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儒家最大的糟粕之一就是“高估了人性的善而低估了人性的惡”,你認同嗎?

藝術就是謊言


認同!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卻堅決說人性本惡。孟子並未說人之初為何性本善,無理論根據只給出一個答案。儒家以德為上,從不提法,而同是儒家的荀子卻培養了兩個法家李斯和韓非。

人性之惡被法家看透了,而儒家宣傳和鼓吹的那套道德觀念,其根本目的是為統治者服務的。統治者從不講仁義道德,而卻要求百姓尊從,等級森嚴。儒家相信人本善,既便是惡也可通過教化而改變。實在不行則避之。孟母不是三遷嗎!事實證明,僅依靠道德教化和自省人性之惡是不可能扼制的,唯有法及道德雙管齊下,才可收到實效!西方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來的民主和法治說明了這一點!


非常各



恰恰相反。中國文化中最糟粕之處,恰恰是源自法家的人性本惡論。

孔子曰:大辟,疑,赦。五刑,疑,赦。孟子的人性本善論,為孔子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提供了理論依據。是100%的精華。

荀子的人性本惡論與孟子的人性本善論異曲同工。皆符合孔子性相近的觀點。皆是強調後天教化的重要。

韓非子的性惡論雖師承自荀子。卻不是教人為善。而是為法家的有罪推定論和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提供了理論依據。

韓非子認為,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母親便希望國君早死。群臣皆有陽虎之心。隨時準備謀反。

韓非子的性惡論,是有罪推定論。以性惡論為基礎,韓非子提出了三綱理論: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

韓非子還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邪惡主張——主而誅臣,焉有過!

信奉法家性惡論和有罪推定論的漢武帝,重用法家酷吏,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群臣和皇族屠戮殆盡。

法家思想毒害了中國兩千年。萬惡之源,便是其性惡論。


楊朱學派


恰恰相反,孔子主張復周禮,就是打壓被統治者,所以受到歷代封建皇帝的尊祟關照,代代世襲,被稱為聖人。

只有受法家思想影響的古代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和〞五、四〞運動以來新思潮的影響,以及受法家思想影響的毛主席提出反對儒家思想。

孔子主張〞人字初、性本善〞。並未否定之後的人性會改變。反而通過人之初的對比的關係。愎復周禮來制衡官於民的關係。更加打壓被統治者,奴隸社會脫離了奴隸主的欺壓,又被封建統治的禮儀給束縛了。

而古代道家以老子為代表主張用自然規律辯證關係來治國,《道德經》〞治大國如烹小鮮〞。明確指出達官人的腐敗,如果官府不腐敗,百姓就會尊重當官的,百姓有飯吃,有衣穿就不會有人偷盜。

綜上所述,題意沒有任何根據。


弘陽真人A


你這個是偽命題。儒家的祖師爺孔子對人性善惡是閉口不談的,孟子說人性善,荀子說人性惡。你說儒家對人性善惡有統一的說法嗎?既然儒家學說對人性善惡沒有統一,何來"高估了人性善而低估了人性惡"?對人性善惡論述最精準的是道家老子。《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意思說:天下人都知道,為了美名而去做好事,那就是惡了;都知道為了善名而去做善事,那就是不善了。老子認為,出自內心的真誠去做好事、做善事,那才是美善。為了美名或善名而去做好事、做善事,那就是惡了。人性既有美善,也有醜惡,善惡只有一念之差。老子還認為,人性善惡與世間事物一樣都是相反相成的,相反相成是永恆不變的自然規律也。所以,老子接著說:"故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傾,音聲之相和,前後之相隨,恆也!"


朱清國1


儒家講仁義,並提出一系列說辭,只可惜人的罪性,使人很難做的到,孔丘剛當了官就殺掉了少正卯,他算仁義到家了。做不到,還得守,只能變成了假冒為善、道貌安然。老子曾開導過孔子,人若沒有道,是行不出德來,更談不上仁義了,孔子天生愚笨不開化,愛鑽牛角尖,不服老子,便四處丟售自己的學說,四處碰壁,最後走不動了,老實下來當先生,但歷來愛當王的統治者,覺得用老孔的一套來統治別人挺好,當然自己不在裡面受約束,便大用特用,推孔子為聖人,讓人民學孔老二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套,自己便君君王王高高上上。一部中國史,改朝換代,殺人如麻,孔毒不除,禍及子孫。


風華正茂135672356


可能不是。

儒家的所長是“應然”,而非“實然”,通俗的說是使命感而非命運感——儒家的這種特點,決定了他們善於講善,追求人性之神聖、光輝的一面,但並不能說他們低估了人性之惡——恰恰相反,個人認為他們正是看到了人性之惡,才竭力提倡人性之善。

個人覺得,要說儒家最需要商榷的地方,可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這種觀念是特權、權術的溫床,又由於特權、權術觀念好用、有用,隨著幾千年來的不斷合理化,讓中華民族鎖定了內在超越、情感本體、實用理性、以人為本、玩弄蠱惑人心——這是一種以封官治理天下,以人的情緒、情感、體驗為“對待生活的終極態度”的“思維的牢籠”。這種價值觀的形成,與西方因果邏輯下的本體現象二元觀點、自然哲學、天賦人權神賦契約的外在超越價值系統迥異。

這和日本的等級觀念又不一樣。日本的等級觀念是固化的,各層各有責任,都要謹守責任、待遇,上級下級都不能僭越——這種觀點無形中“自帶枷鎖”,上位者想胡作非為還有些終極價值觀的約束,類似於西方的宗教倫理。我們的等級觀念是流動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上位者毫無顧忌的奴役下級——上者牧下,下為畜群。下位者也無所不用其極的往上爬,“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擋道者,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這是一種沒有底線、沒有倫理、沒有原則、沒任何顧忌的“資源爭奪戰”,從這一點來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個殼,“你死我活”才是心——這是不是暗合了我們長期膜拜的“外儒內法”精神?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等級禮制的思想蘊含,儒家可能也會和墨家陰陽家縱橫家等等諸子百家一樣,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只是偶爾冒個小泡,成不了現在的主流氣候——因為歷代掌權者怎麼會推崇一些與自己利益不相符合的思想?怎麼會有廢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家被人利用,形成了制度性儒家。










羅爾斯正義


中國封建社會兩個最大的流派,儒家與兵家,法家算什麼東西?

孔子講秩序,孫子說混亂。

秩序不見得就是善,只是維護統治階級統治。

混亂也不見得就是惡,可能是推翻某一個統治階級,重新樹立秩序的必要過程。

儒家與兵家揭示了一個淺顯而又相對本質的道理。

秩序大於混亂,國家興旺。

混亂大於秩序,國破家亡。

這才是中國封建社會真正去揭示的問題,因為中國哲學關注就是人與人那點事,而秩序與混亂就是人與人最本質的關係。

別吹老子,他追求的是原始社會末期到奴隸社會初期那段,典型的後退思想。

承認道德經有很多啟示,但中國哲學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老子根本也沒揭示本質,反而儒家與兵家才揭示了本質。

中國封建社會的兩大聖人應該是孔子與孫子,老子頂多算半個。


在路上61281823


頭條上提了這麼多問題,很少看到這麼有意義的,為這個提問者點贊。

關於人性的問題,儒家其實並不只是持性善的看法,它有個發展的過程。大體來說,孔子並未提出人性的問題,只是倡導“仁”。戰國時,有“亞聖”之稱的儒家大師孟子在繼承孔子學說的基礎上發展了孔子關於“仁”的學說,進而提出了人性“善”的觀點,並進一步提出達到“善”的途徑,即教育。所以,我們看到,孟子是很重視教育的。這是孟子在繼承孔子“仁”的學說時,結合自己對社會、對人性的觀察與思考而提出來的人性論。而儒家的另一位大師荀子,在繼承儒家學說時,同樣結合自己對社會、對人性的觀察與思考,卻得出了與孟子截然相反的觀點,即人性惡。

所以,實際上儒家對人性的看法是既有性善論,也有性惡論,它們是儒家發展出來的兩個不同的分支。只是後來,孟子主張的性善論在儒家思想佔據了封建正統地位後也隨之成了儒家在人性問題上的正統觀點,並在儒家思想傳播的過程中廣為人知。而荀子的性惡論發展成戰國法家思想的理論基礎後,隨著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子的被毒殺而中止了傳播。

難以設想,假如人性善這一脈因故沒有傳播下來而人性惡這一脈卻得以廣泛傳播的話,那麼我國現在會是什麼樣子呢?法治思想會不會發育得很完善並深入人心?而不是儒家的禮治、人治大行其道?西方社會視法治為最高價值的追求之一,不能不說跟它們持人性惡看法的基督文化傳統有關:人性本惡,所以才要約之以規,禁之以界,繩之以法。


白水一杯無味


儒家讓人有了華麗的外衣,用儒家的禮包裹住了內心的醜陋,有時人所崇尚的禮並非是發自本心的自然而然的高尚的人格,而是在美麗的人格的框架下做著自私自利的勾當。
正因為原本的道德崩塌,才導致人需要用一種並非發自本心的框架來約束自我,這種表面上的仁義道德並非渾然天成,而是刻意為之,也就是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空大假的外皮,包著言不由衷約束。儒家的作用就是讓人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禁錮。


人的天性更加趨同於道家的自然天成,所有的行為自內而發,無法刻意去用外在的框架去雕琢而本來就和平淡然。


讀聞世界


我們這樣大談“人性”時,不知有沒有警惕到自己的“上帝視角”,就是不自覺中就想去評價別人、進而管理別人、整治別人。

忽略掉這種初心問題,看看關於省視善惡:

在日常生活中,幾個人聊天,當有人提到某某人私生活如何如何,比如哪個女星又和誰上床了,我們注意去觀察每個人這時的眼神,一個個兩眼都是放光的。

民諺中也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可見,我們每個人都是,更容易發現他人的“惡”,而不擅長髮掘他人的“善”。

善於發觀美好,是一種寶貴的能力,它需要有一個明淨無染的內心;

“人性本善”,是這種淨心狀態下的真實表述,我們看不見,只是自身的眼障問題。

其實,洗不淨內心也不能照心鏡,照出來太醜陋了,會被自己嚇到的,所以我們的生命保護機制,自動屏蔽了這種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