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心理學” 看淡這兩點就不會糾結

買車“心理學” 看淡這兩點就不會糾結

世界上到底有多少個汽車品牌,估計沒有幾個人弄清楚。不完全統計,包含所有汽車類型中國已有超過150家的汽車製造廠。在眾多的汽車品牌當中,相對和老百姓接觸更多的廠家也有30多家。其中包括:大眾、奧迪、寶馬、奔馳等合資品牌,以及吉利、長城、長安等自主品牌。而且,得力當前新能源的崛起,和老百姓家用相關的汽車廠家還在逐漸增多。

買車“心理學” 看淡這兩點就不會糾結

不得不說,咱們中國汽車市場的豐富程度遠比其他國家要多得多得多。不過,在消費者眼裡,可能意識不到居然有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因為市場的殘酷性造成了汽車品牌高低不一的出鏡率。最高的時候,可能10輛車裡就有一半是某一個品牌。而最低的時候,在100輛車流中或許也見不到一輛。

買車“心理學” 看淡這兩點就不會糾結

出現這樣的狀況,其實原因很簡單:汽車廠家和人一樣,有的人不僅有天賦異稟,而且還越努力;有的人沒有夯實好基礎,卻還想著渾水摸魚。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貨比三家和時間的考驗下,它的缺陷逐漸暴露出來,也開始慢慢在真相的鏡頭下消失不見。在這裡,相信大家都是明白人,所以我們並不想點名道姓是誰在這樣做,而是想跟大家討論一個問題:作為消費者,在這麼多汽車品牌當中,到底該摒除哪些“雜念”,才能找到一輛適合自己的車。

要面子?

買車“心理學” 看淡這兩點就不會糾結

或許年輕人並不會那麼刻意在意自己的面子,但大多數老一輩的人一定會考慮面子的事兒。當然,並不是對老一輩人有什麼偏見,而是想說:長輩們在經歷了無數次的人情世故過後,他們把面子當成了一種身份象徵和別人對TA的尊敬。但是在買車這件事情上,面子其實並不那麼重要。在買車的時候,大多數人會遇到這麼一個情況:本來拿著固定的預算,但在銷售的軟磨硬泡下最後卻買了更貴的車型。或許很多人認為這是銷售的手段導致的,但其實還是面子因素在作祟。銷售會用很多的花言巧語來勸導你買更加貴的車型,比如:只需要加一點點錢就可以得到某些配置,早買早享受、買大不買小、一分錢一分貨等等。

買車“心理學” 看淡這兩點就不會糾結

其實他們說的一點沒錯,但回頭想一下,如果你堅定了自己的預算,即使銷售再多花言巧語,你看看自己的銀行卡難道不心疼嗎?肯定心疼。但是那個時候你同樣會認為,貴的一定比便宜的更能帶來滿足感,也就是面子。汽車之所以能讓人產生面子的感覺,其實跟汽車的定位有關係。一輛很普通汽車的價格至少也是大幾萬,好比一件奢侈品。而且,因為社會階層的不平等,品牌意識的加重,會讓人把對事物貴賤的衡量與價格高低放在一條線上,以至於價格更高的汽車,好似能帶來的身份地位更高。其實不然,因為在這些虛無縹緲的影響下,它讓人們也漸漸地忘記了汽車它其實只是一個交通工具,是一個工業產物而已。

要品牌?

買車“心理學” 看淡這兩點就不會糾結

事物分三六九等,車同樣也被設定了不同的標籤:合資與自主,豪華與中低端,大眾和小眾。在這三種標籤裡,合資與自主是消費者在購車時首先最糾結的地方。“能買合資車一定不買自主品牌”,有這種意識不是某一部分,而是有相當大的數量群體。合資品牌比自主品牌起步早,在經驗和技術上確實有領先的地方。但是隨著汽車產業全球化,各個廠家所採用的設備、零件、技術之間的差異化逐漸減少。如今的自主品牌車企,除了在調校功力上與合資品牌略有差距,其他方面基本上可以說已經趕超某些合資品牌(例如做工用料、科技配置)。不過,雖然如此,但是由於品牌知名度的原因,自主品牌在中高價位車型上始終不溫不火,這個也就是所謂品牌帶來的溢價作用。

買車“心理學” 看淡這兩點就不會糾結

之前,有人用一輛不到20萬的自主品牌和勞斯萊斯進行配置對比,結果勞斯萊斯被比下去。這件事看起來很荒誕,但仔細想想也未必如此。一輛勞斯萊斯少則4、5百萬,足足20多倍的差價,可有誰知道這鉅額的差價到底來自什麼地方?當然主要還是來自品牌溢價。相信如果給這家自主品牌企業200萬造一輛車,相信一定不會比勞斯萊斯差,但一定得不到認可。一些對豪華品牌絕對認可的人,其實他們的認可大都來自周邊人的吹噓、網絡電視的廣告,以及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用。真正懂一個汽車品牌價值的人,他一定是瞭解這個車企的歷史文化,以及其造車理念,並且對汽車有一個理想的認知。而這些東西,正好是那些把品牌高低當成產品好壞的人所不具備的。

總結

其實,還有很多因素都會讓我們不小心就上“當”。但是,只有你把自己的預算和需求當成你買車唯一的標準,那麼什麼品牌溢價和麵子都不會影響到你。因為每輛車都有優點和缺點,只要優點是你需要的,缺點不影響你使用,那就是一輛好車。

買車“心理學” 看淡這兩點就不會糾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