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男子把玻璃“吹到”英國,技能被列入文化遺產,卻嘆沒人接手


一些老的手工工藝因為程序複雜、回報率低、辛苦勞累,很多人都不願意傳承,繼而漸漸的被人們所遺忘,甚至淘汰。然而這些工藝的存在不僅折射了傳統文化,也體現了國力水平。在山西交城縣夏家營鎮覃村就有著這種老工藝,覃村人稱琉璃略嘣是寶貝疙瘩、救命寶貝。相傳,農曆五月初九是女媧的生日。女媧“煉石補天”,煉石為琉璃液。覃村人以女媧為琉璃匠的祖先,將農曆五月初九定為琉璃節,起灶唱戲以示慶祝。

琉璃咯嘣的豐產期是每年秋收以後,進入農閒時點爐生火,兩三人即可生產,進入臘月開始銷售。每年春節前夕,山西中部的文水、汾陽、孝義、離石、柳林、臨縣、平遙、祁縣、太谷、榆次、清徐、陽曲、壽陽等地的小商小販,身帶微薄的本錢紛紛到交城覃村採買琉璃咯嘣。在明朝中期,琉璃咯嘣傳入日本京都、名古屋、長崎等地。

覃村是“琉璃咯嘣”的原始產地,已有四百年曆史,但令人遺憾的是全村現在只剩下這一個全年生產的作坊了,高世俊是作坊裡唯一的琉璃匠人。高世俊從16歲開始學藝,經多名老藝人傳授經驗,如今已有40年,他的技術已經爐火純青,做出的琉璃響器最遠的銷往英國等地。


據介紹,如今的“琉璃圪嘣”主要原料是廢舊玻璃,搗碎後加入銅屑、鐵屑等輔料,放在特製的坩堝中,在1000攝氏度的高溫下融化。熔料爐爐型為鳳凰型爐。製作爐子的材料是就地取材,用磚頭與黃土砌就,不砌煙囪,不要鼓風,爐臺為一長方體,爐膛居中,生火後將上部爐口蓋嚴,只留爐臺側壁正對坩堝的手掌大小的火口,用於沾取玻璃熔液。坩堝呈傾斜狀放置爐膛之中,下部有從爐底砌起的磚柱支撐。

坩堝也是琉璃匠人自己製作,豎卵形,上部平口,下部平底。爐建成後,坩堝內裝琉璃原料,坩堝四周必有適當空隙,點火生爐加入火山炭作為燃料。整個製作過程不用煙囪和鼓風,採用獨特的熔爐構造及通風、保溫技術。琉璃咯嘣分7個型號製作。

製作時採用無模具吹製成形技術,即右手用捏掌,從耐火窯取料,左手拿料杆,料杆對著掌,自左方向轉3到8圈,挑出料後,把杆端平,放入眼兒中稍加點氣,把料稍吹開一點,後把杆向下,左手要反方向旋轉,稍加氣,右手用剪刀落3到12下,後把杆端平,運氣不停,旋轉不停,料泡吹成後一墩,而後兩手心向右旋轉大約10秒鐘,飛速向右一甩,料杆插入嘴中,試吹五六下,發出咯嘣咯嘣音響方為成品。


“製作過程看起來似乎簡單,但其中火候的掌握可就是個硬功夫,差之毫裡、失之千里。而且吹、轉等動作同時進行配合。”高世俊說。由於工藝獨特,“琉璃圪嘣”無法用機器製作,純手工的工藝侷限了它的發展。至上世紀90年代,因產量少、價格低,不能餬口的琉璃匠人們紛紛轉行。春節時分也在再不復那種特殊的聲音流傳。

當下,在山西省也只有發源地交城縣的高世俊還在繼續製作這種傳統手工藝品。提及淵源,高世俊介紹,清道光年間高家四兄弟即在覃村創建“四合堂”,而在此前,高家祖上已製作琉璃代代相傳數百年。

“40多年來,我一天都沒有休息過,每天開爐製作。”高世俊說,作為“四合堂”的傳人,他一天也不敢鬆懈。“在繼承先人技術的基礎上,我又進行創新,希望有一天這些小玩意兒還能給孩子們帶來歡笑。”

然而,高世俊最發愁的還是傳承的問題。由於技術難、效益低,這位老匠人至今還未找到自願學習的年輕人。權衡之下,他只有找來自己的侄子和兒子,詢問他們是否願意接下這門老手藝。

“老匠人們都相繼離世。如果我找不到傳人,這門手藝就真的失傳了。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事情。”高世俊說,“我們可以失去童年記憶,卻不能失去這份流傳千百年的傳統工藝和民俗文化。”傳統手藝的喪失,其實就是傳統文化的喪失,這也是文化史上的遺憾。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