓倒性優勢的。國軍這邊是以張發奎為總司令的第二兵團,下轄

王敬久的第二十五軍、李漢魂的第二十九軍團、孫桐萱的第三集團軍、霍揆章的第五十四軍、吳奇偉的第九集團軍。如果從紙面上看,國軍在兵力上是日軍的好幾倍。其實不是那麼回事。

日軍是從東面打過來的,霍揆章和孫桐萱兩部的防守任務是在九江以西,所以他們兩部都沒有參加作戰;吳奇偉的第九集團軍擔任總預備隊,沒有參戰。因此,所有的作戰任務都壓到了駐守在九江市區東面的李漢魂和王敬久兩部身上。而日軍非常雞賊,選擇了李、王二部的夾縫處突破,主攻李漢魂的防區。於是

九江抗戰實際上就是李漢魂的第二十九兵團與日軍在單挑

那麼李漢魂部有多少兵力呢?賬面上看還挺多的。轄李玉堂的第八軍(兩個師)、李漢魂親自兼任的粵軍第六十四軍(轄兩個殘破師)、另外還有三個預備師、兩個江西省保安團、一個遊動炮兵營、一個野炮營、一個重炮營、三個高炮連、半個工兵連。但是這些部隊都是九江抗戰之前臨時拉來的,真正有戰鬥力的就是李玉堂的第八軍,其餘都是湊數的。(粵軍一直在打,沒有補給,損失很重)

前面也說了,日軍在火力上對國軍有壓倒性優勢。而九江的地形易攻難守,一面臨長江,一面臨鄱陽湖,李漢魂的部隊又是那副慘樣。所以九江保衛戰開始之後,日軍在空軍和海軍聯合轟炸下,防線立刻就崩了。



開戰第一天,日軍的波田支隊從九江的姑塘登陸。王敬久一開始還組織反擊,但是日軍打到塔頂山之後,就沒有繼續進攻了。於是王敬久退到了第二線構築工事,把所有的壓力都甩到了李漢魂身上。而李漢魂在聽說日軍成功登陸後,立刻組織了一次反擊,結果完全沒用,被日軍的艦炮和空軍一頓炸彈狂砸,瞬間就被打殘了。

第二天拂曉,登陸的日軍稍作休整後,向九江東面的李玉堂之第八軍發動猛烈進攻。第八軍死守了一天,陣地被日軍攻破,退到了九江郊外。當天晚上兵團總司令張發奎調吳奇偉的第四軍和七十軍支援李玉堂。結果等增援部隊出發之後,突然發現公路被炸了,而且還是國軍自己人炸的。第七十軍趕到前線後,結果發現接手的防區什麼工事都沒有,被日軍的炮火一頓猛轟,損失極大。

第三天天亮,日軍的增援到了。第一零六師團從九江附近的江灘上登陸,並派出一小部由姑塘方向沙河附近攻擊前進,與前天在此處登陸的波田支隊會合,對九江市區發動總攻。退守九江的第八軍打了一整天,無力再戰。張發奎催促第四軍增援,但是路被炸了,第四軍實在趕不過去。張發奎考慮九江失守後,可能還有大戰要打,在九江跟日軍死磕的意義不大,最後沒有讓第四軍參戰,給第八軍下達了退守的指示。於是當天晚上日軍攻入九江城內,九江以及九江對岸的江防要地(大、小池口)相繼陷落。


三天的九江抗戰,就這麼窩囊的結束了。如果僅從戰鬥過程來看,九江抗戰暴露了國軍的兩個問題: 一是準備不足;二是兵力部署缺乏縱深配備。後來張發奎自己做了一份關於九江作戰失利的報告,把自己在九江失守的責任做了一個系統的總結,其中就包括了這兩點。他的總結更系統,總共有六點:

第一、未戰先怯

。也就是對防守九江沒有起碼的信心。日軍還沒來,國軍自己就提前破壞了交通線。各種工事也沒有構築好,雖然兵力不少,但是人再多,沒有防禦掩體,也只是被挨炸的命。這一點是根本原因

第二、後勤稀爛。李漢魂與日軍交手後,後方的補給運不上去,前方的傷兵不能及時的運下去。這一點也是國軍一貫的毛病,遇事就各種惡意推諉,無人願意承擔責任。

第三、軍紀不良,民眾逃亡。(這是張發奎自己總結的)

第四、各自為戰,協同不好。具體表現就是開戰之後,各部互不幫忙。即使電話線斷了,也不主動派人溝通聯絡。坐視友軍被日軍一通蹂躪。其實張發奎這是在發牢騷,暗指自己名為總司令,結果根本沒人鳥他

第五、麻痺大意,警戒疏忽。防守長江和鄱陽湖的部隊警戒心不夠,當日軍登陸後,立馬就潰散了。既不組織反擊,也不向上報告,導致增援部隊是在幾個小時後才得知的消息。再組織反擊,日軍已經構築好了防線。

第六、高級將領間缺乏自信心,中下級幹部多無力掌握部下。其實就是第一點總結的具體表現,日軍還沒到,就精神渙散了。

另外,張發奎還暗指蔣介石的責任。因為提前破壞交通線這種事,只有最高統帥部才有下達這種指令的權力。那麼誰才有這個權力呢?肯定就是蔣介石了。其實這也是吸取了南京保衛戰的教訓,但是搞的有點矯枉過正了。後來長沙的“文夕大火”也是因為未戰先怯而導致的。


最後再說說九江失守之後的事。日軍攻佔九江後,波田支隊和一零六師團南岸兵分兩路。一零六師團走陸路進攻德安,波田支隊則和海軍陸戰隊搭乘海軍德艦艇繼續沿江西進,攻擊下一個要點瑞昌。等到波田支隊抵達瑞昌東北的江面後,再次故技重施,乘著守軍孫桐萱部麻痺大意,在瑞昌登陸。在孫桐萱西面的湯恩伯得知瑞昌失守後,立即率部增援,一度將波田支隊打下了岸。但隨後日軍的王牌,第九師團增援瑞昌,湯恩伯和孫桐萱不敵,遂放棄了瑞昌。

當波田支隊進攻瑞昌的同時,第一零六師團繼續追著李漢魂的屁胡打。把李玉堂和歐震給惹毛了(第四軍軍長),便就地佈置防線,還下了死命令,不讓日軍再進一步。一零六師團攻不動第八軍的防線,就轉攻只剩半個軍的第七十軍的陣地,豈料七十軍也就地佈防,依託廬山上的天險頑強抵抗,又挫敗了一零六師團的攻勢。

岡村寧次見一零六師團受挫後,便讓一零一師團從湖口橫渡鄱陽湖增援,突破了在湖西駐防的王敬久部防線,協同一零六師團企圖攻佔德安。結果兩個師團還是突不破李漢魂所部的防線,於是

岡村寧次便讓一零六師團分成五個小部,從國軍的正面防線中穿插過去。結果被薛嶽逮了個正著。(薛嶽是第一兵團總指揮,張發奎是第二兵團總指揮,兩人一起防守贛北地區)



之後就是喜聞樂見的萬家嶺戰役了。國軍十萬人對一零六師團發起總攻,激戰了三晝夜,多次擊敗日軍反撲。岡村寧次為了挽回該師團全軍覆沒的噩運,向萬家嶺地區空投了兩百多名軍官,希望能恢復一線作戰部隊的指揮。隨後薛嶽組織全線攻擊,各部組成敢死隊,以光膀子為標誌,衝入敵營,摸到穿著衣服的日軍就是一刀。被圍的一零六師團被殲三千餘人,這是贛北地區自九江慘敗後,最揚眉吐氣的一次大勝,史稱“萬家嶺大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