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戰神小諸葛白崇禧?

三羊洋咩


白崇禧的崛起以及在桂系軍閥中的地位,早已經回答過多個相關問題了,就他的軍事能力和戎馬生涯來說,“小諸葛”勉強還能上口,“戰神”一說不知哪裡來的美譽了,肯定名不符實。而他軍事生涯的最大敗筆,就是淮海戰役期間的見死不救,連基本的“唇亡齒寒”道理都沒有參透,不僅斷送了國民黨軍隊在中原地區的80萬精銳,也讓蔣介石恨之入骨。


1948年底開始的淮海戰役,國民黨方面被稱之為“徐蚌會戰”,自古即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徐州和蚌埠,更是南京的門戶,因此這是關乎國共兩黨命運的大決戰。人民解放軍的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開始聯合作戰,主力部隊超過60萬人,而國民黨軍也動用了中原地區的全部機動精銳,總兵力接近80萬人,雙方把長江以北的兵力均使用到極限,最後一個軍(縱隊)都可能會影響戰役結果。

鑑於“新桂系”歷史上的不合作記錄,蔣介石對桂系“兩巨頭”的使用充滿了矛盾和戒心,抗戰勝利以後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組為南京“國防部”,蔣介石雖然任命白崇禧為國防部長,卻又在部內設置了“參謀總長”一職,由自己的頭號親信陳誠擔任。依照新的軍制,參謀總長手握軍官任命、編制擬定、作戰指揮和輜重補給等大權,並且直接對最高統帥負責,換言之,白崇禧這個部長基本就是個擺設。


(與蔣氏父婦和陳誠)

不僅如此,在國防部之下繼續沿用了“陸軍總司令部”的機構設置,何應欽離職後,同是“八大金剛”之一的顧祝同繼任,歸根到底,國民黨的軍權還是要完全掌握在黃埔系手中,白崇禧亦無可奈何。1947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之後,白崇禧一度以“國防部長九江指揮所”的名義指揮作戰,但很快就被收回兵權。

兩軍逐鹿中原的大勢形成以後,按道理應將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國軍進行統一指揮,蔣介石起初也確有讓白崇禧作為主帥的念頭,同時指揮“徐州剿總”和“武漢剿總”的所有部隊。但最終在親信的建議下放棄了這一打算,以劉峙為“徐州剿總”總司令,而以白崇禧為改稱的“華中剿總”總司令。

白崇禧氣的託病上海不予就任,後來還是在李宗仁的勸說下勉強赴任,但心態已經發生變化,目標轉而是擴張桂系的軍事實力和坐視蔣系精銳就殲。



(陸軍總司令顧祝同)

“華中剿總”統率的部隊除屬於桂系的20多萬人馬外,還有中央軍嫡系第12兵團(黃維)和第14兵團(宋希濂),淮海戰役打響後,國民黨方面兵力捉襟見肘,蔣介石急調華中部隊增援,最先徵調的是黃維兵團,對這支陳誠“土木系”的核心部隊,白崇禧清楚非但留其不住,還有可能成為自己身邊的定時炸彈,於是欣然放行未予阻攔,豈料第12兵團剛剛到達戰場即被圍困。

蔣介石試圖調動張淦兵團東援,加入李延年和劉汝明兩部的淮海戰場南線集團救援黃維,該兵團是桂系王牌,白崇禧當然抗命不從,調令只好作罷;“國防部”再調駐紮鄂西的宋希濂兵團增援淮海戰場,白崇禧不但私下裡勸導這個黃埔一期生請求免調,還利用該兵團第20軍(川軍)官兵的戀鄉情結極力煽動,並且命令“華中剿總”的運輸司令部,沒有他的手諭不得將第20軍裝船調運。

無論是蔣介石的疊電催促,還是顧祝同的電話懇求,白崇禧一概不予理睬。


(與何應欽)

上述所有舉動都被宋希濂當面彙報給了蔣介石,後者自然怒火中燒,經過多方協調和宋希濂的堅持,第20軍總算成行,但宋兵團另外的一個軍第28軍則被白崇禧堅決扣了下來。蔣介石無奈之下,親自下達命令調動第十三綏靖區的第2軍與第20軍同行,遭到白崇禧強硬反對,甚至出動了剿總警衛團看押了調兵所用之輪船,蔣介石在電話裡大罵白崇禧不服從命令。

白崇禧回答道:“合理的命令我服從,不合理的命令我不接受”,雙方電話裡吵了半個多小時毫無結果,蔣介石氣得摔了電話。

於是第20軍成為最後一支增援淮海戰場的部隊,而當該軍緩慢爬行到戰場附近時,淮海戰役已近尾聲,黃維兵團全軍覆滅,意外接到逃出來的兵團副司令胡璉後,第20軍火速調頭逃離徐蚌戰場。



如此,淮海戰役國民黨軍隊敗局已定,三大戰役的結果是蔣介石輸光了老本,嫡系主力損失殆盡,白崇禧終於撕下面紗,通過湖北和河南兩省的所謂“參議會”向南京發難,要求蔣介石讓位於李宗仁,1949年元旦,內外交困的蔣介石第三次宣佈下野。

回過頭去看,白崇禧在淮海戰役期間的所作作為,表面上看成功的達到了“逼宮”的目的,實際上也註定了國民黨和他個人的失敗,政治眼光實在不敢恭維。


度度狼gg


筆者經過閱讀有白崇禧的軍旅生涯一生榮辱等史料後,歷史沉浮、均由後來人對歷史人物各抒已見,白崇禧-(1893-1966)中國國民黨軍事家,桂系軍閥首領之一。

1907入桂村陸軍小學堂學習,19114年被保送進武昌陸軍預備役學校,升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任“定桂討賊軍”前敵總指揮兼參謀長同年加入國民黨。

北伐戰爭開始後任國民黨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從鎮南關打到山海關,堪稱“完成北伐的第一人,追殲孫傳芳3個軍1.5萬軍人。擊敗佔領南京城交龍潭車站的孫傳芳軍隊。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抗戰爆發後,任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參與制定對日作戰計劃,抗戰期間指揮了臺兒莊會戰,殲滅一萬餘名鬼子。隨後在崑崙關戰役和武漢戰役,殲滅了日軍精銳中村旅團,共消耗了日軍15萬人,鑑於武器裝備敵強我弱,提出以游擊戰配合正規戰,故在國民黨軍隊中素有“小諸葛”之稱,日本人眼中的“戰神”。

1945年10月晉升陸軍一級上將,抗日戰爭勝利後編著了《現代陸軍軍事教育之趨勢》1946年5月任國防部部長,積極執行蔣介石反人民的內戰政策,1948年5月任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兼華中“剿總”總司令。國民黨內戰失敗後,12月由海南島去臺灣。



林天崎


沒有蘇聯援助,沒有中央軍陳明仁程潛投降的百萬四野+五十萬二野打不過3萬多桂系。湘贛戰役桂系2萬多對四野四十五萬,四野減員十幾萬這就是事實!桂系七軍四十八軍就是為了接應手無寸鐵的被策反回國軍陣列的陳明仁部三萬多人(陳部八萬多過半不願投降,被陳逼迫的)。陳明仁還配合四野進攻桂系。最後被誤打誤撞的四野斷了後路。當場八十五萬包圍3萬桂系。僅五六千人突圍。這也算了,桂系重整還有機會退到海南。這樣再次北伐不是不可能。但蔣光頭這小心眼的怕桂系過來他坐不穩,明裡通知桂系主力去貴縣港口等船,暗裡通知共軍偷襲桂系主力。最終國民黨敗在蔣介石手裡。廣西民團(所謂政治土匪)49年~52年因為徵糧反抗也讓四野傷亡慘重。說蔣介石積極抗日的,是不瞭解歷史。其實是被桂系逼著抗日的!西安事變只是個導火線。廣西民團成立的目標就是準備必有的中日大戰。白無論是政治軍事都不差。只是白太純潔,只認得黨章不認黨魁,不合中國國情,所以悲劇。對了,白的論持久戰被某人山寨!


用戶62909700132


白崇禧軍事上的小諸葛,政治上的小白,他與李宗仁合稱李白。他是20世紀中國最厲害的軍事家之一。白崇禧畢業於保定陸軍軍校,是新桂系軍閥首領之一,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華民國國防部長。李宗仁和周恩來總理都曾評價白崇禧有過人的指揮才能,沒有政治遠見。

白崇禧戰績梳理

1924年討陸榮廷戰爭勝利,廣西自治,為新桂系奠定基礎。

1925年討唐繼堯,沈鴻英,陳炯明,熊克武統一廣西,獲得“小諸葛”稱號。

1926年-1927年,北伐戰爭,消滅孫傳芳部隊,第一次逼蔣下野。

1931年,第二次逼蔣下野。

1938年與李宗仁合作指揮徐州會戰(包括臺兒莊戰役)。 白崇禧展現自己的戰爭思想“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跟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論持久戰》有異曲同工之妙。

1938年指揮武漢會戰江北部分,有效遲滯了日軍。

1939年指揮桂南會戰,取得崑崙關大捷。

1949年第三次逼蔣下野,讓李宗仁擔任代總統。當時渡江戰役遷徙共產黨勸白崇禧起義,可以給白崇禧和北平傅作義一樣的待遇,但是白崇禧心心念念自己的廣西大地,不願意接受建議。最後解放軍渡江,白崇禧面對失敗,居然和蔣介石去了臺灣。自己和蔣介石不和又不是不知道還要去虎口生活,白崇禧最後在臺灣鬱鬱而終。

當初在淮海戰役中,為了逼蔣下野,他眼睜睜看著蔣介石軍隊覆滅,這場戰役也決定了蔣介石國民政府最後的敗亡,所以白崇禧在政治上真是目光短淺,甚至影響了他的軍事判斷。

總之,白崇禧對北伐戰爭和日本侵略者有著堅決的反抗態度和行動,他是一位愛國將領,但是立場不同,所以他選擇去了臺灣,在他心中應該孫中山先生最偉大吧。


紅雨說歷史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累了卿卿性命”

這是《紅樓夢》裡王熙鳳判詞中的一句,這話用來形容白崇禧的一生再合適不過了。

白崇禧18歲加入學生敢死隊,同年隨軍北上參加辛亥革命;23歲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擔任連長;30歲組織4000人隊伍,與李宗仁一起打敗陸榮廷、沈鴻英,統一廣西全境。

也因為智謀過人,聰慧異常,桂系軍閥大佬白崇禧被人送外號“小諸葛”。

北伐戰爭時期,白崇禧再次揮師北上,解了蔣介石的南昌之圍,並俘虜敵軍兩萬多人,取得北伐戰爭的第一場大捷;之後,再次率兵出擊,殲滅孫傳芳部眾六萬多人,從此一戰成名。

兩次敗在白崇禧手上,孫傳芳並不甘心,於是便整合十萬大軍橫渡長江,欲將國民革命軍一舉殲滅。在南京以北的龍潭,雙方展開激烈的戰鬥。結果毫無疑問,這場戰鬥過後,孫傳芳的主力部隊被消滅,北洋軍閥再也沒有硬骨頭。

從鎮南關到山海關,白崇禧鋒纓之處、所向披靡。由此,他也成了北伐第一功臣,小諸葛的美譽,也是實至名歸。

抗日戰爭期間,白崇禧和李宗仁合作,更是打出了一個個漂亮的勝仗。這兩人一個懂軍事,一個懂政治,又都是出自廣西,世人將二人合在一起並稱“李白”。臺兒莊大捷、崑崙關之戰、武漢保衛戰、桂林保衛戰等等戰役,皆有二人的身影。

但這樣一路披靡的“小諸葛”,卻偏偏栽了,而他之所以會栽,完全是因為他的“太聰明”。

抗日戰爭期間,桂南戰役爆發,在崑崙關血戰之中,白崇禧派蔣介石的王牌主力第五軍參戰,雖然取得了崑崙關一役的勝利,但第五軍也損失慘重,蔣介石痛惜不已。

蔣介石王牌受挫的根本原因,乃與白崇禧的小九九有關:白崇禧想保存自己桂系的實力,所以在戰中讓蔣介石的嫡系去送死。

如此小聰明,蔣介石豈會不知,只是,蔣介石並沒有聲張,只是將原本是國防部部長的白崇禧發配到武漢,當了華中剿總司令。

這實際就是“貶謫”了,在貶謫的同時,蔣介石還任命親信宋希濂當副總司令,時刻堤防著白崇禧。

可以說:白崇禧耍了一次小聰明以後,實際就與蔣介石結下了樑子。

這次小聰明得逞後,白崇禧再次施展了他的小聰明,正是這次“小聰明”,直接將蔣介石搞到了下野。

淮海戰役爆發後,國民黨局勢不力的緊急形式下,蔣介石面臨無兵可用的困境。

關鍵時刻,蔣介石於是就多次命與淮海戰場最近的白崇禧出兵解救。可是白崇禧卻屢次以“部隊都去了徐州,難道武漢不要了嗎”的理由嚴詞拒絕,甚至還扣留了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宋希濂部(蔣介石親信)。

白崇禧的“按兵不動”,除了將蔣介石與自己的派系矛盾拉大之後,最大的結果是導致蔣介石戰敗。

其實蔣介石戰敗,正是白崇禧要的結果。因為這樣一來,就意味著:他可以聯合李宗仁逼迫蔣介石下臺,由桂系執政,再與解放軍談和,劃江而治。

事實證明,白崇禧雖然聰明,但真的沒有大智慧,他在計算這些小九九時,顯然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

倘若,蔣介石沒被打殘的話,他們合作起來憑藉長江天險,或許還能堅持一段時間。

可惜老蔣下野之後,整個國民政府能打仗的,只剩下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軍。百萬雄師過大江,要兵有兵要將有將,哪還有他們的混頭?

蔣介石兵敗後,白崇禧的桂系部隊張淦兵團被解放軍殲滅,白崇禧的小算盤落空,最終不得已之下還是跟著蔣介石去了臺灣,這真真是極大的諷刺。

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大抵如此。說來,人多數時候,都不是被自己的弱點所害,恰恰是被自己的優點所害,白崇禧被聰明“誤”,不正是如此嗎?!

事後,按照白崇禧兒子白先勇的話來說就是:父親非常期望國民政府能給自己一個交代,給歷史一個交代。於是,他就去了臺灣,投奔了蔣介石。這是後話。圖為白先勇

到了臺灣之後,蔣介石對於這個曾跟自己算過“機關”的白崇禧,自然不會有信任。蔣介石不僅不待見白崇禧,還時刻派人監視著他。

在躲過了多次暗殺之後,白崇禧最終死於馬上風,給自己的儒將生涯留下一個尷尬的句號。

唉!這也算是另類的“精終報國”了吧。

縱觀白崇禧一聲,聰明有餘、心機太重;雖是政客,卻無政治智慧。

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個好兒子為他洗白,相比其他將領,他至少不需要花錢請水軍了。


記者李滿


白將軍一代名將!抗日英雄!兒孫滿堂,人才倍出!大丈來天地間轟轟烈烈過一回足矣!放眼國共將帥又幾人能如此!又何必在乎那些帶敵我色彩的宣傳和御用文人和別人用心的人的抹黑與評頭評尾!本就不奢望他們狗嘴裡吐得出象牙!只管身前事,何計身後評!!!!


夜盡天明138437909


真是不知天下有羞恥之字。白有如此之神勇,蔣桂戰爭之戰,早可以取代蔣之位,蔣何以穩坐其寶座。蔣以數佰萬美械裝備德械日械之精兵強將,又有美國主子海空支持,何以致一干高官勇將客死孤島?可憐可笑可悲之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