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全面撤退,三盛教育前景更為堪憂

摘要:自2017年下半年始,三盛教育披露的負面消息不斷。和君今又退出,大型綜合地產集團能否救三盛於“水深火熱”之中?

文|遲磊

和君全面撤退,三盛教育前景更為堪憂

12月3日,三盛教育晚間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卓豐投資與和君商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和君商學將剩餘所持的6.22%股權轉讓給卓豐投資,轉讓價格為11.04元/股。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和君商學不再持有三盛教育股份。

2015年6月,和君商學以14億元取得匯冠股份21.91%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但2017年10月和2018年12月,時隔一年的兩次股份轉讓,交易總額為11.71億元——和君商學此次投資最終虧掉2.29億元。

三年多的時間內,曾經的匯冠股份、如今的三盛教育到底發生了什麼,使和君商學即使虧掉2億多元,也要抽身而退?藍鯨教育結合三盛股份近四年來的發展歷程,深度探究其存在的問題。

匯冠股份自和君入主後,踏足教育領域

三盛股份正式踏足教育行業,怕是要從實控人的“改朝換代”開始。

匯冠股份2011年12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進軍教育領域前,其主營業務為智能終端關鍵部件觸摸屏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2015年該公司營收為16.36億元,同比增長98.57%;淨利潤-1.11億元,同比下降1098.81%。

2015年6月,新三板掛牌公司和君商學擬斥資近14億元收購匯冠股份21.91%股權。交易於同年8月正式完成,和君商學成為匯冠股份的第一大股東,王明富成為匯冠股份新實控人。而其也正式對外表示,將向智能教育裝備領域戰略轉型。

自此,匯冠股份開始在教育領域佈局。

2016年7月11日,匯冠股份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作價8.06億元購買廣東恆峰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00%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5.17億元。這也是和君系接盤匯冠股份後在教育領域的首次重大布局。

2017年3月23日,匯冠股份公告稱擬出資1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廣東匯冠教育投資有限公司。

2017年6月7日,匯冠股份公告稱其以8.2元/股認購中諾思增發的60萬股,總認購價款為492萬元。

截至2017年上半年,對匯冠股份而言在教育領域的佈局不說“形式一片大好”,但的確穩步推進。問題是自下半年始,匯冠股份的教育佈局走勢下滑。

2017年下半年,和君滋生退意

三盛教育董事張輝在2017年與藍鯨教育的溝通中提出一個觀點,即“未來匯冠會成為一個賦能式的投資控股平臺,收益大部分將來自對子公司的投資收益”。

如此看來,張輝對匯冠股份的定位更偏向於以“投資控股”做教育。而這是一條如今教育工作者大多認可度較低的道路。此戰略規劃自2017年下半年始,的確開始出現問題。藍鯨教育整理相關信息發現,下半年匯冠股份有三處重要的問題節點:

首先,2017年上半年經營同比更為乏力。2017年8月17日,匯冠股份發佈2017年半年報。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其淨利潤同比增長27.33%;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25.34%。但其2016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58.23%;扣非淨利潤同比增長62.49%——2016年上半年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同比增幅,皆高於2017年上半年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同比增幅。

其次,實控人變更。2017年10月25日,匯冠股份於晚間發佈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和君商學將其所持3743.06萬股股份以10億元轉讓給卓豐投資;第三大股東深圳福萬方將所持1491.50萬股以2.998億元轉讓給卓豐投資。股份轉讓事項完成後,卓豐投資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

最後,原主營業務拆分。2017年11月3日,匯冠股份公告稱擬以9.4億元將旺鑫精密92%股權出售給卓豐投資,退出精密製造業務。結合和君商學將其所持的全部匯冠股份脫手、由卓豐投資接盤,背後的原因也已明朗化:

無論是和君商學,還是其背後的和君諮詢集團,缺乏對重資產、尤其是傳統制造業重資產的興趣;這與其經營戰略不符。和君商學將所持匯冠的股份轉讓給卓豐投資,對和君而言意味著大筆資金回籠;退出精密製造業務於匯冠而言,則可甩下重資產包袱,全力進軍教育領域。

和君抽身而出,三盛前景幾何

和君商學董事長王明富在2017年11月28日的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和君還持有匯冠超過5%股權,我從不覺得和君退出了匯冠股份,我們這次讓出控股權,迴歸自身熟悉的‘少數股權+賦能智囊’模式,只因三盛集團硬實力較強,我們要聯手做匯冠的教育業務。”

一年之後的現實與王明富當初的說法相差甚遠,原因幾何?

姑且不論匯冠股份剝離精密製造業務後出現的經營大幅震盪;負責其智能教育裝備中大屏業務的廣州華欣2017年淨利潤下滑近三成;控股股東變更過程中公司首席執行官高飛,副董事長、執行總裁張昌楠辭職;第二大股東王文清及一致行動人計劃減持不超過3%總股本的股票等這些負面消息的持續披露,我們僅從三盛教育2018年部分財務數據中,就發現共存在兩項較嚴重的經營問題。

第一,剔除剝離旺鑫精密造成的影響,三盛教育目前教育業務的成本控制不佳。在其2018年半年報中,其佔比10%以上的產品或服務的經營狀況並不樂觀。尤其是按產品分類的三項,毛利率均出現同比下降;“智慧教育服務”這一項,同比下降甚至逾20%。

和君全面撤退,三盛教育前景更為堪憂

第二,教育業務契合度前後不一,政策風險多。今年9月6日三盛教育公告稱2.13億元買入睿頌天勤77.86%合夥份額,獲太原兩所民辦學校。此次併購與三盛集團已投資1所國際學校和1所K12學校有一定業務契合度,且與三盛教育實控人林榮濱在投資者交流會上表示的“自己一直都有教育情懷,非常看好教育與地產協同發展的前景”也有所匹配。

但三盛教育自2016年至今,三年來在教育領域的佈局實質上主要集中在教育信息化領域,長期戰略皆圍繞這一點制訂。此次併購民辦學校,是否會對原有教育業務形成較強衝擊?畢竟教育信息化與民辦教育,完全是迥異的兩個賽道。

加之新《民促法》送審稿於8月發佈,造成民辦教育領域震盪。雖說不必過度解讀與恐慌;但港股民辦教育板塊彼時暴跌、監管政策自彼時起不斷收緊是不爭的現實。此時三盛教育“逆勢”收購是否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還需廣大投資者審慎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