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不肯半渡而擊被嘲笑千年,遵循姜太公兵書交戰規則錯了嗎?你有什麼看法?

平付小超


在春秋時期,人們的一切行為都必須要符合《周禮》的要求,在戰爭中也是如此。《周禮》中規定,雙方作戰時要提前約定,抵達戰場後要列陣完畢才可以攻擊,不能偷襲,不傷二毛,不能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不能搞陰謀詭計,雙方作戰更像是進行一場體育競技,極少出現大規模的人員傷亡。春秋時代的軍隊都是由貴族組成,當時的貴族都崇尚“執干戈以衛社稷”的精神,對於戰爭規則都極為遵守。地處中原地區的老牌諸侯國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宋國原本就是商朝滅亡後由殷商後裔建立的國家,宋襄公更是繼承了這一貴族的傳統。反觀當時地處南方的楚國,遠離中原政治文化核心,被中原諸國認為是野蠻國家,楚國也以蠻族自居,處處打破周禮的傳統,對於戰爭規則更是置若罔聞,於是才出現了宋楚“泓水之戰”中的一幕,宋襄公為了維護周禮輸掉了戰爭,自己也身受重傷,在當時人們的眼中,宋襄公是值得稱讚的君子。直到戰國時代開始,道德出現了斷崖式滑坡,國與國的戰爭開始以滅國為主,動輒斬首幾十萬,戰爭規則也已不是時代的主流,人們對於宋襄公的評價才由稱讚轉為譴責嘲笑。


月逐星雲


我沒有看法,我從未嘲笑過任何人,何況古賢?大師,我根本沒有那麼多閒心。饒了我,好不好?


百發百中44


把儒家的那一套用錯了地方,結果,錯失良機,被楚軍打得大敗,自己的大腿也中了箭,一年後,不治而亡。戰場上,最要不得的是仁慈之心,最需要的是抓住戰機,無情地消滅敵人。這兩點,宋襄公全都違背,因此,也算是死得其所。教訓是,對敵鬥爭中,對敵人必須像冬天般的殘酷無情。抓住時機,除惡務盡。仁義道德多了,心慈手軟,必敗無疑。


沈圖2


沒有錯,不過明顯跟不上時代。戰爭的規則已經變換,不善於審時度勢,最終還是自己吃虧。


有跡可尋1


兵者,詭道也。凡用兵者,須知己知彼。察天道,明地理。因時而變,因地而宜。不可膠柱鼓瑟。宋襄公泥於兵法而不知變通,兵敗而為人笑,亦無怪也。


柘溪道人


在生死存亡的環境下,去講什“禮、義”,既不屬於獸性,更不符合人性。宋襄公之敗純屬狂妄自信,所謂“禮義”者純屬是遮羞而已。


順天府尹999


春秋時期的中國人,打仗都是貴族的事,老百姓一般都是跟著起鬨而已。宋襄公讀儒家學說讀傻了,打仗也是講求仁義,不肯半渡而擊,不殺白毛,其實挺像西方騎士的。可惜在中國行不通,就像無人售貨在中國行不通一樣。


1027佛山義烏貨架


哈哈,兵者詭道也。兩軍交戰就不擇手段取得勝利,宋襄公不知變通,兵敗,自然被人看不起


牛牛犇犇來了


以前的戰爭那是真正的貴族玩的遊戲,不是什麼阿狗阿貓都能染指的,在那個年代,戰爭就是那樣的規則,拿著現在的戰爭理論去評價那個時候的戰役,不是傻逼就是腦殘,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規則


舞清影102516073


規則的適用對象是生活而不是生存。戰爭是生死存亡的大事,規則已無用武之地,只有詭道取勝,方可生存。宋襄公是愚蠢假仁義之極,焉有不敗不亡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