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期,誰最有可能挽救明朝?

龍建源


“明朝末期”這個概念應該怎麼算,從什麼時間點上來算是末期?

從天啟元年算起,還是崇禎算起?

不過怎麼算,明朝都已經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了……



江南或許好好一點,自東南倭亂以後,海上貿易興起,靠著手工業,紡織業,經濟十分發達,雖然地主士紳的剝削也很深重,土地兼併也很嚴重,但靠著海上貿易,南方人的出路比較多,可以移民臺灣,可以南下海外(東南亞),總還有一條活路。

可是江北就不同了,特別是西北,剝削嚴重,朝廷與遼東作戰,遼餉、剿餉與練餉三餉負擔之重,加上旱災水災不斷,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朝不保夕,於是李自成一個小郵差,攪動天下,頃刻間就推翻了大明。

如果非要從明末找一個人物出來“挽天傾”,那麼這個人必須要對時局、以及南北之間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有充分的認識,並且他還要用大決心,大毅力!



北方,在我看來只有放棄,已經爛得不能再爛了,只有確保南方的穩定,守住淮河流域衛屏障,拱衛江南以求發展,坐看李自成跟清軍廝殺,以待時機北伐。

這樣的人,要在那樣的亂局之中脫穎而出,宗室之中只有一個唐王后來的隆武帝朱聿鍵,但是朱聿鍵空有抱負,也有能力,但奈何沒有實力啊,各方大佬互相爭鬥,鄭芝龍又是一個奸險小人,他手上沒有一隻可以依靠的武裝力量,沒有辦法迅速整合整個南方的力量。

鄭成功倒是支持他,可奈何那時候的鄭成功也沒有實力啊,他們鄭家的話事人是鄭芝龍。如果鄭芝龍當初沒有投降,或許朱聿鍵可以依靠鄭成功奪權,活得泉州鄭氏的支持,得以整合福建的力量,暫時抗住清軍攻勢,然後再聯絡四川貴州的孫可望、李定國,跟清軍形成一個三國鼎立的局面。



可這在我看來也十分難,大西政權下的孫可望、李定國兩人遲早內訌、而江南除了鄭氏集團以外,還有其他的軍鎮實力,這些地方大佬都打著亂世稱雄割據一方的心思,難以統御,唯有剪除。

要對抗北面大清的壓力,除了要整合南方各種勢力以外,還要形成統一的扛清思想,要多打宣傳戰,人民意識到這不是簡單的改朝換代,而是亡國滅種,哎,可惜古代士大夫階層們從未重視過宣傳的重要性,總以為有明君賢臣良將在,就能求亡圖存。

明末的時局,與抗日戰爭時期其實又有那麼幾分相似,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建立在全國統一思想,一致對外的基礎上的。可惜三百年前的大明,還沒有民族國家這種概念,也沒有那麼多受過教育開啟明智的先進知識分子,站在封建王朝制度下的文人士大夫,他們沒有一個能救得了大明,再厲害的戰將,沒有政治的支持,也無法扭轉崩壞的時局。

說到底,明末人心已經散盡,要收拾人心,唯有思想解放一條路呀。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大家討論交流,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順手點個贊,關注也是極好的


緣説


最有可能挽救大明的有三個人,一個核心,兩個關鍵:核心是崇禎皇帝,關鍵是熊廷弼和孫傳庭。

先說說崇禎皇帝,他年少即位便剷除閹黨,重新啟用袁崇煥,無論是內政還是外交上,都給黑暗的明末帶來了一絲曙光,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而崇禎初年,也是君臣最為上下一心之時。當時關外的滿清雖已步步緊逼,頻頻寇關,甚至一度打至京城下。但明朝的遼東野戰軍尚有實力與八旗對戰,仍具備足以震懾滿清的軍力。而關內雖然農民軍已起,當其勢力仍不足以撼動明王朝。



換言之,此時的明朝還有很大的振作機會存在。如果此時崇禎能明白滿清的強大已非十年八年能戰勝,認清袁崇煥“五年平遼”計劃的不切合性,採取韜光養晦之策,對滿清能貫徹以戰促和,儘快達成與滿清的和談,從中抽身來剿滅闖賊,安撫百姓,恢復生產,重修內政,整頓軍備,填補財政。數年以後,大明將很有可能擊敗偏居關外的滿清!

身為大明皇帝,崇禎才是明朝的核心,大明要何去何從,要向哪個方向發展,決定權始終在他身上,臣僚們不過是提議和執行罷了。



可惜崇禎剛愎自用,猶豫不定,獎罰不明,在攘外和安內之間搖擺不定,首鼠兩端,最終才讓明朝在雙線作戰中越陷越深,錯失了很多翻盤的機會!

再說說熊廷弼和孫傳庭,此兩人一個關外一個關內,對大明的危局而言,可謂是擎天玉柱。

熊廷弼的抗金(滿清)方略是非常有遠見和成效的。他本人更是知遼知滿的一線大員,對明朝來說作用巨大。



早在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就被受命巡按遼東,對當地的軍政情況瞭如指掌。薩爾滸慘敗後,明軍關外精銳盡失。

但此後,熊廷弼以兵部右侍郎代楊鎬經略遼東,遼東抗金局勢便立馬有所好轉。他到任後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大固。




以守代攻,一步步鞏固遼東戰線,避免後金勢力進一步擴大。可以說,熊廷弼的存在是大明的一顆定心丸。無奈被那個王化貞所誤,致使兵敗,廣寧失守,獲罪而死。

最後是孫傳庭,他在剿滅農民軍的戰爭中表現出色,先敗高迎祥,後又與洪承疇一舉擊敗李自成,使其一度僅剩18騎突圍。在孫傳庭的努力下,關內的局勢曾一度好轉。無奈又是崇禎,使其下罪入獄。



最後在大廈將傾之際,崇禎又啟用孫傳庭,最後又是崇禎,狠狠的坑了他一把,催促他出關應戰,在軍備不足的劣勢下兵敗身死。因此,也有人說:“孫傳庭死而明亡”!


這些歷史要讀


我認為反而是一個比較冷門的人物,有三次機會挽救明朝滅亡。

他就是左良玉。

崇禎朝的平賊將軍、寧南伯,他主要是在湖廣、河南一帶作戰,手下精兵十萬,號稱“左兵”,戰鬥力很是強悍。崇禎唯一終生信賴的大臣楊嗣昌稱左良玉有"大將之才,兵亦可用"。

他至少有三次機會可以挽救明朝。

一是1640年,楊嗣昌把張獻忠堵截在四川陝西交界處,這是傾明朝全國之力的最後一次對張獻忠的圍堵,然而,左良玉卻選擇袖手旁觀,楊嗣昌給他發佈了九道調令,都沒用。放任張獻忠跳出包圍圈,逃到湖北襄陽。如果他聽從楊的調遣,圍堵成功,明朝便可以專心對付李自成,大事未可知也。

二是1644年,北京被圍,左良玉卻固執於沒有收到聖旨,沒有出兵勤王,如果他殺伐果斷,趕緊北上,說不定可以解救北京。

三是1645年,左良玉鎮守武昌,麾下數十萬兵馬,不好好守衛江防,卻舉兵動向,要搞什麼清君側。導致弘光朝廷緊急調江北四鎮兵馬與之作戰,江北空虛,清兵趁機南下!如果他不這樣做,說不定南明還有機會。

所以明末便有說法:“亡明之天下者,左良玉也!”


歷史有妖氣


到了崇禎後期,有倆人能救明朝,孫傳庭與洪承疇。

1、洪承疇能給大明續命

洪承疇和曾國藩有相似的地方,都是文人統兵,做事兢兢業業,一絲不苟。

不一樣的地方是,福建人洪承疇比曾國藩會打仗。

曾國藩打仗比較呆板,結硬寨,打死仗。

(洪承疇)

這點上洪承疇不一樣,在延綏的時候,洪承疇就經常與諸將率騎兵奔襲。

到了陝西總督後,更是“橫戈馬上行”。

可以說,到了這一步,洪承疇已經擅長山地戰、野戰、奔襲戰、多兵種協調作戰、大戰場指揮調度,是一名出色的統帥。其指揮藝術不亞於甚至超過了袁崇煥。

(松錦會戰)

在松錦決戰中,被幹涉太多,才能沒法發揮。

真正發揮才能的是歸了清朝後,在江南經略,在西南經略,以另一個形式再造天下。

2、根本上就明朝的孫傳庭

單就軍事能力而言,孫傳庭沒有洪承疇的歷練,會差一些。

但孫傳庭練兵能力一流,能做到步兵克騎兵,來自農民軍的降兵被他訓練的有聲有色。

更深層次的是孫傳庭在軍事上能做到當時的總體戰。

(孫傳庭)

《明史》記載孫傳庭擔任總督後,“募勇士,開屯田,繕器,積粟,三家出壯丁一”。這是明末唯一一人採用的總動員作戰。

更關鍵的是孫傳庭有改造國家的能力,真正清理積弊。明朝軍隊有軍田,但慢慢就像官田一樣變為私有了,這些屬於國家的財產,誰都知道是國家的,還專門成立了清軍御史、清軍道、在州縣甚至有清軍同知,就是負責清理屯田。活脫脫從上到下建立了清理屯田委員會,由專人負責。但啥都沒解決,除了定期上報成果外。

(孫傳庭之問)

孫傳庭一沒添加人,一沒要政策,就靠自己就把西安三衛隱沒的財產給清理出來了,一年增加了20萬銀子,夠他練兵作戰了。如果由他主持,推廣全國,將會民不加增而國用饒

總結:

洪承疇的軍事指揮水平太高,確實有能力挽救危機。

孫傳庭練兵、指揮、動員、社會改革全方位的人才,是救世的大才。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我也說點個人觀點。本人覺得明朝之所以覆亡,關鍵問題出在崇禎帝身上,崇禎出生於1610年,4歲喪母,10歲喪父,12歲受封信王,17歲即皇帝位,史載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初看起來,崇禎是個明君,勤於政事,不尚奢靡,繼位之初,乾淨利落地除掉了魏忠賢閹黨集團,朝政一新,四海爭頌,之後更是宵衣旰食,為國事操勞,但大明江河日下,至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自掛於景山彎脖樹。崇禎的悲劇,史書評其: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還是比較客觀的,崇禎一朝歷任14個兵部尚書,而且換了54個內閣,自縊前言文臣武將皆可殺,只有個太監跟隨,眾叛親離呀,李自成進京,仁義道德滿口的士人,爭先恐後去朝覲,殉節者寥寥無幾,說明什麼?要說崇禎一朝,將帥還是不少的盧象升、袁崇煥、孫傳庭那個不能獨擋一面,至於象傅宗龍,洪承疇,楊嗣昌等輩就更多了,文臣有一大批號稱清明的東林黨人,可見並非是朝野無人,而是崇禎帝,不識賢愚,不辨忠奸,不會用人,盧象升兵少戰死,袁崇煥凌遲,孫傳庭下獄,崇禎所為均是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將帥統兵在外,太監監軍於其側,其在朝廷瞎指揮,動輒下旨嚴責,稍有失利,就是死路一條,以至於後期無兵可用,無將可調。農民起義李自成、張獻忠輩縱橫關內,直擊潼關,皇太極兵抵山海關,大明已是風雨飄搖,可崇禎帝除了下罪己詔,無一應對,面對無糧無餉的官軍,即不發內帑,朝臣不捐助也不追究,面對李自成、皇太極主動議和,也是死要面子不聞不問,不敢擔當合議的罵名,坐看江山易主,明知事不可為,不派重臣良將護太子攜傳位詔書赴南京,以備不測,以致崇禎死後藩王爭位,讓滿清坐收漁人之利,使生靈塗炭,百姓流離失所,華夏文明大倒退,崇禎這個昏君,真是歷史罪人。有崇禎在,即使是張良蕭何重現,管仲樂毅復生,也是無濟於事啊!可見不作為可怕,亂作為更可怕!!!



毛爸的號呀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挽救明朝?

不存在的!

很多朋友在這裡列舉了很多人物,但無月想說,這些人能做的最多就是延長明朝滅亡的時間,但不可能真正挽救明朝。

積重難返,大廈將傾,明朝這艘大船在海上航行了將近300年,早已經千瘡百孔,行將沉沒。

關外八旗兵也好,境內起義軍也罷,都是加速明朝滅亡的工具。

即使沒有這些兵禍,帝國體制的問題依然無法解決,其實說到底,正是帝國體制問題引發了上述的兵禍。

哪朝哪代的末期不是戰亂頻起,但又有哪朝哪代是真正亡於戰亂呢?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就得推倒重來,重新開始。

很簡單的道理,就不要再多說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明朝末期,最後一次挽救危亡的機會在天啟年間,能挽救明朝的就是天啟皇帝朱由校。天啟皇帝15歲登基,22歲去世,這7年中,他依靠魏忠賢,幹了許多事情,基本扭轉了萬曆晚年明朝大衰敗的頹勢。我們來看看:



1.重建了朝廷權威。

天啟皇帝的爺爺萬曆皇帝時期,大臣們不把萬曆皇帝放在眼裡,大家想罵就罵,想不上班就不上班,綱紀廢弛,萬曆皇帝沒有辦法。天啟皇帝通過魏忠賢大肆打壓、屠殺不聽話的官員,四處安插親信,基本重建了朝廷的權威。重建了朝廷權威就是解決了大問題,解決了內部矛盾。幹事創業必須要團結,團結就是力量,扯皮啥事也幹不成。



2.穩住了遼東形勢。

天啟皇帝一上臺,後金就攻克了遼陽、瀋陽等遼東重地,為此天啟皇帝採取戰略收縮的辦法,構建寧錦防線,並大力支持毛文龍在鴨綠江口的皮島屯軍,與寧錦防線成掎角之勢,前後呼應,使得後金不敢深入內地。實踐證明,這個效果很好,毛文龍和袁崇煥一前一後成功牽制住了皇太極,暫時解決了外患問題。

以上兩項工作解決了內憂外患的大問題。



看接下來的工作:

3.裁汰了一批冗員。

天啟年間,為節省開支,天啟皇帝進行了整編工作,大力裁撤冗員,提高政府效能。這是明朝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機構改革、整編(《明熹宗實錄第五十七卷)。


4.推進了宗室改革。

對宗室制度進行改革,採取俸祿包乾制,不管你家生了多少孩子,朝廷給的俸祿是固定的。此外,在其他方面也對宗室進行限制,鼓勵宗室捐款用作軍費。後來,浙江嘉興貢生錢嘉徵彈劾魏忠賢的十大罪裡面的第五條:克削藩王封爵。魏忠賢敢對親王動手,厲害吧?明末的藩王開支成為朝廷的負擔,對藩王改革是必須的、十分正確的。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勢必可以不斷減輕朝廷包袱。沒有天啟皇帝的授意,魏忠賢敢做這事?



5.改革了稅收來源。

天啟皇帝上臺時,明朝已立國已260餘年,財富越來越集中在皇室和官僚士大夫手中,他們通過工商業攫取鉅額利潤,卻只要交很低的稅,甚至不交稅,萬曆皇帝無力解決這個問題。天啟皇帝通過魏忠賢拿東南地區的富人開刀,大幅度提高工商稅與海稅,解決了軍費來源,向富人要錢,不會動搖統治根基。



這三項工作是著眼長遠的工作,合情、合理、合法,節流與開源並舉,天啟末年,明朝呈現出中興的端倪。

只是,天啟皇帝命太短,22歲就駕崩了,弟弟朱由檢上臺後,沒有堅持這個戰略,而是改變了哥哥天啟皇帝的做法,最終導致民窮財盡而亡國。


坐看東南了


明朝末期,已經不是誰能挽救的問題了,因為積難太多,大明的滅亡已經成了必然趨勢,無非是早一天亡晚一天亡的問題了(估計偽明粉們和明吹們要開噴了)。

明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財政赤字,朝廷窮的一批。而沒錢有是因為三個原因:藩王、衛所和稅制。首先是藩王問題,朱元璋規定藩王不納稅,而且政府還要出資補助。原本朱元璋時期藩王就十幾個,而且基本上是戍邊,後來朱棣篡位,把藩王遷入腹地,政策依然不變慢慢的,藩王越生越多,能交稅的土地也越來越少,政府反哺的錢越來越高。因為藩王不納稅,所以有不少富農和地主士紳為了逃稅,就把土地劃給藩王,當然了,藩王也只是名義上擁有這些土地,實際上只收錢。這也是為啥最後明朝國庫空了,但是隨便殺一個藩王就是一堆錢。



再者是衛所,因為衛所周邊的地主會和衛所千戶勾結,名義上把土地交給軍屯,其實就是給千戶錢,然後逃稅。


最後就是稅制,明代商業稅之佔總體稅收的1/12,而且基本沒漲過,大明稅收主要依靠農業稅。問題是明代不像清朝享受到了高產作物帶來的農業恩惠,長時期的海禁也使得大明國貿水平低下(說實話,清朝好歹還有官貿和特權民貿),再加上土地稅收不斷縮水,整個稅收制度改動不大,所以大明的財政稅收是一天不如一天。到了崇禎時期,明政府連軍餉都很難發的起了。

當然,大明的皇帝和臣子也不是沒有努力,可以說其中最有成效的就是張居正了,不過所有的改革都是治標不治本,藩王問題解決不了,稅制不能大洗牌,大明最終還是會死在財政上,但是又有誰幹動皇家的飯碗呢?

另外不要把明亡賴到東林黨身上,事實上東林黨才是當時最有可能救國的群體,因為他們還有理想和抱負。但是崇禎用人非常任性,在崇禎朝的17年裡,他先後更易內閣“宰相”50人(其中處死2人、充軍2人),任免刑部尚書17人,兵部尚書處死2人、被迫自殺1人,誅戮總督7人、巡撫11人。官員更換如此頻繁,簡直前無古人。當然換掉的人中有不少是備受大家詬病的東林黨成員,也不怪東林黨不作為,你懷著一腔治國之志,卻攤上這麼個意氣用事的領導,你氣不氣,你還會好好幹?十有八九就混日子了,或者乾脆跳槽或辭職,寫點皇帝是天下公敵的文章。也不怪東林黨跟朝廷對著幹,你皇帝這麼當,我們憑啥賣力?愛國就要付出一切,又不是民族教育時代。當然東南的抗稅也不是就從崇禎朝開始的,自大明開國以來,江浙的稅負就很高,尤其浙江。萬曆後期,政府為了撈錢,搞了個收礦稅的名頭,結果被派往各地的宦官弄成了搜刮民脂民膏,惹得民沸洋洋。最後市人階級興起,就是為了對抗國家不公正的稅收。組成人員包括了工農士商,其中士人就是日後東林黨的雛形。總有些對明史瞭解的一知半解的人賴東林黨阻礙國家收商稅,其實真正掏空大明腰包的就是前面說過的王爺們。的確李自成在北京官員家中搜出白銀萬兩,但是做官有幾個不貪的,更何況明朝工資這麼低,不貪沒法活啊。但是這些錢跟李自成從福王他們那些人的王府裡搜出來的金錢相比,簡直九牛一毛,沒得比。

文官用不好,武官崇禎也是用不好。用袁崇煥,戰時將袁崇煥拘禁,犯了兵家大諱,弄得遼兵差點譁變。這邊剛剛說全力支持孫承宗,接著就頂不住壓力把孫承宗撤職了。孫傳庭護衛京師有功,只是出於戰略考慮沒有聽從崇禎的指揮,就把人家下了大牢,之後也不管什麼戰局,讓孫傳庭白白的進了李自成的虎口。瞎安排瞎指揮坑的盧象升洪承疇一個戰死一個頭像。對於孫元化這種技術人才也是不分青紅皂白就殺了。每次大明的戰局有所改善,就會被崇禎給攪黃了。

所以說,到了這份上,就是神仙,也救不了大明瞭,其實明亡不可怕,可怕的是隨後華夏也近乎滅亡了。


火器工坊


重建明朝我覺得只有一個人有這個才能和機遇,那就是張居正。張居正無論文治武功財政,都可以說給明朝重新換血,扶大廈於將傾。

在財政上,張居正不收糧食,直接收銀子,統一了稅制,充實了國庫。軍事上,張居正手下可都是精兵強將,一個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倭,一個李成梁,在東北打蒙古人和女真人,也就是後來的滿清的老祖宗,包括滿清的建立者努爾哈赤都是在他手下幹活的。文治上,張居正把天下的書院都關了,不讓文人瞎逼逼。

往後讀歷史,你就知道明朝全部亡在了張居正做的好的地方,財政崩潰了,東北守不住,這次不要緊,關鍵是江浙文人還瞎逼逼,東林黨爭沒完沒了。

張居正之後,無論後面的人怎麼去補這個窟窿,都補不上,因為後面的人一來沒張居正這麼大的權力,二來朝政過於分裂,各方勢力分歧太大。

所以,無論後面的武將多厲害,打仗多牛逼,都不行,因為沒人有才能,有權威把整個制度建設起來。財政崩潰,內鬥不絕,武將反而最容易吃盒飯,你想想,你出去打仗,打著打著沒糧草了,農民造反了,或者打著打著朝廷裡有人告你狀,都是非常致命的,更不用說最後出了一個崇禎,疑心重,又沒有他老祖宗朱元璋的才能,分分鐘要完。

明朝官場已經基本固化但是把亡國推後一些年還是做的到的,事多壞於君子之手,而非小人,個人認為的能挽回大局的人並不是後世歌功頌德的那些貨。當然,張居正一人不足以定天下,還需要下面這些人鼎力相助。

1.閹黨,並不一定指的魏忠賢,魏忠賢等太監是皇帝的家奴,皇帝的威望在頭幾代雄才大略之人死亡後,手中權力下降是必然的,此時特聰明的皇帝會挑起文官互鬥維持政治平衡,不太聰明的就去培養宦官來制衡文官,魏忠賢的作用就表現出來了。這貨拼命打壓文官,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真的是改革,不是騙人的)來維持朝廷運轉維持皇家權威,在魏忠賢執政時期邊關從來不缺軍費,民間起義也不多。最重要的是可控性高,要失控跡象可以隨時扳掉。魏忠賢本人其實可以殺,但是打擊閹黨讓東林黨一派獨大,政治失衡,這是最要命的。

2.洪承疇。這個就不多說了,這貨材能是頂了天了,在他之前的滿清基本就是一個大部落,洪承疇幫滿清規劃了政治制度,確定了儒家思想的指導,幫助建立了官場制度,明朝要是能重用可以往後脫幾年,只不過以明朝朝廷形式,不太可能,可惜最終還是降清。

3.阮大城,這人主要是聰明,極有政治眼光,只可惜聰明反被聰明誤,自己搞砸了,成為笑柄。後又心理變態打擊報復,但才是有的,可以用來搞外交,就像蘇秦那樣,不過明朝沒有外交,基本也沒戲了。


史學逍遙嘆


明末的許多大人物都能挽狂瀾於既倒,但崇禎帝沒很好地用好這些能人,他錯誤的判斷力、失敗的協調能力以及大局觀致使明朝在他的瞎折騰中覆滅。我先說出五個最能挽救明朝的人,分別是袁崇煥、洪城疇、盧象升、孫傳庭以及楊嗣昌。

1.袁崇煥、洪城疇毀於崇禎錯誤的判斷力。

現在史學界有句公認的話,就是‘崇禎殺了袁崇煥是自毀長城’。袁崇煥的死,死於崇禎皇帝的錯誤判斷力,他認為袁崇煥擁兵自重,勾結皇太極,演繹了一出北京城下的自衛反擊戰,咬定他通敵,便義無反顧地凌遲了袁崇煥。殺袁崇煥影響很大,可以說是寒了很多將士的心,很多文臣武將都不敢與崇禎帝推心置腹了。

在松錦之戰中,崇禎錯誤的判斷力認為可以進軍,逼洪城疇孤注一擲,最終九邊精銳盡失,明朝最後的主力覆滅。

李自成也是因為他的判斷力失誤,沒有斬盡殺絕殘餘農民軍勢力,才導致李自成的18騎死灰復燃。


2.盧象升毀於崇禎的協調能力

崇禎是個出了名的推卸責任的皇帝,沒有絲毫擔當,死要面子活受罪。在皇太極帶領十萬大軍繞道蒙古侵犯時,崇禎明知高啟潛楊嗣昌等主和派與盧象升主戰派矛盾很深,而崇禎自己也拿捏不定,傾向主和但又不敢明說,最後還讓高啟潛監軍 ,斷了盧的兵源,導致名將盧象升寡不敵眾以身殉國。

3.孫傳庭毀於崇禎的大局觀

在所有名將都死了之後,崇禎終於想起了還在獄中的孫傳庭,這個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騎的男人。在李自成百萬大軍以燎原之勢席捲而來時,本應避其鋒芒固守潼關,而崇禎卻認為開封要守,讓孫傳庭放棄潼關出關迎敵導致最後身敗。

傳庭死而明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